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混合模式下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索

2017-03-15 18:06金悦奇
电脑与电信 2017年3期
关键词:基础混合计算机

金悦奇 郑 平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舟山 316021)

多元混合模式下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索

金悦奇 郑 平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舟山 316021)

传统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不论在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还是教学内容上都比较单一,对此文章提出多元混合模式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在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探索将传统课堂教学、MOOC、翻转课堂、微课和微信教学平台等多种模式、多种元素整合利用,同时在教学内涵上追求知识、技能与情感文化的有机融合。

多元混合;教学模式;计算机基础

1 引言

混合式教学来源于混合学习(Blending Learning),是在传统实体课堂教学和网络数字化教学基础上混合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结合了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各自的优势,既可以发挥网络教学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提供了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监督、师生面对面互动的机制。本文以作者所在高职院校计算机课堂教学改革为例,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融入翻转课堂、微信教学平台等更多元素,探索多元混合模式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

2 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实践中有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面临着学生来源多样、原有基础差异较大等问题。以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计算机基础课程所教授的学生既有普高毕业的学生,也有职高毕业和五年一贯制等不同生源的学生,他们在中学学习期间对计算机的学习差异很大。如果以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进度去教授这些基础差异较大学生,结果自然不是很理想。但如果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按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资源和教学管理上就会遇到瓶颈,而且这种分层对学生而言更多是被动的,对学生的学习有消极的影响。

二是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知识与技能应用,以及与情感文化常常有脱节的现象。比如,学生平时统计成绩大多是找手机或者计算器,课堂上做二进制转换不少学生也是先找纸和笔,这样其实体现了学生计算机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应用完全是分离的。不单知识与技能应用有脱节现象,在和理念文化上也有类似问题。我们往往会看到一个教育版、甚至国产免费版WPS都能做得很好的办公文档,学生却一个劲找专业版、高级版、旗舰版,当然还是盗版的软件来完成,而那些专业版的高级功能学生根本没有用到。回看过来显然学生选择有问题,同时我们在教育教学上也有问题,课堂教学上我们往往会把要考的知识点单独拿出来强调,考试中没涉及到的一些技能应用、情感文化等就会被学生忽视。

3 混合式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

3.1 教学方式的混合

首先,在传统课堂基础上引入MOOC。MOOC的原意是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开放是其中一个重要特点,互联网上有很多计算机基础慕课资源,我们在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不限定学生选择自己学校的网络课程资源还是互联网上的其他院校的慕课。一方面,MOOC本身传递的是一种开放的理念,如果只让学生限定选择自己学校的网络课程显然是不符合MOOC原本的精神内涵。另一方面,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有很多共性的内容,其中很多类似的内容,是不是每个院校在网络课程建设中都需要重新制作一遍是值得商榷的,计算机领域中常用的“不要重复发明轮子”的理念在这里仍然适用。我们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给学生推荐自己学校的网络课程和国内影响较大的MOOC平台,如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超星尔雅等平台上的计算机基础相关课程,其中不乏一些名校课程,这样也给高职学生拓宽学术视野、消除名校神秘感等带来很多好处。

其次,在传统课堂引入MOOC之后,教学实践中我们将翻转课堂的模式也融入其中。具体课程设计中,我们将一部分原来的课内学时转化为课外学时,也就是学生可以选择网络上的MOOC进行学习,然后教师在课内进行考查评价来认可学生的课外学习。这样做原来一部分传统课堂内的知识学生可以自主地在课外时间学习,课堂内更多时间被用来师生交互,学生交流,使得课内时间更有效率,更适合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另外,由于MOOC普遍存在师生交互不及时和课程体系化明显的特点,微信平台和微课的引入能够很好地利用大众移动平台的优势进行互补。一方面可以弥补在MOOC线上学习时与教师的及时交流互动,另一方面可以随时随地更好地发挥学生碎片化学习的作用。同时微信教学平台还可以进入到传统线下课堂作为教学互动的新手段和教学管理统计的有力工具,如学生考勤、课堂提问统计等。

3.2 教学内涵的混合

传统课堂教学中计算机基础课程通常有固定的教学内容、固定的教学进度,这显然不利于差异较大的学生群体。多元混合模式教学一方面将不同的教学资源、教学元素进行混合提供给不同需求的学生学习,另一方面探索理论知识和技能应用,以及显性知识与隐性理念等有效融合。在教学进度安排上,我们将原来传统课堂一部分学时转换为机动的网络学时。在教学内容上,以前面提到的数制转换中的问题为例,一些学生之前学习过二进制转换知识,所以往往会先入为主地用纸笔计算,也有一些学生知道系统自带计算器有进制转换,但不懂数制转换知识只会处理整数转换。我们在教学实施中设计的方案是:先让学生预习二进制转换的微课或相关MOOC,然后在课堂上先介绍系统自带计算器的整数转换,再提出小数怎样进行转换的问题,跟学生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利用数制位权知识,让学生自己找到小数和整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移位成整数再利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这样做避免了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应用之间的脱节,同时把充分利用计算机作为擅长重复计算的工具这样的计算思维传递给学生。

类似地,我们在课堂教学实施中将不同的MOOC平台介绍给学生,向学生推荐共享、开源以及国产的不同的应用软件来替代盗版的商业软件,供学生自由选择。实质上是通过学生学习的过程向学生传递多元开放的理念,以及开源文化和知识产权意识等隐性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学内涵的多元混合并非我们刻意追求的拼凑,而是教学原本内在的表现,教学本身规律就蕴含了知行合一。

4 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展望

要真正落实好多元混合模式课堂教学改革,不但需要有课堂教学的改革,也需要教学管理上的配合。首先,计算机基础教学实施的效果往往需要通过量化数据来评价,所以将实施教考分离且信度较高的标准化考试,如将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纳入计算机应用课程考核标准有其合理性。但这一类考试成绩应该主要是用来评价课堂教学效果而非对学生个体的评价。简单来说,计算机标准化考试是有需要的,但计算机标准化考试不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方式或主要方式,一种多元模式的教学同样需要多元的评价方式。其次,对于网络在线学习的管理,学校应该给出一个相对较宽的要求,使得学生在时间、空间上有充分的选择余地,不要滥用强制手段和技术限制,要保障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再者,对网络在线学习的资源建设要有顶层设计,要避免朝令夕改,尤其要避免完全行政主导。

5 结束语

通过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我们在混合学习理论基础上明确提出适用于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多元混合教学模式,这一模式一方面将传统课堂教学、MOOC、翻转课堂、微信教学平台等多种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混合起来,另一方面也是将课程要传递的知识、技能应用和文化理念等内涵上进行多元融合。相信这种教学改革的探索会在更多类似课程的教学实践上成为新常态。

[1]黄荣怀.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陈敏.混合学习理论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

[3]胡钦太,杜炫杰,叶惠文.基于“多元”教学资源建设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1(05):75-78.

[4]周雨青,万书玉.“互联网+”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基于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2):10-12.

[5]杜利娥.翻转课堂在高职“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10):124-125.

Teaching Reform of College Computer Foundation Course Based on Multiple Mixed Mode

Jin YueqiZheng Ping
(Zhejiang International Maritime College,Zhoushan 316021,Zhejiang)

Traditional college computer foundation course is relatively simple in the teaching mode,teaching method and teaching content.Therefor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college computer foundation course reform based on mixed model.It explores on the integration of different teaching modes,such as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MOOC,flipped classroom,micro class and WeChatteaching,pursuing on the integration of knowledge,skills and emotional cultural in teaching.

blending learning;mixed model;computer foundation

G642

A

1008-6609(2017)03-0017-02

金悦奇(1977-),男,浙江舟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研究。

浙江省高等教育课堂改革项目,项目编号:K G 2015946。

猜你喜欢
基础混合计算机
混合宅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计算机操作系统
一起来学习“混合运算”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混合所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