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宋代文人水墨花鸟画的发展状况

2017-03-11 11:36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313000
大众文艺 2017年13期
关键词:花鸟画水墨笔墨

徐 姗 (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 313000)

浅析宋代文人水墨花鸟画的发展状况

徐 姗 (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 313000)

宋代文人水墨花鸟画是宋代花鸟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宋代文人水墨花鸟画作品及作者的分析,条理清楚的按线索进行梳理,总结出宋代文人水墨花鸟画发展的几个特点,且得出两宋时期的文人水墨花鸟画技法已劲经非常成熟的结论。

文人;宋代;水墨花鸟画;技法

宋代“院体”花鸟画的发展与成熟为“文人”花鸟画的兴起奠定了基础。文人士大夫的审美理想与院体画家们追求精工细腻的格调完全不同。他们的创作大多喜爱抒情寄兴、状物言志,不会完全拘泥于形式格法,因此也好水墨写意。北宋中后期文人士大夫绘画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体系,水墨花鸟大行其道。这种不被宫廷画院接受的的水墨花鸟画在宋代虽不占主要地位,但对后世的花鸟画却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梳理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以及他们的作品。对这些作品以线索的方式研读能够使我们对宋代的文人水墨花鸟画的发展有个清晰的全况认知。

一、墨竹创始人文同

在文同之前的竹画,多为双勾着色,而且大多作为背景出现。文同则把竹作为主题来表现。他的《墨竹图》画的是一枝低垂而又“S”形倔曲向上的墨竹。用凝重圆浑的中锋画竿,节与节虽断而意连;小枝用笔迅疾坚挺,左右顾盼;竹叶则八面出锋,挥洒自如,浓淡相间,在叶尾折转处提笔露白,以示向背之势,聚散无定,疏密有致,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功力。文同似乎偏爱画这种纡竹。相传他50岁后,疾病缠身,仕途失意,心情郁闷时常画纡竹。文同去世后,苏轼在《跋与可纡竹》一文中说:“想见亡友之风节,其不屈不挠者盖如此云。”文同的竹,不只是画竹之状,更是寄情于竹,借竹之荣、枯、丰、瘠,抒写人的悲、欢、穷、达。

二、开墨梅派先河的扬无咎

扬无咎的代表作《四梅花图》,纯以水墨绘成,花朵作白描圈线,不加晕染,即为“圈花法”,用笔轻快洗练,毫不拘板。新枝用劲直线条一笔写成,极为挺秀。粗干则用“飞白法”,显笔复加干皴,虚实相间,墨色变化丰富。全幅呈现出清淡闲野的气氛。作品有借梅言情、迟暮感伤之意。《四梅花》图中的笔法对后世水墨花鸟画的发展影响深远。

扬无咎除擅长墨梅外,还喜欢画水墨的松、竹、水仙、木、石等花鸟题材。

三、宋朝宗室画家赵孟坚

赵孟坚善画梅、竹、兰、石,尤善画白描水仙。他的《水仙图》全卷以白描线勾为主,以细长流利而匀净劲秀的线描勾勒花叶,用淡墨晕染出阴阳向背,将水仙幽静、婀娜的姿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反映出作者超然脱俗的清高气节。赵孟坚的另一幅重要的传世作品是《墨兰图》。绘墨兰两丛,生于草地上;兰花盛开,兰叶柔美舒放,清雅俊逸。自题诗曰:“六月湘衡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华一两茎。”诗中表露了作者孤高脱俗的思想境界。

赵孟坚晚年多作梅竹,他所画墨竹取法文同,而用笔比文同瘦劲,他所画的墨梅学杨无咎,笔法比杨的笔法更为清瘦雅逸。《岁寒三友图》画中的梅花以淡墨衬染,用细笔浓墨圈钩花瓣;松针用笔尖挺劲拔;墨竹以中锋运使,挺劲有力。松、竹、梅笔法各异,充满韵致,整个画面笔墨秀丽,清绝简雅。赵孟坚的作品一笔一画都注意书法与画法的结合,可以代表宋末文人画的艺术特色。“岁寒三友”至赵孟坚已成定格,梅、兰、竹、菊“四君子”代表当时文人认为应该具备的节操与美德。

四、禅画家法常

在我国绘画史上,法常是我国对日本影响最大的一位画家,《画继补遗卷上》载:“僧法常,自号牧溪。善作龙虎、人物、芦雁、杂画,枯淡山野,诚非雅玩,仅可僧房道舍,以助清幽耳。”日本古籍《松斋梅谱》中评价牧溪的绘画“皆随笔点墨而成,意思简当,不费装缀。”法常的画笔墨淋漓,颇具禅意,遗迹多流日本。法常的绘画风格是简逸豪放,自然清净,空灵淡泊;不论是造型、用色、用笔、运墨都能摆脱形似的束缚,以率真的笔意,单纯的墨色,追求形象之外的意境。

法常存迹的花鸟画有《松猿图》、《六柿图》、《竹鹤图》、《松树八哥》。《六柿图》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六个柿子随机的摆设,每个柿子用不同的笔墨,虚实、阴阳、粗细间灵活运用。《竹鹤图》画法是粗放的,但对于形象的写实却并不脱略,竹子纯用撇出法,笔势厚重混成,通过浓淡的组合,表现出雾气朦胧的感觉。鹤的描绘是综合了勾和染的方法。比竹子的画法细腻得多,但也没有达到院体的那样的纤微。《松猿图 》中猿的画法是用渴笔散锋画刷出它的毛,不同与院体一根一根的用细笔尖峰去丝,但那种蓬乱的质感自有它的笔墨韵味。松树是用粗笔浓谈墨纵横地扫出,显得有点粗重放肆。《松树八哥》的松树用破散的淡墨渴笔画出,树皮的鳞皴若有若无,松针也是极虚的。八哥的形象非常类似与八大的鸟,但是依然是自然形象的阔笔写意。这种非常写意的手法透出了空寂冷峻的审美感受。所以法常的放肆笔墨是在写实基础上的“写意”。宋人精谨的绘画精神即使对于禅画也依然是不可脱臼的基础。

五、“减笔”梁楷

梁楷曾为画院待诏,有很高的声望。他也是个参禅的画家,属于粗行一派。不拘法度,放浪形骸,与妙峰、智愚和尚交往甚密,虽非僧,却擅禅画。他画的山水、人物、花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花鸟题材的画只留下了《秋树双鸦图》。此图画枯杈上一枝垂柳随风摇曳,两只乌鸦绕树飞鸣,一轮圆月淡淡无光。构图洁疏,意境幽邃,寥寥数笔便将秋季黄昏时刻画得淋漓尽致,笔简意赅。这幅画整个画面没有一根死板的线条,皆以圆弧线组成,富有流动感。画面的构图腾空而起,不留地面、天空,树巅、飞鸦占满画面,新颖别致,给人以高瞻远瞩的感觉。

六、墨梅传人徐禹功

徐禹功师从扬无咎,存世作品仅有《雪中梅竹图》。此图用中墨绘出修竹三竿,梅枝绽放,绢地染墨,以此来表现出梅花的洁白和梅竹枝上的积雪。用浓墨写梅花枝,细笔勾花,笔势潇洒。他的笔力不如扬无咎的劲健,但画面反而有种温润、典雅的明净与清澈。

七、对宋代文人水墨花鸟画的总结

(一)题材比较集中

墨竹,墨梅,墨兰,都在宋代开宗立派。因含有象征意义;文人借以抒情、言志的手段;所抒情多为胸中郁结之愤慨,所言志多为表现自己的高尚气节。

(二)表现技法另辟蹊径

文人画在南宋时期不仅在理论上进一步展开讨论,在实践中也有令人瞩目的成就。不求严格的形似,主要注重神韵,笔墨趣味。

以上可以得出结论:宋代的文人水墨画技法已经非常成熟,后世的水墨花鸟画都是在宋代的基础上的延展。但是成就却远远不能与宋代相比。

[1]邓乔彬.宋代绘画研究[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10.

[2]岳仁注译《宣和画谱》[M].河南美术出版社.

[3]米田永译注.中国书画论丛书——《图画见闻志•画继》[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2010.

[4]陈野.南宋绘画史(南宋史研究丛书)[M].上海:上海古籍,2008-12-01.

猜你喜欢
花鸟画水墨笔墨
浅析唐代壁画中的花鸟画
画学丛谈·花鸟画(下)
工笔花鸟画
笔墨童年
水墨
卓尔不群——顾光明花鸟画欣赏
泼尽水墨是生平
当代水墨邀请展
水墨青花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