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神利咽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2017-03-13 02:19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调神营养状况针刺

赵 娜

作者单位:辽宁省鞍山市中心医院 康复科 114001

调神利咽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赵 娜

作者单位:辽宁省鞍山市中心医院 康复科 114001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采用调神利咽针刺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00例,均为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随机分组,比较常规针刺法(对照组,n=50)与调神利咽针刺法(观察组,n=50)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治疗前吞咽功能评分SSA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程度不等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例治疗前营养状况评分MNA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程度不等升高,观察组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 针对临床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调神利咽针刺法治疗,可促吞咽功能得到最大程度恢复,并为患者机体营养状况的维持创造良好条件。

调神利咽针刺法 脑卒中 吞咽困难 疗效

脑卒中是以舌强语謇、突然昏仆、半身不遂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其为各种原因促使脑血管狭窄、破裂,引发急性脑血管循环障碍,诱导神经功能缺损所致[1]。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是指病变发生后,对与吞咽相关的神经或中枢构成损伤,使吞咽过程受到干扰,进而引发的吞咽运动失调或吞咽反射障碍情况。中医尚无吞咽障碍的命名,但认为元神失用、咽窍不利是其核心病机。调神利咽针刺法以此核心病机作为立足之本,调整和恢复失用元神,进而促吞咽功能得以最大程度恢复。本次研究选取相关病例,就调神利咽针刺法应用效果展开探讨,现回顾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00例,均与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1995年)修订诊断标准符合,洼田饮水试验≥Ⅱ级。随机分组,观察组50例,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45~73岁,平均年龄61.8±4.9岁,平均病程38.4±23.2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平均28.3±2.5分。对照组50例,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44~75岁,平均年龄62.9±5.0岁,平均病程38.6±23.1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平均28.2±2.3分。患者对本次试验均知情同意,并排除年龄<40岁,老年精神病患者,心、肝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者。组间基线资料具可比性,无统计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本组病例应用调神利咽针刺法治疗,以照海、百会、列缺、神庭、完骨、印堂、天柱、风池、上廉为主穴;玉液、金津等为辅穴。并随证加减,如阴虚风动加风池、太溪;肝阳暴亢加太溪、太冲;痰热腑实加丰隆、内庭、曲池;气虚血瘀加足三里、血海、气海;风痰阻络加合谷、丰隆。操作:针刺患者百会穴时,穴位与针尖需呈15°~30°角,沿皮下轻柔行约1寸的平刺,促使操作区域有麻胀酸感产生,或以向患者整个头部放射为度,每分钟捻转约200次,每隔10分钟,再安排行针1次,每次约2分钟。针刺神庭穴时,向百会方向予以透刺1寸操作;针刺印堂穴时,行直刺0.1~0.3寸操作,采用捻转泻法手法,向喉结方向对天柱穴、完骨穴、风池穴进行针刺,对玉液、金津、咽后壁行放血或点刺操作,其他穴位在完成进针处理后,通过运用手法得气,针灸针留20分钟,1次/天,每周6天,共2周。

1.2.2 对照组:本组病例行常规针刺,以通里、廉泉、水沟、风池、内关、翳风、完骨为主穴;辅穴:玉液、金津等。随证加减同观察组。常规消毒皮肤进针,向喉结方向对翳风、完骨、风池针刺,咽后壁、玉液、金津行放血或点刺,其他穴位在完成进针操作后,通过运用手法的方式得气,针灸针留30分钟,1次/天,每周6天,共2周。

1.3 指标观察 ①吞咽功能评估[2]: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定法(SSA)对两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评估,分值越低,效果越好。②营养状况:采用微型营养评价法(MNA)对两组治疗前后营养情况评估,分值越高,效果越好。

2.结果

2.1 吞咽功能 两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例治疗前吞咽功能评分 SSA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程度不等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见表1。

2.2 营养状况 两组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例治疗前营养状况评分MNA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程度不等升高,观察组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见表1。

组别n吞咽功能对比治疗前治疗后营养状况对比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5027.2±4.621.8±3.2*20.4±3.523.9±3.6*对照组5027.4±3.724.5±3.320.6±3.421.1±3.7

注:*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差异(P<0.05)。

3.讨论

中医认为, 脑卒中病理过程复杂, 以风、火、痰、瘀为主要病因,当瘀血、痰浊、风火等病邪对神窍蒙蔽,脑神所主功能活动支配丧失,便有吞咽、语言、肢体等功能障碍出现。卒中后吞咽障碍以进食困难、饮水呛咳等为主要表现,以元神失用、咽窍不利为核心病机[3]。

调神利咽针刺法是在对卒中后吞咽障碍病因病机总结基础上,与现有经验结合,而提出的总治疗法则[4]。从总体而言,因脑为元神之府,对机体全身有统领作用,经调神,可重新调整失用元神,神恢复正常,才可对机体各个器官发挥统领作用,咽喉也包括在内。从局部而言,经利咽,使咽窍原本闭塞的情况得以通利,局部结合整体,可达到全面对整个吞咽功能调理的效果,进而促治疗作用更快、更佳发挥。从西医角度展开分析,卒中后吞咽障碍病变病非单在咽喉处,脑功能障碍为其病根[5],与吞咽相关的神经肌肉组织所具有的协调作用对吞咽功能是否可正常发挥具决定作用,故治疗吞咽障碍时,需立足整体,以使效果得到最大程度改善。

本次研究观察组应用的调神利咽针刺法,在选穴方面重视从整体出发,对督脉循行上的印堂穴、神庭穴、百会穴,八脉交会的照海穴、列缺穴选取,配咽喉和头顶局部穴位天柱穴、廉泉穴、完骨穴、风池穴,以及舌下玉液、金津。督脉属脑,统领一身阳气,百会位于其巅顶,有调理脑神作用,是对脑髓疾病进行治疗的重要腧穴;神庭与足阳明经、足太阳经交会,是气血会聚之地[6],印堂属经外奇穴,立足督脉,可发挥较佳对中风病治疗效果。照海、列缺属八脉交会穴,主胸隔、咽喉疾患,针刺可通利咽窍,对吞咽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咽后壁、玉液、金津点刺放血,可使舌部气血得以疏通,另外局部刺激咽后壁,可为咽反射建立创造了有利条件。诸穴配合,共起通利咽窍、调神导气之效,可促卒中后吞咽功能得到最大程度改善。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示,观察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营养状况均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针对临床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例,采用调神利咽针刺法治疗,可促吞咽功能得到最大程度恢复,并为患者机体营养状况的维持创造良好条件。

1 罗菁,古志林,徐振华.调神利咽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5,37(12):940-942.

2 杨辉.调神利咽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16,25(11):1139-1141.

3 李卫平,王江林,黄娟,等.针刺与吞咽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分析[J].西南军医,2012,14(4):587-589.

4 黄奕旻,曾科学.中药联合针刺疗法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14(8):32-33.

5 毛忠南,毛立亚,张晓凌,等.何天有教授靶向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5,33(6):154-156.

6 王辉,韩舰华.中医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进展[J].中华针灸电子杂志,2014,3(2):56-60.

10.3969/j.issn.1672-4860.2017.01.017

2016-12-7

猜你喜欢
调神营养状况针刺
1~12月龄肺炎住院患儿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评价
云南省老年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的调查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清明的雨
针刺配合调神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
观察调神针法对慢性失眠症患者过度觉醒状态的影响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针刺调神思想临床应用探析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