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对急危重症患者不良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2017-03-20 08:00代学琼夏太华李健英
医学信息 2016年38期
关键词:急危重症不良情绪中医护理

代学琼+夏太华+李健英

摘要:目的 分析中医护理对急危重症患者不良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诊的84例急危重症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不良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中医护理可改善急危重症患者不良情绪,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促进临床护理的顺利进行,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中医护理;急危重症;不良情绪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TCM nursing for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negative emotion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from July 2015 to July 2016 in our hospital admissions of 84 cases of acute and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clinical dat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of 42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adverse emotional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Results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nd anxiety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can improve the acute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negative emotions, improve the clinical nursing satisfaction, promote clinical nursing smoothly, worth th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

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Urgent crisis;Bad mood

急危重癥患者病情较急,并且发展较快,集中了众多高危因素和高危环节,临床给予有效地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急危重症患者临床通常给予西医护理和医药治疗。但是随着中医学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急危重症患者给予中医护理,可促进其正气恢复,改善患者腑脏功能,预防疾病的进一步恶化,进一步提高临床抢救率[1]。本文作者结合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诊的84例急危重症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中医护理对急危重症患者不良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进一步为临床中医护理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诊的84例急危重症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患者。观察组42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29~63岁,平均年龄(35.67±1.04)岁;其中13例脑出血,8例呼吸衰竭,21例复合伤。对照组42例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30~64岁,平均年龄(36.02±1.11)岁;其中14例脑出血,9例呼吸衰竭,19例复合伤。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基础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即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心理状态,加强巡视,给予气道等护理。

1.2.2观察组

1.2.2.1基本护理 多数急危重症患者病情较为严重,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到有效预测患者病情,并针对性的给予护理干预,有效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保持沉着冷静,具备准确的判断能力和较强的应变能力。例如患者出现红舌、洪脉,表示可能发生邪入营血,病情加重;便血、呕吐症状,属于胃脘痛。护理人员应该针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时给予有效措施,以及时抢救患者[2]。

1.2.2.2对症护理 对于昏迷、牙关紧闭患者,可针灸十宣穴、合谷穴,以促进患者退热;若小儿出现抽搐,应及时针灸涌泉穴,以减轻抽搐症状。对于急性口服中毒患者,应给予催吐处理,及时帮助患者将胃内容物吐出,并进行洗胃。同时护理人员可以使用中药大黄、甘草制剂注入患者胃管内部以促进导泻[3]。

1.2.2.3情志护理 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及时解决患者的内心疑虑。以消除或者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并告知疾病治疗进展,增加患者对治疗的自信心,并建立互相信任的护患关系。同时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协调脏腑功能,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1.2.2.4用药与饮食护理 对于行鼻饲用药、饮食的患者,要合理控制鼻饲汤剂的温度和剂量,并且在鼻饲前后冲洗导管。同时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同时加强患者口腔护理,对其肢体进行相应的穴位按摩和针灸。

1.3疗效判定标准

1.3.1焦虑和抑郁评分 依据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4]。

1.3.2护理满意度 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90分以上满意,80分以上基本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分为100分。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人数 100%[5]。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相对数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 观察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急危重症患者要及时进行抢救和治疗,并且需要辅助以有效地护理措施,否则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在抢救过程中,合理的抢救时机和有效抢救护理措施对于成功抢救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给予急危重症患者有效的中医护理措施,主要通过中药调理、针灸等护理干预,提高临床患者抢救成功率。同时情志护理、对症护理,改善了患者不良情绪,促进了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进一步提高了临床护理满意度。

本文以上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中医护理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减轻了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促进了患者治疗和护理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了护理满意度。特别是中医护理干预中的情志护理内容,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的特点,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为临床的顺利抢救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对急危重症患者不良情绪及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可显著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促进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的顺利进行。今后在临床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中医护理的重要性,并将其积极的应用到临床中,发揮中医护理干预的优势。

参考文献:

[1]蒋伟芳.重症监护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护理干预措施[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4,31(1):47-48.

[2]楼妍,许虹,袁晓红.中医护理模式在急危重症护理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9):657-660.

[3]李景华.综合护理干预在ICU重症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2):74-75.

[4]李洁琼,郭成,王学良,等.中医护理策略在ICU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5):36-37.

[5]张伟英,王万娟,陆冬妍,等.重症监护病房推行中医护理服务的实践与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21):67-68,76.

编辑/金昊天

猜你喜欢
急危重症不良情绪中医护理
江苏省南通市区社区居民急救知识现状调查与应对策略分析
立足本校实际,关爱特殊家庭学生
人性化护理模式对胃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不良情绪的影响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
结构式心理护理对鼻出血患者疗效及不良情绪的影响
年轻教师课堂不良情绪与自我调适
急危重症孕产妇的院前急救方法以及护理措施分析
急危重症孕产妇院前转运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