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工商联“万企帮万村”助力脱贫攻坚

2017-03-23 03:26张永军
西部大开发 2017年12期
关键词:商会贫困户

文 / 本刊记者 张永军

2016年初,由陕西省工商联牵头,启动了“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通过宣传发动,督导推动、示范带动等一系列措施,调动了广大民营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截至2017年11月底,进入“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台账管理系统的民营企业有3578家,帮扶贫困村4371个,涉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4.55万人;投入资金28.72亿元,安置就业5.10万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突出组织领导,夯实工作基础

由省工商联牵头,联合扶贫办、光彩会、慈善协会成立“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工商联。先后5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工作,下发了行动实施意见、规章制度、督导方案、考核办法等指导性文件。适时召开推进会、现场会、视频会交流做法经验、安排部署工作。确保了全省“万企帮万村”组织领导有方,工作推进有力,形成了全省统一、上下联动、政企协调的帮扶工作格局。为夯实工作基础,将摸清底数、掌握基础信息作为开展精准扶贫行动首要工作,坚持在动员、培训、指导等环节上下真功夫,动态跟踪参与企业的工作进展情况,帮助企业认真填报统计数据,确保了“万企帮万村”台账能够反映出民营企业在脱贫攻坚中所做的贡献。全国工商联、国务院扶贫办、中国光彩会曾通报肯定台账管理工作扎实有效。

突出精准施策,坚持多措并举

坚持精准选择帮扶路径,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户设法,多措并举下活“万企帮万村”这盘棋。一是发展产业带动脱贫。引导民营企业开发贫困地区资源,带动贫困村经济发展,实现“兴一方产业,富一方百姓”。目前,参与企业1281家,实施项目1920个,帮扶村1904个,帮扶贫困人口27.73万人。二是吸纳就业促进增收。引导民营企业优先招收贫困户子女就业,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目前参与企业1272家,实施项目1421个,帮扶村1346个,帮扶贫困人口5.10万人。三是提升技能重在扶智。引导民营企业向贫困群众教授实用技术,培养致富带头人,带领贫困群众创业,激发其内生动力,实现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目前,参与企业457家,实施项目571个,帮扶村639个,帮扶贫困人口5.69万人。四是公益帮扶重在扶弱。引导民营企业采取直接捐赠、帮助弱势群体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目前,参与企业1602家,实施项目2530个,帮扶村2028个,帮扶贫困人口13.16万人。

突出产业帮扶,注重模式探索

引导民营企业以产业帮扶为主,合理利用脱贫攻坚政策资源和县域经济、贫困地区存在的发展机遇,较好地发挥了产业帮扶的持续带动作用,涌现出了一批产业扶贫典型,在模式探索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为脱贫攻坚在思想上提供了有益借鉴。如荣民集团全面布局整体提升模式、迈科集团特色小镇建设引领模式、森弗集团大健康产品闭环发展模式、白宝汇公司电子商务辐射带动模式、秦川牛公司整合资源托管经营模式、郑远元集团技能培训促进就业模式、雪樱花公司科技引领提质增效模式、青创联盟“借鸡还蛋”模式等等,得到了全国工商联和省脱贫攻坚指挥部的一致认可,并在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甘肃片区座谈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突出整体提升,强化督导考核

为推动全省“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整体上水平,省工商联先后4次对各市、县(区)工作推进情况、村企结对数量、帮扶模式、机制成效、困难问题和意见建议等方面进行督导调研和量化考核。并及时反馈督导意见,层层传导压力,通报问题,查漏补缺,促进整改落实,有效推动了市县工作全面提升。针对调研普遍反映的金融支持难问题,与省农发行建立合作机制,促进大水川旅游开发项目、郑国渠旅游风景区项目、天宝现代农业园区等项目解决融资问题。

突出项目落实,狠抓成效推动

各级“万企帮万村”行动领导小组通过召开启动仪式、村企对接会、市县行,金融助力工作推进会等形式,组织动员民营企业与贫困村签订多项帮扶协议,落实多个项目。比如协调促成西安迈克集团投资180亿元建设城固县董家营镇古路坝研学小镇,元丰集团投资4亿多元投资山阳县食用菌基地项目等等。为助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2017年9月组织10位企业家赴深度贫困县山阳县走访调研,促成竹园村公司在全省有脱贫攻坚任务的县开一个火锅店、带动贫困户就业,发展订单农业促进贫困户增收的“百县百店”项目启动实施。促进森弗公司的食品工业园区项目,海升果业公司的猕猴桃种植基地项目,江林集团的中药材基地项目等进行了多次对接洽谈和落实推进。这次活动是把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难点变成工作亮点的务实行动。

突出典型引路,广泛宣传引导

在平时工作中注意收集民营企业参与帮扶的好经验、好做法,整理典型案例50多个,与省扶贫办汇编20个案例下发全省学习借鉴。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与陕西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省总商会新闻中心、省工商联网站、省扶贫办网站及多家媒体建立合作机制,开辟专栏报道“万企帮万村”先进典型。先后邀请30多位企业家做客陕西广播电台《秦风热线》栏目,讲述参与“万企帮万村”的事迹和感受。并不定期编发行动简报49期,交流行动进展情况,实现了做贡献、促发展、受教育的有机统一。2017年10月,参加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脱贫攻坚主题系列发布会”,展示了陕西“万企帮万村”的新形象、新举措、新经验。

全面布局整体提升帮扶——陕西荣民集团

自2000年起,陕西荣民集团针对定边县海则梁乡实际,实施了3个五年规划,投资1.6亿多元帮助全乡9000多名群众实现脱贫致富。通过教育、医疗和基础设施建设,奠定开展产业帮扶坚实基础;调整产业结构,通过造水浇地、打机井、建大棚、引进喷灌、滴灌技术和设施,全乡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重点实施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工业化建设,帮助乡政府完成了9平方公里的小城镇规划,扶持养殖大户、实施移民搬迁、带动建设家庭农场。2015年,全乡人均收入达到5万多元,原本有名的贫困乡变成了辐射带动能力强劲的小康乡。2015年荣民集团又新增两个结对帮扶乡,制定了新的五年规划。2016年建成蔬菜大棚3000多个,扩建医院一所,年底实现了建档立卡的贫困户338户、1600人全部脱贫。

电子商务辐射带动帮扶——陕西森弗集团

陕西森弗集团以互联网大数据为依托,投入1亿元资金在商州区打造了“互联网+现代农业+示范园+贫困户+大健康产业”的闭环发展模式。通过与示范园、合作社、贫困户建立订单式生产关系,向公司生产提供农产品,公司的大健康产品通过互联网全球营销体系销往世界各地,再根据市场销售情况,指导农户种植,布局下一轮产业扶贫工作,保证了农户种植有明确引领,促进了企业健康协调发展。通过资产收入、劳务收入和经营收入,保证在整个产业链条上实现共赢,帮助4万人增收致富。白水县白宝汇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推介白水40余种特色产品。投资50余万元,联合淘宝网、1号店、苏宁易购、供销e家主流网购平台开设了白宝汇馆、特产中国地方馆“白水馆”、白水县白宝汇农特产品专营店等;投资1500万元,建成了1000平方米的白宝汇电子商务实体体验店、电子商务培训中心和运营中心;投资110余万元在白水各镇建立了镇级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在50个村建立了村级电子商务扶贫服务店,每个服务中心或服务店联系所在镇村的10-20户贫困户;开展电商基础知识培训 8期,培训人员1500余人。2016年,销售白水苹果960余万元,其他名优特产1500万元。

技能培训提升能力帮扶——西安锦盛实业有限公司

西安锦盛实业有限公司帮扶周至县板房子镇高潮村,成立了“西安花样年华农副产品有限公司”,专门从事“中蜂养殖及系列蜂产品开发精准扶贫”项目,以扩大秦岭山区现有的中蜂养殖规模和中蜂转箱技术提升改造为切入点,以板房子镇为基础,辐射带动厚畛子、王家河等山区乡镇的贫困村民,资助贫困村民蜂群、蜂箱,手把手一对一培训贫困户,从而找出一条产业依托、项目带动、企业扶持、自主脱贫的精准扶贫长效路径。

发挥商会组织优势帮扶——榆林市工商联

榆林市工商联组织福建商会、晋商商会、榆林市未来企业联合会依托商会自身渠道优势,搭建贺家畔村、李家坬村、高家山村红枣外销平台。2017年,他们又组织上海榆林商会、榆林未来商会、餐饮商会、旅游协会、闽商新生代商会、温州商会组团在横山举行了特色农产品、横山羊肉订购活动,以羊肉高于市场价1元的价格订购了1000只羊,黑豆高于市场价0.5元预订了4000亩黑豆,无偿培训厨师500人次。同时,依托上海榆林商会和榆林扬州东西部对接帮扶机制,在上海、杭州、扬州举办榆林(农产品专场)好产品品鉴会,并在长三角建立榆林好产品(农产品)输出基地。榆林市未来商会依托一县一品公司,把榆林五大特色单品(米脂小米、横山羊肉、吴堡挂面、佳县红宴、定边荞面)通过线上线下在长三角、珠三角进行布局,主打原生态,使榆林好产品(农产品)走向全国,并且卖出了好价钱。

特色小镇建设引领帮扶——西安迈科国际金属集团

西安迈科国际金属集团依托城固县董家营镇古路坝村历史文化资源,建设古路坝研学小镇,以文旅产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2017年丝博会期间,城固县政府和迈科集团签订了合作合同书,正式确定了项目落地事宜。目前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研学小镇定位策划、总体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小镇的主题定位是:中国首个以抗战文化教育为引领,研学旅行为主题,“中国工科祖庭、抗战教育圣地”为品牌,休闲度假产业为主导的人文生态型特色小镇。项目覆盖古路坝村、合丰村、湖广营村三个贫困村,总投资180亿元人民币,设计年接待能力300万人次。在五年左右的建设周期里,常年需要3000名左右的劳动力,建成后将提供日常工作岗位1000个左右。项目控制区涉及45000亩,主要为山地,其中群众的山林、土地可以通过入股、转让等方式获得收益;项目建设的拆迁、征地等也可为群众带来收益。同时,根据项目合同,每年利润的5%-10%将作为专项扶贫基金,用于古路坝村及周边贫困村的公益事业和公共福利。

政府支持整合资源帮扶——陕西秦川牛业有限公司

陕西秦川牛业有限公司在扶风县采取“企业+农户+金融+政府”的方式,通过贫困户出资和政府担保贴息贷款的方式筹资3万元-5万元,由贫困户委托养殖企业托管经营,每年按10%给贫困户分红。托养协议到期后,企业负责偿还银行贷款本金和贫困户自筹资金。2016年底已向33个专业合作社、480户贫困户1680人兑现当年“托管贷”固定收益资金58.37万元,并对公司实施的秦川牛繁育推广改良扶贫产业化开发项目涉及的100户贫困户、350人进行了第四次分红,兑现资金7万元。

猜你喜欢
商会贫困户
心系使命十五载,砥砺前行铸品牌——记江苏省浙江商会成立十五周年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扬中华商会十年成其大而强
商会真的不是全部
商会真的不是全部
中国西班牙商会
“鞋底垫厚点,也能走得快”——贫困户崔普选和他的“梦中梦”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脱贫记 贫困户陈福田和何麦换的故事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