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与全面深化改革

2017-03-10 22:57王维平王海龙
理论学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生产力人类发展

王维平,王海龙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与全面深化改革

王维平,王海龙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完成了思想史上划时代的革命,揭示了社会系统的内在结构和动力机制及其发展趋势,社会变革的条件和演进规律,揭示了资产阶级社会的命运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它对于社会系统、社会变革及社会发展趋势的揭示和分析,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更加深刻地理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意义。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唯物史观;社会结构;全面深化改革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以下简称《序言》)是一部划时代的理论经典。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针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新情况和无产阶级运动的新要求,对历经多年思考的理论成果特别是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总结性的阐释。时至今日,这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启迪。

一、《序言》对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揭示

在《序言》关于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论述中,马克思用了“整个”的概念来说明这些生活,而不是局部或个别;随后,他又把这些生活称为“过程”,而不是固定的状态。这不仅把人类社会运动的生机勃勃的图景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而且也说明了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个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相互作用的过程。

第一,人类社会是一个有其内在结构的系统。马克思从人类生活的社会生产出发,说明人类赖以生活的物质资料生产是社会性质的,这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并且进一步指出,生产关系是与一定历史阶段相依存的,没有永恒不变的生产关系,而且特定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变革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必然性。应该指出,马克思所说的这个构成上层建筑现实基础的经济结构,不包含生产力或生产的物质条件,实际上指的是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所必然形成的经济利益结构。这就揭示了人类社会大厦的三层内在基本结构,即物质生产力、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及其总和的经济基础,以及竖立在现实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任何社会都是由这三个最基本部分构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位于这个系统基础层的,只能是“物质生产力”,这是人类社会大厦的基石;大厦的中间层是与“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及其总和构成的社会经济结构,这是社会大厦的钢筋架构;位于大厦最上层的是竖立在社会经济结构这一现实基础之上的“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只有以生产力作为坚实基础的社会结构系统,才能保证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都顺利发展。同时,政治的、文化的上层建筑又会对现实基础产生反作用。站在历史和时代的基点上,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结构的理论:物质生产方式是人类整体生活的最终制约力量,物质生活对人类的影响是通过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实现的;社会生活插在物质生活与政治生活之间,因为社会生活是世俗的,它直接影响人们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从而影响人们的感性生活。社会生活既受到物质生活的基础性制约,又受到同一时代政治生活的制约。政治生活插在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法律和政治制度、政策等对精神生活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党的十八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这个“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格局,就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之间的有机联系,全面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

第二,人类社会是一个有其内在规定性的系统。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经历了不同的社会形态,这些不同的社会形态不是随心所欲地产生,它们是有其内在质的规定性的。例如,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的认识有限,人们改造世界的能力也不足以进行单个人的实践活动。于是,人与人之间就会结成集体,以便互相依赖,人们之间是一种平均公有的关系。这种关系在政治上表现为氏族部落的组织,这种组织对于原始社会中的自然力较为崇拜,没有所谓的阶级关系。而到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有所发展,自然经济和小商品经济共存。自然经济在经济结构中占主体,这就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由于生产资料占有的不均,导致彼此间存在着进一步加深的依赖关系。因此,政治上表现为统治阶级运用暴力和权力来维护自己的统治。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摆脱自己的先赋地位,这就改变了人对人的依赖关系,等级制度由以瓦解,但是人们却陷入了对物的依赖。在社会主义社会乃至以后的共产主义社会中,要在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生产力极大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解除人对物的依赖关系,建立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这些社会形态之间政治的、文化的差异,归根到底都是由生产方式的差异引起的。一定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由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而一定社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以及法律、道德、哲学等观点,归根到底决定于生产方式,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社会发展的质的规定性,就是生产方式规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规定着社会形态之间的由低级向高级的转变。纵观我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我们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正是从经济体制开始,这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定性的。正是我国所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才引起了后续的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社会改革。也正是我国所进行的这一系列改革开放,才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因此,我们应该看到人类社会系统的这一质的规定性,在今后的改革和建设中致力于构建中国特色的生产方式,走中国特色的道路。

第三,人类社会是一个有其内在发展动力的系统。把社会看作系统,把人类历史看作系统的运动,还应当揭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根本规律。在《序言》中,马克思从五个方面对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作了精辟的阐述。其一,物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什么阶段,社会生产关系就必须相应地适应这个阶段;其二,物质生产力的社会形式是社会生产关系,物质生产力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中运动发展;其三,物质生产力同其社会形式出现矛盾时,这个社会形式就从生产力发展的条件转化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其四,社会变革的原因根植于一定历史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中;其五,社会生产关系总和的经济基础的变更必将引发整个上层建筑或慢或快的变革。这里指出了社会系统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的运动中向前发展的,这就为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社会就是要正确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对抗性矛盾,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新的空间。但社会主义并不是一个超脱于人类社会之外的社会,社会基本矛盾同样存在,新的生产关系虽然解除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束缚,但这只是就所有制而言。而在生产关系中的经济运行机制、经济管理制度、社会分配制度等方面,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这些生产关系不可能无限度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必须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因此,我们的改革必须先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基本矛盾入手,深刻认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然性,同时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传统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如国有企业改革、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等等。同时,对于当前改革开放中的深层次问题,我们只有深入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冲突中,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答案。此外,我们还必须相应地对我国的上层建筑进行改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然要引起上层建筑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市场经济的法制性,要求上层建筑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公开竞争等特征,要求政府转变职能等等。在新时期继续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应该深刻认识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上层建筑改革的紧迫性,多管齐下,实现社会系统的全面协调,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推进中高度重视全面深化改革。

二、《序言》对社会变革特征与条件的揭示

当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发生矛盾时,社会变革的时代就到来了。对于社会变革的形式、条件和演进规律的考察,我们也能够从《序言》中得到启迪,这对于我们当前准确把握社会变革的内涵和评价的标准,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对于社会变革的内涵,马克思在《序言》中作了详细的论述,即:“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页。这就说明了任何一个时代的变革要求都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物质生产领域的变革实践,如由于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经济条件的变化;二是发生在精神领域里的变革意识,如法律的和政治上层建筑及树立其上的意识形式的变化。因此,社会变革既包括生产力形式的变革,也包括意识形态形式的变革。生产力的变革具有显性的特征,它可以直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来指明,“手推磨产生的封建时代,蒸汽机产生的是资产阶级时代”,这便是生产力变革作用的最好证明。而社会变革的另一种形式便是意识形态的形式,这种形式的变革与生产力的变革相比,它较为隐蔽,而且很难用量化的数据来作精确的说明。但是这种变革具有十分广泛的意义,它影响到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宗教的、艺术的、哲学的方方面面,并最终会影响社会系统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因此,这种意识形态形式的社会革命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将社会革命的内涵从原来的阶级斗争和生产力革命,扩展到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改革和文艺、文化、思想的革命。这就使社会变革的内涵不再局限于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阶级斗争,而是包含了各种社会重大变革,诸如产业革命、科技革命、思想革命等多方面的内容,从而赋予社会变革以新的含义。然而,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不能从意识和观念中去寻找,而必须从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中去寻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从这个意义上看,物质生产力的变革是更为深刻的和基础性的。因此,我们当前进行深化改革,必须首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变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各种不合理体制,利用各种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优势资源发展生产力,从而实现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进一步推进生产、分配、消费和交换关系的变革,才能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等上层建筑的变革。

其次,任何的社会变革都是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才可能发生,并取得成功。不遵从相应的条件的变革只能是昙花一现,并以失败而告终。《序言》中关于社会变革条件的理论,能使我们深刻地理解社会变革的基本条件,并对我们理解“实事求是”这个马克思主义精髓,从而对立足现实、开创未来有着重要的启迪。 马克思的“两个决不会”指出了社会变革的条件,包含了这样几个要点:其一,任何一个社会形态都有一个生命过程,这个过程是它对生产力的容纳和释放的过程,这个过程不结束,这个社会形态就不会灭亡;其二,新的社会形态是在旧社会形态的母体中孕育出来的;其三,人类只能提出和解决他们所能够提出和解决的问题。 前两个要点说明了社会变革的基本条件只能是生产力的发展,即只有当一个社会对于它所容纳和释放的生产力发展到了极致,并且孕育出了替代它的新社会形态,社会变革才有可能发生,并最终实现。后一个要点说明了“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并且这一任务的解决只能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生成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因此,在当前阶段,我们要在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同时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的不发达、不成熟性这个事实;把社会主义事业看作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把一切方针、政策、决策都建立在现实的坚实基点上。一切从实际出发,把主观能动性建立在对现实条件客观把握的基础上,既不盲目乐观也不无所作为,既不急于求成也不等待观望,既不放弃追求也不超越实际。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协调发展,开拓前进,我们的目标就一定能逐步实现。

最后,改革开放进行了30多年,对于改革开放成败得失的评价成为了当前的一个讨论热点。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关系到改革能否继续深化,开放能否继续扩大,意义重大。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来以后,出现了形成于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历史经验中的经济体制和其他的具体制度束缚社会生产力的现象。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其他与之相适应的具体制度的任务,而要改变这些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经济体制和具体制度,只能通过改革这一手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改革是形成于社会主义内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运动中的,因此改革是必然的。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摆脱了计划经济时代的“短缺”经济,实现了物质商品的极大丰富,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时,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政治的、文化的、社会的方方面面也相继进行着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改革。改革开放始终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它的根本任务,把社会基本矛盾始终驾驭在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运动中,从而保证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因此,可以说,改革开放挽救了中国的社会主义,中国的社会主义成就了改革开放。我们只有把改革的种种构想和实施放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来进行考察和检验,才能提出评判改革的科学标准,才能更好地坚持推进改革、扩大开放。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不是仅凭争论争出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走出来的,过去是这样,今后也还是这样。作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把改革、变革看作是社会运动的常态。只要符合邓小平所说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把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推向前进。这就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并把全面深化改革放在重要地位的深层原因所在。

三、《序言》对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揭示

对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和科学预测,是马克思在《序言》中揭示的主要问题之一,主要从人类社会演进的一般规律和人类发展的总趋势两个方面加以阐释。

一是正确把握人类社会演进的一般规律。人类社会经历不同的社会形态,马克思从经济角度把这些形态作了归结:“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希腊罗马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页。在这里,马克思把人类社会看作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历史过程,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演进的一般规律性。他把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又把生产关系归结为生产力的高度,指出人类社会演进的终极动力是经济动因,不仅使人类社会的现实而且使人类社会的历史和未来得到了唯物主义的解释,从而论证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具体说来,任何一个社会形态都是一个生命过程,这个过程是它对生产力的容纳和释放的过程,这个过程不结束,这个社会形态就不会灭亡。同时,旧的社会形态将其所容纳的生产力释放出来,也并不意味着新的社会形态会自动产生,因为新的社会形态是在旧社会形态的母体中孕育出来的,只有当新的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成熟以后,足够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合的基础上,它才会产生,即“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页。。马克思在《序言》中提出的“两个决不会”思想,对于我们认识社会形态演变的规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能从经济是否增长这种意义上来理解“两个决不会”,仿佛只有经济一点也不发展了、甚至出现了倒退,现存生产关系(进而现存社会形态)才会灭亡,仿佛只要经济还在增长,新的生产关系出现的条件就是不成熟的*周新城:《“两个决不会”的解读及对社会主义前途的思考》,《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年第1期。。

二是正确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当前,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并存。社会主义能否取代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能否在短时间内消亡?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条件是什么?这些问题的回答,对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作用。在《序言》中,马克思深刻地揭示出:其一,作为“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对抗性质来自于这个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而不是指一种私人间的关系。这种对抗“不是指个人的对抗,而是指从个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中生产出来的对抗”③周新城:《“两个决不会”的解读及对社会主义前途的思考》,《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年第1期。。这样的性质决定了这种对抗的不可抗拒性,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不可克服性。其二,要解决生产方式对抗性质的手段和条件,从根本上说只能是物质的,而不能是精神的。在当代社会,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更多是通过长期和平竞争,通过创造出解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抗的物质条件来战胜资本主义。其三,解决生产方式对抗性质的物质条件本身又是从这种对抗关系中产生出来的,即“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④周新城:《“两个决不会”的解读及对社会主义前途的思考》,《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年第1期。。因此,这又意味着资本主义在消除这种对抗性质的物质条件具备之前,是不可能消亡的。此外,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有自组织能力,资本主义制度也不例外。在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时代,资本主义可以吸收借鉴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来完善自身,例如福利措施、社会保障的举措等都是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尽管这种调节本身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对抗性质,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它延缓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终结。其四,人类进入文明史以来的生产方式总是处在不可调和的对抗中,资本主义社会的终结将是社会生产过程的对抗史的终结,从而将是人类社会史前史的终结,这是人类历史的必然。因此,我们既要看“两个必然”的历史趋势,同时,还必须看到发展了三百多年的资本主义制度借助于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关系调整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善于观察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对社会主义因素的吸纳的情况,观察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能量释放的时空扩展,观察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时代,牢牢把握历史发展趋势,决不放弃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努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好,在不断全面深化改革中开拓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境界,用历史事实来不断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四、《序言》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启迪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时,继承和发展了几千年历史思想巨人的思想,拨开唯心史观导致的错误迷雾,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通过唯物史观观察和分析人类社会,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科学观察社会历史的方法,给我们揭示并描绘出人类社会内部结构的框架,即生产力、生产关系及其总和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这样一个人类社会的三层结构,并向我们指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经纬线,相互作用,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事物在联系中的发展被看作是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的基本方法。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为事物的运动发展提供条件,事物的运动发展又紧紧依赖于事物间的联系。自然事物是这样,人类社会也是如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种社会制度如果自我封闭,必定失去活力,从而失去运动发展的条件。开放是一个社会制度有生命力的表现,也是一个社会制度发展的条件。恩格斯晚年指出:“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版,第601页。

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固化、僵化、神化到改革、开放、创新的历史过程。新中国成立后,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领导中国人民改变了旧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果。随后,我们开始误判社会矛盾,疏离客观规律,固步自封、思想僵化,几乎忘记了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主义产生的动力,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在历经磨难、坎坷、损失之后,才开始拨乱反正,回归真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翻开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篇章。社会主义中国从僵化走向改革,从封闭走向开放。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集中精力搞建设,聚精会神谋发展,使社会主义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春天。改革开放的30多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经济总量一举上升到世界第二。

改革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实际上也是一场革命。因此,改革不是一劳永逸,不是一帆风顺,不是皆大欢喜。由于几千年封建社会传统的影响还未最终消除,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前无古人的经验可以借鉴,由于市场经济体制自身的不完善,由于原有计划经济体制遗留问题的顽固性,由于法治社会建设任务的艰巨性,由于党的建设尚且存在的一些问题,加之改革开放出现的两极分化、精神生活缺失、腐败现象严重,从而使人们开始对改革开放的态度有所变化。其实,这些矛盾不是发展本身带来的,而是改革开放不彻底的结果,是既发展又不发展的状态带来的。正如亚当·斯密在二百多年前揭示的那样:“在社会静止的状态,生活是艰难的;在社会退步的状态,生活是悲惨的。进步的社会状态是社会各阶层快乐兴旺的状态,静止是呆滞的状态,退步是悲哀的状态。”*[英]亚当·斯密:《国富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5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矛盾、新挑战,提出了“四个全面”的发展战略布局。接着,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不仅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要求,还明确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深化改革的具体要求。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才能在实践中进一步充分展示改革开放的力量,在实践中进一步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进一步充分释放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力,进一步充分造福亿万中国人民。

[责任编辑:吴荣生]

本文系兰州大学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科研项目“马克思经济学说的理论与时代价值发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王维平,男,经济学博士,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主任;王海龙,男,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A81

A

1002-3909(2017)03-0011-06

猜你喜欢
生产力人类发展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