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专项训练中核心力量训练的应用

2017-03-11 15:25钟敬平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贵州都匀558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年10期
关键词:田径专项力量

□钟敬平(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贵州都匀558000)

田径专项训练中核心力量训练的应用

□钟敬平(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贵州都匀558000)

自”核心力量训练”这一全新体育训练理念被提出并被广泛应用以来,其在田径专项训练中被进行应用所取得的训练效果良好,得到了相关运动员和教练的广泛认同和好评。在核心力量训练理念于田径运动训练活动中被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国内学术界对于核心力量训练理念在田径专项训练活动中的应用研究也愈来愈深入,是近年来比较火热的一个研究命题。笔者将运用文献资料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浅要的论述核心力量训练理念的基本内容,并结合具体的田径专项训练项目对核心力量训练理念在田径专项训练中应用情况和方法进行探究。

田径专项训练核心力量训练训练理念探究理念应用探究

1、研究意义

核心力量训练理念作为一种全新的体育运动训练理念被应用到田径专项项目的训练活动之中,可以充分刺激发田径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扩大田径专项训练运动对于运动员所训练身体部位的训练效果,提高运动员自身核心力量的素质与潜力。笔者通过对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探索发现,核心力量训练理念在各项田径专项训练项目中的引用都比较广泛,而今业已成为田径专项项目训练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田径专项项目运动员自身体能和竞技水平的提升具有双向的作用。本文的宗旨就是通过对核心力量训练理念在田径专项训练项目中的应用情况和方法进行探究,帮助田径专项项目运动员更好的遵循核心力量训练理念进行田径专项项目的训练。

2、准备工作

2.1、文献资料的搜集

文献资料法,就是通过搜集和研究田径运动项目中应用核心力量训练理念的相关文献和资料,并登录知网期刊数据库和爱学术等网站寻找与本次研究命题相关的信息数据。对于田径运动项目中应用核心力量训练理念的相关文献和资料的搜集,可以更透彻地理解核心力量训练理念在田径专项项目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和应用状况,更好的确定论文的研究方向。此外,还可以加深对于核心力量训练理念的理解,有助于结合田径专项训练项目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与实际案例相对比,更全面更透彻的理解核心力量训练项目。

2.2、实践经验的总结

随着核心力量训练理念在田径运动转动项目运动中应用的深化,越来越多的实践反馈通过文献报刊和报告分析等形式得到记录。通过对这些关于核心力量训练理念在田径运动转动项目运动中应用的实践反馈进行总结合和分析,可以让核心力量训练理念在田径运动转动项目运动中应用的实践反馈更系统化和理论化,从具体的实践经验转化为有理有据的应用方法。对于核心力量训练理念在田径运动转动项目运动中应用的实践反馈的总结,是行之有效的一种理论实践探究方式。

3、核心力量训练理念的基本概述

3.1、受训练核心区域的构成

“核心力量训练理念”中所说的核心,是指人类躯体的核心部位。对于核心部位的界定学术界历来众说纷纭,部分研究人员和学者认为,人体受训的核心区域是指沿人体的腰椎骨部位经过骨盆再到腹股沟部位,更通俗的讲就是从人体的肋骨到骨盆这个区域之间。对于这一区域进行训练,可以让让人体的背部肌肉群组、胸腹腔间肌肉群、腹部肌群、骨盆及交错骨盆间肌肉群和下侧肢体的肌肉群得到充分的训练;另一部研究人员和学者认为,人体受训的核心区域更为宏观,不只包括人体的腰椎骨到腹股沟部位,还包括人体的脊柱及周边区域,即整个人体躯干都是人体受训的核心区域。不论是第一种观点还是第二种观点,都是对人体受训部位的一种探索,都有助于人体力量的训练和人体潜力的发掘。

3.2、核心力量训练理念的定义

初涉田径运动核心力量训练理念时,远动员对于核心力量训练理念的认知可能还比较模糊和抽象。但是在对核心区域概念的界定有一个明确的认知之后,那么对核心力量训练理念的认知便可以更明确、更清晰。对于核心力量训练理念释义的界定,可以从核心区域的含义入手。核心力量训练理念体系由三部分组成:其一,是前文所提到的核心区域观念,核心力量训练的对象就是核心区域的肌群和关节,这也是核心力量训练体系的关键点;其二,是核心稳定性训练,这一观念发源于国外,由欧洲传入我国,是我国现代化体育运动的一种体能提升方式。这一观念要求运动员注重自身核心部位的稳定性,因而性能稳定性训练在业内又称为功能训练;其三,是运动方式。核心力量训练侧重于核心区域的功能训练的同时,训练方式也更为多样化。运动人员进行核心力量的训练时,除了通过做出各种运动姿势进行训练,还可以借助各种运动器材进行训练。

3.3、核心力量与传统力量的差异

与传统的力量训练相比,核心力量训练理念实现了包括理念、训练方式和训练要求上的全方位的突破。首先是训练理念和训练精神上的突破,核心力量训练理念讲究“关节链”,该理念要求运动人员把自身身体的核心区域的每一个可以运动的关节看成一个整体,同时把所有训练动作可以看成一个整体,因而又叫“双环理论”或者“双链条理论”。整个关节运动链条既注重整体,又注重局部,而整体统筹局部的核心就是动能。核心力量训练理念作为一种全新的运动训练理念,其突破点在于和传统力量的训练模式不同,它注重对力量的控制和运用,这对于运动人员而言在体育田径竞赛中能够具备传统力量运动员所难以掌握的动能应用方式和技巧,往往能够在运动竞赛中称为赛事决胜的关键点。

其次,是训练方式上的突破。前文中有所提及,核心力量训练理念体系中包括核心稳定性理念。顾名思义,核心稳定性注重对运动员自身的稳定。不论是田径赛事中赛跑这种对于身体稳定性要求较高的竞赛项目,还是游泳、举重、射击等专项项目都对运动员自身身体的稳定性有着极高的要求。而稳定性的提高除了依赖于核心力量训练活动的一系列训练动作,还在于核心力量训练理念要求运动员通过相关的器材锻炼自身,辅助运动员对核心力量的感知和运用,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运用器材进行核心力量的训练,还可以保护运动员的关节,避免运动中可能够出现的关节损伤,保证运动员核心力量的训练得以稳健的进行。

4、核心力量训练理念的价值探究

4.1、提高运动员进行田径竞赛项目的稳定性

运动员进行任何田径赛事专项项目运动时,能否取得稳定的运动成绩和运动效果,都要以田径运动员自身身体运动动作的稳定性为前提。而田径运动员进行运动时自身的运动动作是否稳定,与运动员自身身体核心区域的肌肉协调能力直接挂钩。很多时候田径运动员在进行田径专项项目运动时之所以会发生安全事故就是由于身体运动丧失稳定性所导致的,究其根本原因就是运动员在进行田径运动赛事专项训练的运动过程中肌肉丧失力量。因而,运动员在日常的田径专项项目运动中将枪自身核心区域关节和肌肉的力量锻炼具有着重大的意义,会对运动员日后的联系及田径赛事长身持续性的良性影响。

4.2、提高运动员进行田径竞赛项目的能效性

田径运动员在进行田径运动赛事专项项目训练的过程中,其自身的关节和肌肉群始终处在一定程度的运动强度下。田径运动员自身身体核心区域的肌肉群和关节在为运动员提供运动支撑的过程中,也会消耗大量的力量,一旦力量产生过度的消耗或者消耗频次失衡,就会导致运动员整个运动活动的提前终止。而核心力量训练理念则强调运动员要加强自身核心区域的肌肉群和关节的锻炼,使运动员在进行田径运动转项项目训练时,运动员自身的肌肉群运动中所消耗的力量始终处稳健的消耗频次,不仅延长了运动员进行运动训练的时间,也提高了运动员进行田径专项项目训练的能效。

4.3、提高运动员进行田径竞赛项目的安全性

田径赛事训练项目素来以高强度的训练量着称,这就无可避免的为田径运动员带来了训练中的自然损伤。田径运动员在进行专项项目训练时所产生的伤害往往非常的严重,轻则伤筋动骨短时期内没法再进行任何田径赛事专项项目的运动,严重时则导致运动员一生都无法进行强度较高的运动项目甚至日常活动。根据调查结果统计显示,田径运动员较为常见的运动损伤部位包括了运动员的肘关节、腰关节、脚踝等既具有韧性又非常脆弱的人体核心区域关节。因而,加强田径运动员自身身体核心区域薄弱关节的发力技巧训练以及核心区域肌肉群力量的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进行田径竞赛项目的安全性,预防因训练导致的身体损伤的安全性事故的发生。

5、核心力量训练理念在田径专项训练中的应用方法探究

5.1、不借助外在训练条件的独立练习

田径运动员进行核心力量的训练活动,要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点并且分阶段的进行。因而田径运动员在进行核心力量训练的练习初期,不宜使用器材进行高强度、高耗能的训练。要学会讲究方法、循序渐进,待到自身体能达标后在进行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在训练初期阶段,田径运动员进行田径单项项目的训练时,可以着重锻炼自身身体的体能基础,通过完成仰卧起坐、跳远、单臂或双臂俯撑空腹等运动动作,将其自身对于身体核心区域部位力量的感悟和认知。

5.2、运用多种训练器材进行体能训练

待到田径运动员适应了高强度得核心力量训练后,才可以进行多种器材辅助的力量训练活动。譬如,举重运动员进行举重运动时可以以哑铃举重为主,瑞士球、双杠为辅的运动训练。哑铃的伸展可以加强人体核心区域肌肉群和关节的活性,增强人体腕部、臂部、肘部、腹部和膝部等关节和肌肉群的协调能力。而瑞士球的上臂拉伸运动和双杠拉伸运动可以缓解哑铃剧中带来的肌肉疲劳的同时,舒缓运动员身体肌肉群和关节的僵硬,进一步强化运动员自身核心区域肌肉的力量。

5.3、运用不稳定训练器械锻炼平衡力

田径运动员进行核心力量的训练活动,还可以使用不稳定器材针对自身的平衡能力和稳定性以及协调性进行训练。不同类型的田径专项项目训练所应用的训练器材也各不相同,常见的不稳定器材有平衡球、平衡板、悬吊绳和瑞士球等。通过这些不稳定器材的辅助练习,可以深化肌肉群的活动程度,更充分地带动核心区域的关节部位和肌肉组织进行运动训练。在借助不稳定器材进行运动练习的过程中,运动员的自身身体关节的运动带有主动性,而非单纯的依靠外力的带动,也是核心力量运动方式与传统力量训练的区别之一。

6、尾言

目前,核心力量训练理念在田径转项项目训练的应用上越来的越广泛,也备受运动员和教练员的青睐和喜爱。但是核心力量训练在具体的田径专项项目训练活动实践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欠缺没需要广大业人士们共同的发掘和修正。同时,在核心力量训练理念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田径运动健儿将出现在田径赛事的赛场上,为国家田径运动争得荣誉。

[1]刘峰.振动力量训练与核心力量训练模式探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6).

[2]陈建新,陆青.对游泳运动员采用传统腰腹力量训练与核心力量训练效果的比较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05).

[3]张蕊.核心力量训练的理性阐释——科学化训练新视角[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4]于红妍,王虎,冯春辉,贾嘉.核心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之间关系的理论思考——核心稳定性训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 (06).

G808

A

1006-8902-(2017)-05-LXY

猜你喜欢
田径专项力量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麦唛力量 (一)
孤独的力量
怀疑一切的力量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
借助实心球进行田径训练之我见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