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寨美丽古朴的“夜郎遗村”

2017-03-16 18:03王新同
旅游纵览 2017年3期
关键词:布依夜郎蜡染

王新同

距离贵州黄果树瀑布6 公里处,有一个布依族世居的“石头寨”,层层叠叠依山而建的石屋,被600 多年沧桑风雨磨得如铜镜般光滑明亮的石板路,以及用石头打造成的寨墙拱桥、桌凳盆钵……形成了一个童话般的石头世界。村寨山水秀丽, 竹林、果树、飘香美食和成功申遗的民族乐器“勒尤”发出的天籁之音,令人流连忘返。

“石头世界”的夜郎风情

在著名的黄果树瀑布附近,有一片叫作“扁担山”的山脉,48个布依族寨子散布其间,大都依山傍水,绿树成荫。其中最具特色的,当数南距黄果树大瀑布6公里的“石头寨”,这里不仅保留着古夜郎风情,当地布依人还用双手创造出了一个美丽壮观的“石头王国”!

有着600多年历史的石头寨,位于贵州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黄果树镇。在布依语中,寨子名为“板波森”,意为“世代居住在石屋之中”。石头寨依山傍水,四周有秀丽挺拔的群山,寨前田连阡陌,寨后绿树成荫,寨边有宽阔的白水河,清澈见底,怪石磊磊,常见游鱼成群,互相追逐。竹林、果树相间的岸边是石屋村寨,这些石头建筑历经多年的风雨冲刷,越发显得洁白,在秀丽的群山环抱之下,构成了一幅幅山野秀丽的图画。

全寨的石屋依山修建,层层叠叠,鳞次栉比,布局井然有序。房屋建筑均为木石结构,不用一砖一瓦,却经久牢固,冬暖夏凉。石头的坚韧和沧桑,在这里默默契守护着历史,见证着生活的每一个变化。

不光是房屋,村寨中几乎一切东西都是用石料制成,桥梁、街道、院墙、房顶,乃至布依族人家用的一桌一凳,一磨一缸,一盆一钵,也是石头制成的。村头寨边的竹林柳荫下,安置了许多的石凳石椅。走进石头寨,踩在经历了600多年风雨沧桑的光滑石板路上,目光所及均与石头有关,仿佛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石头世界”。

石头寨共有200户人家,1000多口人,村民以伍姓为主。传说600多年前一户姓伍的布依人家到此后,逐步繁衍而形成了今天的寨子。所以村民彼此之间都有血缘关系,平时在寨中,村民按照辈分相互称呼。石头寨鼓励青年和寨外的人通婚,以免寨中出现近亲结婚的现象。

寨中的男人都会石工活,一家盖房子,全寨人都会去帮忙。在石头寨地区盖房子,一般都不对石头进行特别精细的加工,不规则的长方形、菱形、三角形及多边形的石块,经过石匠们的巧手,总能有不同的垒砌组合。而在一些技术要求较高的环节上,则要请寨子里的老石匠出马,比如在重要的位置用石头雕刻出精美花纹。这些装饰图纹多以“竹”“牛”图腾为主,这又与夜郎文化有关。

2000年前,石头寨地属夜郎古国——汉朝时西南夷中最大的一个方国部落。汉武帝因意图攻打南越国,事先通夜郎以制南越。汉使唐蒙出使夜郎,见其首领多同,并厚赐财物,期间多同因有了“汉孰与我大”(汉朝与我相比谁更大一些)之问,而成为“夜郎自大”的成语典故。助汉灭南越后,夜郎才被武帝封为国。该古国存在300多年,其文明发展在西南地区有较大影响,这里是中国稻作、鼓楼、巫傩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区,千百年前延续至今的“竹崇拜”“牛图腾”与斗牛、斗狗等独特民族风情,构成了内涵丰富、扑朔迷离的夜郎文化。

布依族是贵州的土著民族,他们的建筑、服饰、歌舞、婚丧嫁娶、生活礼仪等等,无不保留着古夜郎遗风。

布依美女 赠我蜡染包

走进石头寨,不仅能领略石屋的美丽与舒适,还可以感受布衣依族沉积几千年的土风民俗。而蜡染技艺,就是布依人家令人叫绝的另一门艺术佳作。石头寨的布依蜡染,有蓝底白花和白底蓝花两大类型,清雅脱俗,素以古朴、典雅的风韵著称。

蜡染,古称蜡缬,与绞缬、夹缬同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大印染工艺,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石头寨中,当布依男孩子开始接触石工手艺时,女孩子也会从10岁开始学习织布、蜡染等手艺。到她们成年时,就能得到自己的纺车和蜡染工具。布依族人的蜡染手艺历史悠久,石头寨的女性可以自己栽种棉花、自己纺织、自己染布,一直到自己缝制衣服,完成全套的制作过程。

蜡染因用蜂蜡作防染剂而得名,制作者用蜡刀蘸蜡液在白布上画出纹饰,然后放入蓝靛缸内染色,经过多次漂染,无蜡处变成蓝色或青色,涂蜡处仍呈白色,最后加温去蜡,经水冲洗即制成蓝白分明,花纹如绘的蜡染!这种貌似平凡的黑白相间的民间艺术,构图饱满,形象生动,题材广泛,造型优美,线条粗犷,无不凝聚着布依族女人的智慧和理想。

在当地,小伙子衡量一个姑娘聪明才智的标准是看她蜡染技艺的高低。

所以布依族女孩从小开始,就在长辈的教导下学习蜡染技艺,把自己的幸福和理想一笔一画描绘在布料上,寄托在蜡染中,待到成人时,已经拥有成箱成箱的蜡染嫁妆。因此,蜡染技艺也凝聚着母亲的心和女儿的爱。

在石头寨的院里门外,桥上河边,随处可见绘蜡、漂蜡的女子。白水河边,经常见穿蓝印花布衣服的布依女人,在河边漂洗各种图案的布匹。有年轻女孩边漂洗邊嬉闹,也有老太太专心地弯着腰低头劳动。偶有女孩扬起的水珠溅过来,老太太刻满皱纹的脸便在阳光下笑得灿烂的。没有浣沙溪边西施沉鱼的美丽传说,也没有易水河岸壮士不复还的悲壮,白水河几百年来都这样安静、平淡着。

一个残阳如画的黄昏,我漫步在石头寨外,一路上遇到从田间耕作归家的布依族男人,好奇而和善地打量着路人;河边几个漂蜡的小女孩看着陌生人,还带点羞怯。石头寨,布依族几百年来的“世外桃源”,确是少有外人来到的。而正是这种相对的“封闭”,让我们在今天还能感受到清幽的乡土气息,还能看到奇特的风光,体味到美丽的民族风情。

当我拦住一个漂蜡归来的美丽姑娘,问她有没有蜡染女包卖时,她羞赧地低下头说:“你如果不嫌弃我的手艺,可以送你一个啦。”受宠若惊之余,我跟她回到石头堆叠而成的家中,女孩拿出几个样式不同的女包让我挑选。我不仅惊叹连连,只见这些包包锦面鲜艳夺目,蜡花冰纹清秀,从色彩、面料到款式都令人一见倾心。它们透着国际潮牌所不具备的古朴美丽韵味,那是布依女孩用一漂一染、一针一线创造出的民族瑰宝。我挑了一个精美的蜡染女包,执意要付钱给手艺精湛的布依女孩,她却红着脸跑开了。

每年农历三月三、六月六、七月半,是布依族隆重的传统节日,这时石头寨的布依家庭会做一种特色节日食品——“五色花糯米饭”。其制作方法,是从山上采摘一些天然新鲜的枫香叶、苏木、糯米花、观音草等植物,放到锅里煮沸后,用其五颜六色的水汁浸泡当地产的优质糯米,蒸熟后放在竹制簸箕中搅拌,就成了色泽鲜艳的五色花糯米饭。这种五彩饭不仅看上去很惊艳,吃起来更是芳香浓郁。此外,当地还有褡裢粑、血肠粑、特色狗肉等色香味俱全的美食,配上色泽微黄的米酒,享用一顿石头寨的布依族美餐,真叫人大饱口福!我们曾有幸到石头寨布依人家做客,饭菜上桌后,女主人首先执杯唱起了动听的酒歌:“贵客到我家,如凤落荒坡,如龙游浅水,此情难言表,敬上酒一杯……”酒未喝,人已醉。

古老浪漫的“情人節”

布依族不仅多能工巧匠,还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石头寨,男女老少都可以出口成歌。“一年一度查白节,八方宾朋来做客。情郎白妹生死恋,天上人间唱不谢”。2016年8月,石头寨村口一片空旷的场地上,成了歌的世界,人的海洋。周边一些布依族村寨的年轻人,都来此欢度查白歌节,唱布依情歌、品布依汤锅、寻情妹情哥。这个布依族青年男女的“情人节”,已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除此之外当地成功申遗的,还有布依人特有的乐器——勒尤。

查白歌节起源于一个美丽传说:很久很久以前,猎户的儿子查郎和一户白姓人家的女儿白妹从小青梅竹马,长大后两人心生爱慕,私订终身。这时,寨中出现了虎怪,它叼走牲畜、抢走娃娃,一时间人人谈虎色变。勇敢的查郎组织起全寨的后生,将虎怪杀死,请全寨的老少吃虎肉、喝虎汤。

邻村有个大财主看上了年轻貌美的白妹,让媒人到白家提亲,白妹一口回绝。可这“村霸”并不死心,他派人留话说,不管白妹从或不从,都要在七月二十八把她娶回家。面对财主的逼婚,白妹与查郎商量好要赶在七月二十八之前抢先成亲。财主得知后想了一条毒计:趁查郎和白妹下田时,派家丁用箭射伤查郎,把白妹抢回家。

查郎回到家中邀约众兄弟商量对策,决定由他到财主的庄园里骗家丁和自己打斗,其余的人趁财主家空虚救出白妹。白妹被救出来了,可查郎却因箭伤未愈被财主捉到捆在一棵大梨树上,并被残忍地杀害。白妹得知消息后痛不欲生,回家拜别父母后,趁着天黑悄悄返回财主家的大院,在柴堆上放了一把火。火越烧越旺,财主赶来捉拿白妹。白妹看到整个庄院将要化成灰烬,纵身跃入火中,为查郎殉了情。

为纪念这对布依族情侣,传承他们不畏强暴、为爱献身的精神,后来布依族人就把白妹殉情的日子——农历六月二十一日定为“查白歌节”。

那几天,石头寨村头广场上万头攒动,布依族同胞从四面八方会聚而来, 载歌载舞,缅怀先辈,朝圣爱情……看! 对歌台上,这边的小伙才唱:“前回找妹妹不在,你妈打我一锅盖。上回找妹妹不在,你爸敲我一烟袋。今天查白场上来,大榕树下玩天黑。”那边的姑娘已羞答答放开如百灵鸟一般的歌喉,“油菜开花点点黄,钻进花里想情郎。爹娘问我做哪样?蜂子采蜜嘴巴长。”

在对歌台旁边一篷茂密的竹林下, 清脆的歌声又响了起来,还伴着阵阵欢快的笑声。仔细一听,才悟出歌词里的调皮劲来:“想哥想得眼晴花,看到蚕豆像芝麻。看到簸箕像筛子,看到哥哥像南瓜。”

“哎,月亮明哎,找个画匠来画人哎!把妹画到月琴上,我抱着月琴如抱人!哎……”左边的歌声还余音缭缭, 右边的口哨就尖锐地响了起来。随后, 谁家的姑娘接过这茬,马上清脆地唱出民歌:“哎,月亮弯哎,哥的嘴巴比蜜甜, 扁的说得溜溜圆。眼前哄妹用手捧哎, 以后待妹不值钱?”一阵哄笑后,小伙子灵活机动,立即用浑厚的嗓音回了过来:“莫担心,哥哥本是忠厚人。我前半夜想妹吹不下灯,后半夜想妹翻不了身。哎,若待妹妹有二心,上有老天来作证……”

从歌台往外走,一路上又是另外一番景象。有用嗽叭在“喊”生意, 有直接用嘴巴吸引客人的。卖小吃的有花米饭、红鸡蛋、凉剪粉、炸洋芋、盒子粑、煮花生等;出售商品的则有种类齐全的布依族服饰、特色草帽、五彩香囊、包头纱巾、各种特色项链等等;主要饮食最具特色,清一色的布依汤锅,他们称之为“虎肉汤锅”, 这名称也来源于查郎白妹的传说。场上的行人摩肩接踵,只能缓缓前行。当地的布依族同胞告诉我,说场上有“龙气”,赶查白场时,上万人聚集在石头寨外,远远就会听到“隆隆”的声音。

几年后,当我们离开石头寨的时候天色已晚,寨后山峰一片青黛,暮色渐浓却掩不住怀古的幽思绵长。回首,暮色里质朴的古寨炊烟袅袅,灯火稀疏。隐约的一两声狗吠,将古寨的那份自然与纯朴,淡泊与从容漂洗得纹理分明,正如布依女子手中的蜡染布。

猜你喜欢
布依夜郎蜡染
山水布依
蜡染的纹饰探讨
布依少女
寻踪夜郎历史 发现夜郎古歌
蜡染手绢寄深情
唐“夜郎”在何处
布依八音坐唱
夜郎湖:中国最美的拍摄点
蜡染在现代中式服装中的应用研究
达里雅布依散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