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7-03-15 16:54李海波赵红武倪前朝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6期
关键词:三维重建探查胫骨

陈 杰,胡 健,李海波,赵红武,倪前朝

(泗阳县人民医院骨科,江苏 宿迁 223700)

浅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陈 杰,胡 健,李海波,赵红武,倪前朝

(泗阳县人民医院骨科,江苏 宿迁 22370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泗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40例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进行诊断,然后将此诊断的结果和手术探查的结果进行比较,总结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这40例患者进行诊断的结果显示,他们均存在单侧胫骨平台骨折,且其中有Ⅰ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例,Ⅱ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例,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1例,Ⅳ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例,Ⅴ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例,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例。这与进行手术探查的结果完全一致,说明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这40例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高达100%。结论: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显著,具有分辨率高、扫描的速度快及诊断的准确率高等特点,可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客观的依据,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胫骨平台骨折;诊断

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关节内骨折,同时也是一种复杂且严重的膝关节损伤,易引发骨劈裂和关节塌陷[1]。过去,临床上常采用X线平片对该病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但此诊断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对患者的骨折类型、骨折移位的情况及关节的塌陷情况等进行全面的探查,因此不利于患者的治疗。而采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该病患者进行诊断,能对其骨折的具体情况和膝关节内各骨骼间的解剖关系进行全方位的探查,准确掌握其骨折的范围、程度及骨折的分型等,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2]。为了进一步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我们对我院收治的4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2年2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经过手术探查得到确诊,且其均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其中,有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8例,其最小年龄为18岁,最大年龄为60岁,平均年龄为(48.8±5.6)岁。致伤原因:有交通事故致伤的患者32例,有从高处坠落致伤的患者5例,有跌倒致伤的患者2例,有暴力打击致伤的患者1例。

1.2 方法

对这40例患者的病情采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进行诊断,具体的方法是:用Philips 16排螺旋CT扫描机对患者进行扫描,扫描的各项参数为:管电流:199mAs,管电压:140kV,层厚:2~3mm,螺距:1,重建间隔1.5~2mm,Sc:390mm。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将其膝关节作为扫描的中心,确定合适的扫描范围。对患者的胫骨近端、胫骨平台、膝关节等进行全方位的扫描,之后把扫描得到的相关数据传输到医学影像后期处理工作站,通过相关的软件完成多平面重建(MPR)。运用表面遮盖法(SSD)完成三维图像重建,将图像沿着X轴、Y轴和Z轴进行旋转,运用切割法对重叠的骨结构和固定的石膏进行清除,充分展示胫骨平台骨折的形态和部位。获取患者胫骨平台的前后位像、后前位像、仰视位像、斜位像、左及右侧位像和俯视位像等各个位面的立体图像以及其单独胫骨近端的图像。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录入到Excel 2007中,用SPSS19.0软件对录入后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这40例患者进行诊断的结果显示,他们均存在单侧胫骨平台骨折,且其中有Ⅰ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例,Ⅱ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例,Ⅲ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1例,Ⅳ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例,Ⅴ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例,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例。这与进行手术探查的结果完全一致,说明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这40例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高达100%。

3 讨论

3.1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工作原理

多层螺旋CT的“多层”指的是探测器的多层排列,其探测器的层厚仅为0.5~1.25mm,最多也不会超出5mm,其薄层扫描探测器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99%左右,可以持续接收X射线信号,余辉短且稳定性高[3]。多层螺旋CT可以实现高速、大范围的容积扫描,具有极为快速的成像速度,且纵向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均较高。相比于单层螺旋CT,多层螺旋CT应用的范围明显增大,在采集相同体积数据的情况下,多层螺旋CT扫描的时间要明显少于单层螺旋CT。多层螺旋CT扫描的单位时间覆盖率明显加大,患者接触到的射线剂量显著降低,有效地延长了X射线球馆的使用寿命,并且还能节约对比剂的使用剂量,减少噪声与伪影等情况的发生。三维重建技术是随着螺旋CT在临床中的应用而逐渐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的后处理技术,主要包括VR、MPR、MIP及SSD等技术[4]。多层螺旋CT采集到的数据不仅能显示常规的图像,同时还能在工作站进行器官表面重建、多层面重建以及三维立体重建等后期处理,且可以进行不同角度的旋转,让影像更为立体和直观。

3.2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通常会合并关节内众多附件的复杂损伤,因此对其进行常规的正侧位X线检查难以评估其骨折塌陷的距离,故诊断的效果欠佳。而采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该病患者进行诊断,通过后期处理将扫描得到的图像进行重建,能够较好地防止骨重叠,清晰地显示骨塌陷的情况、骨折移位的情况、关节内的骨碎片及骨折线等,同时还可以准确地测量关节塌陷与骨劈裂的距离[5]。在本次研究中,笔者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4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诊断,其诊断的结果与手术探查的结果完全一致,诊断的准确率高达100%,这充分说明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显著,具有分辨率高、扫描的速度快及诊断的准确率高等特点,可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客观的依据,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张子林,汪大武.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及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的应用[J].安徽医学,2011,32(5):657-658.

[2]李占军,周智洋,陈少明,等.多层螺旋CT对胫骨平台骨折分型的诊断价值[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08(9):854-855.

[3]徐方元.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1):120-123.

[4]信瑞强,张双,张志鹏,等.多层螺旋 CT 对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J].河北医药,2016,38(15):2315-2317.

[5]徐晓.多层螺旋CT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34(3):334-336.

R445

B

2095-7629-(2017)6-0070-02

猜你喜欢
三维重建探查胫骨
冀西北三马坊热储构造探查的新认知
基于Mimics的CT三维重建应用分析
橡胶树miRNA 探查
基于关系图的无人机影像三维重建
三维重建结合3D打印技术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高频超声探查用于诊断附睾病变男性不育的价值探讨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美容中的应用
多功能胫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