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堂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017-03-11 12:22邓梅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23期
关键词:工具性统一口语

邓梅艳

(广西省桂林市临桂区教育局,广西桂林 541199)

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中曾明确强调,语文是最为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代表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小学语文整体教学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而农村小学语文课堂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也应当具有其本身自带的特点,以下本文就结合教学实际做简要分析和阐述。

1 借助音乐元素,促进工具和人文的协调、统一

农村口语交际训练教学,自然也有其自身独有的特点,比如广袤的土地、绿油的农田、重叠的山峰和袅袅的炊烟等等,结合一些音乐元素,即从语文教材中找寻可以结合音乐歌曲进行教学的内容,当学生聆听到缓动的音符、轻快的节奏时,就会自己去到教材中找寻与之描写相关的句子,从而加深学习的印象。而在学生聆听完歌曲之后,我们便可以启发学生想一想在歌曲中“想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

比如,在教学《介绍一种动物》时,可以分别播放《小白兔体操歌》《大公鸡喔喔叫》等歌曲,让孩子在优美的歌声中回忆和想象,动物的形象对农村的孩子来说太熟悉了,让孩子们一边描述动物形象,一边模拟动物形态、动作、声音等等,在愉快的情境里完成口语交际训练。如此,学生们在自然的环境中大胆地交流,实现了语言口语教学的工具性,而通过结合音乐和素材的内容,又体会到了喜欢动物,保护动物的人文性,促进了口语交际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2 引导学生想象,实现工具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很多的训练内容都是根据插图想象,结合生活拓展。比如:《看望生病的伙伴》《买文具》等,通过模拟情境,让学生在演中说情景,演中悟礼仪,一边充分发挥想象:看望小伙伴时带什么礼物,说什么话,注意什么礼仪;一边组织语言,用什么词语描述能够准确表达。在演和说中完成交流交际,达到人文和工具的和谐统一。同时,还可以通过学习和深入理解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尤其是教材中的古诗词,可以大大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和联想兴趣。比如,在教学古诗《望天门山》时,首先可以知道这是我国著名诗人,具有诗仙美名的李白所作,他的作品不但奔放豪迈,还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色彩,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所以,在本课教学完之后,我们可以给学生布置作业,将学习本课所产生的丰富感受,结合自己的想象和联想,绘制在一幅图或者几幅图中,作为下一节课展示的作品。并且还要求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表达自己当时的个人见解。比如有的学生就指着自己所描绘的高山、流水如此说道:“我在绘画这幅图的时候,眼前好像看到了川流不息、奔流豪迈的河水不断冲击着山体的石块,石块上面也长满了青苔变得更加郁郁葱葱……”如此,在学生口述自己所想、所感的过程中,达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3 赞美学生观点,达到工具和人文的完美、统一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所不能缺少的是学生与教师的意见和看法交流,这一过程可以穿插到任何一种教学阶段中,比如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和口语教学等。而主要的渠道就是师生之间的有问有答,以往我们对于学生观点和看法的评论主要是简单的“是”“对”“正确”“不对”之类的词语。笔者认为这种师生之间的互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既然要有师生互动,那么就一定要保证师生之间交流的有效性。为此,我们可以结合激励、赞美的方式,促进学生以更加踊跃的情绪参与到语文学科的口语表达中,从而实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

比如,在教学《春天的发现》一课时,我们可以如此抛出疑问:“谁来说一说春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在春天你们都做过些什么?”有的小学生直接表达其观点:“老师,我记得在去年的春天,我去田野里踏青了,而且,我爸爸教给了我怎样放风筝,那一天我很高兴!”也有的儿童说:“老师,我记得小草刚刚发芽的时候,妈妈告诉我‘看,春天来了!’所以我想当小草刚刚发出嫩芽的时候,就是春天到来的时候!”当然,课堂上还有很多其他的学生进行了踊跃的发言。教师可以针对这一现象,进行大力的鼓励,表扬学生在课堂上活跃的表现。如“嗯,今天大家表现的都非常踊跃,我希望看到大家每次上课都这样!大家再接再励哦!老师希望你们表现的越来越出色!”如此,小学生充分参与到这一主题交流中,从而拓展其口语表达能力,提升教学效率,再次将教学目标直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4 结合生活教学,体现工具与人文的融合、统一

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还应当紧密贴合生活,因为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作者所创作文学作品的基础就是来自对生活中细节的把握和感知,所以,作为教者的我们不妨让孩子回归生活,让课堂回归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准确、合理、得体地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让“口语交际”更加凸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比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的《小兔运南瓜》时,针对刚入学的农村孩子,可以借助插图,让孩子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自己可以用什么办法把南瓜运回家。S版二年级下册的《帮助小白兔过河》,还可以让孩子们通过模拟现场,边演边说,口语训练的素材信手拈来。农村孩子生活实践机会多,鼓励他们去发现,去探索。同时,通过同学间多种办法的比较和交流,让孩子打开话匣,有话说,愿意说,达到交流交际和语言训练的目的,从而构建小学语文课堂良好的交流和探讨氛围,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在一起。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训练是语文整体科目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地位毋庸讳言。语文科学具有很强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所以,在口语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妨结合这两个特性,从多个维度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全面提升农村小学生的语文口语交际能力,且凸出农村课堂教学的独有色彩,保证儿童在农村语文课堂上,其口语交际能力和读写能力均能得到有效提升,优化学生文化品味、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思想修养,更全面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实现两者的相辅相成,和谐统一,促进每一位小学生综合发展。

[1]陆立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艺术探研[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

[2]赵强.追寻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路径——听、评、教《爷爷的芦笛》的启示[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

[3]艾国清,文聪.坚持工具性注重人文性——《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试用修订版)》学习体会[J].湖北教育,2000(12):26-27.

[4]周陶萍.浅谈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我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点认识[J].新课程学习,2011(12):164.

猜你喜欢
工具性统一口语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中职数学“工具性”教学模式探究
统一数量再比较
酒中的口语诗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口语对对碰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