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职护生专业思想教育的探讨

2017-03-11 03:58卢灿娘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22期
关键词:职业医院思想

卢灿娘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龙岩 364000)

加强高职护生专业思想教育的探讨

卢灿娘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龙岩 364000)

高职护生;专业思想教育;护理教育

专业思想是指护生对所学专业和学科的理性认识,是一种从信念情感到行为稳定的综合心理品质,包括对所学专业及相关职业所持的观点和态度[1]。护生的专业思想不但影响其在校期间的学习态度,而且对其从业后能否热爱护理事业、树立救死扶伤的职业观、具备崇高的护理道德和奉献精神也将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应加强高职护理教育中的专业思想教育,培养护生积极、稳定的专业思想,为其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基础。

1 影响专业思想的因素

(1)护生因素。根据调查显示,护理专业护生中仅有26.71%是因个人理想而选择填报护理专业[2],大多数并非出于个人兴趣、当作一门为之奋斗的事业而填报,而是出于就业需要,或尊重父母意愿而报考。护生对护理专业不够了解、缺乏专业认识、对护士价值认识不足成为专业思想不稳定的深层原因,因此造成一些护生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

(2)社会因素。社会上不少人对护理工作不了解,对护理专业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片面认为护理工作不重要,对护士没有给予应有的尊重。重医轻护的思想根深蒂固,护士干活又苦又累,薪酬待遇又低,对护生的职业选择造成干扰。特别是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伤医事件层出不穷,网络媒体的大量报道放大负面影响,使护生对护理专业的安全感、认同感有所降低,造成护生专业思想不稳定。

(3)学校因素。不同的人的思想认识是不一样的,学校在开展专业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只关注整体而忽视个体,往往不重视校园职业文化氛围的营造,或教育方式方法落后,只注重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和专业知识的传授与掌握。此外,人文素质教育、护理教师举止行为、教学方式等都会影响护生专业思想的稳定。

(4)家庭因素。“90后”护生绝大部分为独生子女,不少家庭对独生子女比较溺爱,受家庭环境影响,这部分护生往往依赖性强,自控能力较差,缺乏吃苦耐劳及奉献精神,主动服务意识、纪律观念、团队合作意识较弱,不利于专业思想的稳定。

2 培养对策

2.1 重视初期引导,抓好新生入学专业思想教育

刚入学的护生尚未投身社会工作,人生观、价值观仍不稳定,大部分人对护理工作的性质和以后将要从事的岗位工作不甚了解,专业思想尚未完全形成,可塑性仍比较大。所以要先入为主、主动引导,从护生进入学校开始就精心设计和抓好专业思想教育,提高护生对护理专业性质、护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增强自豪感,形成良好的专业思想。具体操作办法:(1)在新生入学之际由系领导组织护理系新生进行医护生宣誓,让护生从入学就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所肩负的使命,坚定专业信念,形成职业共识。(2)邀请具有临床工作经验的护理专家或专业讲师为新生开展专业思想教育,通过专题报告、讲座、座谈会等形式讲述护理工作内容、感受和体会等,帮助护生更加全面、准确、深入地了解所学专业和将要从事的事业,明确学习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专业态度。与医院有临床经验的护理专家座谈,就护士职业前景、共同关心的职业问题进行讨论以及护生对学习、就业方面的一些困惑面对面请教专家,及时解决护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使护生对护理职业有进一步的了解,提高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2 创新教学模式,将专业思想教育内容融入专业课教学中

(1)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夯实护生专业思想基础。开设护理学导论等课程,全面深入介绍护理专业的形成和发展、国内外护理专业发展现状和前景,特别是南丁格尔对护理事业的献身精神和她对护理学发展的贡献,帮助护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专业信念,稳定专业思想,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职业自信,为今后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2)通过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引导护生提升专业素质。对于在校护生来说,专业教师和辅导员与其接触最多,影响最大。教师与护生关系良好能激发护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专业教师和辅导员都接受过正规专业训练,可以让护理专业教师兼任辅导员,把对专业的理解与思想辅导结合起来,有利于做好护生专业思想教育。

(3)通过严格的操作训练提升护生的专业技能。护理技能操作训练是完成职业活动的重要保证,是护生职业教育的基础。实训室根据医院要求设置,模拟医院治疗护理操作环境,上实训课要求护生着护士服,着装整齐,要求护生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操作,培养护生形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指导护生在操作过程中重视护患沟通技巧,遵守护理礼仪,操作过程中爱护、尊重、体贴患者,培养护生的爱伤观念。

(4)通过把医院文化引入课堂培养护生职业道德。一位好的护士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有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对待工作有敬业、慎独、合作和负责的态度。良好职业道德的培养应通过医院实际工作的锻炼,在学校,可以建立仿真医院工作环境的实训室,把医院文化引入实训教学中,通过对医院临床护理、制度、操作技术规范和对待患者的态度等的介绍,融入人文素质教育,提升护生的综合素质。

(5)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激发护生潜能和责任意识。教学中多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激发护生潜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可根据护理教学目标,选择一些有意义、有代表性的案例,鼓励护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提升护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综合素质[3]。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应不局限于专业知识内容,也要考虑职业教育需要,让护生在制订护理措施时能够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让护生多进行角色互换、换位思考,多感受患者的困难和痛苦,培养护生的同情心和爱心。

2.3 丰富课外活动,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课外活动是护生专业思想教育的第二课堂。课外活动的组织要突出护理专业的特点,把医院护理文化、人文关怀理念融入课外活动中。在假期等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及志愿者活动,让护生进医院、进社区、进福利院,感受将来的工作环境和职业文化,感受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形成良好的专业意识。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中,护生利用所学知识做社区义工,护理照顾福利院老人,增强了护生的成就感和社会责任意识。

2.4 加强实习引导,促进形成积极的职业态度

由学校与临床护理管理方面的专家共同制订培训计划,除了常规的实习前动员和针对性的技能操作练习外,可聘请医院专家进行职业情感教育,提升护生的职业情感,增强护生的职业自豪感。创建一个职业交流平台,邀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优秀护士通过现身说法与护生一起分享学习工作心得和成功经验,以积极的言行引导护生,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职业态度,减轻护生进入临床的压力。

2.5 开展就业指导,帮助护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1)加强就业形势分析和宣传引导。学校对当前护理专业的就业形势和发展前景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各岗位特点、重要性、就业需求和工作待遇等,使护生对职业前景有比较全面的了解。(2)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护生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评估,明确自身目标和努力方向,增强就业能力,结合专业特点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3)帮助护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使护生认识到不管到大医院、小医院、社区、家庭都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 结语

护生良好专业思想的形成,需要学校将专业思想教育贯穿护生教学全过程,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把专业思想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和社会实践等活动中。专业思想教育是护生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待于广大护理教育工作者共同改革,深入探讨,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合格护理人才。

[1]朱吟春.早期干预对护生专业思想形成的影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4):9-10.

[2]彭丽娟,姜文兵,柯丽,等.护理专业学生专业思想状况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教育,2012(3):128-130.

[3]冯立敏.护理学理论案例教学的探讨[J].中华护理教育,2005(3):130.

G711

A

1671-1246(2017)22-0100-02

猜你喜欢
职业医院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萌萌兔医院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
为县级医院定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