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党的郑重选择 人民的庄严心声

2017-03-15 16:40龚云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领导核心全党权威

龚云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承上启下的重要会议。会议全面擘画了从严治党,开启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征程。会议的一个重大成果,就是明确习近平总书记为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这是全党的郑重选择,全体人民的庄严心声。

第一,维护无产阶级政党的权威的需要

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无产阶级政党的权威。无产阶级政党的权威是通过自己的领导核心来体现的。回顾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维护权威历来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重大课题。马克思、恩格斯在领导欧洲工人运动和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中,始终强调“权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873年,恩格斯发表著名的《论权威》一文,认为权威和服从不是由人的主观愿望确定的,而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无产阶级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夺取政权以后,都必须维护无产阶级专政的权威,利用这个权威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新政权,并运用这个政权去组织社会主义建设。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不仅革命权威、政治权威具有重要作用,个人权威、领袖权威同样对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在总结巴黎公社失败教训时,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指出:“巴黎公社遭到灭亡,就是由于缺乏集中和权威。”列宁也高度重视维护党的权威和革命领袖的权威,明确指出,工人阶级要在全世界进行艰难而顽强的斗争以取得彻底解放,就必须有权威。他还指出:“造就一批有经验、有极高威望的党的领袖是一件长期的艰难的事情。但是做不到这一点,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的‘意志统一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俄国布尔什维克党正是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和实行民主集中制,有以列宁为领袖、由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组成的中央领导集体的运筹谋划,有斗争经验丰富、包括一批职业革命家在内的领导骨干队伍去宣传和组织群众,还有一支党创建和领导的强大军队去冲锋陷阵,才干成了十月革命。然而,也正是这个列宁缔造的党,在20世纪90年代初却瓦解毁灭。究其原因,很重要的是这个党的民主集中制被抛弃了,政治纪律被动摇了,党中央权威没有了,“谁都可以言所欲言、为所欲为”,党内思想混乱、纪律松弛,在这种情况下“哗啦啦轰然倒塌”也就成为难以逃脱的命运了。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的权威,首先是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中央核心的权威。党中央有权威,党中央的核心有权威,才能把全党8800多万名党员和44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牢固凝聚起来,从而把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起来,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赢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胜利。

第二,党的事业成功的重要经验

党的伟大事业需要一个具有崇高权威并为人民衷心拥护的领导核心,这是党的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1957年,毛泽东同志就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全國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形成一个成熟的党中央,是我们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看,在实践中形成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并维护这个集体的权威,对我们这样的大党、大国尤为重要。1935年,遵义会议前,由于没有形成成熟的党中央,导致党的事业几经挫折,甚至面临失败危险。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我们党开始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从此中国革命便焕然一新。正是在党中央坚强有力的领导下,经过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接续奋斗,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才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下,我国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显著成就。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确立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二十一世纪。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确立习近平同志为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新核心,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决胜全面小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作出的具有重大意义的决定。

对于领导核心,毛泽东同志说过:“一个桃子剖开来有几个核心吗?只有一个核心。”“要建立领导核心,反对‘一国三公”。邓小平同志也说过,“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我们这样的大国、大党,要凝聚全党、团结人民、战胜挑战、破浪前进,保证我们党始终成为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力量,党中央、全党必须有一个核心。国家的命运、党的命运、人民的命运需要一个核心。

从中国共产党95年的历史看,党的领袖人物的造就和产生,从来都来自事业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深厚的实践基础。历史上,党和人民的事业曾经造就和选择了毛泽东等一个又一个领袖人物;今天,党和人民的事业造就和选择了习近平同志为党的总书记和全党的核心。

第三,党的伟大斗争的需要

当前,我们党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重大矛盾、重大挑战、重大风险,要求我们党有坚强的领导核心。领导8800多万党员和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需要一个领导核心。我们正处在世界格局深刻调整、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条件下,正处在国内改革全面深化、发展全面推进的重要时期,党内“四大考验”“四种危险”现实地摆在面前,治国理政担子之重、难度之大超乎想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习近平同志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并写入全会文件,确立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是及时的必要的,符合党、国家、军队、人民根本利益,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赢得了党心、军心和民心,造就和选择了习近平总书记,党和人民拥戴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明确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是时势造英雄这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在当今中国的具体体现。处在一个中国和世界都在发生非常重大而深刻变化的“时势”,处在一个中华民族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实现伟大复兴目标的“时势”,迫切需要雄才大略的政治领袖,也能够造就这样的政治领袖。马克思曾经说过,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这个社会时代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造就的“大人物”。

第四,众望所归,人心所向

习近平总书记成为全党的核心,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众望所归,人心所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局面,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成就,实现了党和国家事业的继往开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伟大斗争实践中已经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存在于中国人民的心目中,存在于公众舆论的口碑中。

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人民中成长出来,跟中国人民血肉相联。他从小受革命家庭的红色熏陶,十五岁上山下乡,在陕北黄土高原度过艰苦的知青岁月,后来进入清华大学学习知识、开阔眼界。大学毕业后进入高层领导机关工作,進一步提升了眼界、增长了才干。随后到县里担任县委书记“一线总指挥”,在县、市、省重要领导岗位做实际工作。丰富的阅历,多岗位的历练,长时间的实践积累,都是成为领袖的宝贵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成为全党核心,具有深厚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群众基础和实践基础,是党和人民之福,是国家和民族之幸。

十八届六中全会,正式明确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是党和国家根本利益所在,是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根本保证,是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迫切需要。这对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领导,对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好凝聚力量抓住机遇、战胜挑战,对全党团结一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对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首要的一条就是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增强核心意识,就是要把坚定维护习近平总书记这个核心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变成我们的党性观念,变成我们的纪律要求,自觉落实到我们的实际行动上。增强看齐意识,就是要对党忠诚,向党中央看齐,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

全党全国上下要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康红波

猜你喜欢
领导核心全党权威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
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
整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成就
增强核心意识,树立核心权威
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袖风范与政治担当
习总书记核心地位是党心所向、众望所归
化妆品市场信息权威发布
化妆品市场信息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