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实施策略探讨

2017-03-15 19:10黄敬张波
科学与财富 2017年3期
关键词:环境教育

黄敬++张波

摘 要:开展相关的环境教育能有效为我国自然保护区环境及资源的保护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促进保护区当地经济的发展。然而,就目前陕西省长青自然保护区的环境教育来看,其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制约了该地区环境及资源保护管理的发展。文章将从环境教育实施的意义出发,对陕西省长青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相应的环境教育实施策略,以更好的对该地区的环境及资源进行保护。

关键词:陕西长青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环境及资源保护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城市化建设的速度日渐提升,这也为我国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环境问题也已然成为了当今全球所共同关注的话题。在这一背景下,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对一些珍稀植物与动物的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在此基础上对民众展开相应的环境教育也能有效提高社区居民环境及资源保护的意识,建立良好的社区共管机制,推进社区在保护管理中的良性互动,进而在实现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实施的意义

所谓环境教育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让全世界的人们发现和关心整个地球环境以及与环境相关的各种问题,通过解决现在的环境问题,避免未来可能发生的环境问题而进行的知识、态度、技能、动力和责任感的学习和指导。自然保护区便是在这一基础上为了实现环境的保护而建立的一个用于生态环境和资源等保护的机构。通过环境教育的实施能有效对自然保护区周边民众的环境观念进行转变,并对其自身的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等进行强化,进而在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基础上以促进区域内经济的发展以及维护区域的稳定和谐为最终目标而做好相应的环境保护工作。除此之外,利用环境教育还能对自然保护区周边民众的资源运用意识进行转变,使其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科学合理的对自然生态资源进行利用,并强化其在生态资源保护方面的能力,进而更好的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进行充分的保护。

二、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实施存在的问题

1.陕西长青自然保护区概况

陕西省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是在原长青林业局森工企业转产基础上建立的,位于秦岭中段南坡洋县境内,2014年入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首批全球最佳管理保护地绿色名录之一。其生态区域占地面积约三万公顷,其中森林覆盖率达97.46%,竹林面积达21358公顷,是秦岭熊猫的重要栖息地,被誉为大熊猫的“天然庇护所”。区内已知高等植物2100余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2种,二级保护植物10种。野生脊椎动物435种,其中兽类63种,两栖爬行类35种,鸟类319种,鱼类18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林麝等9种;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黑熊、斑羚等52种。尤其是被誉为“活化石”的大熊猫在该区域广泛分布,是当今中国最有保护价值的大熊猫密集分布区。保护区周边与洋县华阳镇和茅坪镇共9个行政村接壤,环境教育的开展、社区民众的资源保护理念直接关系着保护区资源保护的成效。

2.环境教育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现阶段自然保护区的环境及资源保护来看,其周边社区民众的环境意识和资源需求等对其实施有效的资源保护策略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而这也往往给该地区环境教育的实施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1)自然保护区周边民众的生产方式及文化水平落后

就陕西省长青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的民众文化水平来看,毫无教育基础的人占11%左右,教育水平仅到小学的占63%左右,大学以上文化水平的人仅占3%左右,可见这些区域内民众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而这就对该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的实施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并且在此基础上,由于该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较差,也导致了该地区民众的生产方式一直处于相对较为落后的水平,而民众自身的环境及资源保护意识也无法达到相应的标准。

(2)环境教育实施的内容与方式等相对较为单一

就现阶段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环境教育来看,大多都采用的是宣传这一种相对较为单一的教育方式,且宣传的内容从本质上来看也相对较为单一。一方面,法规类的相关内容,这一类内容的宣传主要强调的是自然保护区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等;另一方面,知识类的相关内容,主要强调的是环境保护在国家经济发展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同时,在环境教育宣传中通常还会对技能类的知识进行宣传,其强调的是对环境保护的技能进行宣传教育,但有大多为理论知识,因此无法有效对民众的实际能力进行提升。

(3)旅游业开展而造成的一定影响

旅游业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自然保护区的环境保护压力。首先,游客数量的不断增长造成了能源的过度消耗,游客所具备的素质水平不一,环保意识欠缺的游客也造成了自然保护区垃圾数量的增多;其次,由于旅游人数的日渐增长,区域内的相关部门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也会在自然保护区周边进行相关服务设施的建立,这同时也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及资源等方面的保护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4)區域内容民众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

受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自然保护区建立之前,该地区绝大多数的民众均匀种植、伐木、打猎等方式为生,可以说自然保护区中的资源就是当地居民赖以为生的重要资源。而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使得当地的居民不得不放弃他们赖以生存的方式与资源而重新探寻其他的生活方式,这对于一些居民来说显然是十分困难且难以理解的,这也就导致尽管自然保护区多方管理,但当地的部分民众仍无视法规制度,而做出偷猎、盗伐等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5)科学技术力量相对较为薄弱

就陕西省长青自然保护区而言,其共设有科研与保护、公众教育宣传、等12个职能科室和直属单位,还有华阳和茅坪这两个基层的中心保护站,其机构设置较为完善。但该自然保护区的现有工作人员135人,专业技术人员有89人,而拥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仅有14人。可见,在陕西省长青自然保护区的环境保护及环境教育中,科学技术水平和能力等还相对较为薄弱,制约了环境教育工作的高效实施。

三、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策略

1.充分运用当地特色资源,合理规划产业结构

长青自然保护区建立初期,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资助下,实施了一些基于保护的社区发展项目,帮助社区调整产业结构,实施了一些诸如细鳞鲑养殖、节柴灶改建、粮食加工厂等非资源消耗性发展替代项目,在一定程度上给周边群众带来了经济效益,改善了他们的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自2013年以来,与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合作实施“熊猫蜂蜜”社区项目,也较好的协调处理了与社区利益的矛盾冲突,赢得一些社区群众的认可和信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区和谐发展。但保护管理与社区经济利益、居民资源利用冲突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长期存在。这就对保护区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保护区拓宽工作思路,在充分利用当地特色资源,合理规划产业结构,加大社区项目扶持力度的同时,注重社区环境教育实效,从而减轻资源保护的外围压力。

一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帮助社区群众发展起家禽养殖、香菇和魔芋种植、树苗培育等多元化脱贫致富的产业项目;另一方面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编制申报社区项目,争取上级管理部门支持,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社区中蜂养殖、核桃种植、板栗种植、苗木栽培等项目的持续性、有效性发展;此外还可以借助国家的优厚政策发展新的产业。例如,随着我国“东桑西移”战略的深入实施,陕西逐渐成为全国范围内桑蚕养殖大省,而年均蚕茧产量也不断递增。国务院于2014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动陕西省经济发展的意见》,该文件明确指出安康市拥有桑蚕生产、有色金属以及生态旅游等诸多特色产业。蚕桑养殖不仅能够有效处理好保护区周围的生态问题,缓解当地群众对现有资源的依赖,而且还能够利用蚕沙及桑枝等发酵沼气来增加燃料能源,进一步提高本地区的经济收入。由此可见,桑蚕养殖是一项两全其美的生态型产业。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中段南坡的洋县境内,临近安康市,可以探寻这一发展契机的可行性。此外,为了促进本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陕西长青自然保护区还可在原先沼气项目开发的基础之上,扩大生态旅游规模,推动生态农业进步,从而为日后生态旅游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拓宽环境教育渠道,优化教育内容

通过全球生态环境基金以及群众技术培训等诸多活动的开展,明确群众的实际需求,并且在既有环境教育知识的基础之上,增补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培训内容,将环境教育与本地区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与技术培训活动相结合,进而有效激发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陕西长青自然保护区也应根据当地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实际,联合华阳镇科技局、畜牧局以及农业局等机构组织“科技下乡”活动,拓宽环境教育渠道,优化教育内容,推动可持续发展。因此,长青自然保护区应开展一系列公众环境教育活动,提高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科普化教育是众多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所采用的一项常规性生态保护策略,它是指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策略,规划本地区并充分利用民间组织、大众媒体、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等多方资源,对于年龄层次、文化程度以及性别等不同社会群众,可制定与之相对应的教育措施。此外,还应不断加强与其他管理部门的合作和交流,开展多元化的生态自然保护宣传,从而更好地承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宣传职能,增强社会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3.加强区域内社区环境教育

(1)加强双向交流,提高公众对自然保护区的认识

无论是口语化交流还是非口语化交流,都对社会公众有着巨大的影响。所以,陕西长青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应运用双向交流方式,加强与公众之间的沟通与互动,不断提高公众对自然保护的认识,并善于发现保护区所存在的诸多发展问题,以此找出解决的对策,使这些问题都能得到有效处理。比如,管理局领导可以采用面谈式交流法来影响其具体行为;政府人员、宗教信仰者以及旅游管理人员等可采用探讨会、小组辩论形式来使各方利益相关者在某一議题上达成共识;通过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推广替代木材林或生计等产品信息。

(2)打破信息传递屏障,实现保护区信息有效传播

由于一些边远地区存在信息堵塞现象,所以很多群众无法理解这些断断续续的信息。针对这一情况,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利用宣传小册子、旅游刊物、网站媒体、游客集散中心、勘界指示牌以及视频推广等诸多形式来帮助游客或社会公众了解环境保护知识。此外,还可以与当地新闻媒体开展合作,协定好自然保护区周边环境信息,并且制作相关文字图片宣传材料发放给社会群众。

(3)充分发挥文化教育优势,增强管理局工作者的专业素质

目前,长青自然保护区的[生命长青]森林体验活动已经在业界取得了一定的品牌效应,尤其是近年来举办的“自然讲解员进阶营”、“北大附中自然之翼博物夏令营”为代表的森林体验活动,效果明显、成效显著、影响力不断提升,但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进一步增大自然教育辐射面积,扩大受教育人数,确保长青保护区公众教育不断拓面提质。

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针对大部分村民存在文化层次较低的现象,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应对他们进行知识与技能教育,以此让他们熟练掌握这些技术;以中小学为生态环境教育为主要对象,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通过不断地学习与实践,可以在教学课堂上宣传环境教育理论和实践。环境教育信息不仅能通过历史、英语、自然、语文等学科进行表达,而且还能与其他还科研项目进行结合。另外,自然保护区工作者也可以通过正式的学校教育或者在职培训等进行有效学习。

4.联合各大高校及科研机构,不断提高科技水平

由于诸多原因,当前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环境教育、自主科研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提升阶段,导致很多本应正常运作的项目工作处于初级阶段状态,大量特色资源未能得到深入挖掘,群众技术培训活动也无法有效开展。鉴于多年来与各大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的优势,保护区管理局应联合这些学校及科研机构,并在互惠互助的前提下,加强与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特别是在人才培养、环境教育方面缔造双赢局面。这样的合作不仅有利于促进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工作快速开展,而且也有利于提高社会公众的生产水平,从而进一步深化社会公众与管理局之间的紧密关系。例如,管理局与各大高校进行合作,联合举办一些大型技术培训活动,激发群众广泛参与;在听课期间,群众如实反映实际生产问题,发放相关资料,学习有关技术,还可以聘请专家进行现场指导,灵活运用众多教育方式或培训模式,不断提高科技水平。

推动社区发展既是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职责所在,同时也是该地区的政府工作。因此,除了上述的策略之外,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的实施还应充分对政府及社区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以使二者之间能共同参与到自然保护区的环境保护及环境教育中。所以,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应加强与该地区政府进行沟通,及时了解政府部门的发展规划,认真听取社会群众的建议,协调好政府部门与群众之间的关系,进而将惠民政策落到广大民众的身上。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出一些切实可行的环境教育策略以及计划,针对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人力资源和资金投入等来设定教育对象。由于不同的对象,因而社会公众对信息、交流等需求是截然不同的,当然环境教育策略也是有所差异的。该保护区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运用调查分析方式筛选出目标人群、项目内容以及教育对策。但是,在通常情况下,必须综合采用这些教育对策,满足社会群众的日常生活需求,并且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1] 魏宝艳,胡崇德,谢屹.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与可持续发展[J]. 防护林科技. 2010(01).

[2] 陈盛荣; 胡崇德.自然保护区开展社区保护教育的策略分析——以太白山自然保护区为例[J].防护林科技.2011(03).

[3] 陈粤超; 胡文斐.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探讨[J].湿地科学与管理.2011(03).

猜你喜欢
环境教育
浅析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浅议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与整合
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
幼儿游戏中的环境教育研究
当前幼儿环境教育策略探研
家校合作对儿童进行环境教育的策略研究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高校环境教育非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幼儿教师环境资源开发和利用能力培养研究
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