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与创新能力培养背景下财务会计课程改革的三大思考

2017-03-12 13:07
关键词:总成绩财务会计创新能力

付 艳

(辽东学院 商学院,辽宁 丹东 118001)

【大学研究】

应用与创新能力培养背景下财务会计课程改革的三大思考

付 艳①

(辽东学院 商学院,辽宁 丹东 118001)

传统的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离,教学方法与课程考核方法单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本文从解析传统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缺陷入手,思考了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法,探讨教学内容改革的方略、案例教学方法运用的方略、考核评价方法的方略,并提出了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旨在实现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质量应用型会计人才。

财务会计;创新能力;应用能力;教学改革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其指导思想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加快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为了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会计人才,财务会计课程要做改革的先行者。但是,传统的财务会计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都存在许多缺陷。本文基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解析了传统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的缺陷,探讨了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法,明晰了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传统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三大缺陷

(一)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离

《麦肯齐大学教学精要》中讲到:“在安排课的主体时,最常见的错误就是试图包罗过多的内容,学习的敌人是老师无论如何非得包教全部内容。”[1]以往的财务会计教学就犯了这样的错误。财务会计课程在会计专业课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主要的教学内容是六个“会计要素”的各项具体内容的核算方法以及财务报告的编制,大约十二章左右。以往的教学中老师过于注重核算细节,详细讲解各类经济业务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等等。由于经济业务复杂多样,内容繁多,在财务会计的课堂上,授课老师争分夺秒,恨不能一节课当成两节课来用。老师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太多的新概念使学生的接受能力超负荷而什么东西也理解不了,就好像太强的灯光使得人眼花缭乱而看不清任何一样东西一样[2]。一些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经济业务稍有变化就不知如何处理,缺少基本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财务会计教学中安排了一定数量的实践课时。但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理论课的内容安排过多,经常挤占实践课时,致使实践课有名无实,严重影响了财务会计实践教学。同时,财务会计课程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通常是分开进行的,先理论,后实践,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离,这并不利于学生掌握财务会计的知识和技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

随着现代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能力需求也在发生变化,要求会计人员不仅掌握会计知识,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即具有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参与决策与管理的能力和适应社会和环境发展的能力等。传统的财务会计教学主要是采用“填鸭式”的灌输教学方法,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老师考,学生背,学生只会照抄照搬,死记硬背。虽然近年来学校强调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倡导案例教学法等先进的教学方法,但大多停留在口头上,流于形式。同时,老师平时过分强调会计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只注重会计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学生知识结构单一,也导致学生缺乏创新能力。

(三)考核形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

考试是一种教育手段,它能引导学生的学习,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指挥棒”的作用。近年来财务会计课程考核也在不断地改革与完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考核方式。财务会计课程通常采取教学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教学过程考核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比例20%~30%,期末考核采取闭卷笔试方式,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比例80%~70%。从表面上看,已经改变了过去主要以期末考试决定总成绩的办法,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教学过程的考核,但实际上还远远不够,要想让学生将功夫用在平时,就必须增加教学过程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例。

2.考核内容。以往的教学过程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考勤、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期中测试等,考核内容不够全面,缺少实践教学的考核,所以师生对实践教学环节不够重视,重理论、轻实践,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同时,期末考试考题类型主要包括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和业务处理题等,主要考核学生的财务会计理论与会计业务的处理能力,缺少案例分析等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内容,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另外,在实际考核中,平时成绩的考核不够严谨,经常被当成调节总成绩的手段。查阅往届学生的成绩单就会发现,有不少学生的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在60分以下,而总成绩则是及格以上。这种类似的情况在实际工作中屡见不鲜,师生共知。这虽然有老师个人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考核制度不完善。

二、财务会计课程教改的三大方略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应用能力,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等几个方面入手进行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教学内容改革的方略

1.调整课堂教学内容。财务会计核算的主要依据是企业会计准则,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会计准则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完善,更新得比较快。准则变了,它所规范的会计业务的核算也会随之变化,所以应当对财务会计的课堂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在财务会计教学中,不应过分注重会计核算细节,而应主要讲解财务会计核算的原理和一常见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于一些特殊的会计业务可以让学生课后研讨,同时根据授课内容安排学生撰写课程论文,老师集中进行讲解或评价,这样不仅能缓解课堂学习的压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财务会计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财务会计教学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部分,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以往的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分开进行的。由于财务会计准则与制度枯燥难懂,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其实财务会计各部分内容都与实践直接相关,可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实践教学内容丰富理论教学课堂。例如讲解“银行存款结算方式”时,通过多媒体将“银行汇票”“银行本票”“现金支票”“转账支票”“商业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等各类结算票据展示给学生,并介绍各类票据的填制方法和使用范围等。这一方面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增强他们学习会计的兴趣;另一方面使学生们熟悉了这些票据的内容和填制方法,拉近了财务会计理论与实际工作的距离,提高了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运用的方略

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在财务会计教学中,应当根据教学内容,收集或设计合适的案例,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

1.以案例导出授课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金融资产的核算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复杂的一个问题,老师可以提前设计一个案例并下发给学生。此案例可以是“某公司于2015年7月2日购买了‘民生银行’股票10 000股,买价5元/股,另支付交易费用500元,2015年12月31日,该股票每股股价6元/股,2016年5月8日,该公司以6.5元/股的价格将该股票全部出售”,要求计算该公司此项股票投资的收益。虽然学生尚未接触过金融资产的会计核算问题,但他们是能够计算出投资收益的。在正式上课时,老师检验学生的计算结果并提出新的问题,即:该项投资如果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这些投资收益是在何时确认的,如何确认的,如果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又如何呢?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好奇心会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中自觉地将两种金融资产核算进行比较,便于他们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识。

2.以案例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积极学习是现代高等教育中的一个时髦用语,就积极学习而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讨论。因此,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收集整理教学案例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案例进行研讨准备,在课堂上老师组织学生针对案例进行研讨。例如“企业合并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是一个难点,传统的讲法费时费力,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采用案例分析法则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老师可以将我国企业合并的相关案例发给学生,让学生分组进行准备,围绕“企业合并”上网查找资料,了解什么是“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它们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应当如何核算等?课堂上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最后老师进行总结评价,并将正确的核算方法介绍给学生。这种案例教学不仅将晦涩难懂的会计准则变得生动具体,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而且通过思考练习帮助学生学会按照教学内容进行思考,整合他们已经学到的会计知识,学会评价自己与他人的见解是否合理,促发他们继续学习的积极性。

3.以案例分析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了巩固学生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检查其学习效果,以往的教学中老师经常会布置一些编制会计分录之类的课后作业,这些对于学生学习财务会计是有益的。但要想真正学好财务会计,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还应当增加案例分析问题。老师可以结合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给学生布置一些案例问题让学生课后进行分析,并要求写出分析报告。学生利用自己所学到的会计知识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一方面是训练了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力,另一方面撰写分析报告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等,学生的综合素质会得到提升。

(三)考核评价方法的方略

财务会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所以财务会计课程考核不仅应当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还应当加强基于实践能力评价的过程考核。因此,财务会计课程考核应当建立“以学生主动学习为导向、以能力评价为核心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课程考核应当以“2+1” 的形式进行。其中“2”以课程过程性考核的形式进行,由平时成绩和能力评价组成,以反映对学生主动学习的评价为主;“1”为终结性考核,以期末考试的形式进行。具体考核内容与方法如下:

1.教学过程考核:该部分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50%,考核内容包括平时成绩和能力评价两个部分构成。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学生出勤、课堂表现、听课情况、笔记、发言等内容进行评价赋分;能力评价成绩主要包括课程作业、课程论文与讨论、实验作业、阶段测试和实验测试等成绩。老师可根据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课程论文、分析报告和实验作业等进行评分,同时,每两、三章进行一次阶段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评分。另外,单独进行一次实验测试,用于检查学生的财务会计操作能力。

2.期末考核:期末测试占课程总成绩的 50%,以闭卷笔试的形式进行,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题类型可包括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和案例分析题等,全面考核学生的财务会计理论知识水平以及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总成绩=教学过程考核成绩×50%+期末考核成绩×50%。凡期末成绩低于 60 分者,无论课程总成绩是否超过 60 分,都以不合格计算,从制度上杜绝以教学过程考核成绩调节课程总成绩的现象发生。

三、财务会计课程教改应注重的三个问题

(一)积极做好“导航者”

财务会计课程教改后,增加了课堂讨论等授课方式,但是,任何一个班级的同学都不会自动地进行有效讨论,讨论课上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大部分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他们看不到讨论的价值,不愿意参加讨论,导致讨论经常陷入无人发言的窘境。因此,要求授课教师必须科学、有效地进行引导。首先,要使学生认识到讨论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使他们乐于公开谈论自己的想法,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并做出反应;其次,不要在学生未进行预习的情况下进行讨论,这种讨论是很难进行的,正确的做法是将讨论的主题提前告知学生,让学生围绕主题收集资料,进行充分准备,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最后,授课教师必须针对讨论的主题进行认真研究,充分估计讨论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形,学生发言后教师要进行讨论总结,给出问题的正确结论或者是解决问题的各种措施等,让学生对于讨论的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样学生才能通过讨论学到知识,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科学进行过程考核

财务会计课程教改后,教学过程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50%,与以往相比大幅度增加。这部分的考核内容中有相当大一部分需要依靠老师的职业判断,如果考核不严谨,对学生总成绩的影响是很大的,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财务会计的积极性,甚至会产生矛盾。因此要求授课老师必须认真履行教师职责,严格执行课程考核方案,各项目的评分必须做到有据可查。出勤成绩根据学生出勤记录赋分;实验作业、课后作业根据学生完成的数量和质量评分;课程论文与分析报告根据其完成情况评分,对严重抄袭者不予给分,并要进行批评教育;实验测试和单元测试必须正规化,试卷要有标准答案与评分标准,严格监考和批阅试卷。只有这样,考核结果能够反映出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才能使考核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制作“留白”课程讲义

有研究表明,听课做笔记有两个方面的益处:一是提供了可供日后复习的客观记忆;二是做笔记涉及对相关知识的再述和改造,有助于记忆。财务会计课程改革后实行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节省了教师板书时间,课堂信息量增大了。随之出现的问题是一部分学生课堂笔记记不下来,另一部分同学忙于记笔记,却顾此失彼,常常忽略了老师讲授的一些重要内容。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办法就是让学生在讲义上做笔记。具体做法是授课教师根据授课内容提前整理出课程讲义,在上课前发到学生手中。讲义内容应当提纲挈领,只提供一个总框架,不能过于详细,详细的讲义会使学生松懈消极。讲义应适当留出空白,学生听课时,可选择重点内容以自己的语言对讲义进行充实。教师应当定期检查学生的“讲义笔记”,评价他们概括、转述讲课内容的正确程度,训练学生记笔记的水平。

总之,财务会计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完善。虽然课程改革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授课教师课外工作量大大增加,但只要授课教师能踏踏实实地做好课前、课后工作,就能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质量应用型会计人才。

[1]麦肯齐.麦肯齐大学教学精要[M].徐辉,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24-72.

[2]杨政,殷俊明.会计人才能力需求与会计本科教学改革[J].会计研究,2012(1):25-28.

[3]陈颖.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基于典型工作任务[J] .现代商贸工业,2014(6):132.

(责任编辑:李 军)

Some Thoughts on Financial Accounting Course Reform: An Application and Innovation Ability Cultivation Perspective

FU Yan

(SchoolofBusiness,EasternLiaoningUniversity,Dandong118001,China)

Due to the unreasonable teaching content arrangement, the separation of the theoretical teaching and practical teaching and the unitary teaching method and course assessment, the traditional course teaching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is adverse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pplication and innovation abilities. In this study, som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content, assessment method are discussed. Besides,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noticed in the financial accounting course reform are put forward.

financial accounting; innovation ability; application ability; teaching reform

10.14168/j.issn.1672-8572.2017.01.27

2016-10-26

付艳(1966—),女(满族),辽宁宽甸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会计学。

G642.0

A

1672-8572(2017)01-0138-04

猜你喜欢
总成绩财务会计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大智移云下财务会计人才的转型探索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研究
ERP在企业财务会计中的应用及价值探索
全国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举重锦标赛顺利举行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谢文骏与刘翔110m栏分段成绩与总成绩的灰色关联度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