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长安寺院发展与民众化倾向

2017-03-11 11:23
文化学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世俗化佛寺佛塔

张 莹

(陕西理工大学,陕西 汉中 723001)

【责任编辑:王崇】

【文史论苑】

唐代长安寺院发展与民众化倾向

张 莹

(陕西理工大学,陕西 汉中 723001)

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同化作用,佛教在唐代呈现出明显的民众化倾向。本文首先分析了唐代长安寺院的发展和分布情况,然后从建筑设计、佛塔、佛像等三个不同角度探讨了唐代佛教的民众化和世俗化转变在长安佛寺上的体现,其对丰富佛教文化和佛教建筑的研究内容,以及向世人弘扬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都具有重要价值。

唐代;长安;寺院;佛教;民众化

唐代是我国佛教发展的关键时期,佛寺是佛教文化在建筑层面的具体表达。[1]唐代长安城位于东西交通的关键节点,又是唐王朝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以此也成为古代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佛教中心。唐代的长安城是当时佛教的聚集和发展之地,对我国乃至世界佛教的传播和发展都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对长安城内的佛寺及其民众化发展趋向展开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佛教的中国化及其建筑的民众化进程。

一、唐代长安寺院的发展与分布

(一)隋代大兴城内佛寺情况

公元581年隋朝建立以后,开始在北周都城东南的龙首原上兴建新的都城,并于公元583年迁入新建都城“大兴城”。由于隋文帝笃信佛教,在即位之初就下诏“大宠释氏”,对所有荒废的寺院进行重建,并计划在新都大兴城内新建120座寺院,但是,在公元609年,隋炀帝下令“融并寺塔”,其主要原因与征高句丽有关。[2]随着611年之后隋朝逐渐走向衰败,事实上已经无力新建寺院,因此,隋都城大兴城内寺院数量并未达到隋文帝的定额,加上官吏贵族舍宅兴建的寺院,隋朝鼎盛时期的大兴城内有僧寺108所,尼寺21所,这些寺院中大部分在隋末战乱中遭到一定的影响和破坏。

(二)唐代长安寺院的恢复发展

唐朝建立之后,在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部分增建和改建之外,在城市的总体设计上并没有明显变化。[3]就佛寺而言,由于都城未变,长安城从隋代传承下来许多佛寺,并对其中的一些佛寺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改建,同时基于需要也兴建了一些新的佛教寺院。

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之后将大兴城改名长安,作为都城。受隋末战乱的影响,唐初的长安城中实存寺院71所,相比之下有49所寺院被废弃,虽然这71所寺院中有许多在唐初进一步被废或更名,但是唐代继承隋代寺院的遗产无疑是较为丰富的。在公元618年至755年之间的初唐时期,是唐朝逐步发展到鼎盛阶段的重要时期,由于经济恢复发展,国力日渐强盛,唐代佛寺的兴建工作主要在这一时期完成,并形成了长安城内佛寺的基本布局。在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由盛转衰,国力不断下降,佛寺兴建也受到极大影响。

据统计,在初唐的137年间寺院,长安共新建寺院56所,加上继承下来的71所寺院,寺院总数已经超过了隋文帝钦定的寺院数量,上述统计中还不包括位数众多的小佛堂。显然,初唐时期长安的佛寺数量达到了隋唐以来都城佛寺的顶峰,这一点相关学者均不存在任何争议,其中,慈恩寺、青龙寺、西明寺、荐福寺等唐代名寺均兴建于初唐时期。在中唐时期,受安史之乱的影响,唐王朝由盛转衰,国力每况愈下,需要巨大人力、物力投入的佛寺建设工作必然会受到影响;但由于统治者更为笃信佛教,因此长安城内仍有一部分新建寺院产生,其中有证据可靠的新建寺院有5处。此外,在唐代宗之后,中央集权不断削弱,中央政府已经无力进行大规模的佛寺建设,但由于佛教在民间的渗透和影响日益加深,这一时期的私建佛寺数量迅速增加,当时的著名权臣王缙、杜鸿渐等人都兴建了许多寺院,如唐武宗时期访唐的日本著名僧人圆仁在其《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就记载了唐朝长安城内有佛堂三百余所,显然其中很大部分是这一时期兴建的。在晚唐时期,唐武宗在会昌5年敕令在全国范围内检括佛寺,共拆毁寺院4 600多所,长安城内的寺院也受到严重影响,虽然在唐宣宗即位之后进行了一些补救措施,但是受到沉重打击的佛教寺院难以得到复兴。[4]

(三)唐代长安寺院的分布情况

天子礼佛,使得佛教寺院在唐朝得到迅速发展,在唐朝建立后的300年间,长安城的大部分里坊均建设有数量不等的寺院,虽然期间诸多寺院经历过改建、废弃、更名,但是仔细理顺,仍可以寻求其分布特征。

首先,唐代长安继续控制佛寺数量,但比隋代仍有显著增加。[5]在唐代建立初期,统治者鉴于遭受隋末农民战争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一度严格控制寺院的兴建工作,这一时期控制寺院建立的主要手段是给额制,这一制度源于隋朝,成熟于唐代,凡是有寺额的佛寺会受到政府的合法保护,反之均属非法,应当拆除,如唐玄宗曾在公元727年敕令拆除村坊间的小佛堂。[6]这一时期,长安作为都城,对佛寺数量的控制更为严格,虽然如此,基于开元盛世的强大经济基础,长安佛寺数量仍然达到顶峰,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佛教文化的繁荣局面。

其次,唐代长安佛寺延续了空间分布不平衡,呈散乱分布的基本态势,但是在具体分布状态上有所改观。一方面,唐代长安的佛寺呈杂乱分布状态,这种分布与当时盛行舍宅为寺的风气有关,当然也为佛教融入唐代社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这种特征也造成佛寺在空间上的分布不平衡,当时长安的城东区佛寺数量较少,而城西区佛寺数量极为密集,这种分布状况与长安的地势和政治中心位于东部有重要关系。

二、唐代长安寺院的民众化发展倾向

(一)寺院主要建筑布局的民众化

首先,寺院作为佛教传入我国以后发展起来的新型建筑形式,拓展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外延和内涵。早期的中国佛教寺院具有浓厚的印度风格,一般以佛塔为中心进行布局,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信众礼佛成为日常修行的重要内容,加之佛寺建筑在与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过程中深受传统文化影响,在唐初的佛教寺院建筑逐步转向佛殿为中心,这一转变在长安城佛寺建筑中表现最为突出。唐高宗时代,长安城的新建佛寺主院已经出现不建佛塔的情况,到唐高宗后期这种将佛塔建于别院的新型佛寺建筑布局成为佛寺建筑的重要特征,并逐渐成为一种流行规则。佛寺建筑布局上的这一转变显然是唐代佛教民众化转型在建筑布局层面的重要体现。

其次,在唐代长安城中,不仅有一殿堂的小型佛寺,也有许多占地面积广大、几十个院落相互连通而成的大型佛寺,如圆仁在其行记中就有关于长安城内一个佛堂可敌外州大寺的表述,这种多院落式的佛寺也被青龙寺遗址的考古发掘所证实。长安佛寺的这种多院落建筑体制的出现,不仅使我国佛寺建筑形制得到完善,同时也是当时佛教法事和社会功能体现的重要需求。例如,唐代的大型佛寺在政府的支持下,不仅在传播佛教文化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还拥有大片土地经营店铺、车坊、信贷等各项社会事业;裴立智的《化度藏院壁诗》注中就有“化度寺内有无尽藏院,施舍日盛”的描述。由于佛教强调修善,长安较大的寺院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开展施舍、住宿等社会活动也在情理之中,因此,长安寺院的多院化发展亦是当时佛教民众化发展的重要缩影。

最后,长安寺院由于受当时世俗文化的影响,在建筑设计上日益重视园林之美。虽然唐代长安佛寺的园林化景观已经成为历史烟云,但是我们仍可以通过现存的文献资料设想和领略当年的迷人风光。[7]在唐代寺院大量种植牡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牡丹也依靠其卓越的风姿为当时的佛寺增添了几分园林般的诗意,如《和李中丞慈恩寺清上人院牡丹花歌》中“澹荡韶光三月中,牡丹偏自占春风”的诗句就是对长安名刹慈恩寺中牡丹的细致描画,由于寺院的园林化设计,使当时的许多著名寺院成为人们避暑消夏的重要场所。再以青龙寺为例,该寺位于新昌坊的乐游原上,背面是兴庆宫,南面是终南山,在这里长安的名胜可以尽收眼底,当时的青龙寺不仅吸引着众多的中外僧人,也成为长安的著名游览胜地,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到此观赏。可见,长安佛寺的园林化设计也是佛寺民众化倾向的重要表征。

(二)寺院佛塔的民众化

佛教信仰虽然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但并不能优先于社会伦理和道德规范,因此,佛教的教义要想在古代中国传播和发展,就需要以比较隐晦的形式暗合当时的世俗道德,并将其融合进佛教的教义中。[8]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和佛教教义的融合首先体现在佛寺建筑方面,而佛塔则是佛教建筑的典型代表,其一直是佛教文化世俗化、民众化发展的重要风向标。佛塔建筑源于印度,是安放舍利的坟丘,同时也是佛教信众礼佛的重要建筑物,在佛教传入我国之后,佛塔建筑与我国的传统文化迅速融合,创造出姿态各异的佛塔文化。在唐朝初年,长安寺院佛塔重要性逐步降低的同时,宗教意味也逐步被淡化,逐步呈现出更多的世俗化和民众化色彩。

首先,长安寺院的佛塔逐步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在印度,佛塔是寺院的主要建筑,居于佛寺的中心位置,在佛教初入我国的汉代也多是塔寺并立的形式,如东汉时期洛阳的白马寺。进入唐代以来,佛塔的地位逐步弱化,寺塔分立逐步成为长安寺院的发展潮流,伴随着塔从寺院的分离,其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逐步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在唐代长安,出现了楼阁式、亭阁式、金刚宝座式、门式、圆筒式和高台式等多种形制。中国人以世俗化的视角,按照本民族的审美趣味去理解和建筑佛塔,体现出世俗观念在佛教领域的渗透。

其次,长安寺院的佛塔逐步呈现出伦理化的特征。前面提到,印度佛塔的功能比较单一,是单纯的宗教属性,但是在佛教传入我国之后,其样式和意义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甚至许多佛塔直接表达民众化的伦理道德,而不是“高深”的佛法教义,如唐代长安的大雁塔是当时承恩寺中的佛塔,据说是唐高宗为母亲所建,主要用于祈求冥福[9];同样,小雁塔为“荐福寺塔”,无论“慈恩”还是“荐福”,均与佛法没有紧密联系,反而体现出浓重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蕴。

最后,长安寺院的佛塔逐步呈现出实用化的特征。阁楼式佛塔是印度佛塔与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融合发展的产物,其建造之初就具有供人登临远眺的重要功能,如唐代长安的大雁塔居于自然美景的制高点。佛塔作为佛教的神圣之物被赋予实用功能,显然也是佛塔建筑民众化转向的重要体现。

(三)寺院佛像的世俗化

纵观唐代长安佛像的造像成就,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世俗化和民众化,其主要表现在艺术形象的生动性、造像题材的多元性方面。

首先,唐代长安寺院佛像造像具有艺术形态上的生动性。例如,印度佛像态度呆板、表情冷漠,而长安寺院的佛像造像温文尔雅、慈眉善目,具有令人回味无穷的生动化趣味。其中,菩萨的造型最为明显,其在长安寺院造像过程中完成了世俗化和女性化的转型,可以使民众获得一种难得的精神安慰。

其次,唐代长安寺院佛像造像具有造像内容和技法上的多元化特征。唐代长安的佛教造像更注重造型的生动和气质的表达,不同人物之间有了身份和主次的明显区分。此外,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长安佛寺造像所用的材料也进行了拓展,这为突破千篇一律的呆板造型、塑造丰富的美感和神韵提供了条件。

三、结语

唐代是我国佛教传播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长安作为当时的都城,其佛寺的建设和设计特征成为当时佛教发展的重要映射。佛教本来是轻物质、重精神的,但面对中国传统文化强大的同化力量时,佛教教义显然没能动摇传统世俗文化的根基,在两者碰撞与融合的过程中,佛教文化逐步呈现出世俗化倾向,并在当时长安佛教寺院的各个方面呈现出来。由于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首都长安是当时东亚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唐代长安佛教寺院的发展和世俗化、民众化转向是中国佛教寺院建筑的转折点,对中国佛教寺院乃至佛教在民众中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东亚地区的韩国和日本的佛教寺院建筑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1]王早娟.唐代长安佛寺诗美学风格发展蠡测[J].社会科学论坛,2010,(10):182-186.

[2]中村·元.中国佛教发展史(上)[M].泸州:天华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4.199.

[3]介永强.《唐长安佛寺考》若干问题辨正[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0,(4):151-156.

[4]张箭.唐武宗禁佛之经济成效探讨[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6,(1):59-64.

[5]介永强.唐都长安城的佛教寺院建筑[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6.

[6]张弓著.汉唐佛寺文化史(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99.

[7]刘婉华.佛教的中国化与佛教建筑的世俗化[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72-76.

[8]王早娟.唐诗中的佛寺园林之美[J].中国宗教,2014,(10):50-51.

[9]赵汗青.凌云古今意未穷——大雁塔研究综述[J].西北美术,2016,(4):105-110.

B949

A

1673-7725(2017)10-0210-04

2017-08-01

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2015年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人文社会科学专项)“唐代长安的寺庙与市民佛教信仰研究”(项目编号:15JK116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张莹(1983-),女,陕西安康人,讲师,主要从事古代文化、地方文化、文献学等研究。

猜你喜欢
世俗化佛寺佛塔
巴渝古文化·千佛寺摩崖造像
佛塔画(大家拍世界)
古交千佛寺戏曲碑刻浅论
意静不随流水转,心闲还笑白云飞——佛寺山水楹联
论高科技时代的佛教
论佛教的与时俱进
从福柯“权力话语”视角解读清前期西藏世俗掌政人物传记世俗化倾向
论鸠摩罗什形象的世俗化演变
长沙窑瓷器上的佛塔装饰
RP-HPLC法同时测定广金钱草中夏佛塔苷和异夏佛塔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