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推进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动态交互效应研究*
——以三峡库区为例

2017-03-14 03:24丁黄艳
关键词:三峡库区库区工业化

丁黄艳,李 琼

(1.重庆工商大学 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 重庆 400067; 2.重庆工商大学 数学与统计学院,重庆 400067)

政府推进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动态交互效应研究*
——以三峡库区为例

丁黄艳1,李 琼2

(1.重庆工商大学 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 重庆 400067; 2.重庆工商大学 数学与统计学院,重庆 400067)

基于2003—2014年三峡库区工业化与城镇化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量化工业化与城镇化动态交互效应,并比较重点库区和一般库区两化动态交互效应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工业化对城镇化发展的提升作用不明显,城镇化发展依赖于前期增长水平;三峡库区城镇化对工业化发展的影响效果明显,短期对工业化发展存在挤出效应,长期对工业化发展存在溢出效应;政府推进力度越强,则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市场自发推进特征就越弱。

三峡库区;工业化;城市化;交互效应

当代工业化与城镇化具有互动互利、共生共荣的紧密联系,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物质基础,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延展,两化互动的基本取向是创造新经济增长点,增强发展的持久动力。长期以来,我国政府为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运用政策工具和资金支持大力推进贫困地区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这种推进模式的优势在于两化发展速度快,但劣势是两化发展协调性降低,产城融合质量有待提高[1]。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完整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特别强调要增强贫困地区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整体性、协调性,促进两化发展由外延粗放式向内涵高效式转变。

三峡库区是政府推进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的西部典型贫困山区,历史上长期存在“一产弱、二产虚、三产缺”的产业空心现象,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1年10月,国务院批复《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在2011—2020年期间对三峡库区规划投资1 238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产业扶持、公共产品和服务改善等方面的恢复发展。2014年7月,国务院批复《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合作规划(2014—2020年)》,增强对三峡库区各个区县产业、基建等方面的援助力度,一系列的国家定向帮扶政策促使三峡库区工业化与城镇化高速发展。据《重庆统计年鉴》资料显示,自2003年以来,三峡库区(重庆段)工业增加值翻了3番,城镇化率由33.6%提升至54.6%。同时也应看到,三峡库区财政自给率仅为36.94%~41.91%,财政自给水平整体偏低。虽然依靠财政支持的三峡库区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缺乏经验证据支撑,政府推进模式对三峡库区两化可持续性发展的助推效果仍然未知。因此,量化分析三峡库区工业化与城镇化的交互影响,不仅对三峡库区两化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可及性有基本判识,而且对我国贫困地区两化推进的政策设计有启发意义。

1 文献综述

早期对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路径问题的探讨可追溯到刘易斯(1954)所构建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由于普遍存在农业与工业部门的劳动边际收益差距现象,因此劳动就业人数向工业部门转移和集聚,进而促进工业经济增长和城镇化水平的提升。继二元经济结构模型之后,钱纳里(1966)提出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作用的多国模型,认为工业化是城镇化初期的源动力,但后期城镇化会快于工业化,而工业化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二元经济结构模型与多国模型基于对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和现象的认知,奠定了现代工业化、城镇化关系研究的理论基础。

针对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内涵属性和发展关系,学界进行了广泛且具有开创性的研究。从工业化、城镇化内涵属性视角上考察,郭克莎以工业结构变迁作为工业化的核心内涵,以此认为我国工业结构不合理、不协调是一系列经济问题的根源,而促进工业结构升级是我国工业化途径的唯一出路[2];李强、陈宇琳等[3]对比了中西方城镇化的发展模式,认为我国与西方城镇化最大的差异在于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的着力点,通过剖析我国7种城镇化发展型式的空间模式和动力机制,系统阐述了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这一概念。从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视角上考察,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谢杰等[4-5]分析得出在传统城镇化途径已然行不通而新型城镇化发展尚未完全进入轨道的现实下,我国城镇化总体水平滞后于工业化的面貌无法在根本上有所改观;李国平、段禄峰等[6-7]比较了我国不同区域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协调性,结论显示出东北地区存在过度城镇化,而东中部地区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西部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水平落后的现象;蔺雪芹等[8]讨论了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静态直接关系,指出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城镇化对工业化的带动作用不显著。

已有文献系统阐释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影响的理论机制,归纳出两化发展的演化路径,建立起两化协调耦合的多维测算方法,但鲜有文献专门就政府推进型两化发展的动态影响进行量化分析。基于对此问题的关注,本文以三峡库区为研究对象,构建以工业化与城镇化为核心变量的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anel Vector Autoregression Model,PVAR),探索政府主导下该区域的两化动态交互影响,以期为西部贫困地区推进两化协调、产城融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提供决策参考。

2 研究方法

2.1 概念界定

政府推进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具有政府主导,统筹规划,整体推动,土地归国家或集体所有,空间上有明显的跳跃性,民间社会尚不具备自发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条件等特征,具体的空间表现是建立开发区和工业园、建设新城区、扩展城市、改造旧城、建设中央商务区、乡镇产业化和村庄产业化等7种类型,最显著的动力机制是政府主导和政策设计[3]。与政府推进型工业化、城镇化的空间形态和动力机制相对应的发展形式称为市场引导型。市场引导型工业化与城镇化理论从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和地租理论发展而来,以市场自发地进行工业化和城镇化演化升级为路径。政府推进型与市场引导型的主要表征和区别如表1所示:

工业化通常定义为工业或第二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或者定义为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工业化表现为国家或者地区的工业活动不断增加,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不断升级的经济现象。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农村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使得城镇空间范围和数量不断扩大增多的社会现象。狭义的城镇化是指人口城镇化,而广义城镇化涵盖的容包括土地城镇化、人口市民化、城镇功能齐全等。有关我国城镇化的具体内涵仍然是学界争论的焦点,但对城镇人口在特定区域内占常住人口比重这一城镇化核心内容存在共识。

表1 政府推进型与市场引导型的区别

2.2 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PVAR模型是在变量非平稳的面板数据模型基础上改进而来的,通过添加变量滞后期为工具变量来解决模型设定的内生性问题,其贡献在于将变量间的静态单向影响扩展成为动态交互影响,并可观测由于某个变量冲击所引起的其他变量的中长期响应路径。Holtz-Eakin,Newey & Rosen最早构建了PVAR模型,并采用广义矩估计方法进行参数估计[9],如式(1)所示:

(1)

其中,下标i(i=1,2,…,N),t(t=1,2,…,T)表示样本的个体和时间,l为滞后期数,fi表示不可观测的个体异质性,α0,t,αl,t,βl,t,γi为待估参数。在截面个体数小于时间序列数的条件下,即i

E[yi,sμi,t]=E[xi,sμi,t]=E[fiμi,t]=0(i

(2)

Pesaran& Smith与Binder,Hsiao & Pesaran运用扩展广义矩估计与准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弥补了PVAR模型截面个体数大于时间序列数时(i>s)的估计有效性[10-11],并将PVAR模型修正如式(3)所示。

Wi,t=φWi,t-l+(Ιm-φ)μi+εi,t

(3)

其中,Wi,t为p*1维变量矩阵,Wi,t-l为(p*l)*1维矩阵,φ为p*(p*l)维的参数矩阵,μi表示N维个体固定效应组。综合式(1)(3)可以将PVAR模型的表达如式(4)所示:

(4)

由于PVAR模型能够模拟核心变量间的交互影响,并保持核心变量滞后期数一致,所以在考虑非滞后期控制变量影响的条件下,式(4)可简写为式(5):

(5)

其中,g为核心变量组,z为控制变量组,φ,ρ为变量的回归系数,ηi,υt分别代表受控制的个体、时间固定效应,l,m分别为核心变量的滞后期和最大滞后期,K表示控制变量的个数,εi,t~i.i.d(0,δ2)。

为消除PVAR模型在广义矩估计和脉冲响应分析中的个体和时间固定效应,采用Love & Zicchino的处理方法对数据进行Helmert转换[12],转换形式如式(6)所示:

(6)

为保持经济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力度的相对一致性,本文选取三峡库区重庆段15个区县2003—2014年的工业化率和城镇化率进行分析,其中工业化率由各区县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计算而来,城镇化率由各区县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值计算而来,数据来源于《重庆统计年鉴》《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统计年鉴》和《三峡工程重庆库区年度报告》。为体现政府推进型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影响力,根据重庆市统计局分类标准,将15个区县分为两套面板数据,即重点库区和一般库区。通过比较重点库区和一般库区工业化、城镇化动态交互影响的特点,进而阐述政府推进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为消除样本数据的异方差性,对相关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并分别命名为IS(工业化)、UR(城镇化)。

3 实证分析

为识别PVAR模型中可能存在的伪回归现象,对各指标的面板数据进行面板单位根检验,单位根检验以LLC(Levin-Lin-Chu unit-root test)和ADF-Fisher联合准则加以判定,联合准则结果均显著则视为通过,变量数据为平稳序列,反之为不平稳。表2结果显示,重点库区与一般库区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变量在水平条件下均不平稳,而在滞后一阶条件下的变量均平稳。

表2 变量面板单位根检验结果

注:*,**,***分别表示在10%,5%,1%的显著水平上通过检验,下同。

在确定工业化 、城镇化同阶单整后,对二者进行面板协整检验,以确定二者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根据Pedroni异质面板数据协整检验方法,以回归残差为基础构造出Panel-PP,Panel-ADF,Group-PP,Group-ADF等4个统计量进行面板协整检验。结果显示,重点库区与一般库区工业化、城镇化在Pedroni检验准则下均显著,因而认为二者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做面板向量自回归分析,面板协整检验数据结果如表3所示。

运用GMM方法对PVAR模型进行参数估计时,由于事先无法确定核心变量的滞后阶数,因此本文分别模拟出核心变量滞后一到三期时的AIC(Akaike’s Information Criterion)与BIC(Schwarz Information Criterion)值,再根据AIC与BIC值的收敛性,确定模型的滞后阶数。依据AIC与SC的判定标准,对重点库区建立二阶滞后PVAR模型,对一般库区建立一阶滞后PVAR模型,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

表3 变量间Pedroni准则面板协整检验结果

在重点库区与一般库区中,工业化对城镇化的影响均不显著,城镇化提升依赖于前期增长水平。表4结果显示,在重点库区,滞后一期与二期工业化对城镇化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001和-0.013,一般库区中滞后一期工业化对城镇化的回归系数为-0.063,相对于城镇化滞后期对城镇化当期的回归系数而言,工业化发展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十分微弱。此结果反映出当前三峡库区城镇化的推进在统计意义上脱离了该地区工业化的稳定支撑,这与工业化支撑城镇化的相关经济理论不符。造成三峡库区城镇化支撑乏力表现的深层原因,是三峡库区工业体系不成熟与城镇建设空前高涨所带来的结构性失调。由于三峡库区工业体系不成熟,产业规划方向不明确,不能催生出能够主动集聚劳动力和资本的支柱产业。与此同时,三峡库区在财政支持下进行大规模扩展城镇空间,并通过易地搬迁、生态补偿等方式向城镇输送农村人口进而实现城镇化率增长。三峡库区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异步发展导致二者发展机制的结构性失调,最终在模型中表现出工业化对城镇化驱动乏力的现象。

三峡库区城镇化对工业化的影响作用明显,短期内城镇化对工业化有挤出效应,而在中长期则对工业化呈现溢出效应。重点库区与一般库区滞后一期UR(t-1)对当期IS(t)的系数估计分别-2.137,-0.524,可以看出,三峡库区城镇化对工业化短期负向影响作用明显。重点库区滞后二期UR(t-2)对当期IS(t)的系数为1.808,表明在中长期内城镇化对工业化有积极影响。三峡库区市场发育不全,工业化与城镇化受政策影响大、程度深,在资金、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政府在产业和城建的投资选择上形成短期零和博弈,因而短期内大规模推进城镇化建设,将挤占工业化投资发展空间,形成短期挤出效应。但中长期城镇化对工业化有明显地提升作用,原因在于城镇化水平提升对生产要素集聚和基础设施改善均有长期正溢出作用,从而为工业化创造有利的物质条件和环境。

进一步运用两化预测方差分解法来分析冲击对不同时点两化波动的贡献。数据显示,两化的预测方差贡献率在20期后逼近稳定状态,因此本文提取第10,20期的数据结果进行典型分析,如表5所示。在重点库区,第10,20期的城镇化冲击对自身变动的贡献率分别为75.7%,68.9%,对工业化变动的贡献率分别为24.5%,31.1%,两期之间贡献率变化仅相差6.8个百分点;同理,工业化冲击的贡献率在第10期已达到稳态,对自身和城镇化的影响分别为99.3%,0.7%。在一般库区,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方差分解贡献率在第10期已经趋近稳定,城镇化冲击对自身和工业化的贡献率分别为63.8%,36.2%,工业化冲击对自身和城镇化的贡献率分别为88.6%,11.4%。从贡献率大小上来看, 一般库区的两化互动程度要明显高于重点库区。政府推进力度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根据投资最大化原理中社会资本与直接生产性资本的可替代性假说,重点库区会比一般库区投入更大比例的社会资本来发展区域经济,从而致使现阶段重点库区城镇化发展呈现“去工业化”特征。

表5 方差分解结果

4 结论及启示

通过对重点库区和一般库区工业化、城镇化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研究了当前三峡库区政府推进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动态的交互影响,并比较了重点库区和一般库区工业化、城镇化交互影响特征,主要结论及启示如下:

第一,三峡库区工业化对城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城镇化发展依赖于前期增长水平。表4与表5结果均表明,重点库区与一般库区的城镇化推进对该地区工业化变动的依赖程度小。三峡库区作为国家战略重心之一,区域规划建设和产业发展路径受政策影响力度大、程度深,并存在产业空心化现象,因而难以通过市场自发性来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在三峡库区产业基础薄弱和发展方向不明确的情况下,政府通过财政补偿、对口支援等推进方式来提升城镇化,容易形成两化发展不同步、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等发展问题,从而带来的城镇提高在统计意义上表现出“去工业化”特征。

第二,三峡库区城镇化对工业化发展的影响效果明显,短期存在挤出效应,长期存在溢出效应。在资源配置策略上,政府采用社会资本替代生产资本,降低地区产业发展成本,试图达到产业生存孵化的目的。但产业发展须遵循市场规律,虽然城镇建设降低了产业运行成本,但对工业化提升存在时滞效应。根据城镇化资本与工业化资本的可替代性,现阶段三峡库区以城镇化为主的发展模式在短期内会对工业化产生挤出行为,实证表现为GMM估计结果中重点库区和一般库区UR(t-1)对IS(t)的估计系数为负值。当期推进城镇化的战略会随着市场选择产生时间溢出,其对工业化的挤出效应随着时滞期延伸而逐渐减小,并最终在长期内表现出正溢出效应。

第三,政府推进对工业化与城镇化交互影响程度有明显作用力,推进力度越强,经济社会的市场自发推进特征就越弱。通过对重点库区和一般库区工业化、城镇化动态交互效应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政府推进力度相对较弱的一般库区工业化、城镇化动态交互效应程度要高于政府推进力度相对较强的重点库区。主要原因在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动态交互效应与市场效率成正比关系,而政府推进型模式体现出一定的计划性。由于存在计划配置资源的外在因素,工业化与城镇化协同发展的市场稳定机制会受到政策冲击和调节,从而割裂工业化与城镇化交互影响的市场联系,造成二者结构失衡的现象发生。

本文结论对当前欠发达地区推进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政策机制设计有启发意义。割裂工业化、城镇化协同发展,不仅会增加各自向前推进的社会成本,也容易陷入“有增长无发展”的经济陷阱。政府推进型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应当注重二者经济协调性,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系统,从而降低社会发展成本;也应该尊重经济规律和市场原则,减小工业化、城镇化“被动”推进的可能性,防止社会资源在推进过程中配置效率低下现象发生。

[1] 潘锦云,姜凌,丁羊林.城镇化制约了工业化升级发展吗[J].经济学家,2014,189(9):41-49

PAN J Y,JIANG L,DING Y L.Does Urbanization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Upgrading[J].Economist,2014,189(9):41-49

[2] 郭克莎.中国工业化的进程、问题与出路[J].中国社会科学,2000(3):60-71

GUO K S.The Process,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China[J].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00(3):60-71

[3] 李强,陈宇琳,刘精明.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12(7):82-100

LI Q,CHEN Y L,LIU J M.On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Chinese Urbanization[J].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12(7):82-100

[4]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人口城镇化战略研究[J].人口研究,2012,36(3):3-13

Research Group of China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China’s Urbanization Strategy[J].Population Research,2012,36(3):3-13

[5] 谢杰.工业化、城镇化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门槛效应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2,33(4):84-89

XIE J.A Research on Threshold Effects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on 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J].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2012,33(4):84-89

[6] 李国平.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关系分析与评估[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27(5):6-16

LI G P.Th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Compati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China[J].Are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08,27(5):6-16

[7] 段禄峰,张沛.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7):12-17

DUAN L F,ZHANG P.Research on the Coordinating Development of China’s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J].Urban Development Studies,2009,16(7):12-17

[8] 蔺雪芹,王岱,任旺兵,等.中国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J].地理研究,2013,32(4):691-700

LIN X Q,WANG D,REN W B,et al.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of Urbanization to Economic Increase in China[J].Geographical Research,2013,32(4):691-700

[9] HOLTZ-EAKIN D,NEWEY W,ROSEN H.Estimating Vector Autoregressions with Panel Data[J].Econometrica,1988,56(6):1371-1395

[10] PESARAN H,SMITH R.Estimating Long-Run Relationships from Dynamic Heterogeneous Panels[J].Journal of Econometrics,1995,68(1):79-113

[11] BINDER M,HSIAO C,PESARAN H.Estimation and Inference in Short Panel Vector Autoregressions with Unit Roots and Cointegration[J].Econometric Theory,2005,21(4):795-837

[12] LOVE I,ZICCHINO L.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Dynamic Investment Behavior:Evidence from Panel VAR[J].The 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2006,46(2):190-210

责任编辑:李翠薇

Research on Dynamic Integration between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under Government Promotion

DING Huang-yan1, LI Qiong2

(1. Yangtze Upriver Economic Research Center,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67, China; 2.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Statistics,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67, China)

Based on panel data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during 2003—2014, by using panel vector auto-regression model to conduct empir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quantifies the dynamic interaction effect between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and compares the difference in the dynamic interaction between important area and general area of the Reservoir area.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motion effect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on the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is not obvious, that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depends on previous growth level, that the impact of the urbanization on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Reservoir area is significant, has crowding out effect on the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in short-time but has spillover effect on the industrialization in long-term, and that the stronger the government promotion effect is, the weaker the spontaneous market promotion effect on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s.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interaction effect

10.16055/j.issn.1672-058X.2017.0000.004

2016-06-19;

2016-07-25..

重庆工商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YJSCXX2016-060-01).

丁黄艳(1988-),男,安徽怀宁人,博士研究生,从事区域经济研究.

F061.3

A

1672-058X(2017)01-0014-07

猜你喜欢
三峡库区库区工业化
江垭库区鱼类群落组成和资源量评估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三峡库区万家坝滑坡变形区稳定性复核研究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广东河源万绿湖库区的“双音话”
长江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增收的设想
丹江口库区旧石器考古调查记
三峡库区生态环保成效显著
长江三峡工程涪陵库区移民安置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