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民族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

2017-03-10 09:24
理论与当代 2017年10期
关键词:文学院导师制本科生

民族高等院校在中国有数十所,是实施民族高等教育的主要机构,为了贯彻落实好党的教育方针,把本科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人才,各民族高等院校努力探索,结合本校不同专业学生特点采取了许多措施,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就是其中的重要措施之一。“导师制”在不同民族院校的具体做法有所不同,但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也是数年来全力推行“导师制”的教学单位,其“导师制”有自己的特点。

一、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本科生“导师制”特点分析

(一)“导师制”实施基于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

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以办本科教育为主。本科专业有汉语言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戏剧影视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图书馆学、汉语言文学现代文秘方向。学生中95%来自贵州省,少数民族学生占65%,来自农村的学生占80%,学生高考分数在450—500之间。这些数据表明文学院学生大多数来自少数民族,来自农村,贫困生比例大,从小学习的环境条件不好,学习基础不牢,学习习惯养成欠佳。在实践中老师们还发现,由于高考的压力刚过去,进入高校后大多数新生有得到解放的感觉,想让自己轻松下来。同时对读大学的意义认识上模糊,一些学生会失去目标追求,不知道如何科学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特别是不知道课外时间该如何学习和发展。表现在学习上动力不足,不太主动自觉,不太刻苦用功;玩乐的时间多,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少;即便是看书学习,也往往杂乱无章,有的甚至把大把时间用在浏览网络上碎片化的知识信息上。这样的状态不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与专业相关的知识,不利于学生充分运用学校的教学资源,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正是基于学生进校初的这种状态,出于对学生负责的本意和态度,文学院决定实施本科生综合素质提升“导师制”工程。

(二)“导师制”实施面向全体本科学生

文学院实施本科生综合素质提升“导师制”工程始于2012年。文学院的“导师制”既不是如有些院校专门对考研学生的辅导,也不是像某些学校只针对部分学生需要进行的指导,而是面向全体本科学生,是对全体本科学生的强制性要求。每一个进入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学习的本科生,从大一第一个学期到大三第二学期都要参与“导师制”工程,并且是该工程实施的主体。在该工程实施期间,每一个本科生都要完成规定的课外学习和其他活动任务,并且要接受老师对自己的检查和督促。以此帮助本科生规范思想和行为,养成自主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为完成好大学四年的学业打好基础。

(三)“导师制”实施的主要办法

一是确定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课外需要加强的内容。文学院实施本科生综合素质提升“导师制”工程,实际上就是学院集中全院教师的智慧,教师集体帮助学生科学规划课外时间,科学安排学生课外学习的书目和实践拓展的内容。首先制定《文学院本科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方案》,方案因专业不同有所差异。作为文科学生,都应提升人文素养,打牢专业知识基础,培养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具有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和社会多方面需要的综合素质,为此文学院从阅读经典、背诵名篇、提高写作能力、加强社会实践几方面入手,规定了学生背、读、写、练等方面的学习任务,列出书目名篇供学生选择参考;列出课外实践活动的具体项目,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还把各个专业四年的课程设置表附在后面。有了这个方案,无论是学与做,学生的努力方向、目标追求更清晰而明确。二是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课外学习和实践方面的任务。为了让“导师制”工程有效实施,达到预期的目的,文学院领导动员教师们参与方案的实施,让教师发挥指导与监督的作用。为此,为每一个学生安排了指导老师,也把指导学生的任务分配给每一位教师。教师接受任务后,自然就成了学生们的课外指导老师,负责指导督促学生完成课外学习和实践任务。三是对“导师制”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验收。文学院采取下列手段对“导师制”实施过程加以掌握和监控。检查学生的考核记录;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外作业和相关证明;检查教师的“指导情况记录本”;要求教师撰写学期指导工作总结。学院通过以上途径对教师的指导情况进行了解检查,检查验收合格的,由学院报请相关领导同意后发给相应的指导费。

二、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本科生 “导师制”实施效果

(一)促进了优良学风的形成

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在本科生中实施 “导师制”工程,从读、写、背等几个方面入手,强化人文传统的基本训练,把综合素质的提升作为学生学业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一项对学生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此项工作2012年启动,到现在为止连续实施了5年,分 别 在2012级、2013级、2014级、2015级、2016级学生中进行。从该方案的实施效果看,总体上比较好。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清楚了自己的发展目标和任务,课后能够合理安排学习与休息时间,大部分课余时间用在学习上,用在进图书馆方面,进入图书馆的学生更多了,爱读书阅读的人也更多了。从贵州民族大学图书馆得到这样的数据:2013年,文学院学生进入图书馆16991人次,在全校各学院排名第二;借阅图书13251次,在全校各学院排名第一。2014年,文学院学生进入图书馆42993人次,在全校各学院排名第三;借阅图书11500次,在全校各学院排名第一。2015年,文学院学生进入图书馆63034人次,在全校各学院排名第一;借阅图书12108次,在全校各学院排名第一。2016年度各学院读者借阅总量排行榜中,文学院排名第一;各学院读者入馆总量排行榜中,文学院也排第一。文学院还因此得到图书馆的表彰。这些数据表明文学院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够较好利用图书馆的图书资料来学习,也从一个侧面反映文学院的学风比较好,这与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工程是分不开的。

(二)提升了学生发展的自我满意度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实施本科生综合素质提升“导师制”,丰富了学生的课外学习和生活,促进了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为了对实施效果有更多了解,笔者于2017年3月开展了学生发展自我满意度情况调查工作。为此设计调查问卷。问卷设计围绕学生遵守校纪校规、课堂表现、对专业学习的态度、完成作业情况、对教学的配合度、课外时间的运用安排、知识掌握、能力素质、身心素质等方面,共有35道题目,每道题下面设4个选项,最后让学生对自己综合表现情况打分,权作学生对自己的一个总体量化评价。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分,实际回收到调查问卷200份。

从本次调查所得到的数据资料显示,文学院学生总体素质较好,绝大多数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强。98%的学生能够教好地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92.5%的学生能够做到上课认真听讲,配合教师搞好课堂教学,完成好教师布置的作业; 99%的学生比较热爱所学专业;学生大部分课余时间用于学习,少量时间用于体育锻炼、参加社团活动、开展人际交往;学习的时候78%的学生地点选择在图书馆;88.5%的学生在学习上比较勤奋;80%的学生兴趣爱好广泛;90%的学生重视身体锻炼;76%的学生心理素质比较好;60%的学生生活作息有规律;75%的学生喜欢并经常参加课外社会实践活动;96%的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比较强;95%的学生学习能力比较强;13%的学生文字写作能力很强,77.5%的学生处于一般状态;13%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很强,74.5%的学生处于一般状态;90.5%的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比较强;86%的学生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97%的学生环境适应能力比较好;96%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82.5%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

总体上看,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是客观的,自我感觉总体上良好。从满意度自我测评来看,学生对自己各方面表现很满意的占24%,一般满意的占43%,比较满意的占24.5%,不太满意的占8%,不满意的占0.5%。学生发展自我满意度较高。

三、经验与启示

(一)“导师制”实施很有必要

2017年6月8日,文学院组织召开了一次毕业生座谈会。会上,毕业生在谈及文学院实施的本科生“导师制”工程时,都持肯定的态度。有毕业生说:如果没有“导师制”,可能好些学生都废了。多数毕业生建议:“导师制”要继续实施下去。经历“导师制”的毕业生最有发言权,他们的心声无疑是对文学院实施“导师制”的最大褒奖。可以想象没有“导师制”学生们会怎么样?从高考的激烈竞争中走进大学,没有了家人父母的监管,多出了许多可以自由安排的时间和空间。而整个社会的浮躁和功利深深地影响到校园,还有形形色色来自现实和网络虚拟空间的诱惑。学生们正处在成长期,自我管控、自我规划、自我发展等方面能力不足,容易任性散漫,缺乏自觉自主。虽然会有学校领导、老师经常教诲和引导,还有班主任、辅导员在思想学习生活上的关怀,大多数学生也会较好地规划和发展自己,可部分学生会因为缺乏目标和监管而放纵迷失自己,沉迷网络游戏,或热衷吃喝玩乐,结果浪费掉宝贵的青春年华,最终徒有大学生的虚名,没有大学生的真才实学和人文素质。而实施“导师制”对学生的帮助更直接和具体,可以更好地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让更多学生按照学校的培养目标去发展自己,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二)“导师制”对学生有益无害

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实施的“导师制”,首先在实施方案上做文章,针对文科学生特点,按照各专业特点要求,确定学生在课堂之外该看的书,该练的笔。把参考书目列在方案上,供学生选择参考。规定学生每学期要看一定量的书籍,每读一本书要写读书笔记,借此引导学生多看书,多思考,多练习文笔。方案上还规定了课堂之外学生应该完成的其他任务。如有“社会实践”“学术活动”“体育活动”“其他校园文化活动”“普通话”“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等,借此让学生知道: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学生得加强课外实践方面的锻炼,在活动中增长才干。在方案后面,附上了本专业年级四年的课程安排表,借此让学生知晓四年的时间需要学习哪些课程,教学的计划进度。总之,方案告知了学生大学四年该怎么度过。一位认真看过该方案的校领导曾经对文学院班子这样说:“你们是在真正为学生好,为学生考虑呀。”的确,文学院“导师制”对学生有益无害。

(三)“导师制”有效实施离不开领导重视

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自始至终是学院主要领导亲自抓,亲自管。最初是学院领导抛出议题:文学院能够为学生做些什么?组织教职工多次研讨,才想出了让学生们受益的好办法——实施“导师制”。之后学院领导又组织教职工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方案”的内容进行反复讨论,使方案得以补充完善。在方案付诸实践的时候,学院明确一位领导具体抓此项工作。“导师制”在实施中也遇到过困难和问题,学院教师也产生过动摇想放弃,是学院领导班子集中一起反复权衡利弊,最终没有放弃。曾经因为经费无着落无法继续实施下去,在关键时候,是学校相关领导指明了路子,给予充分信任与肯定,让文学院领导班子有了继续实施的底气。如果没有学校领导的支持,没有文学院班子的坚持,文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持续不到今天。

(四)“导师制”实施需要有激励机制

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本科生“导师制”,是在教职工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前提下额外分派的任务。教师们原本教学科研任务重,很辛苦,且占去了大量时间。要教师们利用休息时间来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学习和活动,无疑增加了教师们的负担,消耗了教师们的精力。奉献精神要讲,教师的职业道德也在时刻提醒自己是蜡烛,随时准备着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但作为组织方不能一味地要求教师无偿付出。实施“导师制”不是一段时间的事,要长期坚持。考虑到这些,文学院党政领导认识到没有一定的经费支持是不行的。于是想方设法筹措经费,为教师们准备一点指导费。教师们的额外付出多少能够有一点补偿,也算是对教师劳动的肯定与尊重,给予教师的心理安慰。正是因为有教师们的支持、付出和辛劳,文学院的本科生“导师制”才能成功实施,使学生受益匪浅。

综上所述,对于民族高等院校的本科生而言,有“导师制”比无“导师制”要好。学生们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特别需要有良师的帮助和引导。而把学生培养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是学校的职能,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导师制”这样一项对学生有利、功德无量的工程,非常值得去做。只要学校上下认识到位,重视到位,措施到位,推动有力,“导师制”实施一定会取得成功。

猜你喜欢
文学院导师制本科生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文学院学人新作
关于奔流文学院举办第十五期作家研修班的通知
刘慈欣文学院揭牌仪式
咏 河 大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基于项目导师制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