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性知识获得途径研究

2017-03-11 15:25崔进飞西安体育学院陕西西安710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年10期
关键词:实践性专业课程教学方法

□崔进飞(西安体育学院陕西西安710000)

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性知识获得途径研究

□崔进飞(西安体育学院陕西西安710000)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性知识获得途径进行了调查研究,实践性知识是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在教学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性知识获得途径对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以及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分析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性知识获得的途径,着重调查研究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过程、教-学-教学中介等途径对学生获得实践性知识的影响作用大小。发现影响学生实践性知识获得途径主要包括术科专业课程(技术课);实验性课程;教学方法中的演示法、讲解法、分解法、纠正错误法;对教师的观察和师生、生生之间进行的有组织的专业活动;教师因素的结论。该结论对加强高等体育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提供参考依据。

实践性知识体育教育专业途径

1、前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作为未来教师的接班人,除了具备一般的教育专业素质外,还要求具备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出众的运动技能以及组织领导的能力,体育教师肩负着全面培育和发展学生素质的历史使命,随着教育领域逐步的深入改革,体育教学自身的多变性与不确定性因素逐渐突显出来,对于体育教师的实践能力的发展都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诉求,越发地要求体育教师成为具有较强实践智慧的专业型教师。而体育知识日益丰富性与学习时间的固定有限性之间矛盾,在体育教育体系中冲突日益突出。体育教育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的总学时不断压缩,学科门类逐步增多,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较为模糊,只是提出了“复合型人才”或者“一专多能型人才”。而并没有具体的指出要培养人的哪些能力,教学上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最终成为“纸上谈兵”的多,实践运用的少,造成实践性知识缺失现象日益严重,缺乏对其进行有效整合,导致体育知识延续性和实践性遭受重创,“学而无用”的可悲结局。

由此来看对学生实践性知识获得路径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期望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性知识获得途径的研究增添一份色彩,促使学生不但要掌握过硬的理论知识,还要敢于直面“现实生活”,充分发挥实践性知识的技能优势。希望有助于体育教育业为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我们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性知识获得途径。

2.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学校图书馆、学校现刊图书室以及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查阅,找到相关论文若干篇并收集整理,为本论文的撰写提供丰富的资料和有力的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通过分发问卷,对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性知识获取途径进行问卷调查,在问卷发放过程中,发放人向被调查人对问卷内容进行详细的解说,并当天回收问卷,整个调查过程严谨,保证了本研究问卷调查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3)数理统计法。

用SPSS17.0数据处理软件,对问卷的数据进行最基本的均值、标准差、频率和百分比的统计处理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视角审视有利于学生获得实践性知识的课程体系

(1)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是学校培养为社会和人民服务的人才而使用的手段,是组织学生开展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的依据。而课程设置对于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在实现培养目标方面有很大的影响,那么设置什么样的课程,有利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践性知识提高,这个问题值得人们进行深刻的思考。通过对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对教学实践性知识的作用进行调查。

通过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发现,被调查者认为术科专业课程(技术课)对于获得教学实践性知识作用最多居于首位,占91.8%;其次是术科专业课程(理论课)、学科专业课程(理论课),二者都占68.1%;最后是公共必修课程,占45.4%。

体育专业的术科专业课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为主,通过身体练习去感受运动所带来的快乐,使学生快速有效的掌握运动技能,并很好的运用到实际生活,带动很多的人加入体育锻炼的队伍来。因此,术科专业课程(技术课)对于获得教学实践性知识作用最多。

(2)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十大主干课程。

在专业基础课中,运动生理学获得的实践性知识最多,占83.5%;仅次于运动生理学排第二的是体育保健学,占76.3%;而体育心理学、运动解剖学所占比重相当,分别为75.3%、75.2%;最后是学校体育学,占60.8%。

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运动解剖学等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都需通过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来获取经验,其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认真细心的态度要求很高。学生可以在这些课程中,亲身体验实践过程的乐趣,有利于学生牢固的记忆知识以及教学实践性知识的获得。

体育教育专业专业主干课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出发点,在增进学生健康、增强体质等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规范运动技能,还可以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经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柱状图明显看出:在专业主干课中,对获得教学实践性知识作用居于首位的是田径,占78.4%;足、篮、排三大球分别居于第二、第三、第四,占73.2%、70.1%、67.0%;体操占66.0%,排最后一位。田径运动项目开展比较广泛,是各项运动和身体训练的最基本的项目,因此对对增进教学实践性知识的有很大的作用。

3.2、从教学方法上审视有利于学生实践性知识获得的方法体系

教学方法就像铁匠手中的工具,教师应像一位经验丰富手法熟练的铁匠,能善于使用这些工具。所以每个教师不但要使自己了解和掌握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还能科学合理的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能否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进学生实践性知识来说都是不能缺少的。

对增进教学实践性知识中教学方法所起的作用的调查中发现,演示法、讲解法、分解法与其他几种方法相比,这三种教学方法对于学生获得实践性知识的作用比较大,分别占99.0%、90.7%、90.7%,现代教学提倡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运动游戏法、问答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从这四种教学方法所占比重来看明显不如前三者的作用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摄取传统的教学方法中精髓部分,还应积极学习现代提倡的教学方法,取长补短,完善自身素质,形成属于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

3.3、有利于学生获得实践性知识的有效教学评价方法

在教学评价方法中,对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学科专业课程(理论课)的终结性评价比过程性评价更有利于学生获得教学实践性知识,术科专业知识(理论课、技术课)过程性评价对增进教学实践性知识的作用比终结性评价大。

过程性评价是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出勤率以及知识的把握等情况进行评价,以及教师对学生课堂表现、完成作业情况打分,能够激发学生自主的去进行学习。终结性评价在学生完成一门学科的学习后,对学生技能技巧的整体掌握情况的一个比较完整的评价,可以使学生认清自己,发现优缺点,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的提高和完善自己。

3.4、从体育教育过程视角探究学生获得实践性知识的途径

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大学时对术科教师教学的观察对获得教学实践性知识比例最高,占83.5%;其次是中小学时对体育教师或教练教学的观察,占78.3%;居于第三的是有组织的专业活动,占76.9%;而和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阅读专业书刊比例最少,分别占58.8%、53.7%。

由此可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同学获得实践性知识是对教师教学的观察,而忽视了和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阅读专业书刊。

3.5、从教、学、教学中介等因素来探究学生获得实践性知识的途径

从体育教师的角度进行分析,91.7%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态度对增进教学实践性知识的作用最大,教师的教学方法排在第二位;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分析,学生之间的合作、学生的意志品质、学生学习情绪对增进教学实践性知识的作用相当;另外,学生中有81.4%认为对增进教学实践性知识的作用很大的是场地设施。

由此可见:从学生的主观认知上对于增进实践性知识的教、学、教学中介等因素中,教师的各方面素质占主导作用,对增进实践性知识有很大帮助,场地设施居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对于学生的自身的能动作用上增进实践性知识略微少点。

4、结论

(1)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视角审视,在课程设置中,术科专业课程(技术课)对学生获得教学实践性知识作用最大;而在十大主干课程中,专业基础课作用最大的是实验性课程(如:运动生理学),专业主干课作用最大的是开展比较广泛的田径课程;

(2)从体育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来审视,演示法、讲解法、分解法、纠正错误法更有助于学生实践性知识的获得;

(3)从教学评价方法审视,对学科专业课程(理论课)的评价中终结性评价比过程性评价更有利于学生获得教学实践性知识,对术科专业知识(理论课、技术课)的评价中,过程性评价对增进教学实践性知识的作用比终结性评价大;

(4)从体育教育过程的视角探究有利于学生获得实践性知识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观察和师生、生生之间进行的有组织的专业活动;

(5)从教、学、教学中介等因素来看,对学生获得实践性知识作用最大的教师因素,其次是教育中介(教材、场地和设施),排在最后的是学生因素。

[1]刘东敏,田小杭.教师实践性知识获取路径的思考与探究[J].教师教育研究,2008,04.

[2]潘丽芳.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3]蒋茵.基于教育行动研究的教师实践性知识[J].教育探索, 2005(2).

[4]钟启泉.“实践性知识”问答录[J].全球教育展望,2004,4

[5]吴义昌.国内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7(11).

[6]蔡亚平.论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失语与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5(11).

G807

A

1006-8902-(2017)-05-LXY

猜你喜欢
实践性专业课程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PPP项目运作中几个实践性问题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论芬兰高等音乐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