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探析

2017-03-10 08:46行小花
环球市场 2017年5期
关键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则

行小花

西宁市园林植物园

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探析

行小花

西宁市园林植物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风景园林建设的规模以及对科学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规划设计人员没有从宏观的角度进行整体性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这就使得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缺乏一定的统一性。基于此,相关建设人员应从严格按照规划设计程序以及细化方案设计内容入手,来保证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整体性效果。此外,经实际案例应用上述设计方法证实,这两种规划设计成功的将风景园林的统一性以及丰富性的内容融合在一起,从而实现了提高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水平的目标。

风景园林设计;植物配置;规划

风景园林是美化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满足人类生活品质需求的重要项目工程,风景园林也可以算是一座城市的门面,所以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注重植物的配置和规划,要保证设计与规划协调统一,本文首先对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原则进行分析,并着重探讨了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方式。

1 植物配置与规划原则

1.1 生态原则

园林植物作为风景园林构成的主体因素,从生态学角度来讲,在植物配置时应特别讲究营造多样性的复层植物群落景观,构建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立体植物群落。另外,还体现在遵循适地适树上,以乡土植物为主,适当引进新优品种。

1.2 艺术原则

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不仅要体现自然性,更应当体现艺术性,以促进风景园林艺术的发展进步。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对植物进行配置时,应当结合不同植物的特征开展具体分析,依照统一、协调、艺术等原则,掌握植物的造景功能与观赏特性,控制好植物配置比例,尊重不同植物的差异性以及变化性,提高植物配置整体效果,从而切实提高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艺术观赏价值。

1.3 经济原则

建设节约性风景园林的呼声日渐高涨,即是经济性原则的一大体现。

1.4 社会原则

园林植物既是风景构成的主体因素,同时又是为人所用的客体对象,植物配置不仅是处理好植物与植物之间的关系,还要协调好植物与环境、植物与人之间的关系,使环境功能更加协调完整,使人在植物空间中能够感受、享受植物景观所带来的艺术美感和人文气息,达到景观艺术、环境心理反应、人文的高度统一,这是社会性原则所包含的3个基本方面。

2 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

2.1 观花和观叶植物组合配置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地形、气候、土壤多种多样,因此植物资源特别丰富,并成为世界著名的园林树木宝库之一,是不少观赏树木的故乡,其中属于中国独有的银杏属、银杉属、福建柏属以及青檀属等奇特树种。观赏树木都具有叶色漂亮且多变等特点。比如银杏树,枫树、香樟树等,到了夏季香樟树作为街道两旁的观赏树,其郁郁葱葱的绿色映入眼帘十分清凉养眼,还有枫树到了秋季满目红色非常漂亮。组合这些观赏树木和观花植物,在一定程度上可延长观赏的时期。同时,这些极具观赏性的树木也可独立放在街道两旁作为主景,而选择色度对比大的种类进行搭配效果更好。

2.2 多层次的搭配

如果在设计风景园林的过程中保持错落有致的设计原则,那么就可以从根本上缓解人的视觉疲劳,在发挥上述效益的基础上还可以促使其逐渐完成独特景观形状的构建,进而从根本上体现地域的实际特色,反应其地域植物形态。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按照实际情况的需要搭配不同颜色树种,在上述的基础上也可以实现高低错落树木的搭配,这样一来就可以发挥以下效用:“红绿相间”、“缤纷多彩”、“错落有致”的搭配效果。举例说明: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选择交叉配置、错落排列以下几种类型的树木:枫树、桧柏、红叶李、黄杨球,这种树丛景观可以直接对人造成视觉冲击,感受大自然的美,缓解郁闷以及犹豫。

2.3 保持地域文化

为了能够保证当地文化特色,在植物配置以及植物造景时,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来进行,在树种的选择上也是如此,要根据当地文化特点来进行外来树种的合理引进,这样才能够保证植物配置的合理性、植物造景的观赏性。

2.4 注重利用植物季相的变化

通过对季节变化的利用,以此来加深观赏人员的感触,比如在春季,百花怒放能够使观赏人员感受到发愤图强,然而在秋季,落叶归根将会给观赏人员带来一种悲伤的感受,对于这些将会直接激发观赏人员以及植物之间的精神交流。在园林的景观设计中,为了突出一个季节或者是两个季节的特色,常常会采用一种或者是多种植物群植的方法。在此之外,为了能够有效避免一些颓败的景观为游客带来负面影响,应该要在植物群当中增加一些不同的花草等,以此来有效地提高其观赏性。

2.5 美学艺术手法的应用

一是对比和衬托的应用。对比与衬托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颜色和形态不同的植物配置上。这不仅能给人一种协调感,也能够增加园林的观赏价值。对比最典型的是高地错落的树木,衬托最典型的则是绿叶配红花。二是动态与均衡的应用。例如枫树、石楠多适合栽种在道路两旁,而柳树、松树则适宜栽在空旷处。而植物的动态则是指的植物的四季变化,需要均衡分布由于四季变化而产生不同效果的植物,以达到和谐效果。三是对层次与背景凸显手法的应用。不同品种的花配置在一起,开花季节不同,可实现四季皆有花开的效果。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城市之间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都有所不同,经济发展和社会影响也都不一样,因此,就需要设计者在资源安排、历史文化、地域差异等各个方面做出对植物配置的科学合理化建设,只有把人文因素和合理配置一同融合到生态园林的建设理念中去,才能为提高生态园林的品位和高度产生积极影响。要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能否适合城市的空气环境,在种类的控制上也是一项对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影响的措施。一个优秀的城市园林景观,不仅以优美的自然风光作为基本原则,还要有合理的植物配置方案作为填充内容。

[1]樊佳奇.关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及植物配置的探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6,(01):60.

[2]林怡.风景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与规划探析[J].现代园艺,2015,(04):86.

[3]何修俊.浅析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06):104-105.

猜你喜欢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则
欢迎订阅2023年《风景园林》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思考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GIS相关软件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探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构成艺术的应用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物流园区出入口规划设计及其优化
当代佛教寺庙规划设计初探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