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姓大篷车》的轰动效应谈电视栏目的贴近性

2017-03-16 09:20邹乃武
记者摇篮 2017年2期
关键词:导向

邹乃武

【摘 要】本文通过庄河广播电视台《百姓大篷车》栏目的成功开办,探讨在全媒体时代县市级广播电视台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三下乡”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百姓大篷车》扎根农村沃土,贴近百姓,贴近民生,迎合百姓需求,百姓积极参与,政府满意、社会满意。电视栏目收视率的提升,引起企业积极参与,保证了活动所需经费。

【关键词】百姓大篷车 惠民品牌 导向 弘扬主旋律

2017年年初,庄河广播电视台的《百姓大篷车》栏目被授予大连市文化惠民品牌,辽宁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也计划将该栏目作为辽宁省广播电视重点工程推荐给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并在全省县市级电视台加以推广。庄河市2017年春节联欢晚会、元宵晚会、少儿晚会90%以上的节目出自于《百姓大篷车》栏目。庄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指示2017年庄河市要继续办好《百姓大篷车》栏目,把《百姓大篷车》打造成地方文化品牌。

作为一个县市级电视台推出的一档文艺栏目,《百姓大篷车》缘何能在短时间内引起省、市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形成轰动效应?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栏目能够弘扬主旋律,贴近百姓生活,接地气。

《百姓大篷车》的开办,源自于庄河广播电视台的一次获奖,2016年年初,我台综艺部主办的少儿栏目《出彩少年》在全国少儿节目精品及国产动画发展专项资金项目评审中荣获鼓励奖,获专项奖励基金5万元,这是辽宁省唯一获此殊荣的电视栏目。《出彩少年》栏目的获奖,给我们极大的鼓舞,在研究2016年我台重点工作时,我们想到能否在《出彩少年》栏目的基础上,再创一个有影响的品牌栏目。当时庄河市正在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作为地方主流媒体的电视台如何配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让先进的文化统领农村文化市场,促进地方精神文明建设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作为一家地方主流媒体,如何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把人民作为表现主题?经过反复研究,我们结合当地文化大院多的实际,决定开办一档综艺性文艺栏目《百姓大篷车》。

我们给栏目的定位是以丰富城乡百姓文化生活为己任,以培养农村文化骨干为目标,创造性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使大篷车栏目成为地方文化品牌。演出人员定位是全市各个文化大院和城乡百姓。

2016年4月起,《百姓大篷车》栏目正式开始录制,半年多时间的运行,《百姓大篷车》栏目走进全市25个乡镇、街道、1所学校、1座军营。录制节目27场,录制节目总时长4550分钟,节目在庄河电视台生活频道每周一至周四18点至18点30分首播,一向冷清的生活频道收视率一路飙升,收看《百姓大篷车》已经成为城乡居民的首选,仅一个栏目就创收100多万元。

分析《百姓大篷车》栏目获得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栏目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为普通百姓搭建舞台,迎合了百姓对文化生活的需求。

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三贴近”和“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原则,是《百姓大篷车》栏目的宗旨。栏目在设置节目时,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发动城乡广大文艺爱好者广泛参与,体现其娱乐性、服务性、思想性及艺术性。通过身边精彩的故事、鲜活的语言、丰满的形象,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地展现在节目中,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规律。

为了突出栏目的公益性,不给地方政府增加负担,我台投入20多万元资金购买了音响设备、设计了舞台,演出录制所有经费都由电视台承担。在节目录制过程中,栏目组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要求,工作人员一律吃盒饭,杜绝任何形式的宴请,让广大农民真切地感受到大篷车的服务宗旨。

服务“三农”,送科技、医疗、法律下乡,展示庄河各地发展成果,是大篷车受到百姓推崇的另一个原因。大篷车不仅仅满足了普通百姓的表现欲,更主要的是惠及“三农”,大篷车每场节目都根据各地不同特点在现场设立了医疗、科技、法律咨询服务台,免费为观众服务。栏目组结合各乡镇农业特色,邀请农业专家现场为百姓答疑解惑,使百姓在欣赏节目中获得知识。在徐岭镇衣屯村,栏目组现场为大连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的父母捐款、捐物4000多元,并帮助解决了就医问题;在吴炉镇,栏目组现场为一位贫困母亲一次性募捐6000多元。在27场的录制中,栏目组与相关企业联手,现场为觀众发放生活用品以及农用物资价值超过了10万元。

坚持文化惠民的原则,积极培训农村文艺骨干,选拔优秀文艺人才,增强基层文化造血功能,是《百姓大篷车》的特色。

《百姓大篷车》栏目是以农村文艺骨干为基础选拔节目,为了提高节目质量,栏目组深入到乡镇、村屯进行巡回指导,对各个乡镇、街道的节目统一审查、统一指导、统一包装。对每一个节目、每一个演职人员在节目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对一些文艺新人面对面地辅导,保证节目质量。一些文化大院称赞大篷车是农民文化生活中的良师益友。一年来,有10000多人次参加了培训和辅导,发现文艺新人上千名,有3000多人参加了《百姓大篷车--直通春晚》栏目决赛,有1500多名普通百姓登上了庄河三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

由于《百姓大篷车》栏目是老百姓自己的大舞台,身边人演身边事,因而受到百姓的推崇。在栏目组去桂云花乡审查节目时,有十多名70岁以上高龄的群众演员冒着酷暑等候在村口,当栏目组到达时,群众载歌载舞,夹道欢迎。在王家镇,有两名身患癌症的渔家女带病坚持排练、演出,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能够登上《百姓大篷车》的舞台,就是死了也值得”。在2016年节目录制中,有上万名农民参加了《百姓大篷车》演出,现场观众超过了10万人。

《百姓大篷车》在节目编排时根据每个乡镇的特点设计节目,每场演出都确定一个主题。一年来,栏目组自编、自导、自演30多个节目充实到各个乡镇参加演出,使大篷车栏目成为当地群众文化生活重要的一环。在石城乡举办的建军节特别节目中,栏目组以军民鱼水情深为主题,通过驻岛官兵爱岛如家与军民共建为主题进行创作;在昌盛街道,栏目组以大学城建设为主题创作了小品《心病》。节目赢得了观众一片掌声,对昌盛街道动迁工作起到了推动作用,节目在昌盛街道录制的第三天,就有六户农民主动与街道签订动迁协议,街道领导称“没想到大篷车有如此威力”。

由于《百姓大篷车》极大地丰富了城乡百姓的文化生活,成为庄河文化事业的一道亮丽风景,因此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两次召开全市范围内的现场会、协调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亲临大篷车演出录制现场,对节目进行现场指导,并对栏目给予高度评价。

《百姓大篷车》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丰富了电视荧屏,也得到了企事业单位的高度关注,有16家企业参与《百姓大篷车》栏目的录制,庄河市科协、市司法局等单位也将2017年科技推广、农村普法的重点放在《百姓大篷车》栏目上。

透过《百姓大篷车》引发的轰动效应,不难看出县市级电视台在自办栏目方面存在的优势。一档栏目有没有收视率,主要看栏目是否接地气。由于《百姓大篷车》栏目的贴地飞行,焕发了群众的参与热情,有了群众的积极参与,才使得节目有看点、有靓点,才能有稳定的收视群体。《百姓大篷车》栏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弘扬了主旋律,彰显正能量,尤其是一些自创类节目更加接近民生,百姓通过节目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和熏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因此才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栏目录制提供了组织保障;全民参与、社会效益第一,栏目形成了轰动效应,电视有了稳定的收视率,才使得企业踊跃参与,保证了栏目录制所需经费。此外,《百姓大篷车》栏目不但弥补了电视节目资源不足问题、节约了节目引进经费,更为重要的是为电视台储备了许多鲜活的节目资源,保证了节目播出所需,可谓一举多得。

(作者单位:庄河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基于客户导向的产销系统在泰钢的应用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偏向”不是好导向
基于需求导向的航天青年成长建议与实践
深孔机床导向套的设计
坚持问题导向在“学”上下功夫在“做”上见成效
柳州市:坚持问题导向 提高执法成效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