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

2017-03-12 17:56陈新宇
钟山风雨 2017年1期
关键词:江堤靖江台湾当局

陈新宇

岁月荏苒,时光匆匆,著名美籍华人作家江南(笔名)在美国旧金山遇刺身亡已30多年了。这些年来,每当我和人聊起江南这个话题时,总是情不自禁为这个靖江才子英年罹难而不胜惋惜。

江南,原名刘宜良,1932年生于靖江季市镇长安村刘家半埭,幼年在家乡念完小学后去江阴后塍中学读初中。初中毕业后不久因其独特的写作天赋和社交能力被国民党《中央日报》聘为记者。1949年国民党部队溃败后,江南只身随国民党残部去了台湾。1950年江南被国民党选派至台北政工干部学校新闻专业受训。受训结束后就职于《台湾日报》,担任记者。1967年江南以《台湾日报》特派员身份被派居美国,后加入美国国籍。

江南虽长期旅居海外,但他一直关注家乡,惦念家乡,怀有深厚的家乡情结。上世纪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江南曾三次回乡省亲,每次回来都会到各处转转,了解家乡的工农业生产及民众生活情况,并向当时的县政府提岀一些发展经济的建议。

他特别关心家乡的百里江堤建设。上世纪70年代一次回乡省亲时,他看到地方上为了“以粮为纲”将江堤上的桃李全部砍光种上粮食作物,觉得十分可惜。回到美国后他写了一篇《江堤桃花梦》的文章发表在旧金山《时代报》《江南小语》专栏。他在文章中写道,小时候到江边玩,看到江堤上春天桃李芬芳,夏天硕果累累,路人可任意摘几个边走边啃。那情景实在令人神往!而今以粮为纲,桃李砍光,不胜可惜!在文章的最后他叹道:“我敢肯定,要重现我那桃花梦恐怕遥遥无期了!”他将这份报纸寄到靖江县人民政府,县政府的领导看到这篇文章后十分重视,委托县侨办的同志向他写了一封信,信中表示,县政府将考虑他的建议,待江堤修复后逐步栽植桃李,再现他的“桃花梦”。江南收到县政府的这封信十分高兴,随即写了一篇题为《“桃花梦”的回响》的文章发表在旧金山《时代报》的同一栏目。

1982和1983年,靖江县委和县政府利用两个冬春的农闲季节发动数万农民,将原本单薄狭窄的长江堤岸全面修复成又宽又高的百里江堤,全堤绿化,并在罗家桥港西一段长约5公里的堤内坡及护坡平台上栽植桃李。远在美国的江南闻知这一信息,十分高兴,写了一篇《喜闻“百里江堤”》的文章发表在当年的旧金山《时代报》上。文中他对江堤再现昔日“桃花梦”充满了期待和希望。

1984年9月江南又一次从美国回乡省亲。9月10日他从北京回到靖江,刚在县招待所住下就向县政府提出到百里江堤看看的要求。县政府领导当即满足了他的要求。

当晚9时许,时任县水利局长的笔者正准备上床休息,突然接到县政府办公室电话,要我次日配合政府办、县侨办负责同志一起接待并陪同江南察看百里江堤。

9月11日清晨6点多我便来到县招待所。这时江南已起身,刚刚从盥洗室洗漱出来。我先自我介绍了一下,然后說明来意,他热情地请我到房间就坐。眼前的他身穿茄克衫,中等个子,微胖,很敦实,动作利索,一看就是个干练人。等他在招待所用完早餐后,政府办邵道生主任和侨办陈彪主任也到了。我们同乘一辆面包车驶往八圩港江边。同行的还有国务院一位曾同志和江南的两位胞弟。

我们从八圩港码头登上我们水利局的测量艇“水测一号”向东顺流而下。天气不太好,江面上细雨霏霏。江南站在甲板上,手扶栏杆,身子略微前倾,神情专注地眺望北岸披翠挂绿的百里江堤。他兴致勃勃,一边看,一边对我们说,靖江面向长江,水陆交通十分方便,可以充分利用长江优势发展经济。他又指看宽阔江面上往来不多的船只说,水路运输费用省,潜力大,一条长江的运输能力相当于好多条铁路。但国内对长江的利用率还不高,不像人家美国,美国的江河上轮船汽艇往来如梭,十分繁忙。

江风很大,浪花掠过船舷飞溅到他的身上、脸上。我们劝他回舱坐坐,他连连摇手:“不,你们进去,我要看看!”看得出,他对长江,对家乡怀有无限深情,似乎总看不够。

船到雅桥港,我们上岸沿着宽阔的江堤漫步。他看到堤上桃李簇簇,水杉葱郁,堤下方方鱼池,水清鱼肥,高兴得连连说,不错,不错,很好!接着他举起随身携带的相机,“咔嚓咔嚓”地连拍了许多镜头。他边拍边说,回到美国再发表关于长江江堤的文章时,将把这些照片附于文章之后,让海外的中国人看看,吸引他们来这里投资开发。我告诉他,县委、县政府已经制订了开发利用江堤的中长期规划,近期要把江堤建成防洪的阵地、多种经营的基地和观光旅游的胜地;远期要把长江岸线全面开发利用,建成靖江新的产业带。他听了高兴地说:“看来我原来想的‘桃花梦不仅将变成现实,百里江堤还有更美好的发展前途呢!”

从罗家桥港口重新登船后我们继续随船东下,到靖江苗圃场登岸,并在苗圃场的会客室小憇。江南个性活跃,说话幽默风趣。经过几个小时的相处,我们跟他已十分融洽。我们的谈话内容很广,彼此很随便。他主动谈到了他的家庭。他说:“我太太叫崔蓉芝,安徽人,安庆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比我小12岁,长得很漂亮。你们要是不信,以后带回来给你们看看。”他又说,“我的住宅就在旧金山的海边,海鸥不时从窗外掠过,晚上海浪声声催人入梦,国内一些作家游访旧金山时常去我家做客,王蒙就曾去过。”由王蒙说到文艺,他说,国产影片《西安事变》拍得很好!那个“蒋介石”演得好,不仅形似,神也似,把个蒋介石演活了!尤其是蒋介石被张学良、杨虎城软禁在房间里一段戏,演得特别好!把蒋介石演活了!接着,他模仿影片中蒋介石赖在被窝里跟张学良卫兵的一段对白。他仿佛进入角色,模仿得惟妙惟肖,博得我们齐声喝彩。

由蒋介石又谈到蒋经国。他说,在台北政工干部学校受训时,蒋经国是名誉校长。蒋经国平时很少到校,但每学期开学典礼他必到,且必向学员训话。蒋经国说话的奉化口音没有蒋介石重,嗓音有点嘶哑。接着他模仿了一段蒋经国在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我们没有听过蒋经国的讲话,无法判断他模仿到什么程度,但他的诙谐幽默使我们忍俊不禁。我们佩服他的记忆力、模仿力。他思维敏捷,说话的语速很快,且出口成章,毫无赘言。若是在今天,他担任电视节目主持人绝对是顶呱呱的。

由蒋经国说到他的著作《蒋经国传》。《蒋经国传》成书前有几章曾在香港《南北报》发表,后由《南北报》发行单行本。此后,江南对《蒋经国传》进行了增补,并在美国洛杉矶《论坛报》连载。对此,台湾当局颇为不安,指派立法委员阮毅成赴美与该报经理、阮的儿子阮大方洽谈,要求停止刊载。阮大方没有采纳其父意见,以“尊重作者意愿”为由予以拒绝。继而台湾“新闻局”局长宋楚瑜又携百万美金飞洛城干预,想以重金买断版权,私了此事,但未能得逞。为此,台湾当局甚为恼火。

江南谈完《蒋经国传》,我问他:“你揭了蒋经国的发迹秘史和蒋介石集团的许多不为人知的政治内幕,会不会横遭不测?”他听后仰身靠在藤椅的椅背上哈哈大笑:“不会的!不会的!在美国他们是不敢碰我一根毫毛的!”

从苗圃场出来我们来到六助港口。江南说,真巧,1944年的这个季节他离家去江阴后塍中学读书就是从这里摆渡过江的。几十年过去了,今日旧地重游,真是感慨系之!当年的江边稀稀落落全是草房,农民衣衫褴褛,面黄肌瘦。如今这里绿树掩新房,天地变了!听完他的话,我望着茫茫江水,不由得思绪万千。我想,世间一切事物都在发展着,变化着。老百姓在新政策的促动下,富了;思想保守头脑顽固的人在事实面前,服了。像江南这样长期侨居海外的人如果不回来看看他还真以为大陆人穷得兄弟仨合穿一条裤子——谁出门给谁穿呢!据悉,江南曾经在美国的报纸上发表文章骂过我们。现在他看到国家兴旺人民生活改善居然也转变观点了。由此可见,真正的说服力不在于口号,不在于抽象的说教,而在于客观事实!

在回程途中,江南提出要在江上垂钓。我们估计江流湍急,难以下钩,劝他算了。江南却说:“我在世界上许多大江大河都钓过鱼,唯独家乡的长江没有钓过,今日我要了此心愿。”于是他从随身携带的包里拿出电动鱼竿,穿上食饵——看来他是早有准备的,但他刚把鱼钩甩到水里,就被湍急的江水冲出老远。反复数次后不得不收钩作罢。

这天中午,我安排江南一行在我们水利局十圩闸管所就餐。他喝了家乡产的金波酒,吃了肉脯、芋头等家乡土特产,又吃了长江螃蟹、鳗鱼。他高兴极了,胃口也特好,一边吃,一边说:“在美国很难吃到如此新鲜的水产品和蔬菜。今日一餐,快活半年!”他还说,长江一些鱼类,如河豚、刀鱼、鲥鱼,都是世界名贵鱼类,鲜美无比!可惜多年未吃到了,很是遗憾。我们说:“下次你选择春天回来,我们一定能让你吃上。”

和江南相处一天,他留给我的印象是深刻的。他有文人气质,又有商人头脑,既聪明,又精明;他知识渊博,又热情坦诚;他言辞幽默诙谐,但又不失尖刻辛辣;他熟知时事,善于分析,洞察问题的能力很强;他的思想观念和政治观点虽完全倾向西方,但他爱祖国、爱家乡,他的赤子之心,令人赞叹。谈到对国内社会的看法时,他坦言,他看不惯国内干部的官僚主义,看不惯工作人员的不负责任,看不惯服务人员的漫不经心,尤其看不惯一些国人的崇洋媚外。

那天饭后闲聊中江南还向我透露了一个讯息,他说,《蒋经国传》只是他写的国民党上层高官的第一本书,马上《吴国桢传》和《龙云传》会緊跟着出版。两本书的素材已收集得差不多,他这次回国的另一目的是到北京和上海两地图书馆继续搜集补充吴、龙两人的相关资料。吴国桢和龙云都是蒋家王朝的封疆大吏,一个曾任国民政府上海市长,一个曾任国民政府云南省主席。我当时想,如果这两人的传记出版,将有更多蒋介石的统治内幕暴露于世,那将会引起世人更大的关注和震动,对台湾当局更为不利。

离开靖江江南又去了扬州,然后从扬州去了北京。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从北京回到旧金山一个月的10月15日江南就遇害了。江南这次的家乡离别居然成了永诀!

江南遇害的消息随着媒体的宣传报道迅速传遍全球。世界为之震惊。华人世界更是一片哗然。当时媒体将此事称为“江南事件”。

江南遇害,凶手是谁?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台湾当局。后来暴露出来的事情真相证实了人们的猜测。原来是蒋经国的第二个儿子蒋孝武一手策划的。他对江南的《蒋经国传》揭露蒋氏家族的政治黑幕深为不满,更担心江南的另两本书《吴国桢传》和《龙云传》的出版会对台湾当局产生更多的负面影响。于是他会同台军事情报局买通了台湾的黑社会帮派组织竹联帮帮主陈启礼,陈即派吴敦和董桂森两名杀手去美国旧金山。凶手在摸清江南的生活规律后,于1984年的10月15日清晨潜伏于江南住宅附近,乘江南打开车库门之际,将准备开车上班的江南开枪杀害。——原来江南在美国除了写作当记者外还开了一家经营瓷像的工艺品商店。此店一直由他打理。

“江南事件”搞得台湾当局十分难堪和被动。全世界的华人进步人士纷纷用各种方法谴责台湾当局的卑劣行为。蒋经国得知此事是由蒋孝武策划指使甚为恼火——原来蒋孝武事前并未向其父请示。蒋经国将蒋孝武重重训斥了一顿,说:“你干了一件大蠢事!”1985年1月10日,蒋经国下令逮捕直接参与此事的军事情报局长汪希苓、副局长胡仪敏、第三处副处长陈虎门,要求彻查。1985年1月13日,台湾中央社发布消息,承认情报局官员卷入“江南命案”。军情局汪、胡、陈3人也被判刑,服刑6年多假释出狱。蒋孝武虽全身而退,但也被外放日本和新加坡,逐渐淡出台湾当局的决策核心。

美国政府对江南事件十分重视。因为江南是美国国民,又是社会知名人士,保护国民的人身安全本来就是美国政府的应尽之责。事发后,美国政府派情报人员跟踪调查,经过数月的缜密侦查,终于将潜逃于南美巴西丛林中的凶手抓获归案。此后江南夫人崔蓉芝,在美国控告台湾当局,并要求赔偿。1990年在美国政府的干预下,崔蓉芝获得145万美元赔偿。

江南是个重情感讲义气的人。我和江南仅相处一天,他视我为友,赠我一把镀金的指甲钳以作留念。那天我曾向他求赠《蒋经国传》,他说,带了几本已分赠政府领导。不过我的要求他一定满足。令我想不到的是,居然在他遇害后的一天我收到了中国国际出版社寄来的《蒋经国传》。原来是江南离靖返京时特地关照刚出版《蒋经国传》的国际出版社向我寄书,该社帮他兑现了他的承诺。我很感动,直到如今,每当我使用江南所赠的指甲钳或翻阅《蒋经国传》时,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江南去了,他离世的三十余年正是我们国家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年月。靖江和全国各地一样,社会建设、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长江岸线的开发建设如火如荼,绝非江南当初能预料到的。靖江的黄金岸线已经成为靖江GDP主要增长点。若江南的在天之灵有知,一定会为家乡取得的辉煌成就而欣慰不已!——无论如何,国家富强、家乡富强、人民富强,始终是他的梦想和愿望。

猜你喜欢
江堤靖江台湾当局
Presheath formation and area design limit satellite-based Langmuir probes
Jinjiang Pork Jerky靖江猪肉脯
靖江马桥镇把牢“安全第一关”
Fast-sweeping Langmuir probes:what happens to the I-V trace when sweeping frequency is higher than the ion plasma frequency?
阅尽王城知桂林——独秀峰·靖江王城
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 diagnostic for velocity distribution functions: applications,physics, methods and developments
马洲警侨联动——情暖海外靖江人
沿着“江堤”,我还在流淌激情
本 期 导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