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差异对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影响研究

2017-03-17 10:33叶召军
大经贸 2017年1期
关键词:收入分配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均收入得到大幅增长,财富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分配受到极大的关注,我国基尼系数从1981年的0.288快速增加到2015年的0.462,已超过国际警界线0.4,收入不平等现象凸显。本文从人力资本角度出发探讨教育差异对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影响,以教育基尼系数作为衡量教育差异的指标,并在模型中加入影响收入分配的控制变量,运用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到缩小教育差异能改善收入分配不平等情况,我国教育扩展与收入分配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且目前我国教育扩展还处于扩大收入不平等阶段的结论。

【关键词】教育差异;收入分配;平均受教育年限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已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人均收入也大幅增长。然而,财富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分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但目前我国仍以按劳分配为最主要的分配方式,劳动是劳动者的主要谋生手段,劳动收入仍是劳动者收入的主要来源,而劳动者的收入又和个人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受教育程度不同使得居民其收入必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教育差异对收入分配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通过研究我国教育差异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了解教育差异如何影响我国的收入不平等,不断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改善我国收入不平等情况,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目前国内学者对教育差异与收入分配不平等之间关系研究表现在:定性研究上:赖德胜(1998)着重分析了教育通过劳动力市场这一中介对收入分配发生影响,得出建立统一健全的劳动力市场,让劳动力流动起来,让市场在劳动力资源和人力资本配置和评价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结论[1]。赖德胜(2001)在著作《教育与收入分配》中从教育发展的结构效应使得收入差距扩大而教育发展的工资压缩效应又使得收入差距缩小来从理论上论述了教育对收入差距的影响[2]。孙百才(2009)系统梳理了经济增长、教育扩展与收入分配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出经济增长与教育扩展之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二者对收入分配影响结论相似,提出目前我国平均受教育年限已经处在倒U曲线的拐点附近,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将是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有效公共政策的建议[3]。

在定量研究上:第一,教育扩展与收入不平等之间关系的定量研究。杜鹏(2005)利用1995-2002年间教育与收入分配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目前中国教育扩展是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教育拓展随着教育年限的延长起了扩大收入差距的作用,教育分布的平等化并没有改变这一趋势[4]。杨俊,黄潇等(2008)基于内生的增长理论,构建联立方程组模型,采用教育基尼系数衡量教育不平等,研究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的作用机理及方向,得出教育扩展有利于教育和收入不平等的改善[5]。何亦名(2009)利用CHNS数据分析高等教育扩张过程中居民工资收入的变化规律,得出近年教育扩张对高等教育的教育回报有明显的压缩效应,高等教育扩张所引发的工资效应正在逐步显露出来[6]。彭正宇(2009)借鉴赖德胜模型,分析了我国教育率的基本特点,并就教育扩展收入关系之间的倒U型关系进行验证,丰富了教育扩展与收入分配关系之间的研究[7]。王延军,温娇秀(2012)通过构造内生的收入函数模型,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我国农村省际间教育不平等对收入不平等的动态影响,得出农村教育不平等是收入不平等上升的重要原因,并且验证了农村教育扩展与收入不平等的倒U型假说存在,且目前我国农村的教育扩展还处于扩大收入不平等的阶段[8]。李晓(2014)得出了教育扩展与收入分配之间呈现为倒U型关系,提出提高财政性教育投入、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势在必行[9]。第二,教育差别对城乡收入差别影响的定量研究。张海峰(2006)利用26省的混合横截面数据,研究教育不平等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影响,得出教育不平等是我国当前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且通过代际传递对今后的城乡收入差距持续地产生影响[10]。石绍宾(2008)通过实证分析表明,城乡基础教育差异对居民的收入差距有显著性影响[11]。赵爽(2010)以人力资本、收入差距、收入分配和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作为理论分析基础,选取改革开放以来一些经验数据,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实证分析,以探究我国城乡居民教育差距对收入差距的影响[12]。宋善炎(2012)利用湖南省2005-2008数据实证研究表明教育不平等对城乡收入差距作用显著,当前湖南城乡的教育不平等是其城乡收入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13]。

二、教育差异对收入分配影响的机理分析

第一,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受教育年限来影响收入分配。从人力资本投资角度看,教育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主要手段,能对收入产生很大影响,从而改变人们收入分配状况,收入的人力资本模型暗含了教育对收入分配的重要影响。20世纪60年代,舒尔茨创立了人力资本理论,该理论认为人身上的知识是一项重要技能,该技能可以让人们在择业过程中增加自己的竞争力,选择更好的岗位,获得更高的报酬,而教育是获取知识最好方式。教育有助于劳动者素质及技能的提高,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劳动者素质和技能又是影响其收入的一大因素,往往低收入者知识储备少、技能低,而高收入者则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经验,技术水平高,可以获得与自己技能相匹配的工作。受教育较多的人知识面广,视野及眼界更为开阔,在工作中更容易发现机遇和规避风险;而受教育少的人则知识面窄,很难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一遇到风险和危机就束手无策,难以应对。因此由于受教育程度的不同从而产生了高收入者与低收入者,对整个社会的收入分配产生巨大影响。

第二,教育扩展通过劳动力市场来影响收入分配。教育扩展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表现为教育扩展的结构效应及抑制效应,这两种效应在劳动力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影响居民的收入分配。

教育扩展结构效应可使收入差距擴大,随着教育的扩展,它会拉大受教育者与未受教育者、受教育较多者与受教育较少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因为受过较高教育的人有更高的生产能力和更强的配置能力,他能占据收入更高的职业和岗位,从而获得较高的收入,在劳动力市场上受教育程度越高,所能提供的知识及技能更具专业性,从而能获得更高的报酬。

而教育扩展的抑制效应是指教育的“工资压缩”作用,随着教育的扩展,劳动力队伍由于部分工人教育水平的提高而更加技能化;同时通过竞争性市场,技能工人的供给增加将降低技能较好、报酬较高工人的工资;于此同时,技能较低工人的供给降低将提高技能较低、报酬较少工人的工资。教育扩展的抑制效应将会随受教育人群的增加减少教育的溢价,因而减少收入的不平等。

第三,教育通过提高居民素质消除歧视来影响收入分配。居民收入主要来自工资所得,而在职场中的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现象的存在会使得受歧视的人不能与其他人享有平等的工作机会,从而使其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如果任由这种歧视发展下去,收入不平等的现象将会更加严重,甚至会威胁到社会安定。教育越是发达的地区,其居民的行为举止更文明、和谐,从而使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相对较少。因为通过接受较高的教育,人们科学文化及道德素养得到提升,思想相对受过较少教育的人们更加开放,居民的种族及性别歧视观念淡薄,从而使不合理的歧视现象相对较少。同时教育对受歧视者在消除歧视,维护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受歧视者通过接受教育使得其文化水平得到提高,使得其维护自身权利的观念和意识得到一定的提升,争取自我合法权益的呼声日益高涨,从而会使其得到平等的工作机会,从而能缩小收入差距。

三、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

人力资本理论模型,是在一系列严格的假定下推导了一个接受过S年教育的典型个人的收入水平与其教育、工作经验及其平方项之间的线性关系,大多数研究收入分配的文献都是基于对该模型的线性回归,分析了各种因素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程度。

首先,将一个受过S年教育的个人收入表示为:

其中,ri表示i年教育回报率,假设各年教育收益率都相同,即ri=rj(),则式(1)可以表示为:

对(2)式两边求方差得到:

从(3)式可以看出,如果受教育年限与收益率之间相互独立,则教育不平等程度增加会导致收入更大程度的不平等,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增加也会导致更大程度的收入不平等,当教育收益率与受教育年限之间的协方差为负时,结果是不确定的。基于以上的分析及教育扩展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倒U型假设,建立如下模型:

其中,DI表示收入分配不平等,GE表示教育差异,E表示教育扩展水平;若β2与β3符号相反,则表明教育扩展与收入不平等之间存在如其他学者所得的倒U型关系;否则倒U型关系不成立。

(二).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在指标选择上,本文采用教育基尼系数来衡量教育差异,教育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参考杜鹏(2005)的做法;城乡收入比来衡量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以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作为教育扩展水平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加入代表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私营企业活跃程度、对外开放水平指标的控制变量,采用29个省(港澳台、新疆、西藏除外)省际面板数据来实证我国教育差异对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影响,并检验教育扩展与收入分配之间是否存在倒U型关系;因此本文的实证模型为:

本文数据是从《国家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及历年各地区的统计年鉴中取得原始数据,经过计算所得。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本文运用1995年-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变截距及随机效应变截距模型对(5)式进行回归分析,通过EViews软件输出如下结果。

表1对模型(5)式的回归结果

由上表可知,固定效应与随机效应回归所得的结果相差不大,但随机效应的拟合优度R2比固定效应低,则表明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更能解释我国的教育差异对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影响。通过以上实证可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我国教育差异对收入分配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教育差异每变动1个单位,将导致收入不平等同方向变动1.829645个单位;教育差异的缩小使居民收入差距缩小是符合人力资本理论关于教育是伟大的平等者观点,在教育投入力度上能够做到公平合理,保证每个居民享有平等受教育机会,那么对促进社会公平,缩小收入不平等程度,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第二,由于E与E2 回归系数符号相反,可知在我国教育扩展与收入分配存在倒U型关系。同时E的系数为正,说明教育扩展与收入不平等之间存在正向变动关系;即随着教育扩展水平的提高,其将加大收入不平等程度。说明目前我国教育扩展的结构效应大于其压缩效应,教育扩展还处于扩大收入不平等的阶段。

第三,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将使收入不平等得到改善。这是符合我国长期城乡二元体制基本国情,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使得城乡差距缩小,从而必然使得收入分配趋于合理,收入不平等程度得到改善。

第四,私营企业活跃程度的提高对扩大收入不平等有显著的影响,因为私营经济越活跃则说明在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中,劳动者的资本、技术及管理等各种要素更多地参与到收入分配;由于劳动者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各不相同,从而使得其工资收入表现很大的差异,进而使得随着私营企业活跃程度加大而加剧了收入不平等程度。

四、对策建议

基于上述实证分析,提出以下缩小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

不断缩小教育差异,提升教育平等化水平。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突破户籍制度的限制,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不断缩小城乡教育差异;促进教育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让居民能得到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继续持续推进义务教育,降低高等教育的入学门槛,让居民有更多的受教育机会;完善劳动力市场,发挥人才市场的发展对教育需求的反馈作用,从而培育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

合理推进城市化进程,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行户籍制度改革,着力解决农村居民在城市化进程中落户、教育及公共基础资源的问题,让农村居民实现真正城市化,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减少城中村现象的出现,解决城市病问题。

参考文献

[1]赖德胜.教育、劳动力市场与收入分配[J].经济研究,1998(5):42-49.

[2]赖德胜:教育与收入分配[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45-161.

[3]孙百才.经济增长、教育扩展与收入分配——两个“倒U”假说的检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9(2):92-98.

[4]杜鹏.我国教育发展对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5(4):47-52.

[5]杨俊,黄潇,李晓羽.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分配差距:中国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月刊),2008(1):38-47.

[6]何亦名.教育扩张下教育收益率变化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9(2):44-54.

[7]彭正宇.我国教育扩展与收入分配关系实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

[8]王延军,温娇秀.中国农村省际间教育不平等与收入不平等的动态实证[J].统计与决策,2012(13):88-90.

[9]李晓.教育扩展对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分析及政策选择[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5):86-89.

[10]张海峰.城乡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扩大——基于省级混合截面数据的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28):31-38.

[11]石绍宾.城乡基础教育不平等于收入差异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8(23):99-102.

[12]趙爽.我国城乡居民教育差距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13]宋善炎.城乡教育不平等对收入分配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湖南省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5):106-109.

作者简介:叶召军(1991.7-),女,湖南省吉首市,湖南师范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方向:经济发展与理论专题。

猜你喜欢
收入分配
调节收入分配的财税政策有效性研究
扩大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对策建议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