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国情深入推进能源技术革命

2017-03-15 09:21
电力设备管理 2017年7期
关键词:能源技术电力设备煤炭

科技是强国之基,必须深刻认识能源技术革命对能源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必须准确把握能源技术革命的方向和重点,从中国能源发展实际出发,深入推进能源技术革命。最后,要将能源技术革命的方针政策深入到实践去检验,确保能源技术革命落地生根、落到实处。

立足国情深入推进能源技术革命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司长 王思强

3年来,在国家能源局党组坚强领导下,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战略思想,认识不断深化,工作扎实推进。下面,围绕能源技术革命,汇报三点学习和工作体会:

一、必须深刻认识能源技术革命支撑和引领能源发展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中,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16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每次科技革命都深刻影响了世界力量格局的变化。第一次科技革命,英国发明蒸汽机,把人类带入“煤炭时代”,一度以“日不落帝国”称霸世界。第二次科技革命,电力、内燃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电气和油气时代”,欧美日等国脱颖而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美国突破空间、原子能、计算机及信息等技术,奠定了其世界“霸主”地位。韩国二战后也是依靠科技创新,创造了“汉江奇迹”,人均GDP在1962年仅有87美元,目前已接近三万美元,跻身发达国家行列。

我国建国后,正是由于在党的领导下,自主创新、成功研制出“两弹一星”,才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石油领域,李四光等老一辈科学家打破对“洋理论”的迷信,依靠地质力学理论创新,发现了大庆油田,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近年来,电力领域依靠技术进步,建成全世界最大、包括具有世界最高技术水平特高压线路的电力系统,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用电问题;新能源领域,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均已位居世界第一。这充分说明实现能源强国梦必须加快推进能源技术革命。

二、必须准确把握能源技术革命的方向和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科技创新,首先要把方向搞清楚。我们理解,中国能源革命的本质是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主体能源的更替和能源开发利用方式的根本性变革。“革命”不是小打小闹、零敲碎打、玩文字概念,不能换汤不换药,要有深刻的、巨大的、质的调整,是一种化学变化。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必须立足我国国情,牢牢把握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大方向。在这个大方向下,确定能源科技工作重点,总的原则就是支撑实现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和清洁能源的规模化发展,就是要在中国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条件下,立足国情,找到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能效、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具体工作中,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既不能妄自菲薄,更不能盲目膨胀。我国的经济总量虽然不小,但综合国力还不是很强。我国的科技创新多数还处在学跑、跟跑阶段,少数处于并跑状态的也是引进技术后发展的,自主原创很少。能源领域,我国在燃气轮机方面与国外差距至少15~30年,重型燃气轮机设计技术、高温部件制造和维修服务等技术至今没有突破;德国1927年就建成了世界首个煤直接液化制油工厂,我国突破该技术、实现产业化是在81年后;核电AP1000示范项目一再延期,就是因为核主泵技术受制于人。

实现能源强国梦,科技创新任务艰巨。我们必须立足国情,不能一味跟在别人的后边“邯郸学步”。重温总书记重要讲话,结合他关于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的重要论述,再来深刻领会他对神华煤制油项目作出的341个字重要指示,我们倍感总书记能源安全重要论述的科学性、系统性、一贯性,倍感责任重大,在这方面,我们应该有所作为。目前我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已有了较大的发展,先进燃煤发电机组已经实现了超低排放,煤制油、煤制气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炭分质梯级利用技术,生产过程“三废”排放很少,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煤炭综合使用效率,还可以获得油和气。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组织完成鉴定的两个示范项目:

河南龙成集团1000万吨示范项目,标定出油率11.05%、煤气产率9.87%、能源转化效率90%以上,吨煤用水76.4公斤;陕西延长集团示范项目标定出油率17.12%,能源转换效率达82.75%,包含全部气化过程每吨煤耗水仅500公斤。如果把每年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一半(约20亿吨)全部进行分质梯级利用,采用龙成技术可获得2亿吨油品、近1000亿方气、13亿吨低硫、低氮、低挥发份的洁净煤;采用延长的技术不产洁净煤,可获得近3亿吨油品、约7000亿方天然气。去年全国原油产量不足2亿吨,进口3.8亿吨;天然气产量仅1369亿方,进口745亿方。煤炭占我国能源资源禀赋90%以上,在我国二、三十年内煤炭不可能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立足国情,用好煤炭,是我们通过技术革命保障能源安全的首要任务。正像沙尘暴不是沙子之过一样,煤炭作为一种综合能源载体,备受诟病,煤炭本身没有过错,是因为人类没有用好它之过,是科技创新没有到位之过。我们千万不要犯“家里本来就有馒头、米饭,却偏要去吃奶酪、牛排”的错误,不仅胃不舒服,还会耽误身体发育。作为国家是要延误战略发展机遇期的。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扎实落实《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和《能源科技“十三五”规划》,组织实施好《煤炭深加工产业示范“十三五”规划》,从中国能源发展实际出发,深入推进能源技术革命,支撑能源消费革命、供给革命和体制革命的实现。

三、必须确保能源技术革命落地生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求我们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把准方向、敢于担当,亲历亲为、抓实工作。

科技创新活动需要打破常规思维、常规做法,创新成果培育具有长期性、不确定性、高风险性,能源技术革命要真正落地生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使能源技术革命真正的落到实处:

一要创新机制,统筹协调。要建立我局与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等单位的科能协同工作机制,实现部门之间、企业之间、部门和企业之间以及局机关内部协同推进,集各方力量和智慧,推动能源科技创新工作开展。

二要用好平台、科学决策。要结合“放管服”改革,用好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大型企业、专家团队“四个平台”和网上公示、群众听证“两个辅助手段”,提高决策科学性、实用性。

三要依托工程、推动示范。按照“三个一批”的要求,强化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充分发挥能源主管部门贴近行业的优势,依托重大工程示范,最大限度地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四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筑牢能源技术革命的根基。

《电力设备管理》杂志读者俱乐部会员招募

由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主办、15大电力央企集团公司协办的《电力设备管理》杂志(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10-1454/TM、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2711),为增进与电力界读者的密切互动联系,更好地服务于全国电力企业和广大电力设备管理工作者,使本杂志成为“全国电力设备管理工作者之家”,从即日起诚邀全国电力设备管理工作者加入本杂志读者俱乐部,欢迎您成为本俱乐部会员,携手为推进中国电力行业设备管理事业发展而贡献宝贵智慧和力量。会员将享受本杂志诸多服务。

1.可优先在本杂志发表相关专业论文、新闻稿件及图片。

2.可优先被通知参加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或本杂志组织举办的各类专业活动。

3.可优先被本杂志主办单位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授予年度“全国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工作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并颁发荣誉证书。

4.可优先评为年度“《电力设备管理》杂志优秀读者”并颁发荣誉证书。

5.获赠本杂志全年12期。

凡欲申请为本刊读者俱乐部会员的设备管理工作者,请填写《〈电力设备管理〉杂志读者俱乐部会员登记表》(此表在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网站:http://www. statepower.com.cn右上角“下载中心”一栏),并在即日起发送至本刊电子邮箱:emiunited@163.com

《电力设备管理》杂志社编辑部2017.7.15

猜你喜欢
能源技术电力设备煤炭
新能源技术在专用汽车底盘上的应用分析
基于新能源技术的高速公路ETC门架供电系统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加强电力设备运维云平台安全性管理
高压电力设备试验方法及安全措施的研究
煤炭
煤炭:去产能继续 为煤炭正名
电力设备运维管理及安全运行探析
基于新能源技术的分布式电源在电网中的应用
基于压缩感知的电力设备视频图像去噪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