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网络平台学生评价机制探讨

2017-03-11 06:38朱雪青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25期
关键词:考试思政考核

朱雪青

(扬州市职业大学,江苏扬州 225009)

1 高校思政课的网络化趋势

回顾历史,中国高校思想政治课大体上经历了从缺乏体系,到体系基本建立,再到改革创新的三阶段[1]。在长期的发展中,高校思政课一直给学生以及社会大众以“政治宣传课”的印象。由于过多意识形态灌输以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导致学生的被动接受,进而导致思政课说服力和影响力明显不足。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网络的依存度越来越高,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媒体迅速发展起来。广大青年学生具有思想开放、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等特点,他们已成为使用新媒体的主要群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顺应这一时代潮流,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变革,纷纷建立高校思政课网络教育平台以服务于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2 高校传统思政课评价机制的特点

2.1 重视结果评价,忽视过程评价

传统德育课通常的评价方式在于以考查知识为主的笔试,以笔试成绩作为学生思想品德的最终评价。这种以考试成绩为依据的评价方式相当不合理,因为只考虑到了学生的学习结果,而没有注意到学生的学习过程。

2.2 评价内容单一

德育课的考核评价,其内容依旧主要在于书本知识,对于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则缺乏关注。采取单一笔试的方法来判定学生思想品德分数的高低,是传统思想品德课学生评价的通行做法。这种方式并不能体现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本质上体现的是重知识轻能力,重考试轻践行的教育理念。

2.3 注重 “量化评价”,忽视“质性评价”

品德应是人身修养,内化于心为德,外化于人为行,二者兼得方为“德行”。内化的德体现为学生的精神境界、人格等隐性素质,外化的德则体现为学生的实践性行为。这二者都很难量化。与此同时,量化评价也会导致人们急功近利,钻制度的空子而规避不易量化的内容。

3 高校网络思政课评价机制之利弊

3.1 优势

3.1.1 过程性评价的突出

网络化考核,建立了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测试平台,学生在完成形考任务时,实现了自我评价、合作学习,能够有效克服远程教育中由于教、学分离而无法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弊端。

3.1.2 时空限制的突破

网络教育极大地推动了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学模式的变革,理想状态的基于网络的课程考核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有网络存在,学生就能上网参加考试,为实现随学、随考的目标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能更好地为学习者提供个别化考试服务。

3.1.3 管理智能化的实现

基于网络的课程考核命题更加智能,便于及时合理地分析考试数据。通过对考生考试数据及试题使用情况进行整理分析,可以了解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智能筛选试题,可以保证考试成绩的客观准确。网站统计也能为教师今后的教学改革和考核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3.2 弊端

3.2.1 评价内容依旧单一

在线课程也设置了各种类型的测试题,主要题型是选择、简答、分析和论述题等,这些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要点的记忆和重现能力,并不能体现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虽增加了在线讨论环节等,但机器无法对学生参与讨论的质量进行科学的评定。

3.2.2 依旧用量化评价代替“质性评价”

用机器替代人评价人的道德是否合理?高校思政课不是单纯以知识传播为主要目的的课程。高校思政课是在灌输国家意识形态的基础上主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判断的水平。因此,我们发现网络思政课核心是应该“思想政治”,而不是“网络”。网络课程和传统课程一样,无法实现对学生实践性行为的考查。

3.2.3 并不节省资源的评价方式

一般认为,网络课程的考试比传统的考试省时、省力,降低了考试成本。长期以来,传统的考务工作的工作量很大,用人很多。但事实上,网络思政课的考试却因为思政课的特殊性而难以设计。因为思政课重在道德判断水平的提高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塑造,所以考题的局限就彰显出来。另外网络的维护也是非常繁琐的过程,传统考试集体考完就退场,没有后患。而在线的考试考核就很容易出现技术性问题,比如无法登陆,系统给分出错等等。这样反而增加了维护时间和人力成本。

3.2.4 没有优势的互动性评价

由于网络思政课平台的讨论模块被一些学者认为是对传统授课的超越。因为网络互动不受时空限制。如沈震就认为 “移动互联技术打破了实体课堂和网络课堂、线上与线下时空分离状况”[2],认为移动互联技术使得全员互动交流更加深入有效。其实这种观点是典型的纸上谈兵。互联网的最大优势就在于时空性突破,但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从深度和有效性上来说,面对面交流和互动的优势将是互联网永远无法突破的。面对面交流更加真实、更有示范性、更能引起共鸣等群体效用,而互联网则是分散的。从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角度来说,网络互动也更容易被钻空子。

4 结语

无论是传统的面对面授课方式,还是网络教育平台。思想政治课都应该围绕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判断水平这个核心。新近出现的思政网络教学模式新在形式,不在内容。要想真正实现对学生素养的全面考核,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考核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此,我们应该从以下方面做出变革。

4.1 学生评价和教学目标相结合

思政课不同于一般课程,具有特定的教学目标,不仅要向大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考察时曾说过,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因此,一定意义上说,价值观的培养比专业知识的学习更为重要。我们应该从培养学生价值观这一目标的角度出发去设计考核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方法机制。一方面,考试题要注重开放性、可探讨性、以及逻辑性。尽可能不设置有唯一、确定、公认答案的考试题,刺激学生进行道德判断的训练。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心灵塑造和灵魂培养的角度全程考查学生的内在素养,不能以考勤代考查等。

4.2 合理化网络考核

做好考核平台的开发、完善,题库的建设与维护等基础性工作,发挥高校网络思政课的优势。应尽量避免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比如网络数据审核延迟、考试平台不稳定、试题不科学等问题。同时优化网络试题库,科学设置题目类型,但不能以试代查从而本末倒置。

4.3 重视实践性考核

思想政治教育增加实践性考核是对学生进行 “质性评价”的最好方式。习近平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同时他强调:“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3]。”在实际操作中,应增加思政实践项目的时间和内容,进一步细化和分工学生的实践任务。

[1]周伟音.3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研究[D].黑龙江.齐齐哈尔大学,2014.

[2]沈震.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全员互动教学[J].理论思想教育导刊,2017(11):97-100.

[3]中华人民族共和国教育部网站[EB/OL].http://www.moe.edu.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612/t20161208_291306.html.

猜你喜欢
考试思政考核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内部考核
思政课“需求侧”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