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联盟构建研究

2017-03-11 15:25王维智黑龙江财经学院黑龙江大庆150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年10期
关键词:校际学分教育资源

□王维智(黑龙江财经学院黑龙江大庆150000)

黑龙江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联盟构建研究

□王维智(黑龙江财经学院黑龙江大庆150000)

随着高校扩招幅度的加大,高校学生越来越多,民办高校也不例外,通过调查发现,在黑龙江省民办高校的体育教学当中,普遍存在着教学场地器材不足、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而体育教学联盟的构建却能够有效改善这些问题。本文笔者首先对黑龙江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联盟构建的可行性进行了详细分析;然后从区域性、独特性、可行性、便捷性四大方面分析了其构建原则;最后重点分析了黑龙江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联盟构建的对策,以期为黑龙江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联盟的构建提供参考。

黑龙江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联盟构建

自1997年,我国下发实施了《社会力量办学条例》之后,全国各地便出现了许多通过社会力量而建立的高校,为了区别于普通高校,便将这类高校称为“民办高校”。据教育部官网公布的信息显示,截至2015年5月,黑龙江省共计有18所民办高校,其中本科院校有12所,专科院校有6所。在2016年的中国最佳民办高校排行榜的榜单上,黑龙江东方学院作为黑龙江省的最佳民办大学,就获得榜单的第36名,入选了中国高水平民办高校。民办高校在教学能力逐渐提升的背景下,体育教学也得到了重视,在纵观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联盟构建成果之下,民办高校也开始借鉴普通高校的发展道路,开始构建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联盟,黑龙江省民办高校也开始了体育教学联盟的尝试,这也推动了黑龙江民办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当前,在我国高校连续多年扩招的大环境之下,许多民办高校的个别学科的教学都由于教学资源的不足,而出现了超负荷运转的现象,这种体育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也广泛存在于黑龙江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学当中。因此,做好黑龙江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联盟构建的工作,对于实现体育教育资源共享,对于促进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黑龙江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联盟构建的可行性分析

1.1、计算机的普及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其提供了技术保障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信息技术便开始进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二十一世纪更是被称为网络时代,现如今随着互联网以及计算机的逐步普及,以多媒体、智能化为特点的网络信息技术已经开始渗透到现代人生活、学生、工作的方方面面,其中多媒体技术就已经深刻地影响着民办高校体育教学方式。

首先,随着黑龙江省民办高校教育信息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学校所拥有的网络信息资源也越来越丰富,现如今,民办高校计算机教学水平也得到提升,民办高校的教师与学生的计算机运用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大部分教师与学生都有自己的私人电脑,并且学校都覆盖了网络,这为信息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条件。然后,我省的许多民办高校,为了更好地响应教学改革信息化的号召,也开始越来越重视对体育教学、对体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当前许多民办高校都开始开发本校的网络信息资源库,并且在充分利用校园网的基础上开发了体育网络教学管理软件,黑龙江东方学院、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等黑龙江省著名的民办高校,就在体育教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方面、网络查询成绩、体育教学网络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由引可见,计算机的普及以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黑龙江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联盟的构建提供了技术保障。

1.2、学分互认制的推行为其提供了合作平台

高校学分互认制度,主要是在学分制管理模式下所实施的,主要指的是学生除了学习自身所处高校的一些选修课之外,还可以选修其他联盟高校的一些相关课程,而在其他联盟高校所修的学分也能够转换成为自身所在高校的学分。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在民办高校教学方面也有了合作办学的态势,以更好地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这种学分互认制度的建立自然为黑龙江省民办高校体育教育联盟的构建搭建了一个合作平台。通过分析其他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联盟实施的成果可以发现,在学分互认制度的影响之下,学生不需要费力去转专业、去转校就可以跨专业、跨学校,去学习自己喜爱的课程或者专业,同时这种联盟也为学校体育教师的交流学习提供了平台,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由此可见,高校学分互认制度的制定,为黑龙江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联盟的构建提供了合作平台,应该利用好这一制度平台来推动体育教学联盟的构建。

1.3、高校校际合作的成功案例为其提供了借鉴及参考

现如今,许多地区都出现了高校校际合作的现象,并且取得了较好的合作效果。最具代表性的几大校际合作便属北京学院路十六所高校联合组成的教学共同体以及上海影响力最大的三所高校——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以及同济大学以互选课程、学分互认作为合作形式的校际合作协议。它们都在统筹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出自身院校学科的优势,通过联盟学校之间实现图书馆、微机房以及实验室共享,联盟高校之间学分互认等形式来开展多层次的、全方位的合作与交流,这样不但能够实现资源共享,而且也可以取长补短,这些高校校际合作的成功案例也为黑龙江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联盟的构建具有极强的参考价值。

2、黑龙江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联盟构建的原则分析

2.1、区域性原则分析

所谓区域性原则,指的是在构建黑龙江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联盟的时候,应该从高校集中区域的整体出发,通过融合手段、嵌入手段,使得这一高校集中区域内融入良好的教学氛围,共同优化教学手段,以促进这一区域内民办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以黑龙江省的省会哈尔滨市为例,在2016年6月,为了促进哈尔滨市民办本科学院学生的发展,提升民办高校教学育人的水平,在黑龙江省教育厅的审批通过之下,组织成立了哈尔滨民办本科高校学生工作联盟,联盟内包括了哈尔滨市区域内的十一所民办本科高校,联盟成员高校应该秉承开放、共享的合作理念,携手共进,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以促进哈尔滨民办本科高校工作的顺利开展。

2.2、独特性原则分析

黑龙江省位于我国的最北部,因为其气候的特殊性,极其适合冰雪运动项目的开展。这些冰雪运动项目也深受学生的喜爱,但是位于城区的民办高校,因为受到场地限制的影响,难以找到合适的场地以开展滑冰、滑雪类项目课程,因此,应该在地处效区,拥有较大空间的院校内修建滑冰场以及滑雪场,并且实现教学场地共享。这样对于促进冰雪运动项目的发展,实现场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3、可行性原则分析

所谓可行性原则,主要指的是临近的民办高校,应该综合考虑自身的办学规模、教学目标以及优势项目互补等一系列客观条件,再来进行体育教学联盟的构建。这一联盟的成立,可以让联盟院校成为一个整体,使其能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以优化其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首先,学生进行跨校上课,在外校学习,能够让他们产生一种新鲜感,对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这种教学方式,还能够拓宽学生的交际圈;其次,这样还能够减少民办高校在人力上以及财力上的开支,实现校际间体育教学场地的共享、优秀教师的共享,能够避免民办高校在体育设施建设上的浪费,也能够让优秀体育教师资源得到更为充分的利用。

2.4、便捷性原则分析

在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联盟的建构过程中,还必须要考虑到交通的便捷性。要实现学生的跨校上课,不但要考虑到教学效果的实现,还必须始终将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联盟院校间交通的便捷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学生出行的安全,同时还能够缩短学生的来返时间,不耽误学生的正常学习。

3、黑龙江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联盟构建的对策分析

3.1、树立科学合理的指导思想

对于构建黑龙江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联盟而言,可不可以将这一机遇性优势转变为现实优势,并且走出一种跨越式的发展道路,重点便在于可否实现校际间实质性的融合。只有实现了这一实质性的融合,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出体育教学联盟的作用。所以,在分析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建设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教学联盟的构建,首先应制定出科学的指导思想。通过借鉴其他高校联盟的成功经验,黑龙江省体育教学联盟的构建应该树立起“资源共享、协调发展、和谐共建、优势互补”的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的本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点:管理体制的创新;第二点:教育资源的共享与重组。所谓体制创新,指的是要突破陈旧、落后管理体制的制约,构建出新的科学合理的体育管理体制;所谓教育资源的共享与重组,指的就是要突破原先以校为单位的体育教育资源格局,要对联盟内高校的各类体育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重新,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在科学指导思想的指导之下,以促进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联盟综合优势的发挥,使其发挥出最大的功效,从而能够有效推进高校体育体制创新,对于黑龙江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联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2、构建黑龙江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联盟管理机构

黑龙江省各民办高校的体育教育资源都各有所长,他们分别具有不同的学科、专业优势以及优势课程。这些院校虽然都地处同一个省,但是分别隶属于不同的办学主体。要更好地实现联盟院校之间在体育教育资源上的共享,首先便需要在校际之间设立一个教学联盟的协调管理机构,制定出相关政策,使其资源共享与共同发展可以有章可循,基于以上考虑,便可成立一个黑龙江省民办高校体育教育联盟管理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不同学校所派出的不同代表来担任,他们可以相互沟通,相互配合,并且一起规划与管理,以促进体育教学活动有序规范进行。

3.3、构建黑龙江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联盟网络信息平台

通过综合分析其他成功案例,笔者发现,要想使体育教学联盟内的教育资源实现最大程度的共享,就需要成立一个网络信息平台,以实现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以及教学质量监控的现代化。在这一网络信息平台当中,应该提供各校的优秀体育教师信息,介绍本校的优势体育课程信息,以给学生提供参考价值。建立一个可供学生网上选课的系统,以方便学生自由选课,可以有效提高管理的效率以及水平。在这一网络信息平台当中,还可上传一些优秀的教学视频,开展网络课程,以促进网络化教学的开展。通过这一联盟网站,学生除了能够在线选课、观看教学视频之外,还能够进行成绩的统计与查询,方便统一管理。最后再通过学分互认制度,学生只要修完的相应的学分便能够毕业。

4、结语

无论是普通高校还是民办高校,其体育教学工作的最终目的还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黑龙江省体育教学联盟的构建,能够解决民办高校体育教学当中所面临的一些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实现民办高校之间体育教学资源的融合与共享,这对于提高黑龙江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质量,对于提高学生素质水平都极具意义。

[1]张磊,姜涛.构建我国区域高校体育教学联盟的思路[J].体育学刊,2008(10).

[2]马本龙.构建长春市高校区域体育教学联盟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3]单保海.黑龙江省民办高校体育文化风格的定位与构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4]陶行.构建体育素质教育体系,创新民办高校体育教学[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12).

[5]张磊.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面临的困境与超越——构建区域高校体育教学联盟的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05).

[6]胡南.吉林省高校区域体育教学联盟构建意义与作用[J].现代交际,2013(05).

G807

A

1006-8902-(2017)-05-LXY

哈尔滨市民办高校体育教学联盟构建研究,课题编号:16G412。

猜你喜欢
校际学分教育资源
我校与白俄罗斯国立经济大学签署校际合作协议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学分美食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网络环境下校际协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论学分银行的体系建设及其功能定位*
“五老”是金钱买不到的优质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