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科学内涵和现实意义

2017-03-23 14:30翁鸣
民主与科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结构性供给农产品

翁鸣

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供给端改革正在成为我国农业经济改革的重要内容。近30多年来,改革开放带来我国农业的巨大变化,粮食、蔬菜、水果、畜禽、水产品等农副产品供应充足,为国内市场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但是,农业生产发展仍然不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不能适应大众消费者的消费变化,这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粮食生产存在阶段性、结构性过剩,以玉米为例,不仅库存量消化时间较长,而且财政支出负担不小;二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性不高,目前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检测尚未达到全覆盖程度,同时,无公害农产品需要向绿色有机农产品升级;三是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上升过快,部分农产品售价甚至超过发达国家价格水平,影响了中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消费。从供求关系分析,上述三个方面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有效需求,因此,需要对农业供给端进行改革,以扩大农产品的有效需求,实现农业供求更高层次的新平衡。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科学内涵

在世界金融危机冲击之后,中国经济已经走到了一个自身“潜在增长率”下降和“深层次矛盾”凸显对经济发展制约的新阶段。因此,寻求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必须升华为“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和生产方式转型升级的路径,这样才能使中长期发展与有效激发、释放内生潜力与活力相结合,从而保证中国经济增长达到“增效、绿色、可持续”的目标。这里有一个现实问题,如何破解中国经济增长的瓶颈制约,需要什么样的创新思路。

一些学者提出了新思路。贾康认为,西方经济学(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虽然各自从不同的视角分析经济问题,并做出了相当的贡献,但是其共同的失误确实存在,即他们都在理论框架里假设了供给环境,然后主要强调的是需求端及其政策主张,都存在着忽视供给端、供给侧的共同问题。由于不同国家的学者所处的现实环境不同,例如,美国不像中国这样的经济有不能回避的、需要转轨问题的客观需要,如果照搬西方经济学理论,自然而然地难以提升对供给侧的重视程度。再如,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和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大众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远快于发达国家,原有的供给方式、结构和产品变化较快,如果供给端的改革发展慢于需求端的增长变化,就可能制约产生显性或隐性供求关系失衡。由此可见,我们必须结合中国的现实需要,以及国际的正反经验和启示,以更广阔的经济学理论视野,思考和探索中国特色经济学理论创新。

贾康等学者提出了有关供给侧结构性创新理论。第一,强调经济学基本框架需要强化供给侧的分析和认知,需要更加鲜明地提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环境和创新取向。在经济学角度上,过去我们对于有效供给对需求引导方面的作用认识不足,应从供给能力在不同特征上的决定性这样一个视角,强调不同发展时代的划分和供给能力,以及与“供给能力形成”相关的制度供给问题。第二,强调现实问题而加强理论支撑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过去经济学所假设的“完全竞争”环境,虽然具有理论的启示意义,但毕竟离开现实经济较远。中国的现实经济比书本理论要复杂得多,而且现实经济推动理论创新,所以供给侧结构性研究就成为经济学创新的重要内容。第三,强调制度供给应该充分地引入供给侧分析,由此形成有机联系的一个认知体系。在供给端构建各种要素之间内在联系的通路,包括从“物”和“人”这两个视角,只有这样才能在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领域,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难点问题。

由问题导向提出中国经济学创新理论,这被称为新供给经济学,这种理论是强调以机制创新为切入点,以结构优化为侧重点,着力从供给端入手推动中国新一轮改革,有效化解“滞涨”“中等收入陷阱”等潜在风险,力争形成中國经济可持续发展新模式。从深化改革要求出发,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加快经济发展转型方式的重要组成内容。显而易见,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有可观的现实需要,又有新供给经济学的理论支撑。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看,同样存在市场繁荣背后隐藏着的深层次问题,这不仅是农产品的结构性、阶段性过剩,简单的农产品结构调整,而是农业转型升级的系统性工程,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过程中各种要素的科学配置,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变革和生产方式变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意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即为了增加和扩大有效需求。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看,就是进一步拓展农产品消费需求,从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改变玉米等粮食品种的阶段性、结构性过剩。经过连续10多年粮食增产,近年我国玉米库存高达2.3亿吨左右,加上每年新增玉米入库,需要用几年时间消化过多的玉米储备,并设法降至合理的库存量。从这个角度讲,调减国内玉米产量是迫在眉睫的任务。2016年国家取消玉米粮食收储政策,实行市场收购和玉米种植补贴,增强市场化运作的作用,应用市场方式调控玉米生产。虽然通过调整收购政策,降低国家收储玉米数量,但是这种政策调整并非易事,需要有进一步改革措施配套,以解决深层次的农业供给侧问题。

长期习惯种植玉米的农民难以在短期调减。由于玉米种植相对比较简单,生产技术含量较低,除去机械化收割等作业外,一名农民种植每亩玉米耗时3~4天,以每户6亩地计算,一季玉米种植大约20天,其剩余时间可以外出务工或者农闲消遣,这是农民偏好玉米生产的主要原因。如果农民不种植玉米,改为种植其他农作物或从事畜牧生产,这需要地方政府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要求出台有实际效果的措施方法,包括农业技术培训、提供有市场需求的路径方式、出台农业结构转型的鼓励性政策等,而非简单地传达中央政府文件的方式。对于农民来说,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不仅需要学习和熟悉新技术,增加多方面的支出成本,而且需要承担一定的市场风险。在缺乏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较低的条件下,对于中老年农民来说,改变其生产习惯和调整种植品种,可能就是一种困难和痛苦。由此可见,要真正解决玉米等阶段性、结构性过剩,需要从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等方面,推动农业的全面转型升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承担着重要的任务。

二是加快农业绿色转型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性。在农业供给不足的时期,中国人是将能否吃饱作为主要的衡量标准,还谈不上农产品质量标准,更谈不上绿色有机农产品。1998年中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中国农业生产能力从重点保证粮食生产,转向促进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这对改善中国人民的饮食消费和营养状况,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近20年来,中国农业生产又迈进了一大步,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消费需求的增长,农业供给端不能满足消费新需求的矛盾显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的供给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农业绿色转型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从水资源来看,影响农业绿色转型不仅是水源数量,而且是水源质量。《农村绿皮书(2015-2016)》指出,中国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清洁水源更加短缺。环境保护部发布的《201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表明,2014年全国423条主要河流、62座重点湖泊(水库)的968个国控地表水检测断面(点位)检测结果表明:Ⅰ、Ⅱ、Ⅲ、Ⅳ、Ⅴ、劣Ⅴ水质断面分别占3.4%、30.4%、29.3%、20.9%、6.8%、9.2%。由于Ⅳ、Ⅴ、劣Ⅴ水量占比高达36.9%,这无疑直接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性。

从耕地资源看,在我国耕地资源构成中,优质耕地面积所占比例仅仅为2.9%。在优质耕地严重不足的同时,中国耕地资源污染日趋严重,特别是耕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进入“集中多发期”,呈现工业向农业、城区向农村、地表向地下、上游向下游转移的特点,继而积累到农产品之中,导致突发性、连锁性、区域性的集中爆发。从化肥农药看,化肥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也带来耕地和地下水的污染。2005~2014年,我国化肥施用强度从306.53公斤/公顷增至362.41公斤/公顷,即增长18.23%。与国际公认的化肥使用安全上限值相比,我国是该上限值225公斤/公顷的1.61倍。全国多个地区农区化肥使用量超过国际化肥施用安全上限,直接影响粮食等农产品质量安全性。

三是农产品成本上涨过快需要合理调整。价格理论指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下降将刺激需求增长;反之,商品价格上涨会导致需求下降。近10多年来,我国土地价格和劳动力价格上涨非常明显,这是导致国内农产品成本和价格上涨过快的主要原因。据我们农村调查,许多地区农村耕地租金是10年翻一番。一项研究表明,人工、土地成本是引起粮食生产总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这两项成本不仅所占比重较大,而且增加较快。2014年人工成本、土地成本分别占粮食总成本的41.81%、19.09%;2004~2014年这两项成本分别实际增长了87.35%、123.50%。从中国粮食价格与国际粮食价格相比,2005年我国小麦、稻米、玉米价格分别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30.43%、8.09%、50.61%,但是2015年我国小麦、稻米、玉米价格分别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91.10%、77.78%、98.18%。

实际上,我国多种农产品价格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发达国家市场价格,这不仅抑制了我国中低收入阶层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而且对我国粮食安全带来了潜在危险。已有研究表明,2012年以来,我国主要粮食品种受到的市场挤压效应趋于增强。2013~2015年这种挤压效应增强尤为显著,小麦市场挤压效应值从0.745上升至3.333,玉米市场挤压效应值从0.775上升至3.125,大米市场挤压效应从0.532上升至3,073,这表明我国粮食市场不仅受到进口粮价“天花板”不断降低的压力,而且受到国内粮食生产成本不断上涨的推力,国内粮食价格的调整空间和粮食政策的调整空间均被压缩。

如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基于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并在反思西方主流经济学框架的基础上,展开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创新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涉及面广、触及点深和改革力度大的特征,绝非仅仅局限于粮食生产结构调整方面,而是所有与农业供给端有关方面。

一是要有农业变革性和创新性思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从供给端入手,农业生产方式变革是关键环节。我们应具备变革意识和创新思维,超越传统农业思想的束缚。这包括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农产品新物種引进和培育、农业智能化孵化基地和推广等,甚至对传统农业具有颠覆性的新技术、新方法的诞生,例如,依靠营养液生长的水养技术和工艺。这些新技术、新方法不仅改变了农作物的生长条件,可能改变了传统农业具有的双重风险特征,而且可以实现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性的跨越性提高。

二是从系统性看待农业供给侧改革。从系统工程观点看,凡是涉及农业供给端的方面,都应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系统内的一部分,并分为上下联系和相互关联的子系统。因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涉及面广泛,研究某一个主要问题,就必须研究与其关联的若干具体问题,否则研究就难以深入和透彻,研究结论不能反映本质,改革实践也难以收获成功。同时,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方面,从先易后难入手,逐步推进这项改革实践任务。

三是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是改革关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起因,是为了解决我国农业供给端所暴露的一系列问题,但是只有实现农业的全面转型升级,才能真正解决农业供给端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改革实践过程是为其目标服务的,推进我国农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农业,这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所在。例如,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性,这是改进农业供给端的重要内容,其改革关键是实施绿色农业。只有通过绿色农业发展,才能真正地实现农产品的优质安全。

四是以“三农”机制创新为切入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自然与机制创新密切相关。以农业生产方式变革为例,涉及到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和机制创新、农业经济主体的组织机制创新、农产品标准系统和检测机制更新完善、农业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形式变革、新一代职业农民培育机制和路径创新、农产品销售方式和网络组织创新等。可以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传统农业具有“颠覆性”意义,它与“三农”机制创新密不可分。

五是从农业多功能性拓宽改革的思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从供给端入手,扩大农业需求是这项改革的基本要求。但是,这并非是局限于农业生产领域范围之内。农业多功能性理论表明,用于饮食和服装的传统农产品不再是农业的全部产出,我们应该认识和利用广义的农业产出品,开发出更多的社会需求。国外农村建设经验显示,除农业生产提供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机能之外,还具有国土保全、水源涵养、自然环境保护、农村景观、传统文化继承等多种功能,进一步开发这些功能,也应列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线之内。

最后强调的是,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非照搬西方供给学派理论。新供给学派强调私有化,并且尽可能减少政府的干预,实行全面的市场化。西方国家把这套规则推向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即所谓的“华盛顿共识”。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西方供给侧经济学有相似之处,但是两者有本质区别。我们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最终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上述两者的出发点、目标、路径、方法等均存在不同和差异,不应混为一谈。

猜你喜欢
结构性供给农产品
我国宏观杠杆率的结构性特征
资产结构性盈利能力分析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结构性理财和结构性存款有哪些联系及区别?
结构性存款变局与出路
“供给侧”何以流行
许小年:供给侧改革要清理“三座大山”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