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歌剧院迎来首个歌剧舞蹈演出季

2017-03-11 09:36蒋海瑛
歌剧 2017年1期
关键词:阿依达演出季歌剧院

蒋海瑛

2017年伊始,上海歌劇院迎来了首个歌剧舞蹈演出季——2016年12月7日,上海歌剧院召开记者发布会,对外发布了相关信息:上海歌剧院将以7部歌剧、4台舞剧、舞蹈Gala与一系列艺术主题讲座,全方位体现剧院“经典性、国际性、原创力”的三大特色,以不同视角展现歌剧和舞蹈的艺术魅力。

新的演出季中,歌剧方面将推出3部全新的制作——多尼采蒂的《军中女郎》、威尔第的《阿依达》和施特劳斯的《蝙蝠》,而《赌命》《江姐》《燕子之歌》《茶花女》等4部中外歌剧也将与爱乐者们再次见面。舞蹈篇则包括最新编创的舞剧《早春二月》及3台主题舞蹈Gala:《舞动·Opera》《舞弄·月影》和《舞影·翩跹》。除此之外,还有一系列的艺术讲座,也将为广大音乐爱好者们带来最前沿的歌剧和舞蹈信息。

全方位体现综合实力

在三部新制作的歌剧剧目中,2016年12月28日在上海大剧院上演的三幕轻歌剧《蝙蝠》拉开了此次歌剧舞蹈演出季的序幕。作为轻歌剧之最,《蝙蝠》的故事发生在新年,这个富于喜剧和狂欢色彩的故事、鲜明的施特劳斯音乐风格更让它散发着浓郁的新年气息,该剧也成为欧美国家元旦必演的剧目。在此次上海歌剧院与北京新蝉戏剧中心联合制作的版本中,导演易立明将故事背景移至上海,并在保留原汁原味德语唱词的基础上将对白进行了本土化,以讽刺的态度看剧中人的生活,使这部德语歌剧更接地气。执棒该剧的是著名指挥家张国勇,并以女高音徐晓英、男中音杨小勇、男高音于浩磊和张帆涛挑梁的本土阵容,带给观众全新的感受。

作为美声学派三巨头之一,多尼采蒂的优秀剧作中备受歌唱家们青睐的经典唱段有许多,但无一例外对演唱者的声音提出颇高要求。歌剧《军中女郎》当然也是如此,正是剧中连续9个High C的男高音唱段,让帕瓦罗蒂赢得了“高音C之王”的美誉。上海歌剧院今年5月中旬即将推出的这一新制作,将由迈伦·麦卡利迪斯(Myron Michailidis)担任指挥、盖伊·蒙塔冯(Guy Montavon)担任导演及灯光设计,芭芭拉·巴尔涅西(Barbara Bargnesi)、乌韦·斯蒂柯尔特(Uwe Stickert)与熊郁菲、苑璐领衔。有了瑞士及法国主创团队的加盟,这部用法语演唱的歌剧,必将呈现出简洁而不失精致、现代又不乏韵味的风貌。

歌剧《阿依达》是歌剧史上浓墨重彩的篇章。著名作曲家威尔第应邀以苏伊士运河通航为题材进行创作,这部带有浓郁埃及特色的四幕七景歌剧,以大气雍容的英雄主义风格、跌宕优美的旋律和豪华壮观的场景征服了无数观众,成为百年来世界歌剧舞台上久演不衰的经典名剧。《阿依达》在全世界上演频率颇高,观众喜爱和认可的版本也多,要演出新意十分不易。2017年9月,由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指挥,让一路易斯·格兰达(Jean-Louis Grinda)导演,和慧、徐晓英、马可·贝尔蒂(Marco Berti)、韩蓬等中外实力歌唱家领衔的全新制作,将如何演绎这部歌剧史上版本最多、场次最多的作品,十分令人期待。据悉,该制作还将于10月于苏州上演。

在此次演出季公布的原创作品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舞剧《早春二月》。其实,从中国舞剧发展初期,上海歌剧院创作演出的《小刀会》,到上世纪的《半屏山》《奔月》《凤鸣岐山》,再到本世纪的现代舞剧《周璇》,上海歌剧院及其舞剧团一直坚持着不懈的探索和实践。柔石的中篇小说《二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生动讲述了一群被“五四”唤醒的知识青年,在中国现实社会里走投无路的境况。以该小说为蓝本,上海歌剧院欲将其改编成舞剧《早春二月》,并特邀著名编导王媛媛、著名作曲家杜薇及视觉艺术家谭韶远联袂创作,剧情将以肖涧秋的内心感受为主线展开,并用肢体语言思索、表现中国知识分子的彷徨和觉醒。青年指挥家张诚杰携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和合唱团,将在3月春暖之时鼎力呈现这部舞剧。

2017年8月1日,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上海歌剧院将献演原创大型交响合唱《雄关漫道》。作品力邀作曲家关峡作曲,剧作家冯柏铭作词,指挥家林友声指挥。以“英雄伟业”“国关巍峨”“情漫海天”“大道劲旅”四个乐章,表现人民军队在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驻边守疆、抗灾救难等各个历史时期和重大事件中建立的丰功伟业。《雄关漫道》颂扬了建军90年来,解放军将士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讴歌了人民军队与时俱进、奋力前行、富国强军的坚定意志,并充分展现了当代军人多彩的情感生活和维护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景。

歌剧《蝙蝠》《军中女郎》《阿依达》、舞剧《早春二月》、交响合唱《雄关漫道》,加上交响合唱演出季中推出的原创歌剧《风在哪一个方向吹》,2017年上海歌剧院的剧目将涵盖三部新制和三部原创,歌、乐、舞各团通力协作,是歌剧院整体实力和形象的综合体现。

强调多元化整体发展

2016年8月,上海歌剧院携歌剧《雷雨》登陆英伦,获得业界很好的反响;2017年,上海歌剧院将继续这一“走出去”的方针,让民族原创的中国作品在世界舞台上发声。

歌剧《赌命》改编自高晓声的小说《雪夜赌冻》,是当代作曲家温德青的歌剧处女作。无论是音乐上的无调性风格、演唱上的超念白概念,还是舞美上的民族符号解构及剧本本身所蕴含的哲理探讨空间,《赌命》都可谓是一部具有先锋意味的歌剧。2003年,该剧首演于日内瓦莫扎特国际艺术节并一炮打响;此后,该剧又多次在上海、北京等地上演,一度引发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热评。2008年,作为萨翁林纳歌剧节受邀剧目,该作品二度亮相欧洲舞台的《赌命》依然好评如潮。此次是首演14年后,歌剧《赌命》再次走出国门。导演陈薪伊将与指挥张诚杰一道,与英国观众分享这部中国的现代歌剧作品。

除了“走出去”之外,上海歌剧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范建萍在介绍演出季整体情况时,还特别提到了“请进来”。在新演出季的主创名单中,我们不难看到国内外的许多新面孔。“坚持引进艺术家也是我们这次演出季的特点之一,”范建萍说,“除了国际的,还有国内的新面孔,例如此次《军中女郎》《茶花女》挖掘的国内外优秀演员,都很有特点。加强剧目制作的精良、精致,通过中外主创的合作来提升剧院实力,同时也能让上海观众领略到优秀艺术家的演出水平,这是我们筹划这次演出季的主要目的之一。”

本乐季中强大的国际化创演团队很是抢眼:主创人员中,除上述几部剧目的外请导演和指挥外,另一位执棒《茶花女》的指挥罗贝托·阿巴多(Roberto Abbado)更是已故意大利指挥大师克劳迪奥·阿巴多之侄;加盟的国际主演阵容达12位之多,其中将主演《阿依达》的马可·贝尔蒂(Marco Berti)和叶卡捷琳娜·谢缅丘克(Ekaterina Semenchuk),曾在世界最经典的《阿依达》版本中主演过“拉达梅斯”“阿姆内利斯”,罗贝托·斯堪迪乌契(Roberto Scandiuzzi)更被誉为当今最好的“朗费斯”。如此规模庞大、实力雄厚的强大阵容,足见上海歌剧院的气度与魄力——不满足于简单的国际创演阵容邀请,更将院内优秀艺术家与国际大咖组合揉捏,促进本院主演专业水准的提高和与国际明星合作的能力,从根本上打开剧院制作创演的眼界与视角。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坦言,此次新演出季剧目的卡司,基本是以国际知名歌剧院的水平为标准;同时中国的演员和主创们的实力也很强劲,十分期待他们在每部作品中碰撞出的火花。

除此之外,新发布的演出季中,首次出现的“年度艺术家”板块也引人关注。2017年,4位“年度艺术家”都将参与到上海歌剧院的重要演出中: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和慧将主演《阿依达》,这也将是她的第151场“阿依达”;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将主演音乐会版原创歌剧《风在哪一个方向吹》;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洁因音乐剧《国之当歌》和上海歌剧院结下了不解之缘,1月20日,他将作为《“上海三大男高音”音樂会》主唱之一再度亮嗓沪上;而本乐季中的《蝙蝠》,不仅是上海歌剧院继去年3月的《茶花女》之后与导演易立明的二度合作,更与其麾下的新蝉戏剧艺术中心联合制作,达成了新的合作关系。范建萍表示,推出“年度艺术家”的目的在于,不仅要关注剧院自己的歌唱家、导演,同时也要力邀国内外顶尖艺术家加盟,以更加宽广的心胸去合作,多元化地把剧院的整体水平推上去。

多维度普及高雅艺术

在上述提到的作品之外,2017年上海歌剧院的歌剧舞蹈季里还将包括《江姐》《燕子之歌》《茶花女》等中外歌剧,以及3台主题舞蹈Gala。从制作体量上看,全年8部21场舞台剧,其中7部20场皆为全景舞台版的演出,可谓是超大体量分量十足。另外,在新演出季的宣传册中,《蝙蝠》《军中女郎》《阿依达》等歌剧剧目的页面中多了世界经典版本推荐的内容,拿到演出季宣传册的观众可以参照鉴赏信息自行搜索推荐的版本,对剧目预先熟悉了解,这一做法在国内各艺术院团的乐季介绍中当数首例。

演出季另一个特点是,上海歌剧院在大体量高强度的演出中,还拨出了时间和精力,加大了艺术普及系列活动的频次。结合剧目,由有关的主创人员与观众进行近距离的交流,让观众与歌剧、舞蹈艺术有更多亲近的机会。从公布的信息显示,该板块颇为扎实,不仅紧跟演出内容分设歌剧、舞蹈、交响合唱三个类别,更邀请到和慧、钱程、陈薪伊、王媛媛及部分国际主创团队成员与爱好者们面对面交流。指挥家张国勇、林友声,青年指挥家张诚杰、青年小提琴演奏家陶乐、青年舞蹈家宋洁,以及青年导演马达,青年舞蹈编导马涛、孙鹏等院内艺术家们也都全线助力。细看简介,不仅内容上充实、有针对性,还兼顾了主创的艺术音乐导赏、主演的个人艺术分享、观众的艺术参与体验等多种形式。范建萍认为,这是对适合本院发展的艺术普及道路的一种探索和尝试,也是上海歌剧院责无旁贷的责任;向大众传达“歌剧艺术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讯息,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近歌剧艺术。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上演的《阿依达》将是许忠自2016年3月担任上海歌剧院院长一职以来,第一次执棒本院的歌剧制作,他用“拭目以待”四个字来表达自己对演出的期许——希望导演能够打破固有的概念,对戏剧的把控和舞美设计能有所突破;期待在内容形式和音乐表达上有所创新;期待第一次排练与乐团、合唱团以及各位演员的合作有满意的效果。

其实,“拭目以待”的不光是《阿依达》,对于上海歌剧院2017年整个演出季,我们都非常期待。刚度过“60华诞”的上海歌剧院,“抬头看路、低头做事”,新歌剧舞蹈季的发布,既是对过去一年来歌剧院的工作总结,也将是歌剧院今后向更高目标迈进的态度。“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期待这一季精彩纷呈的演出闪亮登场。

猜你喜欢
阿依达演出季歌剧院
2021年“良辰美景·恭王府非遗演出季”
造型迷人,音质表现同样让人过耳难忘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Aida(阿依达)Ⅱ音箱
演藏戏·促非遗扶贫——2019年藏戏演出季完美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