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于提高应用能力的测试评价体系
——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商务日语测试改革为例

2017-03-11 12:22孙一敏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23期
关键词:日语商务测试

孙一敏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日语专业紧跟学院打造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理念,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对专业的主干课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此次课程改革紧紧围绕增强学习动机,提高应用能力的目标展开,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展开:(1)教师课堂导学改革;(2)学生移动端/网络自学改革;(3)测试评价改革。而测试评价方面的改革不但是学习成效的验收的一环,而且是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发展的重要学习动机。本文将重点阐述促进学生应用能力发展的测试评价方法的改革及有效性的实践。

1 日语测试改革的必要性

顺应全国教学改革的小班化和教考分离的要求,我院自2016年起压缩了商务日语的课时,开始进行分级教学,但教学方法未见明显改变。日语教学仍旧延用传统的以语法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即以弄懂课文中的单词、语法和篇章为主要教学目标。加之课时缩短,不免出现老师上课时满堂灌,学生疲于记录和理解,没有时间进行应用练习和相应指导,而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的日语学习兴趣减少等问题日益突出。所以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针对学生不同的自我需求,激发学生日语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是迫切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我院是高职院校,商务日语课程的改革目标必须同学校的教育目标的总体相一致,学校要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所以我们改革的目标是“着力提高学生的日语综合能力,培养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进行基本的语言交流的能力,为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用日语有效地进行交际打好基础”,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做到学用相结合,除了改革我专业教学方法之外,测试和评价方法也必须做出相应调整。

2 商务日语测试改革的主要内容

结合优秀院校的先进经验和学院专家的建议,我专业测试评价改革的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关注学生学习态度。实施形成性评价形终结性考核相结合,这不仅能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丰富考察的形式,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意愿。形成性评价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在教学过程当中,及时发现教学和习得的问题。让老师得以在教学当中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反映出来的态度,学习策略或者出现的问题,获得教学过程中的连续反馈。在改革后的测试体系中,①我们增加了单元测验环节,采用非正式的单元随堂测验的形式来进行。通过形成性评价,可以让老师及时的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②借助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云班课平台上建立了课程群,为同学们小组学习搭建了平台。③同时,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每位同学独立制作了自己电子学习档案,以表现和展示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关于学习目的、学习活动、学习成果、学习业绩、学习付出、学业进步以及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反思,具体包括主学习作品、学习参与、学习选择、学习策略以及学习反思、已完成的口头和书面作业及其老师的评语。其也是目前形成性评价的重要依据。

(2)重视全面技能。调整终结性评价的考核项目,以往的考试出题,以单纯的记忆题或者单选作为主要考察手段。这样虽然便于批改。但是很难全面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改革后的测试体系增加了考察学生,阅读推理、谚语翻译、短文写作等项目,目的就是为了以考试作为导向,引领同学们有意识地提高日语的应用能力。特别是涉及到商务日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我们的在教学内容方面也做了一些调整,增加了一些商务专业词汇,为后续,继续学习高阶商务日语奠定基础。此外,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口语能力,特别增加了口试。测试的具体内容,根据课程由教研室统一制定,参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设计的“CAN DO”口语测试体系,设置合适的难度梯度,拉开分数的差距。另外,为了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比赛,我专业实行课赛融通,将学生的参赛成绩按规定进行折算,最后可以为期末考试总成绩加分。学生参加学院各项日语活动和竞赛的积极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参加的活动有:日语沙龙,日剧情景剧比赛,日语演讲大赛。而代表学校参加全国性的或全省性的则在对应项的基础上再加大鼓励力度。

(3)调整总评成绩的权重。经过专家开会论证,我专业将商务日语期末的总评成绩由过去的期末成绩占70%、平时成绩30%的评分权重,调整为形成性成绩占60%、期末考试成绩占40%的评分权重。而这其中形成性评价又包含了以下几块内容,小组合作任务占30%。课堂参与度占20%,课后任务完成度占20%,课外应用任务占30%。这样的评价方式特别重视平时的学习过程,和各项学习任务有无认真完成。可以避免以前全部使用终结性评价时,学生在期末临时抱佛脚,期末考试通过即万岁的情况。除了总评成绩权重改革以外,我们还改革了现有的评价形式,把单一的以教师为主的评价形式改为,多样化的评价形式。比如有所在小组成员相互评价,所在小组组长对成员的评价。各小组成员之间,各小组组长之间的评价。上述评价方法,不但能督促同学们相互学习。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动力。而且能增加同学们的集体意识,和进行团队学习的欲望。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为评价测试改革的教学效果,作者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的实验对象专业一年级的学生共有66人。其中实验班33人,来自应用日语专业的一个自然班。实验组由作者采用新的测试评价方法进行考核,在学期之初对期末的考核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而对照班33人来自应用日语专业的另一个自然班。两组学生的日语水平无显著差异。授课老师在教学水平和教学态度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在经过18周的教学实践,作者对两个班进行了测验后,对比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差异。结果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说明改革后的测试方法与传统的测试方法相比,在教学效果上并无明显优势。但是在随后的写作和口语测试当中,我们发现实验组的同学能够进行较为流畅的口语表达,书写出来的日文自然流畅。而对照组的同学常常需要使用汉语辅助,才能表达意思,写出来的日语,常常词不达意,有语法错误。所以我们认为采用了新测试评价体系后学生的写作和口语应用能力获得提高。实验组学生对测试改革,都持有肯定的态度。虽然此次的测试评价改革虽然与传统教学方法比并没有优势,但是它的积极作用表现在使日语学习的动机增强,对日语的学习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依靠学习动机的增强及课后的不断练习,使得应用能力得以提高。具体收获如下所述。

(1)日语学习的观念得到改变。同学们从之前被动的上课,到现在有意识的带着应用的目的去学习了。老师上课所教授的不再是枯燥的,单词和句子,而是教大家如何实际的使用日语,构建句子。在学生们的反思日志当中。有人提到日语的学习不再是闭门造车,而是把日语真正的用到生活当中去的一种自我实现,仿佛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天地。同学们不再把日语当作一个专业,当作一门枯燥的语言,而是把它当成一种兴趣,一种爱好。

(2)学习兴趣的提升。通过完成小组集体任务如使用日语完成小组PPT发表,以及参与丰富的课外活动如情景剧表演等任务时候,同学们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也极大提升学习日语的自信。从而激发了同学们学习日语的动机和兴趣。不少同学在反思日志当中提到过在完成任务之后的喜悦之情。打算要把日语当中终身的兴趣。

(3)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试评价体系的改革,提高了学生口头表达的机会,为了训练口头表达,同学们必须要吃透文章,从而增加了对课文真正的理解,学习到了课文当中的一些哲理。这样的成果不仅体现了大学课程人文性的特点。而且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把学生的学习理念从刷题目记单词,转向了用日语来办事情上来。

(4)循序渐进的推进。有同学对于改革后的评价测试体系表现出不适应。有的同学在反思日志中写道对新的评价体系存在适应困难,自己学习的效果不佳。这类的同学需要重点关注。还有同学对于之前的虚度光阴,觉得没人逼着了,就不需要学习了的行为充满了悔意。

4 结语

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的,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的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的持续性,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影响着教学的成败。这次的评价测试体系的改革,增加了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让学生有了应用所学这个明确的学习动机。这次的评价测试体系的改革,有助于培养学习习惯。以及树立今后日语学习的信心。我们的测试评价体系的改革,还处于较幼稚的阶段,在形成性评价的实施阶段有待具体充实。因此我们老师,应该从最开始就将测试理论和各个教学环节的具体内容要吃透。不断地发现课堂教育当中存在的问题,在测试体系的构建当中,不断地进行探索,在探索过程当中,不断地完善我们的测试评价体系,作为商务日语改革中的最后一环,测试评价体系的改革的完善,也将促进商务日语的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发展。

[1]教育部.商务日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杨桂兰.形成性评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29(9):96-99.

[3]田贵森.英语教学中的侧试与评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4]孙曙光.“师生合作评价”课堂反思性实践研究[J].现代外语,2017,40(3):397-406,439.

猜你喜欢
日语商务测试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幽默大测试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日常日语
商务休闲
商务达人数码大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