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的现实困境及路径选择

2017-03-22 18:32董俊杰郭永芳
关键词:退休年龄养老保险政策

董俊杰,郭永芳

延迟退休的现实困境及路径选择

董俊杰,郭永芳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科技水平的进步,人们的寿命也在不断延长,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延长退休年龄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从目前社会现实情况来看,延迟退休政策的制定和出台正面临着许多现实困境,如劳动者意愿存在差异、增加短期就业压力、“二孩政策”的影响和配套机制不够健全。因此,需要通过实行弹性退休、拓宽就业渠道、提高母婴福利和完善配套机制等措施,来减少政策推行的社会阻力,促进社会健康稳定发展。

退休制度;延迟退休;弹性退休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下行的压力不断加大。同时,社会变化也日新月异,尤其是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使得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凸显。按当前法定退休年龄退休的人群数量不断增加,已造成了较高的老年抚养率,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在此背景下,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延迟退休政策,不仅是政府必须面对的现实选择,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

从延迟退休带来的积极影响角度考虑,延迟退休能够提高整个国家的养老金收益。通过在合适的时间延长退休年龄,能够有效应对人口预期寿命延长和人口生育率下降的现实状况。实行延迟退休政策也会提高社会保障的贡献率。

从延迟退休带来的消极影响角度考虑,部分欧洲国家的很多雇主不赞成延长退休年龄。因为,他们从企业自身的角度和利益出发,结合老年人劳动力市场的现实状况,认为老年劳动力会加重企业的负担,不利于企业发展更好。这些观点直接阻碍了政策的实施。延迟退休政策也会提高社会的失业率。

(二)国内相关研究

从养老保障制度及养老保险金的角度来看,养老保障制度体系和延迟退休年龄有关。延长退休年龄对养老金替代率具有正向的激励作用。延迟退休能够推迟我国养老保险收支缺口出现的时间,降低缺口的规模。

从健康水平和预期寿命的角度来看,职工的健康状况越好越愿意延迟退休;单位类型也会影响职工延迟退休的意愿。

从经济收入因素的角度来看,工资和工龄会影响职工的退休意愿。低收入群体更倾向于延迟退休。

从就业的角度来看,就业挤出是延迟退休面临的最大考验。

从其他角度来看,延迟退休意愿与劳动者的公民权有关;延长退休年龄与企业人力资源和企业竞争力有关。

(三)文献评述

国外许多的先进方法和改革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许多国内学者和专家也分别从不同角度加大了对我国延迟退休方面的研究,对政府制定延迟退休政策提供了很多科学的理论成果。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可以总结出一些以往研究的局限与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第一,对延长退休年龄所存在的现实困境分析不够全面。已有研究更多倾向于从个别问题的视角进行描述分析,缺乏一些较为全面的考量,以及缺少对相关问题的归纳总结。第二,未能与其他政策进行比较分析。我国现行的部分相关政策与延长退休年龄联系密切,但从以往的研究来看,缺乏与其他公共政策结合起来的综合研究,降低了政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二、延迟退休的必要性

(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老龄化程度也日益加深。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每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的老龄人口数量呈现递增趋势,且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在不断攀升[1]。在面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下,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低龄老人的数量之多。因此,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龄显然偏低,严重制约了这些仍具有劳动能力的低龄老年群体的职业发展。政府可以通过推行延迟退休政策来充实老年人的生活,既能有效避免低龄老年群体人力资源的浪费,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压力,进而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

(二)预期寿命延长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预期寿命也在不断延长,但是这一变化未能在现行的国家法定退休年龄规定上体现出来。从目前来看,我国关于法定退休年龄的规定依然沿用的是1978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该文件指出:无论是干部还是工人,男性退休年龄均需年满60周岁;女干部退休年龄需满55周岁,女工人退休年龄需满50周岁。这一规定与国际许多国家相比,都显得相对偏低。在当今的现实情况下,如果国家仍然使用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规定,将和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不相匹配,结果将会对社会资源分配产生严重影响。

(三)养老金支付压力加大

由于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抚养比提高,必然使得领取养老金的老年人数量与日俱增。同时,养老金的人员缴费数量也相对减少,形成养老保险金“供不应求”的尴尬局面,给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我国养老保险由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的转轨过程中,也出现了个人账户“空账”运行,加大了隐性债务负担,这对健全完善我国养老保障体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从养老金支付角度考虑,延迟退休政策可通过增加缴费人数、减少领取人数实现增收减支[2],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当前养老金的支付压力。

(四)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越来越重视人才教育,人们的受教育年限和水平普遍提高[3]。众所周知,人们受教育的年限和其参加工作的时间密切相关,即人们受教育的时间越长,工作的时间越短;人们的学历越高,工作的时间越短。因此,如果继续实行按现行的退休年龄退休,无疑会缩短人们的工作时间,造成高素质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在人们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的现实背景下,实行延迟退休政策,可以有效利用高素质的低龄老年人力资源。

三、推行延迟退休存在的现实困境

(一)劳动者意愿存在差异

不同行业和层级的劳动者对于延长退休年龄的意愿不尽相同。学历偏低、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群体平时的工作时间较长、工作强度较大、工资收入不够稳定,延迟退休政策必定会给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带来更加沉重的压力和负担。因此,那些从事货物搬运、建筑施工、煤矿开采和卫生保洁等体力劳动者则明确反对国家延长退休年龄政策的推行。相反,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企业管理阶层人员以及那些学历高且具有专业技术的脑力劳动者则主动支持推行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其原因,一方面是他们的身体健康水平能够保证其在工作岗位上继续努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工作实现其自身的职业追求和人生价值。

(二)增加短期就业压力

近些年来,随着高校扩招致使每年都会有庞大数量的高校毕业生涌入社会当中,使得人力资源供求矛盾变得尤为紧张。我国目前劳动力市场面临供不应求的严峻形势,并且这种现状在短期内不会发生任何实质性的变化。根据相关资料分析,如果推行延迟退休政策,每年可能会使我国劳动力市场减少700万个工作岗位。延迟退休具有比较显著的间接替代效应,假如没有配套措施的落实,将会直接影响到大批青年人尤其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造成更多的失业问题,加剧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4]。虽然从长远角度来看,延长退休年龄可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是我们也不得不面对短期严峻的社会现实。如果缺乏科学合理的配套机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二孩政策”的影响

随着我国物价水平的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成本和生活压力会相应增加,必然促使家庭中的夫妻双方都要进入职场,努力工作。国家现在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让许多有生“二孩”意愿的夫妻会想着孩子交由快退休的父母照顾和看管,既满足“二孩”愿望,又不影响自己的工作时间和精力。然而,如果推行延迟退休,会让那些本可以正常退休的人员不得不继续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导致其没有足够时间照看孙子或孙女,由此会加大孩子的抚养成本,极大地挫伤人们生育“二孩”的积极性。换句话说,那些拥有强烈“二孩”意愿的家庭会成为延长退休年龄政策实施的现实阻力。

(四)配套机制不够健全

自1989年以来,国际上已有170余个国家延长了退休年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34个国家的退休年龄也都在65岁以上,而且许多发达国家都已实行男女同龄退休。由此可以看出,很多国家都是通过采取延长退休年龄来应对人口老龄化引发的冲击和挑战。然而,这些国家的递进式延迟退休政策是在相关配套机制健全的前提下实行的。以美国为例,美国在正式实施延迟退休政策之前就已经健全了养老保险金的“三支柱”体系,主要包括社会保障金、补充养老金与个人储蓄养老。美国采用渐进推行的方法为后两个支柱的健全和完善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纵观国内目前的现状,有关延迟退休的方案意见更多的是集中说明会在时间和人群方面有所区别,并提供一个过渡期。在现行的“统账结合”模式下未能建立健全相关的保障措施,许多配套机制建设仍然相对滞后,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新旧制度的有效更替和无缝衔接。

四、促进延迟退休政策顺利推行的路径选择

(一)坚持行业差别,实行弹性退休

从社会实际情况来看,每个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工作类型、经济收入、劳动能力和习惯偏好都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期望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己选择适当的退休年龄。因此,政府在制定延迟退休政策时应该实行体现行业差别的弹性退休制度。

首先,国家可以通过立法的形式来确定正常退休年龄与最迟退休年龄,这样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自主选择的范围。当人们在达到退休年龄的时候,可以自行选择是正常退休还是在与企业协商后继续任职。结合目前现状,国家应该采取具体措施,如减少养老保险金的个人缴费金额,国家予以财政补贴,以此提高劳动者延迟退休的意愿,将延长退休年龄政策落到实处。

其次,在政策的实际运行中,要改变目前退休政策“一刀切”的现状。国家需要严格考虑和区分工作是否有损健康、工人是否丧失劳动能力,对不同情况的劳动群体应该实行差别对待。具体来说,对于学历层次高、专业技术强的教育、医疗、航天等领域的高素质人才应该优先推行延迟退休。主要原因有以下3点:一是他们受教育年限较长、初始就业时间偏迟;二是随着工龄的增长,他们的知识储备和技术水平也变得更加具有价值;三是他们多为脑力劳动者,即使达到现行法定退休年龄,也依然拥有继续任职的工作能力和身体素质。相反,对于那些工作强度大或有损健康的行业类型职工,可以依据相关法律,允许他们提前退休。

最后,受男女实际年龄和人口预期寿命的影响,政府可以先从女性角度考虑实行渐进式的延迟退休政策。从国际层面来看,很多国家的男女退休年龄都是一样的,这是因为女性的平均寿命的确比男性更长一些。推行延长退休年龄政策优先考虑女性,既有利于最终实现男女退休年龄达到一致,又有利于保障女性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劳动权益。

(二)优化产业结构,拓宽就业渠道

推行延迟退休政策,会使得本应退休的人员挤占一定数量的工作岗位,增加社会的短期就业压力。可以从3个方面致力于解决就业压力问题。首先,国家要努力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保证从源头上拓宽就业输出渠道。其次,政府应该鼓励和引导市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开发更多适合现行退休人员的工作岗位,加强对退休人员的工作技能培训,以此缓和现有的人力资源供求矛盾,不断完善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和环境。最后,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或低息贷款等形式鼓励人们自主创业[5]。尤其是大学生可以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创办小微企业,以此应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巨大的就业压力。总之,政府、社会和个人都要积极努力,拓宽就业渠道,构建良好的劳动力市场,以保障延迟退休政策得以顺利实施。

(三)提高母婴福利,减少政策冲突

自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以来,许多家庭都有较强的“二孩”生育意愿。然而,这与即将制定推行的延迟退休政策之间具有一定的矛盾和冲突,其焦点在于本应满足现行退休条件的中老年人将没有时间照看孙子或孙女。这无疑会影响人们的生育观念,加大当前的育儿成本,比如幼儿照顾、幼儿教育等。若想解决两者间的体制矛盾和现实冲突,政府需要加大财政投入来建设免费公立幼儿园,通过普及幼儿义务教育来减轻家庭的育儿成本和经济负担。同时,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法律规定,延长生育“二孩”的孕妇产假,比如将现行的产假天数延长至1年,且提高对女性的生育津贴等。通过旨在提高母婴福利各项措施的实施,既可以降低家庭的育儿成本,让“全面二孩”政策真正得到积极的社会响应,又可以减少家庭的后顾之忧,促使延迟退休政策的有效推行。

(四)健全保障措施,完善配套机制

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主要由3个部分构成,具体包括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从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依然是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发挥主要作用,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的作用成效甚微。这意味着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还未真正建成。政府应该健全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除了加强对已有3个层次的建设,还要引导商业养老保险的参与,早日建成“国民年金”,以此为延迟退休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另外,政府还要完善配套的激励机制。国家可以从养老保险层面制定一些激励性政策,比如将退休金的领取与延迟退休政策相挂钩,对于愿意延迟退休的人员可以增加其退休金的额度。同时,还可以对延迟退休劳动者的个人所得税和养老金的给付实行税收优惠或减免,以此激励更多的劳动者接受延迟退休政策。

[1]梁悦.延迟退休年龄的利弊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

[2]崔磊磊.对我国延迟退休问题的思考[J].前沿汇,2015(12).

[3]刘琛.打破悖论:延迟退休对就业的影响分析[J].社会保障研究,2015(4).

[4]苏梦曦.关于延迟退休政策的思考以及政策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5(5).

[5]焦锐.关于弹性退休制度的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1).

(编辑:唐龙)

F249.2

A

1673-1999(2017)08-0051-04

董俊杰(1993—),男,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郭永芳(1964—),女,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

2017-05-26

2016年安徽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企业职工延迟退休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蚌埠市为例”(ACYC2016147)。

猜你喜欢
退休年龄养老保险政策
政策
政策
世界主要经济体 退休年龄都定在了65岁及以上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助企政策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政策
浅谈退休年龄和养老保险相关问题的思考
退休后可以从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居民养老保险吗
发达国家实际退休年龄男64女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