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BCT对汉族人下颌第一恒磨牙髓室高度及牙本质厚度与年龄关系的研究

2017-03-19 03:45刘彦牛忠英王睿闫澍张建中汤楚华师苏萌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7年3期
关键词:牙本质年龄组磨牙

刘彦 牛忠英 王睿 闫澍 张建中 汤楚华 师苏萌

牙齿发育完成后,随着年龄增长,受外界生理或病理刺激,形成继发性牙本质,可使髓腔逐渐缩小[1]。牙齿髓腔增龄性变化对临床治疗会产生一定影响[2]。口腔医师熟悉髓腔各部位的解剖形态和位置对指导牙体牙髓、牙周及修复等临床治疗十分重要。本研究应用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技术(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研究汉族人下颌第一恒磨牙中轴线上髓室高度及牙本质厚度与年龄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CBCT数据库中汉族人420 例(男、女各210 例);按年龄分为6 组:A组(15~24 岁)、B组(25~34 岁)、C组(35~44 岁)、D(45~54 岁)、E(55~64 岁)、F组(65~74 岁),每组男、女各35 人。

纳入标准:①右侧下颌第一恒磨牙,完全萌出、根尖孔发育完全;②牙冠部完整无龋坏、折裂,无充填物和修复体; ③根尖发育完好,无根管内、外吸收;④未进行牙髓治疗;⑤无根尖周病损;⑥、CBCT图像清晰,伪影少。

排除标准:①邻牙及对颌牙存在金属修复体;②牙齿存在龋齿,充填物或修复体;③牙槽骨吸收至根中下1/3段;④牙根折裂;⑤CBCT影像欠清晰,有伪影。

1.2 仪器设备与测量方法

采用德国Sirona公司的Galileo锥形束CT进行扫描,参数为:管电压85 kV、球管输出功率28 mAs、扫描时间14 s。使用GALAXIS 3D软件在CBCT图像上分别选定下颌第一磨牙近远中向和颊舌向正中平面。二平面交线定义为牙齿中轴线如图 1所示,牙齿中轴线与牙本质交于A、B、C、D四点。

图 1 测量平面示意图

测量并记录:①牙齿中轴线与髓室顶交点B到与髓室底的交点C之间的距离,定义为髓室高度;②牙齿中轴线与牙本质交点A、B间的距离,定义为髓室顶牙本质厚度;③牙齿中轴线与牙本质交点C、D间的距离,定义为髓室底牙本质厚度。测量由2 名研究人员进行,每个数据测量3 次,取平均值。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汉族人下颌第一恒磨牙髓室高度及牙本质厚度的差异。不同年龄组间均值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与年龄的相关性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性别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不同性别及年龄组髓室高度的差异

自牙中轴线测量髓室高度的结果(表 1):男性(0.85±0.54) mm,女性(0.79±0.51) mm(P>0.05);各年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A组、F组与其他组相比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B、C组之间和D、E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表 1 不同性别、年龄组下颌第一恒磨牙髓室高度

注: 性别组间比较,P>0.05; ①年龄组两两比较时与其他组相比均,P<0.05

2.2 不同性别和年龄组髓室顶及髓室底牙本质厚度

从牙中轴线测量,髓室顶牙本质厚度(表 2)男性(3.60±0.49) mm,女性(3.50±0.49) mm(P>0.05);组间方差分析两两比较显示,各年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男性F组与其他组相比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髓室底牙本质厚度(表 3)男性(2.57±0.52) mm,女性(2.49±0.51) mm(P>0.05);各年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方差分析两两比较显示A组,E组,F组与其他组相比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2.3 髓室高度及牙本质厚度与年龄的相关性

随年龄增长,牙齿中轴线上髓室高度减小,减小速率约为0.02 mm/年;髓室顶牙本质厚度增大,增大速率约为 0.004 5 mm/年;髓室底牙本质厚度增大,增大速率约为0.02 mm/年;髓室高度与年龄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620,R2=0.384(P<0.05),直线回归方程为y=1.65-0.02x;髓室顶牙本质厚度与年龄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160 ,R2=0.026(P<0.05),直线回归方程为y=3.36+0.0045x;髓室底牙本质厚度与年龄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563,R2=0.317(P<0.05),直线回归方程为y=1.79+0.02x。

表 2 不同性别、年龄组下颌第一恒磨牙髓室顶牙本质厚度

注: 性别组间比较,P>0.05; ①年龄组两两比较时与其他组相比均,P<0.05

表 3 不同性别和年龄组下颌第一恒磨牙髓室底牙本质厚度

注: 性别组间比较,P>0.05; ①年龄组两两比较时与其他组相比均,P<0.05

髓室高度与年龄关系如图 2所示,髓室顶牙本质厚度与年龄关系如图 3所示,髓室底牙本质厚度与年龄的关系如图 4所示。

3 讨 论

随着年龄增加,髓腔内部有继发性牙本质沉积,牙髓体积不断缩小,髓腔体积逐渐减小,髓室亦由大变小[3]。 对髓腔解剖及变化不熟悉,髓腔预备时误将髓室底当成髓室顶进行磨除,是临床上造成医源性髓室底穿孔的原因之一[3]。了解髓腔各结构的基本形态及其动态变化在临床治疗学上有重要意义。第一恒磨牙是最先萌出的恒牙,在口腔内存在时间长,承担咬合力最大,Gordon等[4]早期研究认为第一恒磨牙是口腔中最易患龋病的牙齿,接受牙髓治疗几率最多,其髓腔结构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有研究显示左右对称牙齿髓腔结构无差异[5],据此,本研究选择右侧下颌第一恒磨牙作为测量对象。

CBCT具有放射剂量低、扫描时间短、成像精度高的优点, 可无创获取牙齿三维影像[6],并能根据临床需要显示曝光范围内的任意部位、方向的断层影像,立体显现解剖结构的位置及与周围组织的三维影像学关系[7],测量牙齿相关影像学数据,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口腔疾病诊治、头面部及口腔软、硬组织的研究中[8-10],在研究牙体牙髓解剖结构的应用中也凸显出优势,有学者应用CBCT研究不同年龄段上颌第一磨牙的根管形态,认为牙齿增龄性改变增加了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或者罕见根管类型探查的难度[11]。有学者在CBCT影像上测量373 例上颌第一磨牙和372 例下颌第一磨牙的髓室容积,证实第一磨牙髓室容积随年龄减小,并推导出年龄推断方程[12]。目前应用CBCT进行形态研究主要集中于根管系统形态学研究,本研究应用CBCT影像研究下颌第一磨牙中轴线上髓室高度和牙本质厚度与年龄的关系,旨在丰富牙体解剖学数据,为临床精准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图 2 下颌第一恒磨牙髓室高度与年龄的关系Fig 2 Relationship of pulp chamber height of mandibular first molar with age

图 3 下颌第一恒磨牙髓室顶牙本质厚度与年龄的关系

图 4 下颌第一恒磨牙髓室底牙本质厚度与年龄的关系

恒牙发育至根尖孔形成后,仍不断形成继发性牙本质 。 一般认为髓室体积缩小与继发性牙本质的不断沉积有关[13], 继发性牙本质形成于牙本质的整个髓腔表面,但其分布并不均匀。既往研究表明磨牙髓腔继发性牙本质主要沉积在髓室底,其次为髓室顶和侧壁[14]。本研究中牙齿中轴线上髓室高度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小,减小速率约为每年0.02 mm。 牙本质厚度随年龄增长而增长;髓室顶牙本质增长速率约为每年0.004 5 mm;髓室底牙本质厚度增长速率约为每年0.02 mm,与髓室高度降低的速率相匹配,是髓室顶牙本质厚度增长速率的4.5 倍,说明髓室高度的减少主要受髓室底牙本质沉积的影响。本结果中 55~65 岁组,65~74 岁组与其他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与Fogel等[15]研究结果相符。

本研究结果显示长轴上髓室高度和牙本质厚度在各年龄组性别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Ge等[12]研究下颌第一磨牙髓室容积增龄性改变在性别间无明显差异趋势一致。本课题组吴亚芸等[16]对420 例汉族人上颌中切牙研究结果表明,上颌中切牙牙根直径及根管管径有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小的趋势且存在性别差异。研究结果的差异可能与研究牙位和研究方法不同有关。

CBCT作为临床应用的影像设备,可为研究髓室结构提供三维影像支持。本实验将为口腔牙体和修复治疗提供实验数据,髓室底形态,髓室轴壁硬组织、髓室体积与年龄关系的定量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猜你喜欢
牙本质年龄组磨牙
激光联合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
磨牙症各类垫的临床治疗研究现状与展望
治疗牙本质敏感验方
对广东省成年男子BMI指数的分析
2005年与2010年河北省经济较好与经济一般城市成年女子健身程度的比较与分析
Ⅲ型牙本质发育不全(壳牙)伴多生牙1例
磨牙就是肚子里有蛔虫吗?
Single Bond Universal牙本质粘结强度及牙本质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CBCT对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的评价
不同方法修复磨牙牙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