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方法研究

2017-03-12 09:17周侗举
商情 2016年48期
关键词:方法研究有效性小学数学

周侗举

【摘要】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课堂教学效果直接关乎到教学质量的高低。现阶段存在着诸多影响教学效率低下的现象,本文针对在小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小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理念,这也是小学数学课堂重要的教学目标。因此加强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以及实践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有效性 方法研究

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变革,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也逐渐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教育界更加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课堂中的行为表现对学生的课堂思想以及行为起着直接影响作用,同时也对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起着关键性的决定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仔细观察了解小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兴趣等方面因素,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积极意义

小学是学习的重要基础阶段,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添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除此之外,小学数学教师要树立科学合理的数学教学理念,制定正确的数学教学目标,采用适合的教学方式将数学教学知识内容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并且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使学生汲取数学知识、掌握数学运用技巧,提升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二、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措施

(一)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教学目标作为教学课堂活动的灵魂,制定时要依据基本的教学大纲,针对学生成长各个阶段的知识变化、技巧变化、思维能力变化、情感态度变化等相关因素进行制定。

教材是进行课堂活动的主要依据之一,教材内容往往宽泛化。照搬教材必定会影响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进而影响学生学习知识的效率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活动之前,要仔细研读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增强教材中各个知识点的联系性。例如:在“认数”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要求小学生掌握较大数的必要性,领会其实际意义,将数分为“十万、百万、千万、亿”等,建立各个单位之间的联系,了解各个单位之间的关联。

(二)教学情境的有效性

教学情境的有效性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知识内容时,要符合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的认知水平,并且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与观察力较弱。小学生缺少生活中必备的观察能力,也缺少将数学知识与生活中实际情况相连接的能力,因此知识的调用能力差,阻碍了数学课堂有效性内容的发挥。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大胆的对教材内容进行改编,设定学生熟知的卡通人物或者生动的童话故事模拟情境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枯燥的数学问题与生活中的事物连接起来,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化理解。同时教学情境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托,通过内容的传授帮助学生找到解题技巧,但在此基础上又不能忽视情境的创设,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使教学情境与教学活动衔接的更加紧密,寓知于情。例如:在“倒数”学习课堂中,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将分数中的分母与分子进行倒置,就可以轻松的找到分数的倒数。数学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征设定猜字谜教学情境。

(三)教学提问的有效性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引导者,可以采取设定教学环节提问方式,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帮助学生更加深化的理解知识内容。但切记避免提出问题泛泛化。例如:在“年月日”教学环节中,提问“今年是什么年?”学生回答“猴年、2016年等”。

在一个班集体中,学生的个体认知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差异会使得对知识内容的接受程度有所区别。相同的问题对于不同学生产生的认知效果也是不同的,问题的难易程度与学生的逻辑思维之间存在一个适合程度的问题。由此可见,教师在设定问题之前,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将问题分为不同的阶段,难易适度的问题交给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难度系数较大的问题交给发散性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

(四)学生参与的有效性

在教学课堂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多数都是以小组形式开展的。数学教师要严格把控小组探究互动的各个环节,保证每一名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增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明确开展活动的目的以及教学手段;明确各个小组的合理分工,突出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五)课堂联系的有效性

课堂联系要具有针对性、生活性、层次性、趣味性以及开放性。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考虑怎样设计教学内容才能保证数学联系的有效性,进而保证课堂联系的有效性。在课堂练习环节中,教师要注重灵活的运用教材知识,合理的选用教材中的有效知识内容,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并且提升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一道数学例题:要求学生根据营养餐标准进行搭配,设计一份营养午餐?这一题目的正确答案不是唯一的既有针对性特点,又符合开放性特点,学生只要将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按照日常人体所需热量进行合理搭配就可以。

结束语:总而言之,若想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明确不同课堂的教学目标,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增加课堂中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活跃课堂氛围,進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有效性,对小学生的学习效率产生着关键性的影响,对小学生未来的升学、工作、生活都产生着一定程度上的积极作用。因此,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案例,提出了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对策措施,望对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张玲.小学数学学习有效性提升的方法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4(1):110-110,111.

[2]吴三娇.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提高方法研究[J].小作家选刊,2015(35):53-54.

[3]艾上娣.基于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方法研究 [J].读与写(上,下旬),2015(15):235-235.

[4]柏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方法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4(14):87.

猜你喜欢
方法研究有效性小学数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的教学质量
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方法的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