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科学校化学教材的建设与思考

2017-03-14 20:49何丽针叶锡勇
科技视界 2016年27期
关键词:教材建设高职高专化学

何丽针 叶锡勇

【摘 要】基于高职高专教育模式的转变,教材建设应服务于 “素质高,知识面宽,高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化学教材建设为例,探讨教材建设的基本框架,提出加强组织领导、转变观念、健全制度等具体措施,培养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专科层次的医学人才。

【关键词】高职高专;化学;教材建设;措施

二十一世纪的医学模式突破传统模式局限,即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三位一体的医学模式转变。随之而来的是服务模式的转变,由单一的医院服务向医院和社区服务并行的模式转变。其服务内容亦由治疗疾病向预防、治疗、康复和保健等多元化服务形式转变。为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培养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专科层次医学人才,学校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教材建设。教材既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又是教学的基本工具。医专教材应该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定位于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现以我校化学教材的建设为例,探讨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1 化学教材建设的重要性和存在问题

化学是医学院校药学、检验、临床、护理等院系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化学教材的建设和化学教学,使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化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还将了解化学基本理论、方法在医药学领域的具体应用及其新进展,同时也为后续课程(生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理、生理、生化检验等)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随着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我校加快了教材建设的步伐,学校以化学、药剂检验等教研室为核心,共同探讨化学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教材定位不清

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加速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传统的培养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转变为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专科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重在技能以及服务生产一线。但是大多数化学教材,是本科教材的压缩版、缩水版,依然延续过去本科教材的特点,重理论轻实践,基础理论过多且深奥。如无机化学的杂化理论过于煩杂,各类有机化学反应机理难度较大。

1.2 教材内容陈旧

教材编写的依据是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落后于时代的发展。现有教材往往内容庞杂、陈旧,与社会实践联系不够紧密,甚至是临床上早已淘汰的方法还列入教材中,而新的知识和方法只字未提。有些化学反应或化学试剂已经不再应用到工农业生产及医药领域。例如血糖的检验,临床上已不用班氏试剂,而是借助仪器分析法,采用722分光光度仪的葡萄糖氧化酶法。

1.3 教材与专业脱节

即便是医学专科层次的化学教材,其门类也颇多。临床、护理、助产专业的《医用化学》,检验专业和药学专业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美容专业的《化妆品化学》,化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处理不当,涉及化学在医药学上用途的编写内容少之又少。 1.4 教辅材料缺乏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强化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与主教材配套的教辅材料如学习指导、习题、实验指导等必不可少。目前,有些教材甚至连实验章节都没有编入,习题与教材的重点内容不相配。

2 化学教材建设的基本框架

以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为依据,在校领导和教指委的指导下,采纳一线教师和行业专家的建议,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优先选用国家规划,优质国家级或省级出版社的教材,购置专业特色的教材作为馆藏参考书。鼓励教学经验丰富,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编写高质量的教材,并用于教学。购置或自编与主教材配套的教辅材料。借助网络平台提供教学资源,构建纸质、多媒体、数字化立体的教材体系。

2.1 教材的选取重在思想性与科学性

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工具,是教师传道受业的载体。教材要反映高职高专教育的目标,与培养专科层次医学生的人才模式相适应。教材的科学性是教材的根本要求。选择教材时,优先考虑内容正确,脉络清晰,结构合理的教材,同时考虑教材的先进性、实用性。教材应反映本学科领域中的成果及其在医药行业上的应用。其次选取教材也要考量教材的艺术性,那些板块设计新颖,内容直观,语言准确、生动的教材,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爱不释手。例如,刘斌主编的药学类《有机化学》教材,通过知识链接板块联系实际,突显了“药味”,体现了职业教育特色,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有促进作用。

2.2 编写教材时,教师根据多年的教学和实践经验,坚持“工学结合”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设计思路,序化和整合教学内容,注意化学与后续课程的衔接,注意化学与各专业的联系,注意化学理论及技能与岗位技能需求相一致。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坚持以“必需、够用”“教师好将,学生好学”为度,重点突出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删减冗长、艰深的纯理论章节,淘汰陈旧的教学内容。

2.3 教辅教材的使用

教材是供教学用的资料,包括主教材和辅助教材,主教材即教科书(课本),教辅教材如讲义、教案、学习指导、习题集、实验指导书等。当然,计算机网络上使用的数字材料也是教学材料。我们编写了适合各专业需求的《医用化学实验教程》,并将实验分成制备实验、验证性实验和操作性实验三个板块。 按照“同一实验,同样试剂”的原则,整合实验内容。针对“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加与实际工作相关联的实验,如药学专业的阿司匹林的制备,检验专业的缓冲溶液实验,市区水质分析。

2.4 网络教材的建设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使多媒体和网络在教育过程中应用愈加广泛。传统的教学模式“粉笔+黑板”已无法满足现代教育教学的需求,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能够增加课堂容量,提高学生学习和探索问题的兴趣。在学校化学精品课程平台上,可以实现教学大纲,教案,教学PPT等共享,网络教材更为丰富、形象、生动。例如flash演示有毒、危险实验,揭示有机反应的微观过程。建立习题库,开展在线答疑等,符合现代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 化学教材建设的措施

3.1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教材建设制度

为了推动学校教学改革与发展,加强我校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学校特设立教材建设小组。由主管教学的副院长负责教材建设工作,教务处设计和落实教材建设的各项工作。为使教材建设能够适应职业教育发展需要,我校进一步完善教材建设制度。从教材的选用和征订,教材供应,编写教材,教材研究与评价,教材的评奖办法等方面,制定详实、可行的管理制度。

3.2 更新观念,深化教材改革

高职高专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即培养具有一定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的社会需求人才。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要任务,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制定教学大纲,规范教材建设工作,深化教材改革。

3.3 优选教材,满足专业教学需要

教材选用和征订是实现教学目的基本环节。选用化学教材时,我们特别注意教材的实用性,以“必需、够用”为度,了解概念和原理,强化应用和技能。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在教研室推荐教材的基础上,优先省部级以上获奖教材或列為国家级、省部级规划的教材。药学专业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我校选用的是“十二五”规划教材。高职护理、助产、影像专业的《化学》,既有一定的化学知识的广度,又紧扣医学上的应用。例如,渗透压在医学中的应用,缓冲溶液在医学上的应用等。

3.4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编写教材

高质量的教材需要高素质的教师参与主编或编写。学校推荐教学水平高且有实践经验的教授、副教授担任主编或副主编工作,参与省(部)级及以上的教材编写工作。教师通过编写教材,将学科、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纳入教学内容,以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丰富教材形式,促进教材的改革,提升了自身素质。学校充分调动广大教师从事教材编写的积极性,将编写优质教材作为教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作为教师评聘、晋职的依据和条件。对主编或参编省(部)级及以上的教材教师,学院给予相应的配套建设资金和奖励。

学校对精品教材的建设工作,有相应的政策扶持和专项经费。要求各个系部组建精品教材编写团队,主编是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改实践的教授、副教授,参编人员为讲师、助教、实验老师和企业专家,逐步完成教材编写团队的梯队建设。此外,学校鼓励教师编写开发有特色的校本教材或讲义。例如,以我校化学编写团队成员为主编的《医用基础化学实验指导》和《医用基础化学学习指导》(江西科技出版社),在省内外相关院校得到使用,并荣获学校教研成果奖。

总之,基于高职高专教育模式的转变,教材建设应服务于 “素质高,知识面宽,高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今后,我校将在教材建设工作中抓好重点规划,把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紧密结合,通过转变观念,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教材建设管理制度,使教材建设工作目标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刘燕群.以学为中心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化学》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134-135.

[2]李品艾.杨艳杰.张玲.医用化学教学与教材建设的几个问题[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7):28-29.

[3]陆涛.浅谈医学高职高专教育校本课程开发[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2):29-30.

[责任编辑:田吉捷]

猜你喜欢
教材建设高职高专化学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