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体育组织在全民健身中的发展研究

2017-03-11 15:25马小琴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年10期
关键词:非营利全民政府

□马小琴(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非营利体育组织在全民健身中的发展研究

□马小琴(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观察等方法对我国社会体育组织的现状、问题及发展策略进行研究,找出适合我国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特色道路。当前,我国全民健身事业迅速地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体育社会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因本身这类团体的特殊性,他们在发展中很快适应了社会的发展,并且站稳了脚跟。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体育事业的发展需要非营利性的体育组织的滋生,这对促进全民健身具有重要作用,对实现全民健康更有深远的影响。

非营利体育组织全民健身功能

自1995年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我国的全民健身事业渗透于各个领域。《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明确指出:“推进体育社会组织,激发全民健身活力。积极发挥全国性体育组织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专业指导服务等方面的龙头示范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紧密相依,政府应该积极扶持基层的社会体育组织,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全民健身之中,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现实需要。在社会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中处理好政府与体育组织之间的关系是全民健身事业科学发展的关键。政府应该和群众一起合作才能把全民健身事业做好,才能真正的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1、我国非营利体育组织的发展现状

我国社会体育组织的产生与我国的体育体制有关,正是由于体育体制改革,我国的非营利性体育组织逐渐发展起来。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政府管体育和社会办体育的改革理论出现才真正地催生了中国社会体育组织的迅速成长。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之后,全民健身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非营利性体育组织的发展创造了很多有利的条件。社会体育组织伴随自身的优势,如服务范围广、专业性强、内容丰富等特点迅速成为体育服务供给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健康中国视域下,政府大力倡导社会化办体育,让民众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政府的放权给更多的社会体育组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而恰恰这些社会体育组织能够解决政府调控中的缺陷及政府不能解决的问题。

2、非营利体育组织在发展中的问题

现在,我国体育政府部门对于体育管理组织上在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处在社会转型期的我国体育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与管理工作面临着更高要求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地域差异明显。社会体育组织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当地体育的发展水平,在我国中西部地区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并且组织的自身优势不够明显。然而一线城市中各种体育俱乐部、体育团体、基层体育组织遍地开花。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社会体育组织地域差异受很多因素的制约,包括地方政府的体育综合实力、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以及体育管理部门对社会体育组织的认识。第二,缺乏制度化的组织管理。当前,由于各种制度还不完善,政策法规还跟不上变化的形势要求。社会体育组织在管理上出现断层的现象,组织内部之间交流过少,组织与政府之间的联系也少,影响了整个社会体育组织的发展活力。社会体育组织在没有规范化的管理之下还不能自身健康成长。第三,政府与社会体育组织在其功能定位上不清晰。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两种状态,非营利体育组织本身就是政府以外的为实现社会公益或互益的组织,但他的发展又离不开政府的支持。首先由于大力倡导社会化办体育,社会体育组织在发展中出现脱离政府而单独办体育这种现象,其次是部分社会体育组织对政府过于依赖。导致双方在对其自身功能定位上表现出不清晰状态,在事务处理中二者对接不协调,没有共同发挥各自优势等,这些都会导致体育整体发展走向出现偏离。第四,自身条件不完善。在进行实地考察时发现很多社会体育组织在进行体育服务引导时出现了专业性不够、服务内容单一、采取方式不成熟、组织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缺失等问题。因此,完善的社会体育组织不仅在人员构成、服务内容、专业性上有足够的实力,还需要在发展理念上、发展模式上不断创新,优化内部结构,找出符合自身发展的运作方式。第五,公民对非营利体育组织的认知程度不高。任何一个组织的发展都需要靠人开支撑,当很少有人参与或者是没有人参与,那这个组织就是一个空壳,就不具有存在的价值。因此,社会体育组织在发展中十分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要对其自身进行良好的宣传和树立良好的形象。在做体育服务时抓住群众的需要,吸引更多的人群,这才会使组织在发展中有活力。公民参与非营利性体育组织中来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增强公民的体育团体意识,融入体育事业的发展中来是实现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基础。

3、非营利体育组织在全民健身中的优势

3.1、非营利体育组织是社会与政府的缓冲层

由于我国体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政府发展自身的管理优势得不到体现,并且无法更好的服务于全民健身的开展,因此也意识到必须改变当前的现状,将更多的体育事务交给民众自己的组织管理。体育社会组织由于介于政府与非政府之间,其公益性特点明显,这将很好的成为政府和社会之间的一个缓冲层,能够极大地帮助政府部门承担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各项事务。社会体育组织它是来自社会的基层组织,来自人民群众中的组织,对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多样性具有其特殊的作用。

3.2、非营利体育组织自身特点具有多元化功能

社会体育组织是一种按照不同人群的特定需要从而提供具有针对性服务的组织。非营利体育组织在于按不同人民群众对体育活动的实际需求,提供相应的具体体育服务,满足大众对体育的需求。这种具体、灵活的服务方式在体制管理之内的体育政府部门是难以做到的。社会体育组织的出现不仅减轻了体育政府部门的事务,还保证了体育政府部门有更多的精力去筹划全民体育的总体规划。更进一步的地是对全民健身观念的形成起到了作用,增加了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体育人口增加,为全民健身事业做了贡献。

3.3、非营利体育组织是推动社会体育发展的主力军

非营利体育组织促进了社会体育事业发展的进程,担负着全民健身的重大职责。体育社会组织来自于群众中,了解群众的意愿和心态,他们通过志愿精神,引导推动民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全民健身活动当中,他们会给群众带来更具有特色的体育项目,接触新鲜的体育资讯。通过倡导全民健身意识,举办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使社会体育组织成为人们学习体育知识、技能,形成体育健身意识的重要依靠,为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提供良好的组织支持。体育社会组织所能覆盖的人口是其他组织都无法比拟的,他深入街道、社区、乡村,成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主要纽带和体育运动发展的重要支撑。社会体育和全民健身事业的蓬勃发展,与体育社会组织的作用密不可分,体育社会组织团结并组织体育运动工作者和爱好者,开展社会体育活动和全民健身活动,积极推广体育运动,为提高居民身体素质,营造健康、和谐的人际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他在社会体育和全民健身事业中的地位和产生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4、全民健身发展中非营利体育组织的契机与抉择

4.1、稳固自身优势,继续创新

全民健身事业不断推进以来,我国出现了很多体育社会组织。可以说体育社会组织就是在全民健身事业背景下滋生出来的,它的发展同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紧密联系。非营利组织以它多元性、自主性、多样性、专业性、灵活性、志愿性等特点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现在的人们在参与全民健身时,不仅范围广,而且专业性强。因此,非营利性体育组织在发展的同时必须注重自身的专业性,包括团队的专业性、引进人才的专业性且,对于开展的全民健身活动必须有针对性的研究,符合人们参与健身目的的需求,这是非营利性体育组织继续稳步向前发展的关键。

4.2、加强服务能力,发挥桥梁与纽带的作用

非营利体育组织是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必然要求,而全民健身事业作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一部分,相互之间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国内体育发展现状看,体育的职业化和市场化发展之路还处在艰难的探索过程,体育市场无力承载更多的公共体育服务职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举步维艰,政府部门履行公共体育服务职能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而扎根于基层的各级、各类群众性体育组织在迅速发展壮大,它们不仅可直接为广大民众提供着多样化的体育服务,而且在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中发挥着桥梁与纽带作用。

4.3、完善自身发展,寻找社会需求

我国的党和政府一直重视开展群众体育活动。体育逐步向社会化的方向发展,如何抉择体育社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在此,我认为一个事物要想朝好的方向发展就必须投其所好,没有吸引力就产生不出好奇心。非营利体育组织首先要有社会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人们的健身娱乐需求日益增长,并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这就是体育社会组织存在的社会需求。数量增多就代表需求增多,体育人口的上升就是体育组织不断扩大的社会需求。其次,事物的发展必须有足够的发展空间。随着体育政府的制度改革,国家让渡了部分公共空间,体育非营利组织才得于蓬勃兴起。政府大部分在宏观调控,更多的权利赋予从事的社会组织。更多的群体能够自发地形成组织,他们通过自主管理和提供体育公益或互益服务获得社会合法性,并得到国家的默许和支持。各个组织之间的交流不断增多,有机会获取更多的先进管理经验和资源,发展空间和前景变得更加广阔。

4.4、紧跟政府“社会化办体育”的步伐

《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中深刻的阐述道“要培育扶持体育基层社会组织,引导、调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这一政策的提出又为社会体育组织的发展增添了动力。在政府强有力的保障之下,不断地积极壮大自身优势,紧跟政府的步伐,尽力做好群众身边的体育社会组织,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保障人民群众健身的成效,才能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5、结论

社会体育组织会伴随着全民健身、健康中国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体育社会组织是推动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织,是我国实现全面健身伟大事业的主力军,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因此,只有更加完善体育产业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形成由体育政府部门引导、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人们群众广泛参与的全民健身新格局,已成为我们当务之急的工作。此外,非营利性组织更能够深入到人民群众的心中,在促进人们沟通交流、公民社会健康发展、整合社会资源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在全民健身事业的蓬勃发展之际,非营利性体育组织发挥的作用非常重要,必须抓住、抓好体育组织的各项功能,为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有利条件。

[1]王名.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2.

[2]汪流,王凯珍,李勇.我国体育类民间组织现状与未来发展思路[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1.

[3]刘哲,王鹏.我国非营利性体育组织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C]西安地图出版社,2012.

[4]俞琳,曹可强,沈建华等.非营利性组织在体育公共服务中的作用[J].体育科研,2008,(2).

G812

A

1006-8902-(2017)-05-LXY

猜你喜欢
非营利全民政府
全民·爱·阅读
非营利组织为有需要的人量身定做衣服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可持续全民医保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台湾城市更新中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及其启示
“营利性与非营利”不能再混沌下去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