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校园足球发展的安全保障体系探析

2017-03-11 15:25魏兴利王淑英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4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年10期
关键词:足球运动足球校园

□魏兴利王淑英(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4)

新形势下校园足球发展的安全保障体系探析

□魏兴利王淑英(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24)

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提倡广泛普及,人人参与,并不是单纯地让所有学生都成为足球运动员,而是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对足球运动的喜爱,形成良好的校园足球文化,达到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目的,在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安全就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因素。本文运用文献法分析在校园活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结论指出:(1)在现行教育体制背景下“唯成绩论”教育现象促使校园足球异化;(2)教师、家长观念的僵化与偏颇成为校园足球发展的障碍;(3)校园安全问题引发校园足球活动参与者的退让与规避是一个障碍,但不是趋势,我们要打破传统的陈旧思想,共同促进校园足球有序健康的普及和发展。

校园足球安全保障体育课校园安全

1、校园足球政策分析

足球运动以它独特的育人功能和文化魅力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是世界上开展最广、影响最大、最受人民喜爱的一项运动,近年来,随着足球运动的越来越普及,足球人口急剧增加,2015年教育部体育与卫生艺术司第6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大规模的发展校园足球的建设,解决校园足球发展缓慢,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这就需要各市、地区政府联合制订、实施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以保证足球项目在校园内有序健康的发展。

在国家的正确领导下,普及校园足球已经是一种必然趋势,国家以足球为突破口,紧抓青少年这支充满活力的群体,足球运动能够综合发展青少年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以及发展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综合身体机能水平,但在发展足球运动中,青少年群体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孩子对运动伤害防范的知识接触的少,防范意识弱,在进行体育运动时,不能很好的把握运动技术运用的动作、幅度、力度等因素,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所以,普及校园足球的前期需要对青少年进行运动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以及安全保障措施,为青少年进行足球运动保驾护航。

2、校园足球运动安全因素思考

学校中的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学校在体育课或课外体育活动中出现的一系列意外伤害事故己经深深的刺痛了社会的神经。为了尽量避免出现意外事故,学校和家长都采取避让制度。这种规避行为严重的扭曲了体育课的内涵与功能,剥夺了青少年学生运动参与和生命自主的权力。对于足球项目来说,要想保证校园足球普及的“质”,就必须着实解决好安全问题。因此,安全问题是影响足球教学和训练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足球项目的发展,学校进行足球学习时,需要多方面的支撑才能顺利开展,主要包括国家、学校和家庭三个方面。

2.1、国家是保障

对于进行校园足球推广过程中遇到的安全隐患问题,国家也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政策,教育部表示,将完善政策形成校园足球激励机制,把学生足球特长水平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写实记录,形成档案,供上一层学校招生参考,这是富有远见的重大的举措,专门制定“校园足球运动安全责任险”,建立学校体育运动防控机制,实施校园足球运动伤害险等措施、建立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第三方调解机制等,都对校园足球安全保障水平有所重视,解决学校和家庭的后顾之忧。

2.2、学校是载体

学校是进行校园足球活动最重要的实施场所,加强校园足球文化宣传以及安全知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但从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到实施普及校园足球运动以来,所达到的结果不尽人意,一些学校领导不够重视,不能正确认识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意义,部分学校对校园足球开展过程中的安全因素考虑过多,迫于学生家长的压力,害怕运动意外伤害事故发生后,学生家长给学校“找麻烦”;害怕耽误学生的学习成绩,倾向于一味片面的追求升学率等原因导致校园足球活动开展质量不高。因此,要想校园足球活动在学校中做到真正的普及,需要学校在本着“安全第一,生命至上”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校园足球风险管理等制度,明确管理责任人,落实安全责任制,积极完善校园足球安全的管理。

(1)领导。

学校领导是进行学校工作的决策者,对于学校开展的一切活动都需要得到领导的认可,在进行校园足球活动的推广过程中,学校领导需要为教师和学生树立榜样,以身作则,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正确决策,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帮助与支持,对于校园安全问题,虽然有一些学校领导和教师己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并通过班会、校会等一系列途径进行宣传,但没有专门开展体育教学中运动安全教育。在校园足球普及的初期,学校领导应该积极响应上级号召,采取积极的态度对待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加强领导建设,认真落实各项安全预防措施,做到打有准备之仗,坚持预防为主,尽量把事故发生率降为最低点。

学校领导需要多鼓励教师进行足球专业培训,增加教师的专业技术技能,认真钻研国家颁布的各项关于校园足球的文件,从思想上提高认识,转变唯成绩论的陈旧观念,采取实际措施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足球文化的熏陶,在操场及楼道内张贴“足球运动以及相关的安全知识图示”,利用校会等宣传校园足球文化,在校报中增添运动伤害防护板块,让学生随时能了解到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增加足球文化气息,感染学生,陶冶情操,让足球在校园中健康发展。

(2)师资力量。

发展校园足球,师资是关键。而领导的重视也恰恰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成果(教师应克服来自客观因素的干扰,如器材自制等),增强自我认知,明确教师的自我使命感。

针对足球水平相对较高的足球队员,教练员在每学期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队员,在不同季节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训练计划中除去日常的训练内容外,还应融入营养膳食安排,以保证学生在训练后营养的及时补充,训练时间应安排在学生完成日常学习的空余时间,以兴趣小组、俱乐部以及足球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训练,另外,可组织“足球节”等实践比赛活动,提升学生足球技战术的水平。教练员需要定期和学生家长沟通队员的训练情况,形成家校合力,为足球运动的建设打下良好基础,以足球运动带动学生文化课的学习,解决家长担心孩子耽误学习的问题。

作为体育教师,有责任确保学校体育工作的蓬勃发展,要完善体育运动安全教育工作,制定运动安全事故防范的体育教学计划,加强学生运动安全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力度,使学生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防范能力。

(3)基础设施。

体育基础设施作为体育活动开展的前提,在整个体育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开展校园足球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必须首先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一些体育教师苦于没有场地器材而无法开展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懈怠心理,但换一种思维想一想,如果学校没有场地是不是就不进行体育课的教学活动?当然不是,这就需要发挥体育教师的能力,作为教师不应该依赖于外在的客观条件,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再场地器材短缺的情况下,教师应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制造条件来进行教学。而在教学基础条件有所保障的学校中,在日常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器材的实际应用价值,派遣专门人员定期对场地器材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映给学校或体育教师,并及时对器材进行维修等,防止在进行教学活动中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给学校和家庭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3、家庭是保证

家庭作为学校体育的第二课堂,在学生的的学习生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家长的支持是校园足球运动开展的重要保证,但作为青少年学生监护人的家长,由于足球运动本身具有较强的对抗性,在平时的训练和比赛中难免会发生意外伤害事故,不愿孩子参加足球运动,一方面,不少学生家长还存在传统的教育思想,觉得还在上学就应该学习文化知识才有出路,不支持孩子参加足球运动,在学习上投入大量的精力和物力,追求学习成绩的提升,殊不知,体育运动带来的对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因为担心孩子受伤印象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而排斥足球项目。另一方面,当今社会,现在的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在家里被视为“掌上明珠”,一些家长舍不得让孩子“受罪”。在孩子参与体育运动时生怕出现意外损伤,致使他们在面对激烈运动时不得不采取退让态度以降低运动风险,虽然运动会引起一些伤害,但我们可以能动地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运动风险,在进行体育运动中,教师给予正确的动作技术指导以及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等都可以有效的避免事故的发生。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校园足球的发展现己处于火热阶段,各种矛盾与弊病也将不断的出现,成为校园足球普及过程的障碍,制约校园足球的可持续发展。在现行教育体制背景下“唯成绩论”教育现象促使校园足球异化;教师、家长观念的僵化与偏颇成为校园足球发展的障碍;

(2)家长为防止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受伤而杜绝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等;这一切都在影响着足球项目的普及,这就需要我们从上至下,从国家到基层的体育教师正确认识现在足球发展的现状,采用积极的措施及时解决校园足球普及过程中发生的安全因素,安全问题引发校园足球活动参与者的退让与规避是一个障碍,但不是趋势,我们要打破传统的陈旧思想,共同促进校园足球有序健康的普及和发展。

3.2、建议

(1)从教育学入手:让学生懂得运动规则,用规则约束学生。学会自我保护,在运动过程中,有安全防范意识,可以在保护自己的同时避免他人致使受伤,形成良性循环;制定“安全防范手册”,确保学生学习安全知识的同时,给予学校以安全保障,在安全事故发生后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在学校教育中,学校内配备一定数量的急救包,并要求教师教授学生一定的伤害的防范和预防方法,结合保健知识,教给学生在紧急事故发生时的一些简单的急救知识,防止学生在运动伤害发生时手足无措;

(2)从训练学入手:准确制定合理的运动强度和密度,并且针对不同学生的承受符合程度,采取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和手段;

(3)从家庭入手,为家长树立正确的观念,了解作为体育运动的足球项目为学生带来的身体和心理带来的积极作用。

[1]杨献南,于振峰,左娜等.我国校园足球“升级”相关问题的理性思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5,(2).

[2]周新利.和谐校园小学生体育课的伤害风险与安全保障体系研究[J].企业家天地,2013,(10).

[3]王苗,石岩.小学生体育活动的安全问题与风险防范理论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6,(6).

[4]陈丽园.浅议群众性体育活动中基础设施的建设[J].体育人文社会学,2013,(31).

[5]梁云.谈校园体育运动安全事故的发生和预防[J].新课程:中学,2014,(3).

[6]田利荣.学校体育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8).

[7]侯学华.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价值定位与推广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1.

[8]黄河.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教育问题[J].文学教育(中),2011(09).

G843

A

1006-8902-(2017)-05-ZQ

魏兴利(1992-),男,河北承德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

猜你喜欢
足球运动足球校园
高中校园足球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激发幼儿足球运动兴趣的策略
高校校园足球发展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
铁岭市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认识足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