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然的银翼后苏联时代的俄罗斯航空工业

2017-03-17 17:39宋宜昌
航空知识 2017年2期
关键词:设计局米格航空工业

宋宜昌

2016年11月25日,莫斯科送走一位航空大师伊万·米高扬。他和他传奇般的亚美尼亚家族,随着动荡的俄罗斯—苏联—俄罗斯风云历史,淡出人们的视野,引发众多中国人对辽阔多雪北邻的感怀。

上世纪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把米高扬家族推上了历史舞台。图为著名的“高加索三人帮”。左起:阿纳斯塔斯·米高扬、约瑟夫·斯大林、谢尔戈·奥尔忠尼启则。其中奥尔忠尼启则因反对斯大林“大清洗”政策,于1937年自杀身亡。

革命和飞机设计师

伊万·米高扬是原苏联领导人阿纳斯塔斯·米高扬(1895~1978,简称大米高扬)的儿子,著名飞机设计师阿尔乔姆·米高扬(1905~1970,简称小米高扬,阿纳斯塔斯·米高扬之弟)的侄子,享年90岁。一个高加索贫困木匠的后代们,投身布尔什维克革命,追随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等几代领导人,其政治、经济、航空活动,也随之铸就了历史。

二战胜利,使得苏联成为世界超级大国。之后冷战争霸,更是刺激了苏联军工业的高速畸形发展。军用航空受惠极多,米格设计局如日中天。

伊万·米高扬是大米高扬的5个儿子之一,参加其叔叔的米高扬设计局,在研发喷气战斗机方面颇有创新,他因参与米格-29前线歼击机工程,两次获得国家奖章。米格-29于1977年10月首飞,它的各种改型共生产了1 600多架,主要由莫斯科和高尔基飞机工厂生产,出口到30余个国家。

斯大林时代的苏联,为对付党内外的不同政见者,往往采用鎮压手段。除军政大量干部横遭处决外,航空专家图波列夫也遭波及,被关进监狱,在特殊的29设计局工作,设计了图-2轰炸机。设计师米亚西舍夫也在该处工作。

身为大米高扬之子的伊万,年仅16岁就被打成“反苏联青年组织”的成员,流放到塔吉克斯坦的杜尚别。6年后,他得以进入当地的航空技术学校。斯大林去世后,他进入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命运坎坷10年后,伊万·米高扬终于成为其叔叔的米格设计局中的一个设计师。

米格辉煌

大米高扬是赫鲁晓夫的重臣,小米高扬的设计局蒙受恩泽,米格-19、米格-21、米格-23、米格-25连连出世,惊艳天下。而在卫国战争屡建功勋的伊留申设计局、雅克夫列夫设计局、拉沃奇金设计局相形黯淡。伊留申转入民机,拉沃奇金转向航天。

在赫鲁晓夫政治生命即将终结的1964年7月,大米高扬达到人生辉煌的顶峰,荣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相当于国家元首)。10月,赫鲁晓夫下台。大米高扬也在一年后的1965年11月被迫辞职。可想而知,小米高扬和他的设计局会遭到什么命运了。从那时起,米格设计局仅发展了一款米格-29,其战斗机的风头逐渐让给了苏霍伊。

1989年,苏联参加巴黎航展。硕大的安-225运输机驮着“暴风雪”号航天飞机,见证了苏联航空航天产业最后的辉煌。

超级大国的解体

苏联解体的原因众说纷纭。

戈尔巴乔夫接手了血腥残酷久拖不决的阿富汗战争后,深感军事手段作用有限,尤其对争取民心往往适得其反。整个阿富汗战争期间,苏联正式承认的伤亡近5万人,其中阵亡1.5万人。他和苏共及军方高层渐生退意。但苏联广袤的国土上,动乱的火势已狼烟四起。

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率先闹事。1986年12月,戈尔巴乔夫撤换了任职20多年的哈萨克族领导人库纳耶夫,代之以自己的亲信、俄罗斯人根纳季·科尔宾。科尔宾赴任当天,阿拉木图便有人集会,数达万人。示威者围攻党政机关后,又冲击了监狱。在内卫部队失控后,苏联出动军队平息了动乱。随后,戈尔巴乔夫发起了“公开性”运动,军队领导人受到强烈指责,随后对动用军队平乱越发犹豫。

1989年4月,高加索形势急转直下,格鲁吉亚第比利斯爆发大规模绝食静坐和罢工,人数达10万,内卫部队和军队再次弹压,死伤较多,影响很坏。后来,在政治局会议上,戈尔巴乔夫把责任推给了国防部长亚佐夫和军队。军方委屈不平,以后再也不愿意干这种事。

早在一年前,“公开性”运动造就了大量新的党派和社会团体,政府和党的威望、权力不断削弱。这种完全相悖的做法迟早出大乱子。

几乎同时,在高加索的另一地区巴库,苏军又被迫进行另一场“干预”平乱。由于历史遗留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问题,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都有集会和示威。尤其在阿塞拜疆,人数众多,民众互殴,很多亚美尼亚居民惨遭杀害。1990年1月19日至20日,苏军介入,进行军管,引发了更大的抗议和动乱。当地发生了武装抵抗。

南疆的冲突尚未平息,波罗的海三国又开始发难。立陶宛民间成立独立组织,波罗的海军区干涉维稳。在波罗的海诸国事态中,美国积极介入苏联内政。苏联和国际社会很快发现了著名的“戈尔巴乔夫公式”:

戈尔巴乔夫(前排左三)1986年访问联邦德国,在勃兰登堡门留影。他任期内,苏联深层次的危机开始集中发作。

形势恶化—老戈举棋不定—克格勃和内务部无效忙碌—国防部出动伞兵加大规模空运部队维稳—事态稍缓—老戈指责军队推卸责任。

最后是乱民不怕。军队挨骂,拒绝介入。

除了在1986年,戈尔巴乔夫短暂地搞了一场给部分工业企业换新的机床活动外,他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在“公开性”,以及为动乱灭火的活动中。他和苏共中央政治局对航空工业和新飞机机型的关注越来越少。设计局、气动中心、航空工厂、配套工厂只是凭惯性运转,一直到“819政变”,苏联解体。

航空工业被边缘化

苏联解体,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散伙分家,对苏联航空工业造成了灾难性打击。

在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总统和权力中心处理各种问题的紧急程度排序如下:

首先,建立一个稳定的金融体系和全俄价格体系。这一努力在10年中不断遭遇挫折。叶利钦政权从一开始就比较亲西方,他天真地认为:西方会提供资金、制度、方法来帮助俄罗斯,其结果就是中了萨克斯“休克疗法”毒计,卢布体系彻底崩溃。所有俄罗斯人都吃了亏。俄罗斯国防工业和航空工业在货币动荡中几近瘫痪。直到1993年至1994年中国用外汇定购苏-27机队时,航空工业才稳定下来。

其次,由于货币体系崩溃,俄罗斯陷入类似1929年德国魏玛共和国的货币贬值,全民贫困化。政府必须想办法养活饥饿的一国人民。除少数利用私有化滋生出来的富豪外,曾经骄傲的俄罗斯人在告别了70余年后卷土重来的“新制度”下谋生,历尽艰辛。曾经是国之精英的航空技术人员迫于困境改行,出国,自谋生路。美国波音公司曾在莫斯科设了一个工作站,以每月75美元左右的工资雇用数百名航空工程师为波音打工。更有甚者,美国能源部和民间机构筹了一笔钱款,给每个俄罗斯核物理学家每月补助15美元,以防核人才流失。伊朗和朝鲜都从这次核人才大流失中得到了好处。当年的日子满是羞辱,不堪回首。

第三,本属于俄联邦境内的车臣叛乱。1994年,叶利钦平乱失利后,俄罗斯人开始明白1986年开始的“改革与新思维”究竟意味着什么。庞大、杂乱、虚弱的军队在车臣丢脸地战败。凡是去過俄罗斯的外国人,都惊讶于昔日超级大国的贫穷、混乱、落后、腐败。俄罗斯必须止住滑坡的脚步。俄罗斯必须做点什么。俄罗斯的国防工业、航空工业必须做点什么。

但做什么呢?从何做起呢?已经不是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俄罗斯制造业,包括还剩下一些残山剩水的航空航天产业,连填饱肚子都困难,又从哪里起步呢?

苏联解体,私有化开锣,原有的运行高效的航空产业:科研—型号研发—批生产,相对独立的体系立刻被肢解,贬值到令人难堪的卢布根本养不起一支强大的军队,军品订货锐减,武器出口大幅下滑。在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时代受领袖个人垂青、政治局重视、让全民自豪的航空航天产业,骤然滑落到边缘。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陷入一个经济凋敝、社会混乱的调整时期。车臣等地爆发惨烈战事。国家根本没钱订货,以军机生产为主的航空工业也就谈不上发展。

一部分军工企业被俄罗斯匆忙低价卖掉了,其中包含相当多的航空企业。股份制的结果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私人均持股票。到2000年1月时,俄罗斯有315家航空企业和研究机构,期中224家施行股份制化。近百家企业中,政府股份小于私人股份,包括著名的伊尔库特集团和“土星”生产联合体(AL-31发动机生产商)。

在生产自救中出现了走马灯似的牌子、机构重组再重组,公司、协会、联合体、集团……让印度、越南的订货人员几乎如入云里雾中。

从1992年开始,俄航空领导机构名称大致演变过程为:航空工业部—国防工业部航空工业总局—国防工业委员会—经济部—科技与工业部—航空航天总署—工业与农业部国防工业局—工业与贸易部航空工业局。此类机构变幻多端,领导人也屡屡更迭。

一支立足于打赢北约同时抗衡中国的强大苏军,变成用现有装备和裁剪到不足一半人员来平乱的军队,俄罗斯航空工业失去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充分保证。举航空发动机为例,俄罗斯航空发动机产业收益率在1999年至2000年的10年间从27%下降到7%;发动机外销率下降到93%。由于国防科研拨款的减少,任务压缩,人才流失,发动机设计单位只能完成相当于苏联时期二成的工作量,员工数减半,生产设备开工率只及10%~20%。

俄罗斯在那10年间只在为自己的生存和生存权挣扎,第一要务是填饱一亿多人民的肚子。一款新战机或者是新民机,一款航空发动机,一款新式机载雷达或者航电,实在是远水不救近火,近乎海市蜃楼。

普京式止血

1999年,总理普京打赢了第二次车臣战争,使他在次年成了俄罗斯总统。惨烈的车臣战争粉碎了戈尔巴乔夫式的幻想动摇和叶利钦对西方的依恋,使古老的俄罗斯谚语“权力的大小就是棒子粗细”回归正统。新总统把武装力量和国防工业重新当成俄罗斯复兴的基石。俄罗斯悲剧命运中含有暴烈的力量,一如柴可夫斯基的交响乐。航空工业触底回升,所有指标开始向好,印度、越南、马来西亚、委内瑞拉加入订货行列,军方也开出新订单。曾有一段时间,航空产业不是没有订单,而是完不成订单,像伊尔-86加油机。

普京时代的俄罗斯航空工业,只能说站稳了脚跟,还讲不上发展和复兴,尤其与前苏联时期相比。飞机、雷达、导弹、航空发动机行业,如同计算机芯片和软件行业一样,一日千里,稍有迟疑,就会被甩下一大截。

对俄罗斯航空工业,特别是航空发动机工业,冲击剧烈的另一次,是俄乌冲突造成的彻底撕裂。2013年,因“广场事变”,乌克兰前总统亚努科维奇出走俄罗斯造成俄乌交恶。2014年6月,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宣布终止与俄罗斯的一切军事合作。大约有859家俄军工企业和79家乌克兰企业深受影响。在航空发动机领域,乌克兰生产的直升机用涡轴发动机和船用重型燃气轮机,曾占据苏/俄80%以上的市场。此事一出,俄罗斯直升机和大型水面舰艇的生产和修理几近瘫痪。

强悍的普京迅速作出反应。2014年7月28日,他召集会议,研究乌克兰发动机“进口替代”问题,决议是加强克里莫夫联合体二次工程。原来,在2004年乌克兰“橙色革命”后,俄深感忧患,在圣彼得堡外的舒瓦洛沃工业园区,建立了克里莫夫直升机发动机基地一期工程。该工程设备先进,设施配套,技术水平高,2014年已装配出50余台VK-2500P直升机涡轴发动机和TV7-117涡桨发动机,2015年增至100余台。二期工程部分投产后,将增至300~350台,能满足俄直升机产业的全部需要。

乌克兰扎波罗热市马达西奇发动机制造厂年产发动机约1 000台,其中400台出口到俄罗斯。1990年叶利钦和克拉夫丘克开始分家时,谁也没想到曾经的兄弟日后会撕破脸并大打出手。2016年,马达西奇厂在中国找到了“超级”买家,与中国重庆天骄航空动力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天骄西奇公司。

迷雾中的俄罗斯

普京时代,也是俄罗斯国家战略经济战略军事战略不断调整的时代。俄罗斯需要在全世界确立哪些朋友、哪些敌人?经济上要减并哪些部门,发展哪些部门?特别是2013年以来,国际油价长期徘徊在50美元每桶的低价下,能不能向飞机和发动机投入巨资?或者说这笔钱从哪来?

国际军火贸易中的军机出口的确给俄军工产业带来不少钱,但也仅够这个耗资惊人的行业聊以生存。从印度搞到的T-50先进战斗机的研究基金花得差不多了。然而至今T-50仍未大规模生产,117S发动机屡出故障,可靠性和寿命都令人生疑。简单讲,俄罗斯航空工业能不能在短期内弥合苏联解体后10余年停滞、瓦解而与世界先进水平形成的巨大代沟?如果不是美国人在F-35战机上的战略性失误,这条代沟或许比今天还要宽。这方面,看看俄罗斯和西方在民机上的差距就够了。

梳理今天俄罗斯的航空发动机工业,不仅要看那迷宫般的机构和配属图,更要看它还掌握着什么样的拳头产品。

下图为俄罗斯主力涡扇发动机型号、装机、发动机研发生产联合体简称、驻地一览表。

除此之外,俄罗斯主要涡桨发动机厂家为库兹涅佐夫(其NK-12M装备图-95轰炸机)、克里莫夫(其TV7-117S装备伊尔-114,其TV-3装备安-140),等等。最主要的涡轴发动机厂是克里莫夫。

由此可见,俄罗斯的军用民用发动机是全面的、平衡的,也是同整个飞机制造业配套的。关键在于,它们能否跟上世界航空发动机的发展步伐,并在世界市场上站稳一席之地呢?

伊万·米高扬的晚年,曾走在莫斯科郊外的树林中回忆起自己和家族——爷爷在一个山区炼铜厂当木匠,不识字。父亲是在一个偶然机会跟一个流浪传教士学了几个字,如果进入邻近的土耳其境内,在一战中会被土耳其人屠杀;进入伊朗境内,也就当个机械师。俄国革命把父亲和叔叔变成了世界级的伟人,他自己也参与了米格-21、米格-23、米格-29这些世界名机的设计。苏联体制的历史性失败也把他和米格设计局推向低谷。

随着苏联崩解,米格设计局的几款新机米格-33、米格1.44……也被打入冷宮。中国空军选中了苏-27,注定苏霍伊设计局走向兴旺。除了在苏-27、苏-30的各种改型上大做文章,除了拿出苏-35和隐身的T-50外,苏霍伊设计局还研发了支线客机“超级喷气100”,成为俄罗斯航空工业支柱性的科研生产联合体。苏霍伊出尽风头,一如上世纪50年代的米格一样。

苏联时期,空军和防空军每年接收400架新战机,到1992年变成32架。1996年,一架也没有了。最黯淡时,米格工厂里有100架未完工的米格-29,军方连把它们装配完的钱都拿不出来。1995年,俄航空工业开工率仅有5%,到21世纪的今天,航空产业的恢复也十分有限。失去了超级大国身份,如影随形的航空工业也随风而去。

米格局在反叶利钦的政变中站错了队,犯了尖端技术一行的大忌。尽管后来它与莫斯科飞机工厂组成联合体,似乎也起色不大……

2015年,俄罗斯介入叙利亚内战后,飞机和各型防空导弹大展身手。它是暂时的辉光一闪呢?还是未来对过去的迷人召唤?而俄罗斯,需要配上一副什么样的银翼?

正如鲍勃·迪伦那句歌词“The answer is blowin in the wind”,答案在空中飘摇。

责任编辑:吴佩新

猜你喜欢
设计局米格航空工业
航空工业计量所60年发展史的回望与传承
淬火冷却介质在航空工业的应用
苏霍伊与苏霍伊新机设计局
米格设计局大力研发无人机
“空战悍将”米格-21
航空工业向阳:战略引领 砥砺前行
米格-25战斗机
俄罗斯航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米格—21战斗机
俄罗斯红宝石中央设计局着手研制第五代潜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