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 示范 技巧

2017-03-15 17:09张松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王二小范读生字

张松

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很重要。一节好的语文课必定是书声琅琅的。但是有时候老师们发现,往往我们会布置朗读作业,会在课堂上指导朗读,但是总觉得没有达到效果,孩子们读得没有情感,没有激情,不愿意读,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孩子的朗读兴趣呢?

首先,抓好生字教学,扫除朗读障碍。识字是朗读的前提基础,只有把生字学好,才能把课文朗读好。把每个会写的生字的字形、读音记清楚。这样,学生把生字学会了,解决了字音问题,朗读课文的“拦路虎”就给扫除了。每个字、每个词语也是有情感的,通过朗读,读出这个词语的情感,例如“开心”“悲伤”“仰天长叹”……这些词语读得好了,自然而然再讀课文的时候也能把句子读好了。

其次,培养学生正确的读书习惯。低年级学生刚开始练习朗读时,常用的方式是指读,即用手指指着课文,然后逐字逐句读出所指。但我发现有些学生在指读时,手指不是点在字的下面,而是点在了字的旁边,这样在朗读时,会影响学生读课文的速度和正确性。于是老师应及时加以纠正,传授正确的指读方法,即小手要点在字的下面,并且眼睛要跟着小手“走”,只有做到心到、眼到、手到,才能做到口到,时刻记住“手指书、眼睛看、嘴巴读”。

第三,注重自己的范读。我们常常看到在课堂上这样一种动人的情景:当老师一段绘声绘色的范读之后,学生纷纷举起小手,要求像老师那样尝试尝试,显一显身手。可见范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影响力。老师范读时的表情、语气、语调都可能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给学生。一篇课文当学生的情感才刚入境,又不知怎样才能读出心中的感受时,老师的范读就像是一个标杆,起到示范和引领的作用。儿童是善于模仿的能手,他们对老师诵读时的表情、语气、语调很快就领会于心,读好课文要表达的情感也就迎刃而解了。

第四,掌握一些简单的朗读技巧。低年级的孩子也是可以学习一些技巧的。例如,读好轻音、读好重音、把握好语速等等,这些简单的技巧,通过老师的示范和指导,孩子在练习中自己就会慢慢培养一定的语感,也可以为接下来的理解性朗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五,在班级招收“朗读小弟子”。其实条件也不高,从课本中随意抽出一篇课文进行考核,通过的就可以成为我的首批“朗读弟子”;要求也不难:坚持一周每天回家大声朗读课文10分钟。孩子们一定会觉得很新鲜而跃跃欲试。我们还可以准备一些小礼物、小奖品,给孩子们一些鼓励。如果第一批有5个“弟子”通过了考核,每节新课前,我们都先指导这5个徒弟,然后在课堂上叫他们站起来朗读,这几个孩子的进步也很大,有了榜样的带动,很快我们相信第二批、第三批弟子就会诞生,孩子们阅读的兴趣也就越来越浓了。

第六,采用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读”有所获。课堂上朗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有引读、领读、齐读、分角色读、小组读等等,要根据所朗读的文章特点进行选择。当需要借助读来分清段中内容、层次时就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时就采用分角色朗读;需要渲染气氛时就用齐读。只有恰当地应用朗读方式,学生才能“读”有所获。

第七,回归整体,品味性朗读。在学生已经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后,要真正达到口诵心惟,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理解,即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进行再一次的整体性朗读,加以感悟。我们以《小英雄王二小》一课为例,学完之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小英雄王二小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暴露八路军埋伏圈的感人事迹。再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说王二小是个小英雄?由此总结全文,加深学生的理解。这时的朗读虽然不用花很多时间,却能把学生零散的理解梳理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第八,课内延伸,运用性朗读。任何一种知识,一种技能的内化,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反复练习运用。对于提高阅读能力来说,最好的办法仍是读书。因此,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找一些相似的文章让学生自行阅读。如,教完《我能行》,我就让学生读《第一次跳伞》。教完《称象》,就让学生阅读《这个办法真好》。通过迁移性的读书训练,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方法及时地加以运用,不仅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

总之,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就是要声情并茂地把书面语言变为富有感染力的口头语言,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只有通过教师们精心的指导,学生们的刻苦练习,才能真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展现它的艺术魅力!

【作者单位:沭阳县耿圩中心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王二小范读生字
小英雄王二小
小学语文课堂范读时机的把握及策略分析
传承王二小精神 争做新时代少年——“王二小中队”风采录
读儿歌识生字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生字辨识大闯关
向小英雄王二小学习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范读策略探究
舞台剧《放牛的孩子王二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