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将消逝的技艺与作为废墟的记忆

2017-03-20 09:05马兵
上海文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老父废墟技艺

马兵

就素材而言,《摔跤手》与此前备受好评的《琴腔》和《收山》一样,同属常小琥自谓的“文化抢修工程”,但与后两者相比,《摔跤手》的文化意蕴打了些折扣:一则因为摔跤这个行当本身的影响力就无法同梨园行和勤行相比,虽然作者在行文中不断插入一些跤手过招的行话,但基本无法让小说获得额外的文化借势;二来常小琥这次改变了他习慣的讲述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的闲谈被一种间接自由体的叙事声音代替,大量充满倦怠、无所适从又不甘心现状的心理描写使得小说不能像《琴腔》或《收山》那样顺畅地凝聚起一种怀旧式的代入感来,字词的锤炼也不像后两部那么用心。也因此,虽然小说中的对话处理得依旧漂亮,用了不少北京土话,极富日常感,但常小琥常以自矜的“京味儿”的精气神还是寡淡不少。不知这是否是他的有意为之,希求在已经过熟的叙事套路中开出新面。不过,与《琴腔》和《收山》相同的一点是,《摔跤手》又一次以“英雄末路”来结构故事,在一个浪子不无悲情的自我证明中宣告了摔跤这门技艺的式微,以及附着于这门技艺之上的尊严的式微。

小说中的猛子因为保护大哥而伤人入狱,刑满释放后发现自己的生活陷入一种脱序之中,他的江湖威名犹在,但这个威名越来越成为对他现实生活的一种反讽。他试图重塑自己的形象,尤其是在儿子的面前,但是这种重塑高度依赖对往事的召唤,无论在舞台上杂耍般表演摔跤,还是穿着跤服去干一票强拆的营生,包括对儿子倔强的责任、对兄弟大强的那种霸道的义气,他都近乎仪式化地亮出作为跤手的尊严。就像常小琥通过小说所做的那样,猛子虽然是个粗人,但对自己的行当也有着自觉的“文化抢修”意识,他把摔跤当成了一个记忆的存储器,以对抗现实的压抑并赋予自己内在的精神支撑。

笔者以为,小说写得最巧的地方在于借助“拆迁”完成的串联:在小说的前半部分,猛子带着儿子回到胡同里的老宅,冀望能在老宅的拆迁中给儿子获取一点保障,但是被自己的哥哥明确拒绝,他严厉的父亲已老迈无比,成了一个只会看《捉放曹》的重症老年痴呆症患者;在后半部分,猛子为了钱,单刀赴会,去拔一个性情暴戾的老钉子户,巧的是老钉子户也是个摔跤高手,二人一番过招,老头落败,祖屋被拆。而小说的结尾部分告诉我们,老头又回到了已成废墟的老宅院,日日如孤魂野鬼般守在那里。在老父、老人与猛子之间,因为拆迁形成了一种饶有深意的关情,换言之,老父和老人都是猛子关于未来的一种自涉性的形构。如果老父和老人代表的是一个摔跤手命运的两极,那么介于其中的猛子发现,无论在老父那里,还是老人那里,他都感到一种无可挽回的颓败。

我以为,也正是在这里,虽然《摔跤手》重复了《琴腔》和《收山》的情节结构,但呈现出的却是一种文化的反记忆,或者说不是作为铭刻而是作为废墟的记忆。按照阿莱德·阿斯曼的说法,现代性的大拆迁所带来的各种废弃物可以视作一种“反向的存储器”,它们“不仅是清理和遗忘的标志,也是处于功能记忆与存储记忆之间的潜伏记忆的一个新图像,一代又一代地坚守在在场和缺席之间的无人之地”。在老人重回废墟时,小说写到:“这令他想到了自己老去后的日子,只是他不敢肯定自己那时是否会像老头这样有种。”这说明,猛子非常明白,摔跤的技艺如同倾颓的祖宅,行将消逝,且终有一天会成为时代的废弃之物,而他所能做的便是近于虚无的保持作为废弃的记忆。

其实,常小琥自己也说过类似的话,“文学的记录功能就是为了确保它们不被遗忘”。当常小琥强调自己“文化抢修工程”的紧迫感的时候,也是社会的集体意识将要甩掉这些“工程”加速向前的时候。《琴腔》和《收山》中的他像一个文化拾遗者,《摔跤手》中的他则像一个拾荒者,但我们要明白的是,作为废墟的记忆未必不像档案卷宗那样对人具有结构性的意义,尤其当一个人试图建立他的身份认同时。

猜你喜欢
老父废墟技艺
怀念雷家沟的一处废墟
传授技艺
传统技艺:匠心传承 技精艺湛
几时
梅花宝盒
老父吟
街头的废墟
废墟
巧治老父的“吝啬症”
黄杨木雕的传统技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