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襄主学御

2017-03-12 00:29战国韩非子
领导月读 2017年3期
关键词:赵襄子韩非子教给

[战国]韩非子

国学选萃

赵襄主学御

[战国]韩非子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原文据中华书局1998年版《韩非子集解》)

【译文】

赵襄子向王子期学习驾驭车马的技巧,不久两人赛马,换了三次马而赵襄子三次都落后。赵襄子说:“您教我驾马,技巧没有全教给我吧?”王子期回答:“技巧已全部教给您了,您在用的时候还有失误。驾驭马车应重视的,是要让马安适于车,人协调于马,然后才能奔得快,跑得远。现在您落在后面就想赶上我,跑到前面又怕被我赶上。骑马赛跑的时候,不是领先,就是落后;不管您是领先还是落后,注意力都在我身上,怎么能和马协调一致呢?这就是您落后的原因。”

【简析】

本选段出自《韩非子·喻老》篇。在本文中,赵襄主学御的故事是为了论证“自胜者强”的道理。在这则故事中,赵襄主一心想战胜王子期而不得,不是因为他的技术不好,更不是因为他的斗志不高,而是因为他争强好胜的心理影响了技术的发挥。他不能与马协调一致,马与车也无法融为一体;这样,车、马、人便处于相互隔离的状态,势必会导致最后的失败。可见,赵襄主之所以在驾车的时候无法战胜王子期,根本原因是他无法战胜自己。

如果我们想在某件事情上取得良好的结果,需要关注的不是“结果”如何,而应是“事情”本身。也就是说,对“事情”的专注是取得良好结果的必要条件。正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情意的“满溢”状态是最佳的存在状态,也是通达至成功的最优手段;否则,我们就会患得患失、瞻前顾后、三心二意,其结果就如赵襄主一样,只会欲速而不达。

猜你喜欢
赵襄子韩非子教给
豫让的不为
赵襄子学驾车
赵襄子学驾车
这些年,母亲和孩子教给我的那些事
韩非子民本思想的公正意蕴
韩非子:察古今之变 倡刑名之学
诸子百家教给你幸福的四个秘诀
那些李宇春教给我们的事
教给孩子尊重 培养健全人格
刺客豫让:士为知己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