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困境和对策探析

2017-03-11 19:22曹燕金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34期
关键词:小学生农村体育

曹燕金

(广州市白云区良田第三小学,广东广州 510545)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但是身体素质却在逐渐下降,成年人表现出的是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全然一副亚健康的状态,而小学生则主要表现为抵抗力差、易感冒、个体矮小等等,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未来,如果我们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连最基本的“本钱”都没有,又拿什么建设我们的国家,圆民族的“中国梦”。所以说,从小学抓起,从儿童抓起,探索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多元、有效策略,激发儿童的锻炼兴趣,还给儿童一个健康、茁壮成长的明天显得尤为迫切。

1 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显现的部分问题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跨度大,在偏远的农村和山区有着他们自己的体育教学困惑,当然,在对于城市的小学体育教学,也有其发展不合理的地方。经过笔者的调查和总结,最终归纳出以下几点我国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其一,是在我国较为偏远的山区、农村,虽然依旧有一两所小学,但是显然存在新课程改革推行不到位的现象,因为某些教师依旧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过分地对小学生实施应试教师,孩子们的家长也持同样的观点,他们希望以这样的方式,帮助孩子拿到高分,以走出贫穷的大山和农村。因此,在这些地方,体育教学基本上是得不到重视的。

其二,是在这些贫困的地区,由于教育资金投入力量不足,又筹措不到希望基金,所以,就会存在压缩体育课建设经费,对于体育教学中的基本设施根本无法保证,小学生们能做的仅仅是围着操场跑圈。

其三,是对于城市小学体育教学来说,这些学校虽然具有良好的基本体育教学设施,但是却无法保证教学质量。一方面,是因为儿童在家中备受溺爱,体型逐渐增胖,造成的堕于锻炼心理。另一方面,则是来自我们体育教师自身的原因,因为部分教师未能深刻响应新课程改革的号召,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让体育教学更加趣味化、多样化,而是依旧保持着单一的教学方法,如此,又怎能激发孩子们的体育锻炼兴趣,故而,小学体育教学效率低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所以,综合来看,不论是偏远的农村或者是发达的城市,都各有自身的体育教学困境,探索有效的解决方法显得尤为迫切。

2 有效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2.1 加大对偏远地区的教育改革推广力度,革新体育教学思想

自古以来,应试教育在我国就根深蒂固,在基于“书中自由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教诲中许多古代的“书生”勤奋苦读,但是最终高中的人寥寥可数,而名落孙山的人却是不胜枚举。之后,虽然我国实施了改革开放,人们的思想开始逐渐前卫,但是家长和教师对于高分的追逐并未随之减少。后来,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改革,都是提倡人们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关注儿童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都能有所突破,而不是在单一的领域过分优秀,做新时代的全面发展型人才,才是我们如今的教学目的。

基于农村地域地处偏僻,所以,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加大对我国农村、山区等地方进行深入的课程改革推广工作,让他们认识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看到素质教育的光明,如此形成鲜明的教育对比,从而革新偏远地区的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思想,树立新时代体育教学观。比如新课程改革中就曾明确提出:要培养“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而素质教育中显然对于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做出了硬性教学指标,所以,综合来看奠基良好的体育教学思想是十分重要的。

2.2 对农村小学体育基础教育设施进行不断完善

对于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资金投入力度不高,基础设施不健全的问题,我们作为小学体育教师一定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尽我们力所能及的力量,帮助提升农村学校体育教学投入水平,让更多的孩子们能够有所锻炼,在体育锻炼中养成终身体育意识,树立远大学习和生活目标,促进健康成长。为此,笔者所提出的建议是,其一,多种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力量投入到基础体育设施完善和建设中。鼓励社会上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企业家等对学校进行帮扶活动,此外,还应当加大政府财政预算中的教育投入比重,明确体育彩票公益基金应有的适当比例用在学校的体育建设事业中,如此,最大限度地保证小学生能够有运动锻炼的场所、有运动锻炼的器具,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科学、有效的体育训练,从而提升身体综合机能,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

2.3 对城市小学生实施多元化体育教学,激发体育运动兴趣

对于城市的小学生来说,他们不存在体育课堂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但是他们自身的身体素质基础差,在家中受尽了父母的溺爱,一时间很难适应学校长长的跑道和大幅度的跳跃运动。再加上有的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不太注意,枯燥地讲解一些理论性知识,而演示的过程十分随意,就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低,教学效率难以提升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困惑,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尝试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比如创造趣味性、实践性丰富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满足儿童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体育锻炼兴趣。如儿童都比较喜欢听讲故事,所以,我们可以在指导体育训练的过程中插入一定的故事情境,让学生一边听故事,一边做体育动作。教学立定跳远的时候,就可以结合“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告诉学生现在他们是已经长大的小青蛙,正在一跳一跳地寻找妈妈,可以结合一定的体育器材来扮演小蝌蚪遇到的各种小动物,如用足球当作小猫,用篮球当作大公鸡,用体操垫当作大象,等等,如此小学生在这种趣味性丰富的故事情境中,不仅学到的立定跳远的基本技能,更享受到了故事带来的乐趣,可谓一举两得。再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一些兴趣活动,如舞蹈兴趣小组、武术兴趣小组等等。鼓励他们在课后通过这样的体育运动强身健体,实现了工具性和趣味性的融为一体。

概言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大家的健康意识越来越高,开始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体育锻炼,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必须向小学生渗透健康意识和锻炼意识,为此本文尝试从农村和城镇两个方面进行了小学体育教学论述,提出了笔者个人的看法,希望可以在今后的体育教学硬件和软件上同时下功夫,优化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

[1]刘秋珍.高职院校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与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对接[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30(2):79-81.

[2]牛新云.乡镇、农村小学体育课教学不足及应对策略——以巨野县部分镇、村小学为例[J].青少年体育,2016(3):8-9,128.

[3]吴海霞.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有效性策略探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1):68-70.

猜你喜欢
小学生农村体育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我是小学生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