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视阈下文科生就业价值取向及引导研究

2017-03-15 17:00杨金铎鲁凯
中国市场 2017年6期
关键词:文科生全球化

杨金铎 鲁凯

[摘 要]全球化趋势显著,大学生毕业后被推向就业市场,文科生作为一支重要的人力资源,其就业价值取向影响其正确择业观的形成。由于家庭教育及社会对职业评价的差异,文科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呈现出强调个体功利性、追求职业稳定性、规划模糊性及缺乏自主创业性等特点。因此,引导文科生形成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树立客观、公正的择业观势在必行。

[关键词]全球化;文科生;就业价值取向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6.168

在哲学中,主客体之间的需要关系称为价值,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一般来说,其满足程度越高,价值越大;其满足程度越低,价值越小。价值取向是指主体对价值追求、评价、选择、认同的一个趋向性的态度,也就是指一个人以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来对待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并做出相应的选择。[1]就业是一种受主体价值观制约的主体性行为。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劳动力的转移、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科学技术的优势互补,我国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发展战略,与此同时,就业岗位与就业人数呈现出明显的“供小于求”的局面。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其中,文科生作为一支特殊群体,相对于理科生和工科生而言,就业难问题更加突出。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因此,引导文科生树立良好的就业价值取向是解决其就业难问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1 经济全球化视阈下文科生就业价值取向的一般情况

笔者对吉林大学部分文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哲学社会学院、管理学院、文学院为样本,各发放90份问卷,回收问卷262份,有效问卷为229份,有效率为84.81%。经济全球化使得文科生作为高素质的人才资源被推向劳动力市场,其就业的自主选择性和环境复杂性日益增强。文科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呈现出如下特点。

1.1 强调个体功利性

个体的功利性,就是以功利原则,即赞成或不赞成某种行为,其依据都在于这一行为是增加还是减少利益当事人的幸福作为道德价值取向的行为。[2]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的利己主义价值观与我国集体主义价值观相悖,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在一定程度上误导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文科生所学专业大多涉及文学、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领域,理应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倡导者和宣传者,但实际情况则不然。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功利思想浓厚、利益意识增强,许多文科生在就业思想上表现为“到经济发达的地方去,到挣钱多的地方去”。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工资水平高、发展机会多、生活环境好等因素,毕业以后,文科生的就业选择大多集中在北、上、广等发达大城市和经济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工作,所占比重分别为40.68%和28.25%。这表明,文科生的就业原则以充分实现个人利益为主,对他人、社会及国家利益考虑尚缺。

1.2 追求职业稳定性

就业价值取向是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就业方面的集中表现。在考虑就业价值取向的因素中,文科生将稳定因素看作其重要因素之一,职业的稳定性促使文科生倾向于去外资企业、央企国企、事业单位及高校求职,尤其是国家机关,凭其风险性小、保障性强、薪资高等任何单位无法比拟的优势,符合大学毕业生的求职心理,因此,国考、省考、市考持续高烧不断。“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报考者数量超过146 万人,平均报考比例达到了93∶1,最热门职位的竞争率超过4224∶1。”[3]我国普通大众追求稳定、规避风险的心理诉求在文科生的就业选择中表现为,父母将稳定性强、安全性高作为衡量工作满意度的重要标准,主导思想为“不求最好的,但求最稳的”。这种以稳定为主的求职心理是全球化背景下变数增多、利益关系复杂在我国社会急剧变革条件下的深刻反映,加上我国传统文化中保守思想、稳定心理,使文科生在进行就业单位性质的选择时,将国家事业单位放在首位。

1.3 就业规划模糊性

规划是指个人较为全面的長远的发展计划,是对自身未来整体问题的考量,通过对自己的定位来设计未来的行动方案。[4]就业规划则是在充分考虑自身的性格、能力、兴趣、价值观等内在因素及机遇、社会发展需求等外在因素的基础上,为自己的就业选择确定行动方案。经调查,62.15%的文科生对自己的未来有模糊的规划,没有规划的比重占10.17%,同时,24.29%的文科生对自身未来发展有明确的目标,确定自己的行动方向。与理科生相比,文科生所学专业多涉及思想层面,应用性弱,实际效果欠佳,加之内心存在的“就业难”心理,将“找到工作”放在第一需求的位置,因此,具体的职业规划尚不明确。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内外的经验技术交流,理科和工科等应用技术领域人才辈出,经调查,仅有7.34%的文科生认为市场对所学专业需求大,鉴于用人单位对于文科生高学历的要求,文科生的职业目标明确而清晰,迫于就业形势的压力,22.03%的文科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

1.4 缺乏自主创业性

眼下正值“身份社会”向“能力社会”转化的全球化时代,对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来讲,当务之急应该是尽早赢得一份“能力社会”的资本,而不是去争抢一张通往“身份社会”的旧船票。调查结果显示,在文科生中,没有自主创业计划的比重超过50%。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自主创业存在着教育滞后性、知识与技能匮乏性、获取信息狭隘性、社会保障机制落后性等劣势,同时,自主创业作为一种新兴的就业形式,自身存在风险性、能力性及创新性需求,对资金、技术、人才的依赖度与文科生自身的优势不存在正相关关系,以上种种因素对文科生进行自主创业提出挑战。

2 经济全球化视阈下文科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形成原因

2.1 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庭教育是以家庭为核心,以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纽带,在特定的家庭文化背景下,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未成年子女进行的培养教育,以帮助他们形成高尚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5]家庭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单元之一,文科生在就业、择业选择中渴求得到父母的指导与帮助。父母的职业价值观影响子女的就业价值取向。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多,鉴于特定的职业,父母对此形成了固定的态度和看法。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他们的职业价值观决定了子女的就业价值取向。一方面,家长根据自身的从业经验以及职业认知,潜移默化地对子女进行择业教育,帮助其树立职业理想;另一方面,子女会参照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的职业定位来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职业理想。

2.2 职业评价的差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分层日益凸显,社会流动更加频繁,主要表现为由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流动。不同的社会阶层,由于所占有的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和组织的资源存在明显差异,导致其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除此之外,用人单位性质及岗位需求的差异性,都在一定程度上误导文科生对社会职业的评价。文科生在就业时,比较重视职业的社会声望,有时即使职业的薪资待遇不是很高,发展前景不是很好,自身也未必适合此工作,但可见其社会声誉好,也会不惜一切代价去竞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国的“公务员”考试,实际上,有些文科生不适合做公务员工作,由于其职业性质的特殊性,许多人还是会努力加入公务员队伍。在文科生眼中,全球化使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等传统精神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不如找到一份好工作来得现实。

3 经济全球化视阈下引导文科生形成正确就业价值取向

全球化使文科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呈现功利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为使他们能够进行理性的就业选择,真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必须对文科生的就业价值取向进行引导。

3.1 明确职业生涯规划,培养自主创业意识

首先,职业生涯规划对文科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积极建立和完善就业指导机制,并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关键点。经调查,58.19%的文科生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比较满意,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文科生认为使其在求职过程中受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校就业指导欠缺。高校亟待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及学科建设,为文科生提供个性化咨询指导,帮助其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撰写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书,为其充分就业夯实理论基础。其次,培养文科生的自主创业意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市场经济白热化趋势更加明显。毕业后,文科生作为人力资源被推向人才市场,其择业期望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产生矛盾,自主创业是解决此矛盾的方法之一。高校及教师需积极培育文科生的自主创业意识。在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中,引导文科生关注有知识水平、发展潜力的项目进行自主创业,培养其独立意识,摒弃依赖意识。

3.2 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进行崇高价值选择

责任意识也称责任心或责任感,是“个体对自己在承担人类社会自身发展的责任中做出的行为选择、行为过程及后果是否符合内心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体验”。[6]全球化时代对文科生的就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专才”,更需要“全才”,在赋予文科生选择权利的同时,也赋予其选择的责任。“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的就业制度为文科生凭借自身优势和自我意识进行自主择业提供了契机和保障,但是,个体必须对自身的选择负责。目前,有些文科生签约后随意毁约,频繁“跳槽”,其对工作随意、轻视的态度给所毕业的学校、用人单位、社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培养文科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在进行職业选择时应履行相应的职责和义务,进行崇高的价值选择,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如在进行责任意识教育时,高校教师应积极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和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为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3.3 完善舆论监督制度,宣传职业平等理念

对文科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不仅需要文科生自身、学校的努力,更需要社会大环境的支持和保证。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文科生就业选择呈现市场性的特点,社会舆论对不同职业的评价直接影响其就业价值取向。宣传职业平等理念,舆论阵地是引导文科生思想观念的重要领地。新兴媒体以其及时性和快捷性的特点深受大众的喜爱,但有时肆意传播不良舆论,模糊文科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大学生虽然能够快速、便捷地获取就业信息,但却无法对媒介传播信息的方式及信息本身做出准确到位的评价,使得他们不能有效地辨别信息的价值,也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媒介资源。所以,政府应加强对社会的监管,使社会舆论透明、真实、可信。

参考文献:

[1]陈清华.论当代大学生的择业价值取向[J].中国成人教育,2008(2).

[2]常青.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论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4).

[3] 杨华云.国家公务员考试超 146 万人报名,招录比达 93∶1[N].新京报,2009-10-27.

[4]盖世洲.大学生就业规划意识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2)

[5]朱鲁英.家庭教育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3.

[6]段志光.思想道德修养教程[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文科生全球化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好奇心与全球化是如何推动旅游新主张的
文科生的科学传播之旅
文理科男生是这样看对方的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
文科生与理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