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中的“环境史”教学

2017-03-12 06:00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金梦霞
历史教学问题 2017年4期
关键词:史观人类历史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金梦霞

中学历史中的“环境史”教学

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金梦霞

全球变暖,冰川和永久冻土融化,海平面上升;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淡水资源严重匮乏,物种加速灭绝;农业中滥用化肥、农药,畜牧业中乱用激素、抗生素,工业中随意排放有毒废弃物……曾几何时,人类赖以生存的世界变得如此触目惊心!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问题,深深地刺痛了人们的神经。“穹顶之下无人能逃”的认识,促使人们在各个领域通过各种手段,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①本文所说的“环境”主要借鉴了J.唐纳德·休斯对“环境”的理解,他认为环境包括地球,连同它拥有的土壤和矿产资源、咸水和淡水、大气、气候和天气、生物(其中包含了人类一方),即从最简单到最复杂的动物和植物,以及最终来自太阳的能源。可参看J.唐纳德·休斯《什么是环境史?》,梅雪芹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页。例如我国强调在教育领域“加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阶段的环境教育和行业职业教育,推动将环境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的进程。强化基础阶段环境教育,在相关课程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鼓励中小学开办各种形式的环境教育课堂”。②环境保护部等:《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环境保护》2011年第10期,第10页。甚至将“热爱并尊重自然,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动等”列为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③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国教育学刊》2016年第10期,第3页。

就中学历史教学而言,早在2003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就明确规定:“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④冯长运、李明海主编:《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92页。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保护环境、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等理念,但已内含于“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此外,各地的历史高考试题中也逐渐出现有关生态环境的命题,如:2004年文综天津卷第39题、2005年上海历史卷第33题、2006年上海历史卷第37题、2007年文综上海卷第30-35题、2008年文综四川卷一第39题、2009年江苏文综卷第20题、2010年上海历史卷第31题、2011年江苏文综卷第24题、2012年全国文综卷第37题、2013年浙江文综卷第39题、2014年上海历史卷第39题等。⑤罗娇:《历史科高考对生态环境史的考查及备考策略》,《考试周刊》2015年第48期,第6页。所以,无论从历史课标的指导意义、还是“考—学”倒逼机制上讲,中学历史教学都应该重视环境内容的教育。可是,在我国现行的几套高中历史教材中,与环境相关的内容极少。⑥有人专门曾就高中历史教材中的环境内容进行过整理,如郑斌曾对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进行过相关整理。可参看郑斌《环境史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及改进研究》,南昌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的研究者(包括一线历史教师)已经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矛盾,他们从增加环境内容的必要性、增添哪些环境内容、环境内容的教学方式方法等角度进行分析和论述,形成了可观的研究成果。

通观这些研究成果,它们或称“环境教育(环保教育)”,或称“生态史观(生态文明史观)”,或称“环境史(生态史)”,五花八门的标题背后掩藏了诸多问题:其一,概念解释缺位。如直接用中学历史中环保教育的重要性来代替对“环保教育”的释义,只在文

生态史观,这一概念是历史发展的产物。生态危机爆发引起了生态运动,同时也促使人们开始从哲学角度进行反思,从而产生了生态哲学。生态哲学要解答的是现实问题,为了探讨现实问题的解决,人们开始把目光转向历史,希望从历史中寻求答案,于是在追溯历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生态历史观。⑩安光远:《生态历史观的史学价值研究》,云南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第1页。1957年,梅棹忠夫发表《文明的生态史观序说》一文,首次提出“文明的生态史观”,他从生态学的角度考查历史和人类文明的演进,把文明的变迁看作文明主题与文明生存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国内学术界,生态史观基本等同于生态文明观。如周鸿教授就认为:“人类的文明史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从人类产生便有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人类创造的文明,总是与支撑文明的环境息息相关的。研究人类的文化与文明和环境的关系的历史观,就是文明的生态历史观。”⑪周鸿:《简论文明的生态史观》,《当代生态农业》2000年第Z2期,第42页。又如盛邦和认为:“历史,即为文明的演化史,是民族、国家和区域文明起源、兴衰与更新的过程,是人类对环境的生态适应的经历,是人——环境——生态——生产方式——社会构造——文化形态的多维进程。这就是学术界所谓的‘生态的历史观’。”⑫盛邦和:《市场·工业社会向何处延伸》,《解放日报》2007年9月8日,第5版。总之,生态史观是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认识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历史观。

环境史,是环境危机下催生的历史学研究分支。它于20世纪70年代诞生于美国,真正在中国兴起则要到20世纪90年代。由于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学者或组织对环境史有着不同的理解与解释。美国环境史学会提出:“环境史研究历史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力求理解自然如何为人类行动提供选择和设置障碍,人们如何改变他们所栖息的生态系统,以及关于非人类世界的不同文化观念如何深刻地塑造信念、价值观、经济、政治以及文化,它属于跨学科研究,从历史学、地理学、人类学、自然科学和其他许多学科汲取洞见。”①高国荣:《什么是环境史?》,《郑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第120-121页。仔细分析美国史学会给环境史下的定义,可以发现其中丰富的内涵:首先,它指出了环境史的研究对象是“历史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其次,环境史的研究内容包括环境对人的影响、人对环境的影响、人对环境的思想认识及其对环境的反作用;再次,环境史采用的是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我国学者包茂宏认为:“环境史就是以建立在环境科学和生态学基础上的当代环境主义为指导,利用跨学科的方法,研究历史上人类及其社会与环境之相互作用的关系;通过反对环境决定论、反思人类中心主义文明观来为濒临失衡的地球和人类文明寻找一条新路,即生态中心主义文明观。”②包茂宏:《环境史:历史、理论和方法》,《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4期,第71-72页。他在美国环境史学会定义的基础上,更加强调环境史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即“通过反对环境决定论、反思人类中心主义文明观来为濒临失衡的地球和人类文明寻找一条新路”。关于环境史概念还有许多说法,这里不一一列举。目前,学术界达成了两点共识:第一,环境史研究对象是历史上人类社会与所处生态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第二,环境史采用的是跨学科研究方法。应该说,环境史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认识历史的角度与方法。

通过上面的概念解读,不难发现“环境教育”“生态史观”“环境史”是三个不同范畴的概念,它们有各自的侧重点。

历史学科渗透“环境教育”是以历史为载体进行的环保教育。历史作为一门联系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综合性学科,它的研究领域不仅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要素方面,也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等自然要素方面。历史学的这种特殊作用,决定了它在环境教育中应该而且能够发挥较大的作用。③江家发主编:《环境教育学》,第204页。但是,历史学科渗透环境教育最终应该为服务于环境教育的总目标:“环境教育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社区、国家和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正确认识个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帮助学生获得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养成有益于环境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决策与行动,成为有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的公民。”④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污染控制司编:《工作指导手册》(下),第792页。

“生态史观”本质上是一种历史观念。所谓历史观念,“是人类(包括个体人以及人类群体)对自身历史的一般看法。人类自产生伊始,就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当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就会对自己所经历的自然历史过程,特别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进行思考,由此产生的看法即为历史观念。……往往是对历史的总进程,特别是对纷纭的历史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所进行的哲学分析,是对人类历史总体,而非某个地区、民族或国家的历史的总体的看法”。⑤许嘉璐、瞿林东主编:《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历史卷)》,沈阳出版社,1991年,第4页。简而言之,历史观念属于认识论范畴,它是对人类历史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此外,“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利益集团的人可能会有迥然相异的历史观念”。⑥许嘉璐、瞿林东主编:《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历史卷)》,沈阳出版社,1991年,第4页。生态史观作为一种历史观念,它是对人类历史的抽象认识,也是当今时代的产物,它的产生与发展和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密不可分。

“环境史”是历史学的分支。它立足于新的角度,采用新的方法认识和叙述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它带来了“史学范式”的变革。“环境史开拓了历史研究的新领域,使历史研究的视野、主题空前地开阔与多元;环境史的学科理论基础生态学导致了历史认识的思维以整体的、有机联系的和互动的思维模式代替了线性思维模式;环境史介乎自然和人文之间的跨学科思维与方法,丰富了历史研究的方法;环境史研究密切了史学与现实的联系;对史学工作者而言,环境史学习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使自己受到环境启蒙教育,教导自己如何关爱环境、保护自然……”①李倩倩、康艳丽:《新兴史学:环境史——访北京师范大学梅雪芹老师》,《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年第11期,第1-2页。无论是视野、思维、方法,还是价值观方面,环境史都对历史学作出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可见,“环境教育”“生态史观”“环境史”分别属于环保教育、历史观念、历史学分支的范畴,在使用这些概念前应当严格区分。当然,我们也应注意到这三个概念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联系。

第一,“生态史观”指导“环境史”研究,“环境史”成果渗透“生态史观”。生态史观作为看待历史的视角,相对宏观、抽象;环境史研究的是人与社会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历史,相对具体、丰富,从这个角度来说,两者不能混为一谈。然而,在环境史的研究过程中,生态史观指导了环境史的研究。“任何一门学科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与方法,而环境史学的指导理论则是生态文明史观,它吸收了当代世界通行的人类共有一个地球、共有一个家园,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是发展、延续文明的思想”。②焦润明:《环境史学论要》,《辽宁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第143页,第143页。反之,环境史的成果中必然会渗透生态史观。“一部环境史,也可视为当代历史学家在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条件下重新书写的文明史,渗透其中的是一种主张生态伦理的新的历史观念”。③梅雪芹:《环境史研究的意蕴和宗旨——从〈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说起》,《人民日报》2016年4月11日,第16版。

第二,相较于历史学科中渗透的“环境教育”,“环境史”的内容更广泛,历史学科中渗透的“环境教育”应包含在“环境史”中。尽管从意义角度上看,环境史与环境教育都有环保教育的现实价值。“环境史学是历史学中最具有现实应用性的部分,它着重于对那些人们关心的环境问题背后的成因进行历史追溯,以探讨其利害得失、总结经验教训,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丰富人类的思想宝库”。④焦润明:《环境史学论要》,《辽宁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第143页,第143页。但是,历史学科中渗透的“环境教育”毕竟只涉及“环境史”的部分内容。⑤何羽:《环境史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第2-3页。首先,从内容角度看,环境史“不仅研究环境,更研究人与环境的动态过程,包括环境对人的影响,也包括人对环境的影响,更研究各个时期国家制定的环境政策,还包括人对于环境的思考”。⑥郑斌:《环境史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及改进研究》,南昌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第6-7页。而历史学科中渗透的“环境教育”通常只关注防止污染、保护环境等“人对环境的影响”层面。其次,环境史还蕴含着一种新的认识世界的视野和思维方式,如“以整体的、有机联系的和互动的思维模式代替了线性思维模式”,⑦李倩倩、康艳丽:《新兴史学:环境史——访北京师范大学梅雪芹老师》,《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年第11期,第1-2页。“能够更敏锐地发现环境问题的历史真相和环境保护的意义,更周全地思考和分析文明盛衰的原由”。⑧梅雪芹:《环境史研究的意蕴和宗旨——从〈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说起》,《人民日报》2016年4月11日,第16版。而这些都是环境教育未涉及的。

余 论

“环境教育”“生态史观”“环境史”等概念都催生于环境问题。中学历史教学研究者提倡“环境教育”“生态史观”“环境史”的直接现实目的也都“是为了促使今天的人们更好地关心被叙述的对象——环境(大气、水、土地,等等)以及环境中的人,激发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存家园的呵护”。⑨梅雪芹:《环境史:一种新的历史叙述》,《历史教学问题》2007年第3期,第41页。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不同的概念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要求和实现方式也不尽相同。如果只是在历史学科渗透“环境教育”,则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挖掘或零星补充环保内容基本可以实现;如果想要在中学历史中进行“环境史”教学,则不仅要系统引入环境史的研究成果,还需在此基础上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新的认识世界的视野和思维方式甚至是研究方法;如果强调“生态史观”的养成,则要以环境史内容为载体,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历史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笔者认为,明确这些概念的内涵与相互关系,将有助于增强相关教学研究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责任编辑:李月琴)

金梦霞,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邮编200062)。章中说:“针对目前我国环境日益恶化,……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是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培养学生历史分析能力、关注社会、注重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①左雷:《中学历史教学的环保教育》,《甘肃教育》2001年第3期,第34页。其二,几个概念混用。有的标题为“环境史观”,却通篇只讲“环境史”;有的标题为“生态史学”,却全文都用“生态史观”;有的标题为“环境史”,实际内容却是“环境教育”。②概念混用问题在相关研究中最为普遍,例如:关宇《环境史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孙亮《历史教学期待“寂静的春天”——浅谈生态史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年第6期,第107-108页。步丹杨、王少博《环境史与中学历史教学》,《考试周刊》2016年第35期,第126页。其三,概念理解片面。如将历史教学中的环境内容简单地等同于环保教育,所谓“在课程改革中历史教学更应该而且能够发挥资政育人的功能,学生学到的不仅是历史知识,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生态环保意识教育,认识到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生死相依,人类与自然应和谐共处”。③夏红永:《历史教学课程改革应渗透环保意识》,《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8期,第96页。其四,概念解释主观。如对“环境教育”的解释,认为“生态环境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活动,指通过对人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使受教育者增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意识”。④闫丽丽:《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生态环境教育》,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第6页。即环境教育的目的在于环境意识的培养。有的则认为,中学历史教育中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应是:提供各种机会,使学生获得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知识、价值观、态度和技能;鼓励学生从历史学角度说明生态问题;唤起学生对生态问题的意识、好奇心;鼓励他们积极地参加解决生态问题的各种活动。把“环境教育”的名称肯定下来,为世界各国所接受。此后,环境教育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开展,但各国对环境教育内涵的理解存在诸多分歧,至今未达成一个共识。⑤祝怀新:《环境教育论》,中国环境出版社,2002年,第9页。在我国,对环境教育也存在多种理解与解释,笔者较认同林崇德等人的观点:环境教育是“借助教育手段以提高人们对环境的了解和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可使人们对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有正确的认识,动员全社会成员共同努力来保护环境”。⑥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主编:《心理学大辞典》(上),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00页。即环境教育是以教育为手段,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对环境的认识和激发环保行为。在学校教育中,环境教育主要通过“多学科渗透”的方式来实现。⑦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污染控制司编:《工作指导手册》(下),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803页。针对历史学科,由于历史本身包含环境史和环境文化,历史本身就是丰富的生态环境教育素材,环境问题的形成有其历史的原因,历史教学包含环境教育是历史学科与时俱进的需要,⑧江家发主编:《环境教育学》,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04-205页,第207页。历史学科必然要在环境教育中发挥一定的作用。“通过有关人类历史发展的教学来使学生从根本上认识人与自然、社会发展与环境变迁的关系,从而形成强烈的环境意识和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并培养一定的环境实践能力”是历史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目标。⑨江家发主编:《环境教育学》,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04-205页,第207页。

猜你喜欢
史观人类历史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一个不容忽视的高考考察维度——比较史观
新历史
全球史观在初三历史复习中的运用
和而不同 学以致用——近两年各地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多元史观刍议
历史上的6月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