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黄祸论”与“中国威胁论”时代的终结

2017-03-11 18:25冯维雅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36期
关键词:威胁论和平命运

冯维雅

(楚雄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楚雄 675000)

自19世纪末期,西方世界就充斥着一种谬论——“黄祸论”。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一些不愿意看到中国富强的新殖民主义者和霸权主义者,重新鼓吹起“中国威胁论”来,使“黄祸论”借尸还魂,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必将开辟一条强而不霸的现代化之路,同时,也标志着“黄祸论”和“中国威胁论”时代的终结。

1 “黄祸论”和“中国威胁论”概念

1.1 “黄祸论”的概念

19世纪末,欧美帝国主义炮制了所谓的“黄祸论”,是一种极端民族主义理论。该理论宣扬黄种人是白种人的威胁,白种人应联合起来对付黄种人。“黄祸论”就是一个极端粗野和歪曲事实本质、蛊惑人心的口号,是西方国家企图以此来论证西方侵略、压迫中国有理。

1.2 “中国威胁论”概念

“中国威胁论”,是指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崛起”、“强国战略”等充斥着媒体,有人认为中国比欧美的体制和发展模式更有效,中国将取而代之。

2 人类命运共同体概述

2.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

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2.2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背景

习近平就任总书记后首次会见外国人士就表示,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政府反复强调的关于人类社会的新理念。

3 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可能性

中国崛起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历史趋势,但中国绕开了“强国必霸”的历史逻辑,开启了中国式的富强之路。美国哈佛大学金钠.艾布拉米认为:“中国模式”颠覆了新兴的大国必是好战和富有侵略性国家的定义。[1]

3.1 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依据

从中国长达五千年的历史来看,中国没有称霸世界的传统。郑和下西洋的时候,遵从明成祖的旨意:“不可欺寡,不可凌弱。”[2]历史学家黄宗智也指出“直到康乾盛世,中国的小农经济历经千年发展,已到了辉煌的极致。中国的GDP在晚清甚至达到了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在农业文明时代,中国统治者采取怀柔正则,并没有恃强凌弱,而是通过朝贡制度实现和平的对外交流。

3.2 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必然归宿,解放全人类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追求。”

“强国必霸”是剥削、奴役全人类的理论。“强国必霸”的逻辑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信念是完全相反的,与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价值追求是完全相反的。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和平崛起、走一条强而不霸的道路是必然的选择。

3.3 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依据

我国在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历代领导人继承毛泽东时代独立自主,反霸不称霸。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十分珍惜和平安定的生活,中国人民怕的就是动荡,求的就是稳定,盼的就是天下太平。”

4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黄祸论”、“中国威胁论”时代的终结

在近代史上,当中国处于最黑暗的一百年的时候,西方国家炮制了“黄祸论”。在现代史上,在新中国刚刚建立,所有事业百废待兴的时候,西方国家炮制了“中国威胁论”。其本质就是要建立一个由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社会,西方国家不愿意看到中国独立富强起来,这就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体现。

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一种新型的发展理念,是对西方世界奉行了多年的“强国必霸”、“强权即公理”的一种否定。

4.1 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需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是大势所趋。全球化是不同国家之间经济、文化、技术和治理的联系不断加强并产生相互依赖关系的过程。

经过将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市场经济有了健康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建设“一带一路”的倡议,标志着中国与世界发展进入新时代,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精神。

4.2 促进政治安全需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

任何一个国家既有维护领土完整、主权不受侵犯的权利,也有保持国内政治稳定、维护人民生命、健康、财产安全的义务,这种权利和义务构成政治安全的主要内容。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政治安全不再是一国内部的事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我们认为,应该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创新安全理念,搭建地区安全和合作的新框架,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3]

4.3 促进新型国际关系需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

现代的国际秩序和国际关系大多是霸权时代留下来的产物,是由西方发达国家所主导的,因此存在着很多的不合理。

建立一种新型的国际关系一直是发展中国家的心愿。“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的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4]

4.4 促进世界和平需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

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探索出的一条新型发展道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道路已经并将进一步显示出其世界意义。这条道路的成功既需要中国人民坚持不懈努力,也需要外部世界理解和支持。

5 结语

建立殖民体系、争夺势力范围、对外武力扩张,是近代历史上一些大国崛起的老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打破了“强国必霸”的传统的资本主义大国崛起模式,中国要走一条“强而不霸”的崛起模式,这种模式不仅有利于中国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世界的发展,这种发展模式最终会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可和支持。到那个时候,“黄祸论”和“中国威胁论”再也没有生存的空间了,也是其终结的时候了。

[1]《“中国模式”挑战传统理论——外国专家评论 “中国模式”之一》人民网—国际频道,2009-5-7

[2]《郑和家谱》,载于郑鹤声、郑一钧:《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济南:齐鲁出版社,1989(851)

[3]习近平.积极树立亚洲安全观,共创安全合作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4—05—22(01)

[4]习近平重要言论专题摘录 论全面从严治党[J].时事报告,2016(11):12-13

猜你喜欢
威胁论和平命运
命运的更迭
西方学者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污名化论调、危害及其正确应对
新一轮“中国威胁论”话语的形成、特点和反制
命运秀
中国黑客的现状、评估与治理
博弈·和平
命运
命运是否掌控在你手中
期盼和平
Five Hundred Times五百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