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加强中小学生法治素养重要性及相应对策

2017-03-11 04:59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胡聚彩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8期
关键词:普法法治法律

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 胡聚彩

一、中小学生法治素养的界定

所谓法治素养,其核心是培养法治精神、法治信仰。通过对公民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法律概念、规范、制度、知识等教育,培养其执法、守法、护法、用法意识,始终做到心中有法,依法行事。中小学生法治素养,就是根据中小学生身心特点、受教育程度,借助学校教育场或其他普法机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其进行相关法律知识教育,最终为其人生健康成长奠基。

二、加强中小学生法治素养的重要性

(一)中小学生身心发育特质决定了对其加强法制教育的必要

中小学生由于其身体、心理发育还不成熟,缺乏抵制外界诱惑的身心发育特质,意志薄弱,理智欠缺,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没有形成,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可塑性。一旦遇到复杂、棘手或有损自己权益的问题时,往往不知所措,“言语粗鄙”“霸道行为”等现象时有发生,因感情用事、处理不当造成中小学生违法现象频繁出现、青少年犯罪数量不断攀升,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秩序的安定和法制教育的建设。

(二)加强中小学生法治素养是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有效手段

加强中小学生法治素养,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结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发育特质、知识水平,有针对性的选择相应的法律内容,通过有效的普法形式,“以案说法”进行法制教育,大大触动学生的心灵,使他们能够充分认识到“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未成年人犯法,其监护人代罚”的法律思想,使其敬畏法律、尊重法律,在一定程度上做到预患于未然,避免违法犯罪行为发生。

(三)加强中小学生法治素养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体现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全面发展”“必备品格”“健康生活”“责任担当”等这些灵魂字眼在学生这个“人”身上的真实呈现,无论如何也离不开独具魅力的“法治素养”的装饰和点缀。因此,加强中小学生法治素养已经不是教育事业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越发急迫和重要,应是学校、各级普法单位及教育机构所肩负的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三、中小学法治教育存在问题

(一)中小学校法治教育极度薄弱

2016年9月前,中小学教育模式并没有把法治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教学内容纳入到中小学教学体系,没有规定硬性的教学指标和任务,有的学校法制教育也只是流于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学生法治素养的提升; 2016年9月后,我国中小学校尽管设置了《道德与法治》课,但课程刚刚起步,新课程标准还没有出来,科任教师基本上是原来的学科教师担任,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课程中法治精神理解,教学实效性难以显现,更谈不上学生法治素养的提高。

(二)中小学生对法治教育认识不够

由于长期社会历史因素造成以“分”为重的教育思想,致使“分、分,学生的命根”扭曲教育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围绕着“分数”,学生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尽管在法治社会环境下,学校普法教育也按计划进行,但由于没有硬性学习规定,学生往往把每次法制教育课当成是一次繁重学习后的足够放松和欣赏,常常使法治教育实效大打折扣,达不到预期效果。

(三)法制教育渠道单一,施教缺乏专业性

在传统法制教育中,基本都采取讲授型灌输式教育模式,学生不感兴趣,收获甚微;同时,在教学目的驱使下,学校很少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法律实践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对法律知识理解和掌握。

从法律施教人员看,大部分来自非法律专业,缺乏系统法律专业知识,法律基础薄弱、法制教育经验不足,导致在施教过程中只能照本宣科,不能很好对法制内容做进一步分析和深化,难以引起学法兴趣,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法治素养提升。

四、加强中小学生法治素养建议

(一)加强施教人员法制培训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做好施教人员法制培训很重要。要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周密的培训计划,筛选并确定有针对性的法制教育内容和形式,确保法制培训落到实处,力争做到施法有度、学法有效。通过培训,使其能够自觉维护法律,树立尊重法律,敬畏法律的意识。

(二)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力度

面对中小学生法制观念薄弱、法治素养偏低,过激行为时有发生,校园欺凌日益严重等情况,应加强中小学生法制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校园报纸”“教学多媒体”“橱窗公示栏”等,将校园犯罪案例、校园欺凌违法事件,甚至近期法院审理“成年刑事犯罪案件”等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大有效宣传,以引起学生足够注意,加大法制宣传效果。

(三)加强法制教育制度保障

首先,要建立长期有效的法制教育机制。建立科学的领导机制和健康的网络服务平台,既保障普法工作顺利进行,又保障普法环境的健康卫生。其次,学校要建立法制教育实施机制。要把法制教育真正的作为教学内容纳入到学校教学工作中去,为法制教育提供一定教学环境、平台和土壤,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才能被激活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正确引导并有效实施法治教育课

2016年秋季,《道德与法治》课问世,“法治”一词首次出现在“德育教材名称”中,可见“法治”其分量比以往加重。新的德育教材的实施,不仅要求教师具有系统而宽泛的法律知识,而且还要求教师能够正确引导并有效实施德育中的法制教育,既不能讲得太多太深,又不能不讲或少讲,力图把握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的尺度。

总之,我国法制教育对于建立一个法治国家,造就法治人才,培养公民守法爱国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中小学校开展法制教育是教育青少年知法、守法、用法、护法的前提,也是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有效方法。面对青少年违法犯罪数量不断增多的现状,我们应当更加重视中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尤其要从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法治素养抓起,以实现其人生的良好思想启蒙。

猜你喜欢
普法法治法律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普法
普法
普法
让人死亡的法律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让法律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