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与行动在“数学思考”里

2017-03-20 02:54章苗枫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1期
关键词:数学思考问题情境

章苗枫

【摘 要】“数学思考”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本质,让学生经历“数学思考”的过程,是激发并维持学生主动和自主学习的源动力,是提高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是培育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创设问题情境”、“经历体验探究”、“设计核心提问”、“注重语言表达”这四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数学思考;问题情境;体验探究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对课程的总目标进行了具体描述,这是将原三维目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体化。“数学思考”已经作为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四大目标之一,直接指向原“过程方法”目标,这必然引发我们的心动与行动。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数学思考

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来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下面的探究活動才显得更具主动性和思考性。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引发学生数学思考的前提,一个好的数学问题情境或一组好的数学问题,容易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现实生活的素材和数学本身的内容都可以作为问题情境。

【案例1】《分数的基本性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75页)

1.制造冲突

教师直接在黑板上出示两组分数:、、和、、、,让学生比较每组中分数的大小。学生感到直接比较分数的大小有困难,无法马上回答。

2.探究规律

3.沟通联系

想一想: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性质跟今天学习的分数的基本性质相类似?(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如:=3÷4=(3×5)÷(4×5)=

本节课创设了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一开始就制造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进而开展积极的数学思考。

二、经历体验探究,内化数学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基本活动经验,是建立在学生广泛参与的基础上的,把经历和感悟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是让学生愿意思考问题,会思考问题。基本活动经验的核心是如何思考的经验,经历是获得基本活动经验的重要方式。学生积累的基本活动经验,需要和探究性学习联系在一起,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将活动所得不断内化和概括,最终迁移到其他的活动和学习中,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

【案例2】《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77页)(略)

三、设计核心提问,推动数学思考

核心提问是支撑数学思考和整个教学活动的教师提问,是对所创设的问题情境的不断细化和深入,是教师激发学生数学思考的直接推手,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思考的线索。教师及时巧妙地提出问题,学生就会打开思维的闸门,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学习,是教师有效教学的体现。

【案例3】《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77页)(略)

四、注重语言表达,探真数学思考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必须利用语言这个数学思考的“外在工具”,才能有效地“积蓄”学习数学思考的“内在核能”。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学会数学的表达,即: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解决数学问题就是学会数学语言之间的转换。所以,课堂上留给学生“说”的时间和空间极其重要。放手让学生去说,说自己的想法,评价别人的意见,引导学生会说、能说、乐说。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更深层次地了解学生参与学习的状态,发现和解读学生的本真思想和想法;可以碰撞思想,激发灵感,提升智慧,引领创新。

【案例4】《5的倍数的特征》(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8页)

学生在猜想5的倍数的特征后,举例进行验证并进行展示。

师展示一生举例:245780、465475、859740,这些数能被5整除吗?

生1:能被5整除,因为个位是0或5。

生2:我觉得这样验证不行,因为我们的猜想还不知道是否正确,不能直接拿来用,这样举例不能验证猜想,应该通过计算才行。(学生都表示赞同)

师:知道出问题了吗?那么请大家再举例验证一下。

生3:我举的数字都是个位不是0和5的数,1234、146、43276509除以5,都不能整除。

生4:我是用个位是0或5的数,235、4005、67580除以5,都能整除。

生5:我觉得有这么多例子的验证,猜想正确的可能性很大,但错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万一接下去举的例子就有不符合的呢,毕竟我们还没验证完,而且也验证不完。

生6:既然验证不完,那还有什么方法证明这个猜想是否正确呢?

师:我同意你们的想法,在验证的过程中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7:为什么个位是0或5的数才能被5整除?

生8:为什么只要看个位而不用看其他数位呢?

师:为什么会这样的呢?现在请大家结合数位的意义想一想好吗?

学生开始思考,在纸上不停的写着,很快有学生举手了。

生9:我举的数是6890,这里的6表示6个千,能被5整除,8表示8个百,9表示9个十,都能被5整除,所以只要看个位,不用看其他数位。

生10:我举的数是735,这里的7表示7个百,能被5整除,3表示3个十,个位上的5,都能被5整除。其他数位上的数都能被5整除,所以看能否被5整除,只要看个位能否被5整除就行了……

教师引导学生用数位的意义来证明,是从数学知识的本质出发来证明,教师给学生充足的提出质疑的时间和机会,学生就能想到找到知识本质的问题,并依着本质的方向去探寻倍数特征的根源。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永祥,孙铁.《“问”出数学课堂的精彩》(《小学数学教育》,2012.1-2)

猜你喜欢
数学思考问题情境
高中生解决情境性化学问题的初步研究
情境教学法提升化学实验课程价值的探讨
关注数学思考 提升数学本质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对初中文言文创新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