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

2017-03-11 14:39沈纪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弘扬高中语文传统

沈纪阳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安徽芜湖 241000

高中语文教学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

沈纪阳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安徽芜湖 241000

在新课程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大好形势下,各校都顺应时代的要求,在做好各个学科基础教学的前提下,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整合我国高中教育课程来看,语文和数学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科目,对学生日常行为的塑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新形势,高中语文数学的教学工作应与时俱进,在其中加入我国优良传统文化,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心灵受到良好的熏陶,而且能够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

高中语文数学;教学;传统文化

由于市场经济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高中生对社会的接触也越来越广,网络上的一些不良思想对高中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都有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样看来对高中生的思想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在平时提醒学生注重思想品德的培养,更要在课堂上对其进行耳濡目染的传统文化教育,使其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提高,对我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层次的认同感,进而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 弘扬传统文化的意义

1.1 增强教材深度

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转变,在对学生进行日常的教学工作时更注重拓展教材外的知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拓展方面。在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教材的相关知识进行相应的拓展,把教材内容和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融合,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存量,而且对其心灵的塑造也有着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思维灵活度,使其对整个教材有更加全面的理解,对于培养其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1]。

1.2 拓展教学空间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高中的教学中,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过多的注重知识的学习,甚至认为学习只是为了通过高考,这种思想对学生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在教育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要对这种思想进行全面的革新,让应试教育不再成为高中教育的枷锁。以学生的发展为重点,实现教育育人的功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建筑、服饰都能够体现浓厚的民族色彩,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生活中的种种资源,使教学空间得到拓展,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逻辑能力。

1.3 丰富精神世界

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人们过多的追求物质的享受,而忽略了精神的感受,这种不良思想逐渐的延伸到校园之中[2]。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要良好的使用传统文化对学生的积极引导作用,用中国传统文化来对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行洗涤,使其精神世界得到充分的满足,进而使其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在日后的发展中能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4 应对外来文化的冲击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也推动了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不同国家的文化进行相互碰撞。国外文化对我国文化有着强烈的冲击,一些学生对外国的节日格外重视,例如情人节、圣诞节,而对我国的传统节日却不甚了解,对外国文化大肆宣扬,而对我国传统文化却绝口不提,这都是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冲击的体现,这些现象的产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若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得不到发扬,那么这个民族如何发展。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在高中语文数学教学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弘扬,能够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的态度去感受国外文化,而不是一味的崇洋媚外,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而应对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3]。

2 弘扬传统文化教学方法

2.1 教材中传统文化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前,应做充分的准备,针对教材中有关于中国文化的部分拿出来进行全面的剖析。在课堂中结合传统文化的优秀观点和课文内容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理解其蕴含的道理和价值观,进而使学生产生共鸣,增强学生的道德素养。例如,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当》中有一句千古流传的名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在对此文章进行讲解时不能单单讲解其字面得意思,还可以结合我国古代的一些名人励志故事,例如苏秦刺股、凿壁偷光等,以故事来丰富此句话的传统内涵,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来进行相关故事的分享,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使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传播,还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对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进行挖掘,能够使学生更全面的理解文章中的内涵,更是对其思想道德品质的升华。

2.2 营造课堂氛围

高中课程教学的主要方式就是课堂传授,在语文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弘扬需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4]。在很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很多的渲染,很多诗词中都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在对此类文章进行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带动课堂的气氛,使学生参入其中。在对作者和作者所生的朝代进行介绍时多进行文化层面的教育,还可以通过一些影视剧来引起学生们的注意,使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自主参与其中[5]。例如在对古文《离骚》进行讲解时,可将楚国的文化和当时战乱年代的故事进行讲解,对作者屈原进行更深层次的刻画,结合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此同时还可以根据电视剧《思美人》中对屈原的刻画进行相应的讲解,对不符合史实的部分予以更正。活跃的课堂气氛会使学生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这样一来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对知识进行吸收,更好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传承下去。

2.3 对传统文化的延伸

虽说高中教师授课的主要方式是课堂教学,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不仅要在课堂上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学习,还要加强其在日常生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首先,要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引导,使其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预习时要自主的去翻阅一些历史古籍、经典名著,进而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其次,教师可以推荐一些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名著,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使学生的鉴赏能力在阅读中不断的提升,进而加深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各种多媒体资源观看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节目,听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歌曲。例如在电影《孔子》当中,电影对孔子的一生进行演绎,其中有很多是语文课本中要学习的内容,这样一来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习成为一种乐趣,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2.4 活跃的教学形式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整体教学思路,在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吸收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探讨,进而促使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仅如此还应使其对传统文化产生强烈认同感,并将文化的传承付诸到实践中去[6]。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科技,使用音乐、视频等形式来对知识进行展现,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的积累和修养的提高。为使教学内容更加丰满,教师可使用各种教学形式、各种活动来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更加立体的展现,可以开展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动。首先,可以开展中国传统诗词赏析和诗朗诵比赛,由此来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加深其对古诗词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的理解;其次,举行“国学经典读书会”来提高学生的文学品位,使其对传统文化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最后,开展寻找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的去组织、发现和探索,这不仅能够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提升,还能锻炼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使学生深刻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而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使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弘扬。

3 应注意的问题

3.1 对于文化的选择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文化中有其精华的部分也有糟粕。在对文化进行选取的时候,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方面,对于民族文化精神的正能量,要对其进行大篇幅的讲解,对爱国主义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进行的弘扬;另一方面,在面对一些不利于民族发展的文化时,老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对古代落后的消极的思想进行全面的分析,可以以其为反例来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例如面对“三纲五常”这类思想时,教师要对其产生的原因及其消亡的过程进行讲述,进而使学生理解文化是有优劣之分的,对于腐朽的思想我们要摒弃,对于优秀的我们要继承并弘扬。

3.2 对外来文化求同存异

在面对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时,要让学生有一种正确的心态,对外来文化要保持求同存异、兼容并蓄的态度,不能一味的崇尚或一味的排外。这时教师要做好良好的引导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各个国家在竞争中更注重综合国力的提升,文化作为其中一个方面在近年来已经越来越重要。在高中语文数学教学中应注重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在面对国外文化时要保持尊重的态度,以平等的心态去面对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在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外来优秀文化进行学习与吸收,进而使我国高中生的人格更加健全,更好的去树立创新的文化理念,对其日后的发展极有裨益。

4 结 语

综合全文来看,高中语文数学教学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是时代的需求,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在进行相关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教学思维,运用良好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中国传统文化和高中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而促进我国高中生整体文化素养的提高,实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目标,进而促进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使我国现代化发展具有良好的文化保障。

[1] 吕萍惠.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6(12):138.

[2] 陆紫秋.关于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5(15):29,31.

[3] 高原.探析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7(2):130,30.

[4] 吕萍惠.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6(12):138.

[5] 朱志刚.浅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J].学周刊,2016(30):192-193.

[6] 江晓凤.论我国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求知导刊,2015(17):124-125.

G633.3

A

猜你喜欢
弘扬高中语文传统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