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胜任素质模型研究

2017-03-14 20:00郑爱翔吴兆明路晓丽
职业技术教育 2016年25期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郑爱翔?吴兆明?路晓丽

摘 要 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胜任素质模型在基准性和卓越性胜任素质结构框架下由4组职业胜任素质指标构成。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要注重农村转移劳动力综合素质提升、加强非技术素质培训模式创新、重视社会和职业融入教育及建立基于胜任素质的标杆管理体系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职业胜任素质模型;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25-0057-07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从新型城镇化的总体建设要求来看,农村转移劳动力实现就业仅仅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第一步,而农村劳动力在新的职业领域实现职业胜任、获得职业成长,最终融入城市才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关键步骤。换言之,新型城镇化不仅要使农村劳动力实现地域转移和职业转换,更要实现职业胜任和心理迁移,最终从职业上和心理上融入到新型城镇的生活工作环境中[1]。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大力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实现了由乡村向城镇工作生活地点的转移,由农民向非农劳动者的角色转变。然而在转移过程中,由于缺乏支撑职业成长的关键素质因素,农村转移劳动力虽然实现了职业转变,但是普遍从业岗位层次不高,职业成长和发展通道狭窄,距离真正融入城市、实现城镇化和农业人口市民化的目标还任重道远。因此,本研究选择农村转移劳动力中的典型样本,进行职业胜任素质研究,旨在分析和挖掘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推动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成长的关键素质因素,以期为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提供决策依据。

一、研究背景

对于职业胜任素质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科学管理理论之父Taylor在1911年率先提出了“管理胜任素质运动”,他认为管理者应用时间和动作分析方法来界定工人能力素质构成。其后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1954年Flanagan在职业胜任素质研究方法上获得了突破,创立了关键事件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非严格的能力素质模型中,尽管这套方法不是严格的职业胜任素质分析方法,但这为后续的素质分析打下了良好基础[2]。1973年,McClelland指出用智力测验来预测工作成功是不科学的,他认为决定一个人在工作上能否取得好的成就,除了拥有工作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外,更重要的取决于人格特质、动机及价值观等因素[3]。这一观点奠定了职业胜任素质模型的基础,在此以后职业胜任素质模型理论研究迅猛发展。1993年,Spencer & Spencer基于心理学家Freud的思想进行模型构建,他们认为职业胜任素质由动机、特质、自我概念、知识及技巧五种类型构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包括专业技术人员、销售人员、服务人员、管理人员和企业家的职业胜任素质模型[4]。此后,Nordhaug则提出了自己的胜任力模型,他将胜任力划分为元胜任力、通用行业胜任力、内部组织胜任力、标准技术胜任力、技术行业胜任力和特殊技术胜任力六种类型,在理论界引起了广泛关注[5]。

国内对于职业胜任素质的研究较晚,主要是针对特定岗位的职业胜任素质模型展开应用研究,唐春勇(2005)、张维迎(2009)、伏燕(2013)和李曼丽(2014)等人将这一工具应用于管理、技术和科研人员的职业胜任素质模型构建中,获得了针对一系列特定岗位群的职业素质胜任模型。

通过对国内外职业胜任素质领域相关研究的梳理,目前学术界在职业胜任素质构建方面有两条主要脉络,一条脉络是以职业胜任为目标进行的通用职业胜任素质提炼,另一条脉络是围绕特定岗位进行的胜任素质构建研究,目前这两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理论积累。本文将基于现有研究,针对农村转移劳动力这一特定人群的职业成长模型进行理论探讨。农村转移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相比,两者在内在素质方面既具有一定的共性,更具有一定的个性,这意味着农村转移劳动力在适应特定岗位需要方面具有自身特定的素质模型建构模式。

当前,制造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大产业,随着现有经济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制造业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特别是对中、基层岗位的素质要求不断提升。因此,选取制造业进行农村转移劳动力胜任模型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同时更具现实性和必要性。基于此,本文将围绕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制造业中实现职业成长所需具备的职业胜任素质展开理论探讨。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为了建立具有一定行业适应性的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胜任素质模型,本研究将针对制造业生产管理岗位的通用技术与非技术素质展开,而不涉及专业性强的专有技术素质。在方法上,本研究将通过行为事件访谈法以及相关编码方法进行生产管理岗位胜任素质模型构建。本研究的素质模型构建从编制《农村转移劳动力生产管理岗职业胜任核心素质词典》着手。

(一)《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胜任核心素质词典》的编制

在编制《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胜任核心素质词典》前,本研究首先通过参考国内外理论研究,围绕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制造业职业成长通道上生产管理主岗位对含有“职业胜任”或“胜任特征”关键词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检索。通过对文献和书籍中的各类职业胜任指标进行归类、整理和综合分析,最终获得了43项素质信息。其中,出现频率至少2次以上的主要有“操作技能”“质量意识”“安全意识”“专业知识”“关系能力”“团队精神”“领悟能力”“主动性”“理解他人”“学习能力”“风险预见”“进取心”“理解他人”“洞察力”“责任感”“反思能力”“节能降耗意识”“豁达”“承压能力”“沟通能力”“服从力”“职业信息敏感性”等核心素质。

通过观察上述核心素质,不难发现理论研究中的这些指标缺乏一定的针对性,甚至与现实状况存在一定程度的背离。面对这一问题,本研究邀请了5位企业专家进行职业成长核心职业素质访谈论证。专家们分别来自无锡市、苏州市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较多的制造型企业,均担任人力资源高级管理岗位,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访谈主要针对当前农村转移劳动力所在企业中的成才典型案例展開讨论,访谈过程进行了录音和记录。访谈中主要询问三个问题:贵企业中吸纳的来自农村的员工(农村劳动力)是否有升迁、获奖等优秀典型,其中在生产管理岗获得升迁的员工通常具有哪些素质?这些核心素质在工作中会有哪些具体的行为表现?这些行为表现与绩效一般员工的行为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通过后期对访谈资料的整理发现,专家在访谈中普遍认可14个核心素质:“操作技能”“专业知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主动性”“团队精神”“服从力”“责任感”“领悟能力”“关系能力”“学习能力”“反思能力”“承压能力”“协调能力”素质指标。

同时,在专家访谈中补充了“当地社会融入力”和“工作环境适应力”两项素质,认为这两项素质属于普通农村转移劳动力相对薄弱的素质。与其他因素相比,这两项素质本身并不具有显著的技术性素质特质,显现出较强的社会和职业融入性特征,更具有非技术性素质的特点。其中“当地社会融入力”是农村转移劳动力在行业迁移和地理迁移中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工作环境适应力”是当前农村转移劳动力,特别是新生代转移劳动力在职业心理迁移中亟待加强的方面,是心理层面职业适应和融入的关键。

与文献搜集整理的核心素质相比,经过访谈获得的资料信息针对性较强,更能体现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胜任需要具备的核心素质。因此,本研究以前期文献研究和访谈获得的核心素质为基础作为编制《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胜任核心素质词典》以及构建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胜任模型的依据。最终形成的《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胜任核心素质词典》中包含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胜任所需的14个核心素质名称、定义、描述以及对应的分值设计。

(二)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胜任素质模型的初步建构

1.确定调查样本

由来自制造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专员、劳务中介公司招聘主管和高校农村劳动力研究人员共同组成专家小组,进行农村劳动力职业胜任素质模型的前期调研。调查区域选择江苏省无锡市和苏州市,两个城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水平较为接近。截至2014年底,无锡市城镇化率达到74.47%、苏州达到73.95%(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为53.7%),均位居江苏省前列,同时也居于全国前列,在国内城镇化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另外,两地均为制造业大市,在国内GDP排名居前。

在调研方法和调研样本选择上,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和判断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在江苏省无锡、苏州两地的制造业企业中挑选出24名农村转移劳动力参与了调查。其中标杆组12人,基准组12人。标杆组的样本是根据职称和职务类别,依据生产管理序列岗位类别进行选择获得,最终样本包括班组长、段长、线长、车间主任等生产管理岗位,在此基础上本次调研还格外关注这类人员所获得的各项政府和企业的表彰奖励情况;而基准组则是普通技术工人。为保证与标杆组的统计可比性,要求标杆组和基准组调研样本均需具有5年以上制造业工作经验。

2.行为事件访谈

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BEI)是最常用的职业胜任核心素质数据收集方法,由哈佛大学心理学家McClelland提出。作为一种开放式的行为回顾式探索技术,行为事件访谈法是揭示职业胜任特征的主要工具。本研究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进行调研,通过深入访谈的方式,由农村转移劳动力讲述在工作环境中亲身经历以及亲自处理的成功和不成功事件各列举三件,然后通过分析这些典型事件来挖掘出影响其职业成长的细节行为。为保证访谈调查的效果和质量,本研究的访谈采用双盲设计。主试和被试均不知晓实验目的和内容安排,在访谈过程中将受访内容进行记录的同时进行录音,后期将录音转化为文本形式。每个访谈者有效访谈时间在60分钟左右。

在行为事件访谈方案设计好之后,访谈调研随即展开。通过对访谈录音和文本的梳理与核查发现,调查过程中有4名被访者由于访谈未达到本次研究的事例数量要求或事例内容空洞等原因,访谈文本未被纳入最终的实证研究中。其中标杆组1人,基准组3人,最终进入实证分析的发展标杆组别有11人,基准组别有9人。

3.主题式分析

访谈结束后,需要进行主题式分析。主题式分析是从行为事件访谈所获取的原始资料中辨别主题和模式的过程。研究根据初步确定的胜任素质编码词典,由研究者和一位具有行为事件编码经验的成员先行对文本进行编码。由于前期二人多次合作过编码工作,对于条目和内容的认知方面具有较高的一致度。在编码过程中,两位研究者通过对访谈记录的讨论,重点消除了对于条目理解以及行为、特征方面的分歧,重点对比两组的区别,获得职业胜任要素,并据此来建构基于职业成长的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胜任素质模型。

三、研究数据与分析

(一)编码信度检验

1.访谈长度检验

表1显示的是对标杆组和基准组的访谈长度进行比较后的结果。结果显示,标杆组的每组访谈字数长度为14040.3636字,基准组的访谈字数长度为12047.6667字,两组在访谈长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显示访谈结果有效,可以进行进一步编码。

2.归类一致性检验

归类一致性是进行编码信度测量指标,特指不同编码者在编码后统计的相同访谈文本编码归类相同个数占编码归类总个数的比例。这一指标的获取参考Winter(1992)的动机编码手册进行测量。根据公式,CA=2*T1∩T2/T1∪T2。其中CA表示归类一致性,T1、T2表示两个编码者各自的编码数目,T1∩T2表示编码者编码归类相同的数目,T1∪T2表示编码者各自编码个数的和。CA值越高,则表示归类一致性程度越高。根据统计,本研究中归类一致性为0.8143,说明编码者归类一致性高。

3.胜任素质总频次检验

表2显示的是标杆组和基准组胜任素质频次比较后的结果。结果显示,标杆组与基准组在总频次上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胜任素质频次在标杆组比基准组出现得更为频繁。

4.访谈长度与胜任素质频次检验

在進行访谈长度检验和胜任素质总频次检验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检验胜任素质频次是否随着访谈长度变化而变化,即进行访谈文本长度和胜任素质频次的相关性分析。具体在操作方法上,以每篇访谈文本中的字数与访谈文本编码后各项胜任素质的出现频次进行相关性检验分析。

由表3可知,胜任素质出现的频次与访谈文本的长度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即胜任力素质频次与访谈文本长度不相关,说明频次独立于访谈文本量,并非访谈文本量越大,胜任素质出现频次越高,这表明各次独立访谈在有限时间内获得的访谈信息质量较高。

(二)编码效度检验

1.胜任素质频次T检验

从表4可知,标杆组的胜任素质频次明显高于基准组。其中标杆组的专业知识、主动性、领悟能力、关系能力、学习能力、反思能力、承压能力、协调能力和当地社会融入力等胜任素质与基准组的胜任素质间的总频次和频次均值差距较大(均值差距在1以上)。需要指出的是,操作技能频次均值的统计结果显示为负数,但这并不能说明标杆组的操作技能弱于基准组,而是说明基准劳动力测量样本的日常工作中更强调实际操作,因此操作技能的涉及频次高于标杆组,这是由基准劳动力测量样本的工作特点所决定的。

在上述频次差测量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样本T检验可以发现,标杆组和基准组在专业知识、主动性、领悟能力、关系能力、学习能力、反思能力、承压能力、协调能力和当地社会融入力上具有统计学意义。

2.胜任素质强度T检验

频次检验虽然能体现不同样本在胜任素质数量(频次)上的统计差异,但是不足以表现胜任素质指标质量差异的缺陷。因此,除了要测量不同指标间频次数量的差异之外,还需要进行不同指标间胜任素质强度的比较,以揭示不同素质指标间的质性差异。

从表5可知,标杆组的胜任素质强度明显优于基准组。其中标杆组的专业知识、团队精神、服从力、责任感、领悟能力、关系能力、反思能力、承压能力、协调能力和当地社会融入力等胜任素质与基准组胜任素质间的总强度和强度均值差距较大(均值差距在1.000以上)。在上述强度差测量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样本T检验发现,标杆组和基准组在专业知识、团队精神、责任感、承压能力、协调能力和当地社会融入力间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前文的统计检验,专业知识、承压能力、协调能力和当地社会融入力在频度和强度上同时通过检验,团队精神和责任感通过了强度检验但未通过频次检验,主动性、领悟能力、关系能力、学习能力和反思能力通过了频次检验但未通过强度检验,操作技能、质量意识、服从力、安全意识和工作环境适应力的检验均未通过。

基于前述理论研究基础,同时结合本研究对于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成长的编码研究和后续检验,可将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胜任素质分为基准性胜任素质和卓越性胜任素质。其中,基准性胜任素质指实现职业成长的基本素质要求,而卓越性胜任素质则指实现职业成长的高级素质要求,是标杆组和基准组转移劳动力职业成长形成差异的根源。

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可将专业知识、承压能力、协调能力和当地社会融入力作为卓越性胜任素质一类指标。这类胜任素质指标同时通过频度、强度检验,反映了职业成长的关键是懂知识、会协调、能抗压、可融入,这是农村转移劳动力胜任职业成长的核心要求。

卓越性胜任素质二类指标包括团队精神和责任感两项,这些胜任素质指标虽未通过频次检验,但都通过了强度检验。实证结论说明,虽然在频度上这些指标在标杆组和基准组之间并无显著差异,但是在强度上标杆组却胜于基准组,表明两组别存在实质性差异。进一步分析可知,这三项素质同属于非技术素质,与具体的工作任务并不直接相关,但是均与合作精神有关。

基准性胜任素质一类指标包括主动性、领悟能力、关系能力、学习能力和反思能力五项素质,这些胜任素质指标通过频次检验但未通过强度检验,进一步分析可知这些素质均与日常工作任务直接有关,属于基础性胜任素质指标。

基准性胜任素质二类指标包括操作技能、质量意识、服从力、安全意识和工作环境适应力五项素质,这些胜任素质指标在频度和强度上均未通过检验。将本次实证结果和前述专家访谈及文献研究相结合表明,这五项素质并不能将标杆组和基准组完全区隔,也表明这五项素质是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制造业企业从业需要具有的基本职业素质。

在上述分类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分析还可以发现,卓越性胜任素质指标中多为非技术素质,仅有专业知识等极少数指标与技术素质有关;而相比之下,技术素质指标几乎均处于基准性胜任素质中。说明农村转移劳动力具备一定的技术素质是实现就业的基本条件,而要获得职业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则依赖于自身的非技术素质。同时,非技术素质中的管理素质均处于卓越性胜任素质中,而非管理素质则处于基准性胜任素质中。

除此之外,如图1所示,两项具有社会和职业融入性特征的指标在表现形态上有所差异,两项指标分属于不同的素质结构类型中。其中,当地社会融入力属于卓越性胜任素质一类指标,这说明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当地社会融入力是决定个人职业成长的重要因素,如果缺乏当地社会融入力,将会对自身的职业成长乃至市民化造成实质性影响;工作环境适应力属于基准性胜任素质二类指标,说明二者是各类不同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成长中的基础性要求,如果不具备一定的工作环境适应力将难以实现基本就业,市民化过程更无从谈起,这是我国当前阶段一些新生代农民工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政策建议

基于上述研究,为了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素质,促使更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实现职业成长,满足职业胜任,未来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注重农村转移劳动力综合素质提升

未来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要关注转移劳动力技术与非技术综合素质的提升,而并非仅仅关注单一的技能素质培养。进而言之,如果说技术素质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條件,是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的能力保障,那么非技术素质则是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成长和职业提升,实现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决定性因素[6]。这些指标既体现了适应制造业生产条件下对生产管理型人才的标准和要求,更体现了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过程中职业素质提升的方向。

2.加强非技术素质培训模式创新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体系构建主要围绕技术素质来进行设计。通常农村转移劳动力在进入新的工作环境之前,首先会进行技能培训,这类培训以适应和胜任非农岗位工作为目标,以安全培训和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为主要手段[7],这是帮助农村转移劳动力转变职业态度、掌握劳动生活技能的第一步。但是在由农村劳动力向新市民的转化过程中,除了技术素质外,社会还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非技术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除了需要继续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体系外,对于非技术素质提升的培训机制构建也应该提上日程。

一般而言,技术素质可以通过传统的教育和培训方式获得,而职业道德、团队精神等非技能素质则截然不同,传统培训方式难以奏效。根据人力资源开发理论,非技能素质需要通过职业熏陶、职业体验和职业感悟等方式来实现。具体从方法上而言,对于非技术素质的提升一方面可以通过企业组织的各类经验分享活动和团队交流活动来推动,另一方面还可以由社会培训机构通过改革培训方式,将技术培训和素养提升有机结合来实现。例如进行机械装配培训时,除了传授技术以外,还同时传授在生产装配现场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的方式,即在实施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再辅之以管理情境模拟。简而言之,开发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进行培训模式创新,这些卓越性胜任素质的熏陶和培养对于提升职业素养更具有重要意义。

3.重视社会和职业融入教育

不同于城市劳动力,农村转移劳动力要实现岗位胜任,除了需要具有一定的技术素质和非技术素质外,还需要具有适应自身市民化需要的社会和职业融入能力,特别是“当地社会融入力”和“工作环境适应力”等指标,这同样构成其职业胜任的基本素质要求。因此,在后续针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培训体系设计中,应重视对这方面的投入和支持。从机制构建上看,考虑到融入教育的特点以及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应大力推动转移劳动力终身教育机制的建设,通过持续性、长期性的教育培训投入来推动这项工作。从具体策略上看,通过制度保障鼓励不同教育主体间的协作,特别是政府、企业、职业院校和社区间的协作,来共同推动这项工作。从分工来看,由于政府是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进主体,因而政府在融入教育中需要扮演领导指挥角色和协作协调角色;社区是新型劳動力生活的载体,因而在融入教育中主要承担帮助农村转移劳动力融入社会的角色;而企业和职业院校由于更贴近技术和市场,因而需要承担帮助农村转移劳动力融入企业、融入职业的职责。

4.建立基于胜任素质的标杆管理体系

胜任素质模型确定了农村转移劳动力实现职业成长所需要的能力条件,使农村转移劳动力更加明确职业成长的胜任素质标准,更加明晰自身未来的工作任务和发展方向,并在持续的学习中不断“改善心智模式”,进行“系统思考”,完成“自我超越”,促进职业成功。而将标杆管理的思想引入到胜任素质模型中使得胜任素质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

作为21世纪三大管理工具之首的标杆管理具有事前管理和绩效预测的功能与作用。通过建立基于胜任素质模型的标杆参照体系,可以准确地了解农村劳动力的技术技能和非技术技能的基本情况,明确技术素质和非技术素质的差距,这有助于确定继续培训的重点,从而给予农村转移劳动力更多的授权、指导、支持与援助,以提高培训的效率和效果,最终推动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顺利成长。

参 考 文 献

[1]卢海阳,郑逸芳,钱文荣. 农民工融入城市行为分析——基于1632个农民工的调查数据[J].农业技术经济,2016(1):26-36.

[2]Flanagan, J C. The Critical Incidents Technique[J]. Psychological Bulletin,1954(5):327 -358.

[3]McClelland, D C. 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J].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73, 28(1):1-14.

[4]Spencer L M, Spencer, S M. Competence at Work: Models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M].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1993.

[5]Nordhaug, O.Competence Specificities in Organizations[J].International of Management & organization, 1998(28):8-29.

[6]郑爱翔,吴兆明,刘轩.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进程中职业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6(7):45-51.

[7]李小棒.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素质的自我提升[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2(5):104-106

Research on Vocational Competence Model of Rural Transferring Labor For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Urbanization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Career Development

Zheng Aixiang, Wu Zhaoming, Lu Xiaoli

Abstract Research result shows that the competency model of rural transferring labor force consists of 4 groups of vocational competence quality indicators, which based on quality structure framework of benchmark and excellence. Based on research result,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enhancement of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rural transferring labor force, strengthen the non-technical training model innovation,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education in social and vocational integration, and establish quality standard management system.

Key words new urbanization; vocational competence model; rural transferring labor force; career development

Author Zheng Aixiang, associate professor of Wu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xi 214000); Wu Zhaoming, lecturer of Wu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Lu Xiaoli, Wu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猜你喜欢
新型城镇化
城市权利:从大卫·哈维到中国城镇化问题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
国内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就业路径探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