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绿化发展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

2017-03-15 05:41张彩玲
关键词:植树造林绿化林业

张彩玲,王 鸿

(东北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毛泽东绿化发展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

张彩玲,王 鸿

(东北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毛泽东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并未明确提出绿色发展的概念,但他在什么是绿化、为什么绿化、怎样绿化等方面渗透了具有绿色发展思想意蕴的内容,进行了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绿色发展思想之初次探索。毛泽东的绿化发展思想不仅为新时期绿色发展理念提供了思想资源,而且为绿色发展实践提供了经验启示。

毛泽东;绿化;绿色发展

新时期党和政府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核心在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作为全新的发展理念,科学地阐释了什么是绿色发展、为什么要绿色发展、如何推进绿色发展。毛泽东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并未明确提出绿色发展的概念,但其在什么是绿化、为什么绿化、怎样绿化等方面渗透了具有绿色发展思想意蕴的内容,开创了中国共产党人绿色发展思想探索之先河,成为新时期绿色发展理念的源头活水。

一、 什么是绿化:绿色发展的思想先声

人类的永久持续发展依赖于稳定的自然生态环境系统。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一种绿色资产,为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生态屏障,为惠及民生福祉提供必要条件。毛泽东早在革命时期就关注生态环境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他提出要绿化祖国的荒山荒地,逐步实现绿化全中国的宏伟目标。

1930年,在《兴国调查》中,毛泽东明确指出要有一定的依据和标准栽树种树,美化生活环境,既不能随意砍伐,也不能胡乱栽种林木。除此之外,他还强调,对树木要进行合理砍伐,只许砍树枝,树身的砍伐必须在政府的批准之后才可以进行。[1]9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倡导并鼓励人们植树造林,绿化山川河水。延安时期,毛泽东在忙于战事的情况下仍然不忘绿化环境的重要性。1944年,在延安大学的开学典礼上,毛泽东提出,对于陕北自然环境的改善需要有一个付诸实践的计划,“搞他个十年八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2]。

1955年10月到1956年3月这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毛泽东曾三次提到绿化问题,足以看出他对绿化工作的重视。1955年10月在扩大的中共七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副业、手工业以及绿化荒山和村庄都应该包含在农村的经济规划之中。[3]475同时还提出,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的荒山应当并且也完全可以绿化,全国都应该行动起来做好绿化,这对农业和工业、对国家发展的方方面面都大有裨益。同年12月,在《征询对农业十七条的意见》中强调,争取在所有的水旁、路旁、宅旁、村旁还有一些荒地荒山上,按照规划进行植树造林,实行绿化,基本上消灭荒地荒山,并且还对其做出了12年的日期限定。[3]5091956年3月,毛泽东向全国大众发出绿化祖国的号召,调动全国人民开展绿化工作。到1958年,毛泽东对绿化工作更加重视。在中央工作会议上,他提出一年四季都要搞绿化,[4]随后他指出,可以四季种树的地方那就四季都种树,能种三季的种三季。林业问题上,毛泽东批示,森林覆盖面积的比例应当按照绿化标准做出合理的规定。

对于什么是绿化,毛泽东从时间跨度、空间布局和成果标准三个方面做出了自己的阐释。

时间跨度方面,毛泽东发出百年绿化的倡议。毛泽东提出原先对绿化的认识是做十多年,现在的认识是绿化需要做二百年甚至更久,而这才是符合马克思主义观的。这是在绿化问题上,党和政府认识的一次飞跃。20世纪50年代末,毛泽东指出,我国的绿化应该做到在飞机上能看到祖国山河一片绿色,树木种下去了没有成活这不是绿化,活了却一点地方都看不见绿,那也不能说是绿化。“《人民日报》不要轻易宣传什么‘化’。”“化搞得很滥,动不动就宣布‘化’了。”“要比措施,比实绩。”[1]48同年,毛泽东在走访冀豫鲁等一些地方之后提出,没有绿怎能叫绿化?1959年,在北京视察的时候,毛泽东看到密云水库周围牛山濯濯,于是对当时的密云县委书记说:“你看,这里山也好,水也好,就是很多山还是光秃秃的,这就不好了,你几年能把它绿化了?”[5]当时担任密云县委书记的阎振峰说,需要5年,尽快3年做到绿化。毛泽东听到其回复后谈到,绿化事业的进行是一个大事,是一个长期过程,能够20年完成绿化就非常不易了,绿化工作的进行不能小看,要踏踏实实,艰苦奋斗,尽最大努力去做好祖国的绿化事业。毛泽东看到绿化任务的艰巨性,多次强调,绿化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要花上百年的时间,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一代接一代地做好。

空间布局方面,毛泽东提出“三三制”的绿化设想。1958年,毛泽东对耕作“三三制”做出了详细的说明,他指出,所谓耕作“三三制”,就是把现有的所有种植农作物的可用耕地分成三份,其中的一份可用来种植农作物,另外两份中的一份用作休闲,如种可供牲畜利用的草以及可供观赏的花草,余下的一份植树造林。他还提到几年以后,随着土地亩产量的提高,土地概念的变化,其中的1/3可以用来栽树,1/3种植农作物,剩下的用作休闲,从而达到美化全中国的目标。在同年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重申了“三三制”设想,在11月会见朝鲜政府代表团时又对这一设想做了说明,足以看出毛泽东对发展中国绿化事业的坚定决心。

成果标准方面,毛泽东做出“大地园林化”的绿化构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针对“大跃进”时期生态环境的破坏提出,要绿化我们的河山,改变我们的自然面貌,要达到园林化的标准,处处都美丽。“各种树木搭配要合适,到处像公园,做到这样,就达到共产主义的要求。”[6]全国所有的城市、所有的乡村都要进行大地绿化建设,开展大地绿化活动,要把我国处处建得像花园一样。1959年3月,毛泽东首次提出实行“大地园林化”,同年12月,“大地园林化”被完整地写入中央文件并由中央向全国发出号召。

虽然毛泽东提出的关于绿化的思想带有其浪漫的诗人色彩,囿于当时的历史条件难以实现,但毛泽东的出发点是好的,就今天来看仍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从1973年邓小平提出十条规定第七条“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到江泽民提出可持续发展,再到胡锦涛提出“美丽中国”建设,乃至当前习近平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无不蕴含着毛泽东绿色构想的因子。毛泽东提出的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的构想经由中国共产党人的接力发展深化为包含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产方式和厉行节约、绿色低碳、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的绿色发展理念,体现了党的绿色生态发展思想的一脉相承性。毛泽东关于绿化生态环境的构想成为我国当前绿色发展理念的思想先声。

二、为什么绿化:绿色发展的质朴解读

作为人类永续发展的生态屏障,良好的生态环境赋予人类的恩泽显而易见,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呼唤着良好的生态环境。毛泽东不仅对什么是绿化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而且对绿化的重要性做了阐释。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林木资源、土地资源都是自然资源的基础元素,都是经济建设的原始资源,对其进行保护和发展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善举。虽然全国的国土面积广阔,但是由于一部分可以使用的土地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导致全国可耕地较少,新中国成立之初对资源的依赖性较强,因此毛泽东提出要因地制宜开垦荒山,扩大可耕地面积,尽可能为农业、林业发展提供所需要的土地资源。林木作为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支撑。毛泽东非常重视林业的发展并且在其著作中多次指出保护林业的重要性。1959年,毛泽东在与河南省负责人谈话时指出“没有林,也不成其为世界”[7]。这是对林业重要性的最高概括。60年代中后期,毛泽东提到,全国人民应当行动起来,逐步绿化国家,美化我们的劳动、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并且还指出,所有可以植树造林的地方都要植树造林。

物资需求引发开荒热潮。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历史时期,作为赢得战争胜利的必要条件,后方物资的补给极其重要。为减轻群众负担,党的领导者把目光投到荒山荒地上,毛泽东提出开荒生产的设想。1939年春,在毛泽东的号召下,陕甘宁边区兵民行动起来,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促进了边区农业生产发展,减轻了农民负担,保证了根据地和前线必要的物资供给。在王震领导下开垦南泥湾便是这个时期的经典例子。后来,针对开荒可能带来水土流失的不利影响,毛泽东从注重事物间的相互联系性出发,倡导开荒与规划保护相结合,提出将垦荒理念与水土规划相结合,注重林业资源的保护发展与水土流失的关系问题,提出在开荒为林业、农业的发展开拓土地的同时也应当对相关的水土规划工作予以重视,保证林业、农业、水利的协调发展的生态思想。1956年毛泽东指出,垦荒工作的进行,必须做好前期规划,在开展中要避免水土的流失,他强调,在开荒距离较短的情况下,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这样做。但是必须注意水土保持工作,决不可以因为开荒造成下游地区的水灾。[3]466这个时期的毛泽东已经提前预见到开荒与水土流失的关系问题并在竭力避免水土流失的发生,强调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的协调性。在探索新中国建设道路中,毛泽东将生产力发展的重点由快速性转到长久性,提出新中国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应该做出合理规划,与此同时,国家的开荒工作也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由原来的消灭荒地转向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

森林资源对国家建设具有深远影响。从早年起毛泽东对中国林业事业的发展就有着深厚的感情,20世纪20年代初期,他主张将林业作为一种主要的实业问题进行研究。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更加重视林业事业的发展,只要看到有些适宜种植的、兼有畜牧和燃料功用的树木他就建议民众大范围种植。在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议上,毛泽东指出,可以鼓励群众种沙树、柳树、柠条等树木,枝叶可供喂养牲畜,枝干可作燃料之用。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与林业部相关人员谈话时嘱咐必须要好好发展林业,并提出林业作为国家发展的一项大事业,每年可以为国家创造很多财富。1956年4月,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毛泽东指出:“天上的空气,地上的森林,地下的宝藏,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重要因素。”[8]1958年,他在会见非洲青年代表团时提到,新中国成立之后还要做一些使国家发展进步的事业,轻重工业都应该发展,同时农林牧三业也要发展。森林是一个国家得以发展的重要资源。同年11月,毛泽东指出,林木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有的树木是化学原料,可以适当多种植一些。之后,他指出,林业将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之一,林业是建筑工业和化学工业发展的必要基础,其发展必须慎重对待。1976年,毛泽东在保护林业的通知中强调,林业资源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资源,也是进行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林业资源的保护发展将会对工业和农业生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进而造益于人类。

森林资源对改善气候大有裨益。毛泽东早期曾经对森林资源对于气候的重要性做过调查,他提出,一个地方若没有树木很容易引发水旱灾害。1930年,毛泽东在《兴国调查》的报告中指出,(椴)田一带的山是走沙山,由于没有树木,水将山里的沙冲入河里,慢慢的河高过田地,河决堤成水患,时间长了不下雨容易引发旱灾。在这篇报告中,毛泽东对保护林业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举措。

由上可见,毛泽东提出的有关垦荒以及发展林业的绿化思想具有一定的创造性与前瞻性,在他看来,水土及森林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生产生活的必要条件,应合理利用,科学规划。他的相关思想也一直在被中国共产党人沿用并发展:从邓小平的因地制宜、义务植树,到江泽民发出“再造秀美山川”的号召,再到胡锦涛指出的加强生态建设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习近平提出的林业建设事关可持续发展根本。就当前来说,毛泽东提出的林业发展思想仍然有其效用,对我国林业资源的利用、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是对新时期我国为什么要绿色发展的早期质朴解读。

三、 怎样绿化:绿色发展的方法指引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国生态环境矛盾有一个历史积累过程,不是一天变坏的,但不能在我们手里变得越来越坏,共产党人应该有这样的胸怀和意志。”[9]生态环境的改善也是如此,绿色发展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期坚持。毛泽东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就认识到绿化工作长期坚持的重要性,并且坚信美化环境可以造福人类。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与之一脉相承。绿色发展的核心在于协调天人矛盾,统筹兼顾,整合力量,运用联系的观点看事物。毛泽东对林业有着深厚的感情,但是他同时也强调农林牧三者结合的重要性,同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毛泽东看清绿化形势,抓典型,而后推广成功经验,这在现在看来也极具借鉴意义。毛泽东还认识到将植树造林制度化的重要性,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制度的保驾护航。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将会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生态文明管理体制,这也正说明生态建设制度化的重要性。

绿化应当持之以恒。毛泽东在领导群众进行植树造林的过程中,时时刻刻强调规划的重要性,同时他认为植树造林应当持之以恒,那样才能取得成效。1944年,毛泽东在一年时间里不只一次提到要注重植树造林的持久性。在延安大学开学典礼上,毛泽东强调应开展植树运动,不能让陕北的山头看着像个和尚头一样,要使它有头发。种树也不能没有目的性,要提前做好规划,一家种一百棵树,这样全陕北能有不少树。7月,在招待合作社会议代表时毛泽东提出:种树应当成为合作社十大主要业务之一,争取十年以内一家植一百棵树。在关于指导边区经济文化建设问题时提到,边区童山较多,应加以改造,五年到十年以内,一家至少有一百棵树成活。[10]1949年,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毛泽东将“保护森林,并有计划地发展林业”作为指导国家林业发展的方针提了出来。

绿化应该统筹兼顾。毛泽东在重视林业的同时还一直强调农林牧相结合,体现出统筹兼顾的思想。20世纪50年代后期,毛泽东下发指示,农业、林业、牧业三业是相互影响的,要把三业结合起来,农林牧三业中,包含了植物、动物,而这是人类发展必不可少的资源,要使牧业得到发展,林业就必须发展,牲畜的牧草从哪里来,从林业中来。1959年6月,毛泽东在会见国外使团时说,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农业发展也要讲求平衡。毛泽东认为,农林牧三者缺一不可,三业之间是互相依赖的关系,都应该发展,都应该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11]毛泽东在关注我国三业发展的同时还不忘借鉴别国经验,美国将种植业与畜牧业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毛泽东非常肯定他国做法并提出应该在我国对其做法进行借鉴推广。

绿化应该抓典型,而后推广。在指导绿化工作中,毛泽东特别注重抓典型,而后推广,特别强调全党重视中国绿化事业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对全国涌现出的植树造林典型案例进行认真研究并做出批注。位于太行山区的金星农林牧合作社,自然条件极其恶劣。在发动群众封山育林,发展畜牧业,种植防护林、果树、牧草和用材林三四年后,当地的自然条件得以改善,面貌得以改变。毛泽东对这个典型非常满意并予以重视。黄河中游的离山县,水土流失频繁发生,之后因地制宜提出植树造林的主张,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毛泽东对他们的做法予以肯定:“离山县委这个水土保持规划,可以作黄河流域各县以及一切山区做同类规划的参考。”[1]31当时还有一个典型大泉山,在经过治理改造之后,呈现新面貌。毛泽东提出,大泉山作为一个经典案例,其相关的治理水土流失经验可以为整个西北、华北及一切有水土流失的地方所用,同时他还指出,要加强领导并且合理规划。

绿化要靠制度保障。毛泽东在重视绿化典型推广的同时也不忘将其做出制度化的规定。根据地时期,毛泽东曾将植树造林作为重要任务提出并下发指示。1932年3月16日,在瑞金通过《对植树运动的决议案》。决议指出,在下年绿化荒山荒地,并指出当前应该将植树运动普遍化,这对土地建设是有益的,对人民群众来说,更是一件利事。该决议的相关决策至今可以为我们进行绿色发展所用,如鼓励人民群众种植各种树木而非单一树种,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对土壤考察并种植适合本地的林木,还要注意合理保护并且禁止随意采伐。该决议是党和政府在植树造林问题上的第一个专门决议。当时各个分散的根据地也对植树造林做过一些规定。为了使植树活动制度化,当时还制定了许多相关的规则条例,如《陕甘宁边区植树造林条例》《陕甘宁边区砍伐树木暂行规则》《陕甘宁边区森林保护条例》等。1946年4月23日,边区政府通过了《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对植树造林、发展果木做了专门规定。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持续对植树造林制度化予以重视。1950年发布了关于林业工作的指示。1958年发布了在全国大规模植树造林的指示。1963年发布《森林保护条例》。毛泽东于1967年批准下发的针对山林保护、制止破坏林业资源的通知提出三个严禁、两个不准,在当时来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并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1973年11月,《国务院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发布。规定指出应当加强管理林业资源,禁止随意砍伐,加强管理自然保护区,对我国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要加强保护,加强管理城市内部的景区和公园,要开展好草原的养护工作,不能随意破坏自然资源。这些制度对当时林木资源的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结 语

十八大以来,新时期政府也在极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重视生态文明发展。2015年,在《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绿色化”概念被首次提出。“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其中的“绿色化”显然不同于“绿化”,新时期的“绿色化”代表着一种绿色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其需要被渗透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习近平总书记用“公共产品”、“绿色银行”、“金山银山”、“生命共同体”、“眼睛”和“生命”巧喻生态环境,[12]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绿色发展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越来越科学、越来越完善。这其中不仅包含了对绿色发展的现实关切,还包含了为子孙后代的长远考虑。毛泽东的绿化发展思想不仅为新时期绿色发展理念提供了思想资源,而且为绿色发展实践提供了经验启示。可以这么说,“绿色化”不同于“绿化”,其内涵远远超出了“绿化”。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家林业局.毛泽东论林业(新编本)[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41.

[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365.

[5]曹前发.毛泽东的绿色情怀——毛泽东植树造林、发展林业思想述论[C]//李正华.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449.

[6]顾龙生.毛泽东经济年谱[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153.

[7]蒋建农.毛泽东传[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9:360.

[8]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4.

[9]王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赢得发展永续动力[N].光明日报,2016-03-16.

[10]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80.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0:194.

[1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136.

A843

A

2017-06-18

张彩玲(1965-),女,博士,教授;E-mail2388238069@qq.com

1671-7031(2017)05-0099-05

猜你喜欢
植树造林绿化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三北防护林与植树造林
land produces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植树造林绿化浙江大地
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规模绿化历程及成效
植树造林共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