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供应市场化改革实施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福建医科大学为例

2017-03-13 07:01张丽芳
关键词:类别供应途径

张丽芳

(福建医科大学 教务处,福建 福州 350122)

在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成熟、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在学生教材购买个性化意愿越发强烈的内因驱动下,教材供应市场化已成为必然趋势[1-3]。近年来,许多高校的教材供应管理也纷纷选择了市场化之路[4-6]。福建医科大学顺应市场化趋势,于2013年实行学生自愿购买教材并引进供应商在学校驻点,为师生提供面对面服务,并现场按招标价直接结算。教材供应市场化实行后,实施效果以及学生对现行教材供应模式的认知如何,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笔者从在校大学生的角度出发,对教材供应市场化改革实施效果进行深入调查与分析,为高校教材供应市场化改革的深化及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和证据支持。

一、医学院校教材供应市场化改革实施现状及影响因素

笔者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大二至大五各专业学生520名,运用事先拟定的调查问卷于2014年4~5月展开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现行教材供应满意度及认知、教材获取及处理途径、教材供应方式与学习的关系、优化教材供应举措的认知及实际购买教材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520份问卷,回收问卷516份,回收率99.23%,其中有效问卷49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6.71%。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问卷涉及的调查对象包括男生217人,女生282人,其中大二到大五的学生分别是181、166、78、74人。涵盖医学相关及非医学类专业学生,其中医学相关9个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七年制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药学、药物制剂),非医学类3个专业(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英语)。

(二)对现行教材供应模式的满意度及认知

1.满意度调查。(1)供应模式满意度。选择“非常满意和基本满意”占比89.8%(表1)。(2)供应服务满意度。对供应服务的“服务态度、服务水平、正版教材、课前到书率、折扣率、便捷程度、售后服务保障、沟通反馈渠道畅通度”等方面进行调查,共设“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5个维度,累计“非常满意、满意、一般”结果,在以上方面的累计满意度分别为80.8%、76.2%、92.8%、85.8%、66.5%、83.2%、74.3%、65.3%。

2. 对教材供应模式的认知调查。约有75.8%的学生认为学校供应教材的方式相对能够满足个人需求,33.5%的学生认为学校教材供应模式总体能让学生透明消费,约71.3%的学生按照预订单购买教材,体现了诚信购买的行为(表2)。

表1 调查对象对现行教材供应模式的总体满意度

表2 调查对象对现行教材供应模式的认知

(三)对教材获取及处理途径的认知

1.教材获取途径。从教材获取途径看,向学校指定书商购买教材为主要途径占67.3%,自行购买、向学长借阅、图书馆借阅、复印教材及没用教材等途径分别是23.2%、16.6%、4.2%、7.6%、1%。从购买教材途径的意愿看,有64.2%的学生希望购买新书,希望购买二手书、租书、借书及不用教材分别为16.2%、3.9%、17.8%和5.1%。公共基础类、人文社科类、专业基础类、专业类4种不同类别教材中,希望购买新书的学生分别占50.5%、32.3%、85.6%、88.6%。因此,购买专业类新书的学生所占比最大(表3)。

从不同专业类别的学生对教材类别的获取来看,经卡方检验得到不同专业类别的学生对教材类别的获取存在差异性(χ2=10.926,P=0.012,P<0.05)。因此,不同专业类别学生对不同教材类别的获取途径存在影响(表4)。

2.不同专业类别对教材获取途径的影响。希望公共基础课和人文社科课教材购买新书的学生普遍较专业基础及专业课教材的少,而且医学相关专业希望购买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新书的比例较非医学类高。

运用卡方检验对不同专业类别学生是否愿意购买新书的差异性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专业类别对教材希望获取途径上存在差异(χ2=20.401,P<0.05)。因此,不同专业类别对学生获取教材途径存在影响(表5)。

3.教材处理途径。学生针对公共基础课、人文社科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4种不同类别教材希望“继续保留,还用得着”占比分别是56.7%、35.5%、85.6%、86.8%;希望“当废品处理或送人”在4种分类教材占比分别是21.4%、34.5%、7.6%、6.8%;同理,希望“二手教材回收”分别是23.0%、30.3%、7.8%、7.4%;希望“捐给图书馆”分别是3.6%、6.2%、1.6%、1.6%。因此,学生较注重专业基础及专业课教材的保存(表6)。

4.不同专业类别对教材处理途径的影响。不同专业类别的学生公共基础课及人文社科课教材希望保留的比例均较低,而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材的比例较高;医学相关专业希望保留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教材的比例相较于非医学类高。

对不同专业类别学生处理教材的途径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表明,不同专业类别学生处理不同教材的途径存在差异(χ2=38.913,P<0.05)(表7)。

(四)教材供应方式对学习的影响

70.3%的学生认为教材自由购买不会影响学习,65.3%的学生认为个人的学习成绩变化与教材供应方式没有关系。进一步统计分析显示,个人的学习成绩在教材供应方式改革前后的变化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0.665,P=0.717,P>0.05)(表8)。

表3 不同专业学生教材类别和希望获取途径的基本情况

表4 不同专业类别对教材类别获取影响的卡方检验情况

表5 不同专业类别对教材获取途径影响的卡方检验情况

(五)对优化教材供应举措的认知

认为开展二手教材回收、买卖及租赁业务“十分必要”的学生占69.1%,认为“无所谓”及“没必要”的学生分别占28.1%、2.8%;“赞成”在网络征订时增加预先付款功能(如支付宝),领到教材无误后确认付款的学生占71.9%,“反对”占28.1%;认为现行的教材供应在“预订”“发放”“结算”“补退”等各环节需要改进的学生分别占9.8%、36.9%、11.2%、13.2%,认为“各环节都有序进行”的学生占37.5%。因此,学生购买教材的支付方式影响着满意度的高低,并趋向于寻求安全方便快捷的电子支付方式。

共有106位学生对教材供应过程中需要改进的环节阐述原因并提出建议,主要集中在教材发放结算效率不高、补订所需时间太长、希望预订教材时增加图片信息、网络预付书款、送书上宿舍、进行服务评价等。

表6 不同专业类别对不同课程类别教材处理途径的认知情况

表7 不同专业类别对教材处理途径的卡方检验情况

表8 教材供应方式改革后不同专业类别成绩比较情况

二、医学院校教材供应市场化改革实施效果及优化建议

(一)市场化取得一定成效,供应环节尚需优化

福建医科大学学生对该校现行市场化教材供应模式的总体满意度较高,累计满意度为89.8%,且2013—2014学年教材实际购买率达到69.9%,总体教材使用率为99%。该校教材供应秩序基本正常,教材供应模式调整过渡平稳,基本实现了教材供应模式市场化改革的构想,因此,教材供应市场化改革总体上是成功的。然而,调查发现,学生认为教材供应环节中仍存在较多问题,只有37.5%的学生认为教材供应各环节都有序进行。相关教材管理部门应认真理顺并优化教材预订、发放、结算、补退等各环节,针对学生提出的教材供应水平不高、结算效率不高等问题,可通过开发建设教材管理服务系统、选择移动支付等多种渠道,不断提高教材供应工作效率与服务水平。

(二)调整偏科倾向,优化专业知识结构

不同专业类别学生在专业基础及专业类教材的购买率、购买新书意愿及继续保留的比例总体上均比公共基础及人文社科类教材高,表明医学相关和非医学类专业学生普遍有“重专业轻基础,重技能轻人文”的学习倾向。因此,相关教育部门应及时查找原因及寻求有效解决途径,从思想教育、课程体系调整等方面入手,促进学生主动优化知识结构,重视专业人文精神,夯实专业基础,合理引导学生均衡发展。

(三)强化管理服务意识,满足消费者需求

在教材供应市场化转变过程中,多数学生对教材供应管理与服务的期望值较高,希望质更优、价更廉,服务到位送货上门,注重付费方式转变。在自主消费过程中,学生的消费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诚信消费观念较强,而且参与度高,能够积极为教材供应工作建言献策,促进良好的教材供应环境的构建,维护供求双方之间的共同利益。高校管理机构应尊重并保护学生的消费者身份,强化自身的管理服务意识,积极响应市场需求,不断增强服务弹性、提升服务效率、提高服务水平,满足学生的服务需求。

(四)加快教材管理信息化建设,满足信息化需求

教材管理信息化是对传统教材经验管理模式的突破和转型,教材管理者应抓住机遇,重视高校教材管理网络信息平台的构建[7]。建立教材信息库,广泛收集教材征订目录、高校联合书目、高校教材信息交流目录等信息,收集各种教材出版发行动态,应用计算机对教材的评介文章进行分类存储管理,为教师进行教材选用、编写、研究等提供帮助;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建立网络化的教材选用、供应、评估、统计系统,实现教材管理信息化、现代化,提高教材管理效率,提升服务水平,满足师生对教材管理服务的需求[8]。

(五)建立循环利用机制,满足教材循环利用需求

学生对教材的循环使用需求强烈,循环利用机制的建立十分必要且紧迫。目前,我国高校教材循环使用的步伐缓慢、覆盖面小、循环使用的层次较低。究其原因,教材循环使用存在机制缺陷,利益主体缺位、协调机构缺位、激励机制不足[9]。从教材循环使用的本质上来说,学生是直接的受益者之一,但最大的受益者是社会。教材循环使用的公共消费特征明显,应纳入“公益”范畴。“公益”事业首先应以国家投资为主;其次,运用行政手段推进,可以结合“生态学校、绿色学校、文明校园”等绿色绩效指标纳入学校考核目标,引导学校积极介入教材循环使用机制的介入[10],并引导非官方民间组织的介入,如“教材循环使用协会”等机构,还可以出台鼓励政策,吸引企业投资,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推进教材循环使用进程;再次,高校需承担教材循环使用的社会责任,可以在图书馆设立循环书架,鼓励并引导校内书店经营二手教材业务,积极推动二手教材市场的构建,促进教材循环使用。

[1]刘宏鑫.学分制条件下高校理工类教材管理模式[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125-128.

[2]黄文勇.高校教材供应模式的社会化转变及教材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 2013(5):73-75.

[3]王 体.“教材腐败”的体制分析与对策[J].科技与出版,2012(2):33-34.

[4]顾燕华.高校教材库存管理与大学书店模式[J].价值工程,2012(7):253-255.

[5]陈 莉.高校教材供应模式探析[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9):93-96.

[6]陈丹青.学分制改革下高校教材征订管理的探讨——以龙岩学院为例[J].龙岩学院学报,2014(10):95-99.

[7]胡孝恽.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高校教材管理思路探析[J].中国市场,2014(14):117-118.

[8]王立国.高校教材管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5,24(2):37-39.

[9]曹思雁,孙超英.论高校教材循环使用的机制缺陷及实现途径[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6):33-35.

[10]郭云泽.循环经济背景下高校教材循环利用的探究——以黑龙江科技大学为例[J].经济师,2014(10):197-198.

猜你喜欢
类别供应途径
氮肥供应充足 春耕生产有保障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今冬明春化肥供应有保障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壮字喃字同形字的三种类别及简要分析
服务类别
多类别复合资源的空间匹配
供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