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院合作开展院前急救仿真模拟综合训练教学实践

2017-03-11 03:58张巧玲韩劲松赵蓓蓓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22期
关键词:校院护理学实训

张巧玲,韩劲松,赵蓓蓓

(1.江苏护理职业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5;2.淮安市120急救中心,江苏 淮安 223300)

校院合作开展院前急救仿真模拟综合训练教学实践

张巧玲1,韩劲松2,赵蓓蓓1

(1.江苏护理职业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5;2.淮安市120急救中心,江苏 淮安 223300)

依托校内护理仿真模拟实训中心,根据护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及教学实际,校院合作开展院前急救仿真模拟综合训练,解决急救训练场所匮乏的问题,提高护生对急救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院前急救;校院合作教学;仿真教学

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护生对急救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必须通过各种实际锻炼才能提高,由于医疗服务性质的特殊性,护生很难在真实场景中去锻炼,因此,仿真教学成为培养护生急救意识和急救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1]。我校新校区在建设初期即规划了护理仿真模拟实训中心,构建了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用于开展综合性实训项目,培养护生的综合能力。本文就校院合作开展院前急救仿真模拟综合训练教学实践进行阐述,具体内容有以下几点。

1 确立实训内容及总体教学目标,选取授课对象及授课教师

1.1 实训内容

依托校内护理仿真模拟实训中心,结合护生的知识结构和教学实际,确立实训内容为院前急救仿真模拟综合训练。

1.2 总体教学目标

通过模拟多个场景,结合急救模拟人和标准化病人,进行院前急救仿真模拟综合训练,使护生掌握院前急救的基本原则;使护生能对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进行观察和初步分析,进行适当应急处理和抢救配合;增强护生对急救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护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等综合能力。

1.3 授课对象

选择2015级三年制护理专业的1个班级。该班护生已经学习了医学基础课、健康评估、基础护理学等,正在学习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和急危重症护理学,其中急危重症护理学由来自淮安市120急救中心的外聘教师承担教学任务。

1.4 授课教师

该班外聘教师和校内1位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仿真教学团队作为支撑。

2 教学设计

2.1 编制临床情景案例,确立具体教学目标

以临床真实案例为基础,结合教学目标编制教学案例。具体教学目标:(1)学会正确拨打120急救电话及调度受理;(2)熟练掌握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3)学会在事故现场对伤情进行评估;(4)掌握常用的创伤现场急救4项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5)掌握休克患者的监测及抢救技术,并能正确实施;(6)护理过程中注意与患者沟通,体现人文关怀;(7)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体现团队协作精神。

2.2 场景设计和任务分解

根据临床情景案例,为达成教学目标进行场景设计。本次场景主要包括事故现场和转运途中。根据临床情景案例和场景设计进行任务分解,作为角色分工的依据。本次任务包括:任务一:发现伤情,实施心肺复苏术;任务二:拨打120急救电话,启动EMSS;任务三:对患者快速进行伤情评估;任务四:正确实施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患者;任务五:正确使用心电监护仪,进行病情观察;任务六:做好休克患者的护理。

2.3 编制导学案和操作流程

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导学案和操作流程,便于护生进行课前理论和实践准备。

2.4 问卷设计

包括考核评价方案、护生行为表现自评量表、院前急救仿真模拟综合训练评价问卷。

3 教学准备

(1)护生准备。将导学案及操作流程提前1周发给护生,护生分组,并做好角色分工,明确各自扮演的角色。小组成员以所给案例为依据,复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在教师所提问题的引导下寻找问题的答案,涉及的相关护理操作可提前在实训中心练习。课前教师还可指导护生进行模拟演练。(2)场景及物品准备。教师将教学案例及数据提前输入电脑,编辑情景,准备相应的实训用物,布置场景。

4 院前急救仿真模拟综合训练教学实施

教师组织教学、展示案例、明确实训目的及任务分解;接着护生分角色呈现案例所要求的院前急救内容:发现伤情、拨打120急救电话、启动EMSS、现场急救完成心肺复苏术、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救护途中心电监护、休克患者的病情监测及护理等;然后教师组织护生通过口头表述和填写问卷的形式进行自评、互评、教师点评;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让护生课后撰写反思小结。

5 教学反馈

教学流程衔接有序,体现了“以护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做到了教学评价多元化。同时,加强了护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增强了集体凝聚力,增进了师生间的了解。

6 讨论

6.1 校内仿真实训平台是开展院前急救仿真模拟综合训练的基本保障

我校于2016年8月开始启用新校区,设有护理仿真实训中心,其中急危重症实训室分为院前急救区、抢救室、ICU 3个区域。院前急救区包括铺有绿色草皮的院外场景模拟区和仿真急救车,院外场景模拟区可以设置不同的伤情现场,仿真急救车具有与真实急救车非常相似的外观和内部构造,急救车内配套智能化医学综合模拟系统,可以编辑案例、进行病情观察等。依托校内仿真实训平台创设的无风险、仿真环境和氛围,可进行院前急救单项或综合仿真模拟教学,有助于培养护生的急救意识、急救临床思维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6.2 校院合作教学,实现与临床无缝对接

仿真模拟教学中护生的表现与教师的专业知识、临床经验及模拟教学经验有关。因此,为保证模拟教学的质量及效果,本次教学活动中由校内外教师共同开发情景案例,校内教师熟悉教学相关设备并能熟练应用,校外教师有120急救中心急救实践经验及丰富的专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当护生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能给予说明及帮助。这种校院合作教学的方式,可以实现与临床无缝对接,提高护生对急救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1]胡爱招,吴玲玲,于倩,等.急救护理学的仿真性教学研究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2):92-93.

G424.1

B

1671-1246(2017)22-0048-02

江苏省卫生计生委科研课题“成人护理仿真模拟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Z201605)

猜你喜欢
校院护理学实训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校院(系)合作模式研究
基于新形势下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学分制下的校院教学运行管理思考与实践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