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困境与思考

2017-03-11 14:39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大学生

余 晖

安徽三联学院 安徽合肥 230601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困境与思考

余 晖

安徽三联学院 安徽合肥 230601

进入到信息时代后,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使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有了较大的改变,各种网络文化、网络现象、网络用语盛行,大学生接触世界的途径变的日益广泛,在这样日益开放的社会空间格局下,高校变得不再像过去那样单一和简单,增加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在互联网时代下,学生有途径接受知识,传播渠道更加多样化,学生存在个性化的性格特征,差异化的思想政治面貌。这种情况下,高校学生管理要紧密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变化,把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特点新情境,对学生管理方法进行科学规划,将现代管理机制有机构建起来,以提升学生管理针对性和实效性。

互联网时代;高校大学生;学生管理

互联网在现阶段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各个领域都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影响,网络技术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也宣告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来临,大学生“一机在手,畅游神州”成为了现实,网络带的的便利性和快捷化,丰富和满足了大学生对于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外界的交流更是拓展了一个更加广阔的领域。然而,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揭示了事物具有两面性的特征,我们看待对待事物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既要发现其优点,又要发现其缺点,对于互联网的看法也应如此。既要看到网络技术以其高效率的工作方式在获得人类认可的同时,也要看到互联网的传播缺乏选择,更多时候需要靠个体自己去取舍判断,网上的有害信息充斥,甚至被诸多不法分子利用,并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危害,而作为关乎到祖国未来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更是要提升自己的素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对于高校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挑战,也使学生管理工作在网络时代要面对诸多新的问题。

现阶段,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增强,网络媒体开始大范围传播多元化的价值观,人们被动接受各种社会思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价值观。互联网技术也影响到了高校教育工作,亟需改变高校教育模式和管理方式。如西方自由化思潮,影响到了大学生尚未完全树立的价值观,出现一些负面言行和三观扭曲问题。那么互联网时代下,高校需要充分重视互联网技术的影响,创新学生管理工作。

1 互联网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优势

互联网作为交互式信息网络系统,对传统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观念进行了革新,将一些新平台和手段提供给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促进了其发展和创新。具体来讲,带来的优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学生管理工作渠道得到丰富

沟通渠道的构建是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借助于互联网,将新的便捷沟通交流平台搭建出来,方便了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因为双向交互功能是网络的一大特点,能够改变过去学生被动接受管理的局面,让其主动参与到管理当中,由自我自觉管理替代传统的强制管理,提升了学生管理的人性化程度。匿名性网络交流的特点,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大胆发表于网络中,以便帮助管理工作人员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

1.2 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得到创新

时效性是互联网的一大优势,其更加地快速和准确,符合学生管理工作的需求,如果能够促使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得到实现,人力、物力及财力资源得到节约,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降低办公成本;相关的管理工作人员也可以在学生管理中投入更多精力,创新思路和方法。

1.3 学生管理制度得到健全

互联性是互联网的本质特点,借助于互联网,人们能够对海量信息方便获取,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则可以对其他院校成功经验积极学习,通过讨论交流,迸发灵感,创新方法理念,对学生管理制度大力完善,提升管理水平。同时,管理工作者也可以对学生思想动态,解决存在的问题,完善管理体系中出现的不足。

2 互联网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的挑战

2.1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身心健康受到影响

互联网的便捷性,在较大程度上减少了传统的面对面人际交往频率,人们沟通情感的方式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变,人们长期借助于网络交往,离开了网络之后,反而对现实世界中的人际沟通不能够适应,影响到人际情感,逐渐有孤立化特征呈现出来,降低了人际交往能力,还会有一些孤僻、紧张等沟通障碍产生。相比于现实世界,网络世界给人以更大的吸引力,部分学生没有正确利用网络,无法对自己需求合理把握,长期沉迷下去,逐渐形成冷漠、自私等性格特征。

2.2 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受到影响

网络快捷性的特点,导致信息传播速度及范围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扩展,原有的国家及地区之间社会制度及意识形态的约束作用也得到了打破,进而导致有激烈的冲突与碰撞产生于意识形态、文化生活及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青少年因为年龄不够成熟,还没有完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着较大的信息需求,这些多元化的信息文化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制约到学生管理效果的提升。

2.3 青少年思想品德与法律意识遭到弱化

互联网作为典型的虚拟空间,将传统社会所制定的社会规则给摆脱掉,人们在这个空间内更加的自由,容易产生冲动,为所欲为,将自己需要担负的社会责任和社会角色给忘记掉,做出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还有一些不法组织,将互联网的匿名性特点,对扰乱政治经济的垃圾信息恶意传播,对青少年学生造成极大误导,弱化了学生的思想法律意识。

3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

3.1 开展网络道德与网络法制教育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网络道德及法制教育,网络信息参差不齐,很容易影响到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法律意识遭到弱化,降低了其社会责任感。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对学生网络道德法制教育;首先,将大学生网络伦理教育科学开展下去,如对网络伦理教育课程积极开设、网络伦理社会实践活动等,促使其能够更加正确地判断和处理互联网信息,能够有效的自我管理与自我约束;其次,做好网络安全及法律法规教育,促使学生的自律性得到提升,能够对自己使用网络行为合法约束。此外,要将一系列多样化的课外活动积极开展下去,包括专题辩论会、展播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等,都是不错的选择,通过这些形式,可以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到沉迷网络的危害,将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和法治观树立起来。

3.2 建设校园网络

要想顺利开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一个重要的物质保障为校园网络;现阶段,诸多高校都将自己的网站构建了起来,但是仅将其作为一项工具,开展自我宣传,没有将其打造为思想阵地,传播科学知识及宣扬正确思想。针对这种情况,高校需要对校园网络建设大力增强和完善,首先,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平台,帮助青少年对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针对现实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科学分析和处理;其次,将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室,借助于网站来对学生的心理动态和发展状态随时掌握,对其出现的各种心理困扰,积极解决,以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最后,还需要将学生网络社社区管理模式,如网络游戏室、网络聊天室等,对学生正确引导,促使其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行为参与到网络之中,且向网络中引入现实中确定的各种思想道德规范内容,约束行为。

3.3 构建高水平的网络管理队伍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成效会直接受到网络管理队伍整体素质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技术管理并不是高校网络管理的主要内容,还包括学生管理及网络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内容。那么对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对网络知识积极学习,对网络充分了解和应用之外,还需要有机结合学生管理工作及网络技术工作,以便促使互联网时代下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培养一支具有较高水平有丰富的政治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且能对网络技术积极运用,教师、辅导员、学生干部等都可以积极参与进来,促使学生管理工作的成效得到有效提升。

3.4 完善网络管理制度体系

要从制度角度,来保障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为网络信息流通的隐蔽性较强,部分学生容易有侥幸心理产生,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且做出一些现实世界中不敢做的事情。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将网络道德建设积极开展下去,结合高校具体情况,对网络管理规章制度体系科学构建与完善,有机结合教育和管理、自律和他律,综合采取多样化的形式,促使学生法律责任意识、政治意识以及安全意识等得到有效强化,将正确的网络道德观树立下去,能够对各种网络不利因素。

3.5 积极开展学生网络文化活动

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实践中,要将一系列形式的网络文化活动积极开展下去,促使学生能够健康发展。将多样化的网上教育和交流活动开展下去,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准确了解,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预防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将网上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下去,包括征文大赛、动漫制作大赛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以便将学生正确学习网络知识的兴趣激发出来。

3.6 完善思想引导新媒体工作体系

以平台建设、阵地建设、活动创新和队伍建设为主要内容,推动校、院、班三级共青团新媒体工作体系的建设。充分运用“两微一端”学校网站、院报、广播台、新媒体等的载体作用,进行集中网络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7 着力加强文化阵地管理

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学校宣传舆论环境管理和学校报告会、讲座、论坛的管理。加强教育引导和阵地建设,开展净化舆论环境专项治理工作,做好抵御宗教渗透和防范校园传教工作。

4 结语

综上所述,进入到互联网时代后,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优势和挑战,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科学创新与完善,将互联网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有机解决互联网带来的负面影响,帮助学生抵制不良信息及思潮的影响,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

[1] 曹晓杰.网络时代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及思考[J].青春岁月,2015,6(10):123-125.

[2] 高晓阳.关于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5,7(18):55-57.

[3] 江彦霏.互联网时代下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管理工作的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4,6(11):144-145.

[4] 师晶晶.网络时代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7(10):144-145.

G647

A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大学生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